關于對財務比率體系的新思考
摘要:本文以公開 發行教材中的現金流量比率為研究對象,分析了現金流量比率設置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了包含現金流量項目在內的新的財務比率體系。
關鍵詞:財務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現金股利保障倍數
一、當前使用現金
流量財務比率的基本狀況在我國作者編寫或編著的、于2002年到2005的年之間版的《財務管理》教材中.筆者搜集到32本(因篇幅限制未列明)。完全未提及現金流量指標的有8本,占25%:在余下的涉及現金流量指標的24本教材(以下稱可比樣本) 中,將現金流量分析獨立于傳統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分析的有9本.占可比樣本的37.5%。無論是單獨對現金流量進行分析還是將現金流量分析與傳統財務評價結合一起.這24本教材都主張按不同的分析目的來設置指標:全數表示現金流量表項目可用于償債能力評價.但其中有6本教材僅僅設置“現金比率”這一個指標:有12本教材設置了獲現能力或叫獲利能力分析的指標.占可比樣本的50%;有9本設置了盈利質量分析指標.占可比樣本的37.5%;還有6本寫明了要進行財務彈性分析.占可比樣本的25%
仔細分析教材中使用的評價指標,大致可以歸納為27個.分屬四種分析目的。償債能力分析指標最為大家認可,其出現的頻率達N44%,其次是獲現能力指標,頻率為36%,財務彈性指標占l1%.盈利質量指標占9%。具體到各財務比率.公認程度最高的是經營現金凈流入/流動負債.其出現的頻數達到 19%經營活動現金流量/N期債務本息、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到期債務、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流動資產、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全部債務、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平均總資產等五項財務比率的認同程度也較高.均達9%。
二、現行教材中現金流量指標設置存在的問題
(一)夸大現金流量表的作用
如前文所示.約四成的教材將現金流量分析獨立于傳統的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分析之外.說明仍有不少人將現金流量分析視為與傳統財務分析并列的~部分事實上,現金流量表作為傳統兩表的橋梁.其作用不可能超越他們。其次.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基礎與傳統兩表不同.它不可能取代后者.因而不可能獨立存在。而且.現金流量表也存在人為操縱的可能。比如:年末時大量回收貨款或大量借款、有意調整“現金”概念.將本來就是現金范圍的現金歸口為非現金項目以增加現金流量、將現金流量表的各項數據同時調增或同時調減.以達到調節表內各項目數據的目的。
(二)指標名目繁多,未能突出現金流量表的作用
1.將結構比率、趨勢比率等不屬于財務比率的指標吸納進來財務比率是將企業某個時期財務報表中不同類但具有一定關系的項目進行對比而形成的比率.其數據均來自一個會計期間.不同于趨勢比率:這些數據屬于不同類項目,因而有別于結構比率:2.納入了非現金流量指標。如: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之和/流動資產.數據可以從資產負債表中獲取而不必從金流量表中獲。3.將非財務指標納入體系。如:最大負債能力——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與市場利率之比中.市場利率在財務報表中不能獲取.超出了財務比率的范疇。
(三)指標命名欠規范,容易混淆
1.同一指標.名稱不同“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這~比率就有現金償債比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現金流量比率、短期債務現金流量比率、現金流量負債比等7種名稱:2.有的指標“名不符實”,如:利潤變現比率;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營業利潤.公式中分母僅限于營業利潤,而指標名稱卻叫“利潤”變現比率,外延大多了;而且,利潤與現金的關系并不是變現的過程,這與傳統的資產“變現”概念相背,不利于對指標的理解。
(四)指標的計算公式有爭議甚至有錯誤
1.現金比率一般是指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之和與流動資產的比值,有學者將計算式的分母取作總資產。還有人取作流動負債:2.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也有人將分子取作“經營現金流入”:3.現金利息保障倍數有(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利息支出+所得稅付現)/現金利息支出及(利潤總額+利息支出)/N息支出兩種計算公式:后者更粗略一些,因為利潤總額未考慮到非付現費用及非經營所收或所付的現金;,分子分母顯然口徑不一.會導致錯誤計算。
三、包含現金流量項目的財務比率體系
鑒于現金流量表與傳統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之間存在緊密聯系.重構的財務比率體系是以同一時期三張報表的相關項目計算而成的比值為主體,剔除所有的結構比率、趨勢比率.按不同報表使用者分為四個方面——傳統的償債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營運能力分析和增設的財務彈性分析,不再對現金流量進行單獨評價
(一)償債能力分析
現金是償還債務最直接的工具.也是最終的償債手段。在傳統的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等指標的基礎上,補充以下包含現金流量信息的財務比率:1.短期償債能力指標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流動負債.該指標反映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獲得現金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其值越高.對短期債權人的本金保障程度越高但由于現金的流動性最強.其盈利能力也最差.該比率值過高.說明企業沒有充分利用現金造成資源浪費按速動比率的經驗值來推斷.現金流量比率值在l左右屬于理想范圍:2.長期償債能力指標:現金流量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所得稅付現)/[現金利息支出+優先股股利/(1一T)+到期債務本金/新思考(1一I’)]
利息費用是可抵稅費用.滿足一元的這些債務只要求有1元的稅前現金流量.但優先股股息和債務本金償還須從稅后現金流量中支付.除以(1一T)得到相當于滿足它們的稅前現金流量
該比率值大于1.說明企業利用稅前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量可以償還到期債務并支付利息、優先股股息.無需另行籌資來履行固定義務:反之,該比率值小于1.表明企業履行這些義務時.不但耗盡了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稅前現金流量.還動用了前期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將受到不利影響.
(二)盈利能力分析
傳統的盈利能力分析主要都是依據權責發生制下的利潤。但利潤是否有實實在在的現金凈流入作為保障.還需要將現金流量與利潤額對比,判斷盈利的質量.作為傳統盈利能力分析的補充?稍O置如下盈利質量分析指標:
營運指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收益一非經營收益+非付現費用)
非經營收益主要是指投資收益、財務費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營業外收支凈額.而非付現成本包括計提的資產損失準備、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和長期待攤費用的攤銷、待攤費用的減少等。上式中的分母,常被稱為經營所得現金。該指標反映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與調整后經營利潤的差異程度。該比率大于1.說明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高于營業活動應得現金.主營業務創造的利潤具有更多的現金作為保證,該比率小于1。說明一部分收益尚沒有取得現金.原因是應收賬款的增加、應付賬款的減少或存貨增加.使得實際得到的經營現金減少。而存貨有貶值的風險.應收賬款有形成呆、壞賬的風險,因此。未收現的收益質量不如已收現的收益:即使不出現上述風險.存貨和應收賬款占用的資金也是有機會成本的.那么.企業取得同樣的凈收益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實際的業績水平下降,營業利潤的質量下滑。
(三)營運能力分析
在傳統財務分析中.銷售收入與投入資源或業務相比較.獲得的存貨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等被歸納為營運能力分析指標。而獲現能力指標一般也是將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與投入資源和相關業務相比較.如.將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與資產平均余額相比較.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與銷售額相比較可見.營運能力評價指標和獲現能力評價指標都反映企業利用資源獲取經營成果的能力.不過.前者反映的是權責發生制下的經營成果.后者反映收付實現制下的經營成果從這個角度出發.可把獲現能力評價視為營運能力評價的補充可設置如下指標:1.反映銷售業務獲現能力指標銷售現金流量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銷售額.該指標可以衡量銷貨收入在當年收現的程度.用以評價銷貨工作的質量。該比率值越高.說明企業積壓在應收賬款上的資金越少,企業的經營成本越低.管理效率越高:2.反映總資產獲現能力的指標資產現金流量回報率=(經營現金流量+利息支出+所得稅付現),平均總資產.該指標更全面反映資產的獲現能力,用以衡量企業運用全部資產進行經營創造現金的能力.反映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其值越大.說明企業資產的利用效率越高。
(四)財務彈性分析
企業財務彈性是指企業應付各種挑戰、適應經濟環境變化的能力.具體表現為企業能否靈活籌集資金應付偶發性支出、股利支出以及捕捉投資機會的能力。將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相結合,能獲取現金流量和支付現金需要兩方面信息.用以判斷企業可穩定獲得的現金是否充足.
從而分析企業的財務彈性大小?稍O置如下指標:1.現金股利保障倍數=每股經營現金流量/每股現金股利=經營現金流量/現金股利.該指標反映企業運用現金流量支付股利的能力。其值越大.說明企業對股利的支付越有保障.支付現金股利的能力越強。若比率值低于1,當遇到經濟不景氣,企業極可能沒有現金維持當前的股利水平.投資者可能要求擱置企業投資以發放股利,從而影響企業利用新的投資機會;或者,企業需要借債才能維持當前的股利水平.此舉將增加企業未來的債務負擔.降低未來可支出現金.企業的財務彈性變弱:2.現金流量再投資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一現金股利)/(固定資產+長期投資+其他資產+營運資金)。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營運資金:流動資產一流動負債.現金流量再投資比率還可表示為:
現金流量再投資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一現金股利)/(所有者權益+長期負債)
這表明長期資金獲取的現金流量.相當于按收付實現制計算的資本的再投資利潤率。按目前市場平均報酬情況,該指標值達到10%~1為理想水平。該比率值大于理想水平.說明企業在支付股利、滿足正常生產經營的現金需要后仍有剩余,可以應付不備之需.企業的適應性較強.同時有能力抓住新的投資機會.因而財務彈性高。
【對財務比率體系的新思考】相關文章:
完善的教學評價監控體系建立思考11-20
構建我國企業非財務績效評價體系的思考論文11-11
財務狀況評價中財務比率分析的應用論文03-05
關于加強保險市場信用體系建設的思考12-20
新課程體系下的中學音樂教學思考11-24
現代企業管理體系的完善思考12-12
淺析墨家思想對董仲舒新儒學體系的影12-01
簡論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建構的思考12-02
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若干思考11-17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