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專業師范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論文關鍵詞:跨文化意識;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教學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論文摘要:英語專業師范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高低與他們在校期間接受的相關跨文化交際培訓程度存在著直接的關系,因此提高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并進行相關的跨文化培訓是培養英語教師過程中的首要任務。作為一名準教師,筆者提出除了具備交際意識和對比意識以外,教師角色轉換的意識以及保留本土文化的意識更要深入準教師們的心中。文章從文化知識和文化能力兩方面入手,提出了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切實可行的方法。
近幾年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研究已經成為跨文化交際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國內外許多學者都做了大量的實證調查研究,為跨文化教學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教學意見和建議。在這些調查研究中,研究對象大多數為在校大學生以及中學生,針對外語教師本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研究卻非常少,尤其是對小學階段的外語教師的研究更少。
筆者對鎮江市外國語學校的英語教師進行了一次關于小學英語文化教學的初步調查,結果表明許多小學英語教師較注重小學生聽、說、讀、寫等基本語言技能的提高,而沒有充分重視其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目前很多小學生缺乏對中英文化差異的起碼了解,語用能力差,在使用英語進行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常常導致語用失誤和交際障礙,筆者認為,這與小學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自身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不足存在一定的關系。
據調查數據顯示,這些小學英語教師70%畢業于師范院校,其中25%的教師表示自身缺乏足夠的跨文化意識,31%的教師意識到了文化教學的重要性,卻不知如何處理課程中所涉及的文化內容,而83%的教師表示自己在學習期間并沒有受到相關的培訓。因此,提高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并進行相關的跨文化培訓就成了首要問題。
一、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最終目標
師范院校英語專業的學生在成為正式的英語教師以前首先需具備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根據Byram提出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模式即知識、技能、態度三層模式,具體來說,在知識層面上,教師應該掌握普遍文化知識,即文化的基本概念、構成、特點及其對社會和個人的作用;掌握一定的具體文化知識,即了解目的文化、本族文化和其他文化群體的特點和彼此之間的異同。在能力上應該做到:能夠用目的語言在真實的跨文化交際場合中進行恰當有效的交際;養成對一些文化問題思考的習慣,善于總結自己的跨文化交際體驗,并摸索出一些學習方法。就態度層面,要敢于面對挑戰,不斷學習和探索外國文化,對不同文化行為和思想保持一種寬容、理解和移情的態度,及時反思本族文化和自己的文化參考框架及言行。我國的外語教學由于長期以來受到教育體制和相應的考試制度的影響,過分注重語言教學而忽視了外語教學的本質就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活動,如果以跨文化意識來對外語教學內容進行組織就能將所授的語言知識與其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更好地融會貫通。
二、培養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提高師范院校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首先需要培養他們的跨文化意識。Hanvey將“跨文化意識的層面”( levels of cross一cultural awareness)分為4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只是注意到一些表面的文化特征;第二個層次是對于對方文化與自己文化有著顯著差異的某些有意義的文化特征有所察覺;第三個層次對于與自己文化有著顯著差異的異文化特征,在理論上或是理性上能夠理解;第四個層次是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真正理解對方的所作所為。
筆者認為,師范院校英語專業的學生應對跨文化意識有更深的理解。作為一名準教師,除了具備交際意識和對比意識外,教師角色轉換的意識以及保留本土文化的意識更要深人心中。
1.交際意識指的是在真實環境下能夠應對各種跨文化交際中出現的問題。隨著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地位的鞏固,各民族之間的交流也在不斷深化,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們,在學校期間利用或創造與native speakers進行交流的機會,可以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
2.對比意識能夠分析目的語文化與本土文化的區別,了解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通過擴大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提高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學生必須了解到侮一種文化的價值觀都是其最深層的部分,它是人們在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例如,在英語國家人們崇尚個人和獨立,而在中國人們重視的是集體和和諧。因此,要想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際就必須理解價值觀方面的差異。擁有這種對文化價值觀的鑒別能力,才能夠自覺區分其積極因素和消極因素,以開放的心態對待中外文化差異,并吸收西方合理文化價值觀的科學價值體系。
3.教師角色轉換的意識也應該在這一階段就深人準教師們的心中,也就是教師不再是課堂上的權威和中心,而是一名指導者、監督者,幫助所教的學生掌握知識,并了解其掌握的情況。由于受到一系列政治、文化、經濟因素的影響,我們教育的核心主要以知識的灌輸為主,教師在教學中占據主導地位,努力提供各種學習材料,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灌輸,而學生的主觀意識的能動作用及其創造性的能力往往被忽略。教師角色的轉換就是要提醒師范院校的學生拒絕這一陳舊的教學方式,突出學生的學習過程,強調學生創造性的自我發展,在教育實習過程中不斷實踐,培養自己這樣一種教學能力。
4.保留本土文化意識強調的是師范院校英語專業的學生們不應該僅僅被動地學習異文化,還應該培養自己解釋介紹本國文化的能力。特別是在課堂上,外語教師作為英語文化的傳遞者,起到一個溝通英語文化與學生自身文化的作用。小學英語教師更值得注意,小學英語教學基本上是在學習者對英語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開始的,由于此時小學生尚未完成第一語言和本族文化的社會化過程,對母語和本族文化還未達到一個基本的完整的認識,如果這時過分地強調外國語言和文化,而沒有適當地講解本國文化知識,很可能會影響小學生的母語學習,對第一語言和本族文化造成負面影響。
三、跨文化交際能力培訓
如今,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一個從被忽略發展到逐漸被重視,從關注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外部環境發展到對教師專業化的內在素質的提高,從注重群體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轉移到關注教師個體的專業化發展的過程。一個缺乏跨文化意識,跨文化交際能力不足的教師只能培養出語言結構單一,語言交際能力弱的學生,遠不能滿足21世紀對優秀的高、精、尖外語人才的需要。
1.文化知識?缥幕浑H之父Hall認為文化存在于兩個層次中,即公開文化及隱蔽文化,公開文化的知識可以通過大量籠統的、概括性的文化知識系統地學習,通過介紹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政治、傳統與習俗等等方式。在我國師范院校英語專業教學中一般都設有文化教學課程,如英美國家概況和英語國家背景知識等等。通過書本上一些介紹性的知識和閱讀材料來使學習者體會同母語文化存在差異的目的語文化現象。
但是就隱蔽文化特別是深埋其中的價值觀念卻非常難以把握。人們的行為準則、思維方式、處世哲學、道德標準等等無不受其價值觀的影響。由此可見,將文化深層結構中的隱蔽部分揭示出來才是跨文化培訓的重點。那么,針對師范院校的準教師,該如何挖掘隱蔽文化層面的知識呢?比較容易找到一個民族隱蔽文化層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是通過文學寶庫,因為語言文學歷史悠久,文學作品蘊涵豐富的文化內容,這其中必有各個民族思想觀念的痕跡;另一個途徑是在語言寶庫中尋找,無論是口頭語還是書面語都能夠體現一個民族文化的深層結構。這就要求師范院校為英語專業的學生開設專門的心理學、文化學、社會學等課程,系統地講述語言、文化、社會和交際之間復雜的關系。
2.文化能力。對于師范院校英語專業的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訓可以從文化沖撞開始,目的是讓受訓者通過經受心理和情感上的震蕩,對跨文化交際中存在的文化沖突有一個強烈的感性認識。除了通過講座,還可以借助現代技術互聯網或者看錄像,觀察并分析實際案例來吸取經驗,避免跨文化交際的誤區。此外,角色扮演、戲劇表演和辯論更能夠調動受訓者的積極性并使其親身體會到跨文化交際的經歷,還能夠進行反思或相互之間分享這種經歷。一些有條件的師范院?梢詣撛旄嗟臋C會讓這些準教師到外國人家中做客,或者到外企實習,以便提高他們在實際生活中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除此以外,著手培養英語專業的學生把語言放在人類特別是文化這一系統中進行研究的科研能力,因為這些研究能夠更進一步加深他們對語言系統本身的研究,而不是單純地理解語言系統內在的規律,同時極大地豐富了他們的語言教學實踐。
總而言之,師范院校的任務是為了培養英語專業學生的語言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及教學能力。因此,師范院校的課程設置就可以以這三個方面為標準來展開。語言能力是最基礎的部分,教學能力更是不可缺少,它是師范教育的重點,而跨文化交際能力是這個時代一名優秀的外語教師所必備的品質之一,這三者互相依賴,缺一不可。我國學者戴煒棟認為師資培訓(或者說教師發展)是構建一條龍體系的重要環節,是英語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師范院校對于準教師的培養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如何培養他們先進的現代教育理念,如何使他們掌握有效合理的教學模式,等等,這些問題還值得進一步的探討。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英語專業師范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相關文章:
商務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03-18
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 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06-02
跨文化交際與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11-28
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11-14
加強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11-14
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方法11-28
論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與文化教學11-28
淺析跨文化交際能力與外語教學12-08
分析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能力現狀11-1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