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文化教學方法的探究
【摘 要】:本文以新課程改革為背景,首先分析了新課程標準中英語教學文化性的體現,接著結合教學實踐,闡述了當前高中英語文化教學缺失的現狀及原因,最后提出了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文化教學方法,以期通過本文的研究為高中英語教師教學及素質教育提供一定參考價值。【關鍵詞】:新課程;高中英語;教學方法;文化性
引言
2003年新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首次明確地將文化意識作為高中階段英語課程目標之一。此次,“新課標”不僅明確地指出文化意識包含文化知識、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三個方面,而且制訂了具體的內容標準。文化意識目標的提出標志著我國外語教學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同時也為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如何實施文化滲透、培養學生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新課程標準中英語教學文化性的體現
首先,2003年新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中,首次明確地將“文化意識”作為高中階段英語課程目標之一,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這五個方面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其中,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障,包括文化知識、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三個方面。
“文化知識”是對中外文化知識的掌握,如歷史、地理、風俗習慣等;“文化理
解”是對中外文化及其差異的理解過程和理解能力;“跨文化交際意識”是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度以及根據交際語境調整自己的語言理解和語言產出的自覺性;“跨文化交際能力”是根據所處文化環境和和交際各方的文化背景,在理解并尊重交際各方文化身份的前提下,恰當、得體地使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
第二,《新課標》對“文化”進行了具體的界定:“在英語教學中,文化主要指
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等”。
第三,《新課標》首次明確了高中階段對“文化意識”的分級教學目標!缎抡n標》第二級為6年級結束時應達到的基本要求;第五級為9年級結束時應達到的基本要求;第八級為高中畢業的基本要求。第三、四、六、七級為第二、五、八級之間的過渡級。過渡級別的設置既有利于對各層次教學的指導,又為課程的靈活性和開放性提供了依據。
修訂后的《新課標》既緊扣當今外語教學的最新研究理論也從側面指出了我國目前高中英語教學中重語言知識傳授,輕文化知識滲透的現狀。文化意識目標的提出標志著我國外語教學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二、當前高中英語文化教學缺失的現狀及原因
筆者結合多年來的教學實踐,從高中生的學習動機、跨文化交際能力、英語教學現狀和高中英語教師文化教學等多個方面進行的調研,新課程理念的提出并不表明培養文化意識在實踐中得到真正有效地實施。高中生的聽說能力和跨文化交際意識與以前相比有所提高和增強,但仍很薄弱。
(一)教育導向是造成師生跨文化意識薄弱的重要原因
實際上,通過對部分教師及高中學生的走訪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高中教師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理解培養學生文化意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高中教育依舊是圍繞著高考在進行,評價英語教學方式依然是以學生學業成績為主。此外,雖然文化意識被列入了英語課程總目標,但在考查中并沒有得到較多的體現。相反,學生英語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仍是教學考查的主要內容。這樣的現狀導致教師教學的過程免不了過分強調和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課堂上教師依然采取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全力以赴地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進行教學,忽視對相關文化的介紹和引入。在另一方面,調查也表明,課堂正是學生獲取文化知識的主要途徑。但學生接觸文化的機會少,怎能談得上讓他們理解文化內涵,增強文化意識呢?
(二)教師文化意識薄弱是造成學生跨文化意識薄弱的客觀原因
只有高素質的外語教師才能培養出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外語人才。我們必須看到,即使在當今,在縣級以下的學;蚴窃谝恍┥絽^學校,受過正規全日制英語專業教育的教師在整個教師隊伍中占的比例并不高,同時受到各地經濟的制約,大批在職英語教師無法及時接受到與相應培訓和進修。試想,一個文化意識不高的教師如何培養出具有較強文化意識的學生呢?
(三)教材內容的編排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實行新課改后,英語教材有了較大變
化。
內容上補充了很多形式各樣的文化材料,同時也對文化意識設定了分級目標。但是教材在呈現英語國家、生活場景、著名人物等方面仍然存在著片面性,仍然沒有全面地、系統地反應出我國和英語國家在文化方面的真正差異。那么,依據這樣的材料進行文化教學,是不利于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的。
(四)中國歷史文化的影響
我們知道,儒家思想為中華民族千年歷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歷史根基。歷史的沉淀形成了中國人謙虛、穩重和內斂的民族性格。那么在跨文化交往中,中國人會習慣的按照自己的歷史文化特征和民族性格來進行思維和判斷。
總之,筆者認為:第一,中西文化差異始終存在,這也是跨文化交際的障礙。第
二,要改善目前高中學生的薄弱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前提條件是學生具備更豐富的跨文化知識。如何豐富學生的相應知識?如何跨越障礙?因此,在高中英語教堂上依據新課程標準,進行有效地文化教學時刻不容緩也是必要的。
三、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文化教學方法之探析
文化教學是我們高中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使課堂上的文化教學更具有效性,根據《新課標》中英語文化教學七八級的目標劃分,結合教材自身的內容和優缺點,筆者認為高中英語文化教學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借助教材內容,融合語言技能訓練滲透英語文化
英語課堂是英語教學的主陣地,在英語課堂上,英語教材扮演著主要角色。可以說,學生的學習活動至少有75%的課堂時間是花在教科書上。此外,對學生聽說讀寫等新課程實施技能的訓練過程亦是語言與文化相結合的過程。因此,培養且提高高中生文化意識的關鍵在于英語教師應利用好現有教材,借助教材內容不失時機的在各項技能訓練上對學生進行文化滲透。
比如在詞匯教學上教師不能忽視向學生傳授學生在字典中不能查到的詞匯隱性的文化信息。以單詞drugstore為例,它和漢語中的“藥店”并不完全相同。在美語中,drugstore除了賣藥之外,還可以兼售化妝品、膠卷、報紙、簡易食品飲料等。教師應讓學生意識到漢語和英語詞匯在承載文化信息范圍的不同。在聽力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聽前圍繞材料進行一定的文化鋪墊,降低聽力難度;或者對聽力材料進行自己的挑選、補充、或替換。如果教師一成不變的按照教材訓練,就難以激發學生興趣。但如果通過視頻、原聲對白、新聞報道等多種形式,不僅能激發學生聽的興趣,也能讓學生在點點滴滴中體會異國的社會風貌。在口語教學上教師要讓學生模擬真實情景,把對話放在具體的語用背景下,并有針對性的介紹相關的文化因素。問候、電話、贊美、討論等這些不同的交際話題無不滲透著中西文化的異同。所以英語教師可以利用訓練學生口語的機會傳遞文化信息。
同樣,在語法教學環節,很多老師認為這塊是沒辦法進行跨文化教育的。其實不盡如此。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不同語言語法體系的獨特性。漢語講求意合,以表達思想、情感為主;英語講求形合,注重形式聯系。
英語閱讀訓練也不能忽視對學生進行文化知識的滲透。學生用更多的時間進行閱讀英語材料的過程就是在潛移默化中熟悉英語文化和語言習慣的過程。閱讀技巧的提高也是建立在對文章文化背景理解的基礎上。
因此,英語教師不僅應訓練高中生的閱讀技巧,如,略讀、精讀、猜詞等,同樣也必須將培養跨文化意識和技巧訓練相結合。只有這樣,二者才能相得益彰,學生也能更準確的把握文章內容。為此,閱讀課上,教師應充分讓學生享受閱讀,增強師生、生生互動。如,配以圖文的背景介紹,一小段電影視頻等,這樣的閱讀教學方式都能讓學生體會到文字中的樂趣。
(二)創設課堂情景,還原真實西方文化氛圍
環境總在隱性的影響語言學習。一個濃厚的英語文化氛圍能對學習者產生良好
效果。在學習母語的過程中,人們有著大量在課外學習和運用母語的實踐機會.不同于此,在學習英語過程中,大多數學生課外很少有機會和外國人交流,所以他們只能將課堂作為實踐英語的主要場合。因此,教師不僅要利用好教材內容,進行各技能訓練,也要在課堂上最大限度地為學生創設具體的西方情景,讓學生隨時隨地感受語言和文化的熏陶。根據高中生的心理、生理特點,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介紹英語國家的小游戲、賞析歌曲、笑話等;也可以依據教材內容開展角色表演、戲劇表演等活動。高中課文中涉及了數目不少的課本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扮演不同角色進行模擬性的課堂交際。通過這樣的活動,教師既可以對學生進行聽、說的技能訓練,也在真實氛圍中加深了學生對文化的理解。
(三)結合各校實際,開發校本課程
進行英語文化教學不僅要讓師生利用好課本,各學校也要根據自身實際開發校本課程,使課堂上教師對英語國家文化的傳授更有系統性,使學生更有學習英語文化的氛圍。開發校本課程要求教師注重實踐積累,收集相關文化信息,并結合學情進行。就筆者所在的學校而言,各學科高一高二年級均開設不同專題。比如2009屆學生在高一時選修了如下課程:美國鄉村音樂、廣告英語、走進歐洲、英文經典電影賞析等。由于題目大,涉獵到各領域,包含的國家多。每次備課教師都應該細致深入,這樣所用時間往往是課堂教學的3倍多,但這種利用校本課程進行文化教學的效果頗佳,會增強學生好奇心,活躍課堂氣氛。(四)利用好研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文化知識
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學生課外的自主學習也是他們文化知識獲得的重要手段。高中階段學校都會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這個課程強調學生主動探索、師生共同構建課程內容。因此,這種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跨文化能力尤為合適。比如筆者所在的學校,在英語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開始,班級學生自愿組成小組,每組選取一個有關文化的話題,比如,希臘神話與習語、歐美“吉祥數”初探、歐美禁忌習俗、中西方飲食文化比較等。各組制定計劃,確定研究方法,利用課余時間,通過報刊、網絡等多種手段進行研究對比等,直到最后寫出小論文或以課件方式進行展示總結。研究性學習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備課負擔,同時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它不僅豐富了學生的文化視野,也培養了學生的探究和創新能力。
(五)舉辦多種英語活動,創設校園英語文化氛圍
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和課堂氛圍一樣,亦是學習英語文化不可缺少的條件。學校和英語教師可以舉辦多種多樣的英語活動,讓校園洋溢著英語文化的氛圍。以筆者的學校為例,外教會主講一些文化講座;每年舉辦英語游園活動、英語競賽等;各班級會舉辦一些慶祝西方節日的晚會等等。這些豐富的活動能讓學生學到很多課堂上沒有的文化知識,是課堂教學極好的延伸和補充。
結語
伴隨著文化教學在高中進一步的深入和落實,教學中必將出現更多的問題,但是只要廣大師生都能轉變對文化教與學的態度,都以寬容、熱情之心不斷實踐,集思廣益,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語文化教學之路定會呈現越走越寬闊的新景象。
參考文獻:
[1]Sapir, Edward: Language An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1921.
[2]Scarcella, R. C. and Oxford, R.L.: The Tapestry of Language Learning.Boston: Heinle&Heinle Publishers.1992.
[3]Seelye, H.N.: Teaching Culture.Lincolnwood, II: 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1985.
[4]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林大津:《跨文化交際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6]李清源、李曉慧:“跨文化視野下英漢稱謂用語之差異比較”,《重慶師范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文化教學方法的探究】相關文章:
新課程背景下化學實驗趣味化探究02-26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古詩詞教學方法初探02-26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新教材教法初探12-02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詞匯教學11-21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和諧課堂的研究12-08
淺析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研工作12-09
“自主、合作、探究”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應用12-11
新課程改革下英語寫作教學探究11-19
新課程下數學課堂活力探究11-1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