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大眾傳媒對學生社會化的影響
論文摘要:分析大眾傳媒對學生社會化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闡述個人對此的看法。大眾傳媒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闊視野,也可能傳遞對學生成長不利的信息,使學生沉迷其中;大眾傳媒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有助于倡導優良品質和良好作風,但也可能通過不恰當的信息對學生進行誤導;大眾傳媒影響學生的人際關系,使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時間相對縮短,在網絡等傳媒上的交流時間增長。對待大眾傳媒對學生社會化的影響,應該客觀地從好和不好兩個方面看待。最重要的是學校和社會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傳媒,培養學生的傳媒素養,教會學生懷疑和思考,讓學生自己對傳媒信息進行選擇。
論文關鍵詞:大眾傳媒;學生社會化;傳媒素養
我們生活在一個大眾傳媒無孔不入的時代。大眾傳媒是指各種報紙、雜志、廣播、電影、電視、互聯網等形成的現代化大眾傳播網絡。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03年1月發布的第1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2年底,我國上網計算機達2083萬臺,WWW站點已達371600個,互聯網絡用戶已達5910萬,而且呈不斷增長的趨勢。在這些用戶中,青少年是主體,18歲以下的青少年就占37.3%,18~24歲的用戶占37.3%,25~30歲的用戶占17.0%。其中,學生就占了28.0%,教師占6.2%,公務人員占8.0%。另據調查,我國中小學生最經常的課外活動是看電視,多數孩子每天看電視時間達100分鐘。電視收視率調查顯示,在晚上黃金時段,4至14歲的孩子在中央電視臺1套的平均收視率2002年為3.5%,也就是說僅這一個頻道在這個時段就有約833萬未成年觀眾。節假日收看電視的兒童更多。大眾傳媒對大眾生活特別是學生各方面的影響越來越明顯。
社會化是指人一生中在與他人及社會的接觸和互動中形成個性,獲得并履行社會行為規范以及社會角色,以不斷適應和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學生社會化特指學生在與他人及社會的接觸和互動過程中形成個性,獲得并履行社會行為規范以及社會角色,以不斷適應和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學生社會化是社會化的一個階段,具有社會化普遍的特征和自身獨有的特點。在此,為了簡明清晰,學生特指處于少年和青年成長階段的中小學生和大學生,不包括超出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人群。鑒于中小學生和大學生的社會化情況有較大差別,在兩者情況有較大差別時將予以分別說明。
一、大眾傳媒對學生社會化的影響
大眾傳媒對社會的影響具有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影響廣泛,形式豐富多樣,受眾選擇性大、主動性強等特點。體現在對學生社會化的影響上,主要將其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量信息,一方面開闊學生視野,增長見識;另一方面信息未經篩選,泥沙俱下。大眾傳媒是學生除課堂和朋友親人外獲得信息的主要方式。特別是學生生活中難以接觸到的信息,基本來自大眾傳媒。中小學生存在升學壓力,課業負擔較重,且大多數生活在父母身邊,有家人約束,外出接觸社會的機會不多。因此,中小學生獲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大眾傳媒。上面已有數據證明,多數中小學生幾乎每天都看電視且平均在一到兩小時。也就是說,中小學生每天固定地從電視中吸取一定的知識和間接經驗,每天潛移默化地受電視的影響。由于網絡盛行,中小學生中上網人數越來越多,時間越來越長。盡管有數據表明,電視是中小學生最為常見的課外活動,但這是一兩年前的數據。相信隨著網絡知識和技術的普及,不久的將來互聯網會代替電視成為中小學生最主要的課外活動。
大學生絕大部分住校,相當部分學校宿舍沒有電視;同時大學生的生活更為豐富,并非局限于課堂和教科書,因此對網絡的需求更為明顯,F在大學生人手一臺電腦的現象非常普遍。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搜集學習所需的資料,用E-mail和聊天工具與親人朋友聯系,還可以上網瀏覽感興趣的信息,下載所需要的資源。
大眾傳媒使學生通過報紙雜志、電視、網絡等廣泛渠道獲得學校里得不到的知識和體驗,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生活,對學生的知識體系和結構的調整產生很大影響。
與此同時,由于受商業利益的驅使,媒體上的不實信息越來越多。典型的例子如廣告,相當部分廣告都存在通過夸大產品的功能以宣傳產品的現象。西方社會認為廣告的負面影響之一,是導致社會趨向物質主義,廣告不斷宣傳新產品,令人喜新厭舊;廣告中使用產品來解決問題,令人誤以為所有健康、容貌、社交等問題,均能通過物質消費途徑得以解決;還有就是側重物質擁有,忽視精神生活的需要;只追求社會進步、經濟繁榮,而犧牲了社會公義,及對弱勢社群的關注。另外,據國家工商局2000年的統計,當年一共發現了13986宗非法的藥品廣告,5213宗非法的食品廣告以及1149宗非法的醫療設備廣告。
大眾媒體特別是網絡上各種信息泛濫,魚龍混雜,F在還無法對網絡信息進行嚴格把關,大量暴力色情和其他具有煽動性的信息充斥網絡的各個角落。這些信息對于辨別是非能力、自制能力較弱的學生而言,具有很強的誘惑性。這些信息一方面阻礙了學生對正面知識的吸收,另一方面容易使學生沉迷于不良信息的瀏覽中,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嚴重者甚至導致犯罪。
第二,影響學生的價值標準和行為方式。學生正處在身體思想各方面迅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小學生自身辨別能力較弱,媒體上的信息會影響學生的價值標準。如果對媒體信息加以有效控制,減少對青少年成長產生不良影響的信息,并把青少年向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上引導,將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積極影響;但如果任不良信息充斥傳媒,青少年由于尚不能完全認識到媒體可能存在的失真,往往完全信任媒體,所以容易在媒體中不良信息的刺激下,對真實生活的理解產生偏差,沉迷于傳媒特別是網絡虛構出來的世界,進而影響到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和在現實生活中的行為方式。例如,武俠電視劇強調兄弟情義,為兄弟赴湯蹈火。這原本是值得提倡的品質。但許多電視劇過度強調這點,以至于為兄弟不分是非對錯、忠奸善惡,為保護兄弟輕則以武力對抗,重則不擇手段,這給涉世尚淺,無法完全區分現實和電視劇的青少年造成一種誤導,即為了兄弟可以違背社會規范法令法規,認為武力可能解決一切問題,動不動就大打出手。私下拉幫結派,組成一些具有打群架性質的團伙。如果其中一人遇到是非,所有人不問原因、經過、結果就以拳腳“幫忙”,并且認為這就是所謂的“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另外,媒體上的信息來源于世界各地,學生通過大眾傳媒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但由于價值觀和文化的沖突以及政治上的矛盾,一些國外媒體有意在網絡等信息龐雜的地方散布中傷我國政治行為的言論,同時大力宣揚他們的價值觀和文化。這對處于價值觀人生觀形成階段的學生來說,具有極大的危害。因為他們尚未形成固定的價值標準和思維方式,很容易受各種價值觀和文化的影響。由于我國學校政治教育目前有過于僵化,脫離學生需求的現象,部分學生已經對學校里政治書上說的那一套有所排斥,加之懷有不良意圖的媒體的惡意報道,令一些學生對國內的做法更生不滿。他們的思想深度和閱歷尚不能使他們看清那些不懷好意者的不良用心,于是逐漸趨向于認同國外的價值觀和文化,甚至國外的政治立場。這是非常有害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未來的有序發展,所以國家有必要在這方面進行一定程度的把關,以免青少年受到誤導。更重要的是,學校還應當肩負起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媒體的作用和目的,教育學生如何辨別媒體上的虛假信息,并對不良信息保持戒心,這才是治本之策。
第三,影響學生人際交往圈和人際交往方式。網絡、電視等傳媒使學生花費更多時間在看電視、上網等事情上,現實生活中與人交往的時間相應減少。隨著網絡聊天、網上通信等人際交往方式的增多和完善,越來越多的人被這種快捷、便利、不受空間限制、費用低廉、內容方式豐富多彩的溝通方式所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通過網絡與人傳遞信息。中小學生在網上結交遠隔千里的朋友,大學生不僅通過網絡交朋友,甚至在網上與老師同學交流學業上的問題,利用網絡資源寫作業、交作業。通過我們自身的經歷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朋友來自網絡,可以足不出戶就結交眾多朋友。
同樣,越來越豐富的網絡生活對學生現實生活中必要的正常的人際交往也會造成不良影響。許多學生沉迷網絡,耗費大量時間在網上而不與周圍的人交往。這樣的學生逐漸變得自閉,有什么問題也不和周圍的親人朋友交流,而選擇在網上發泄,和親人朋友的關系變得疏遠了,F在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網絡綜合癥”患者便是明證。這些人在現實生活中感到孤獨,整日沉迷于網上,對現實生活失去興趣和處理能力,暴躁易怒,行為異常,整個人逐漸地電腦化、網絡化、非人性化了。
二、如何看待大眾傳媒對學生社會化的影響
大眾傳媒的發展日新月異,這是不可避免的潮流。因此,不管大眾傳媒對學生存在什么影響,首先我們要學會接受大眾傳媒帶來的一切。在接受的基礎上,通過正確有效的方法發揚大眾傳媒的優點,削弱它的不良影響。
第一,學校必須堅持客觀、科學的態度對待傳媒帶來的影響。學校一方面要堅持對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的引導,不能向傳媒上混亂、另類的價值觀妥協。這不是說學校倡導的價值觀具有排他性,而是說,學校不適合提倡那些充滿爭議的價值觀。堅持倡導健康正確的價值觀有利于學校的穩定,也可以為學生樹立一個公認的價值標準,學生出現價值觀混亂的時候,尚有一個比較合理的價值標準可約束學生的行為和思想。另一方面,學校不能對傳媒動則全盤否定。有些學校在談到網絡時往往只提及網絡對學生的不良影響,絲毫不提網絡的好處。筆者認為這也是不妥的。學校可以在力陳網絡害處的同時,通過觀看教育影片、開設電腦技能課等正確的引導方式使傳媒的良好影響得以保存。
第二,學校應加強傳媒素養教育。所謂傳媒素養是指了解傳媒自身如何運作,傳媒的組織建構及其政治和經濟上的各種微妙隱性關系,傳媒如何架構現實等常識和規律,從而具有對傳媒所傳遞的信息進行思辨、解讀,透視信息背后所隱含的傳媒的意識形態和價值取向,給予正確評估和選擇的能力。通俗地說,就是不要輕信傳媒,能夠通過對媒體傳遞信息的分析,辨別其真偽,正確地看待傳媒的目的和功能。這才是我們真正應該重視的地方,F在大家已經漸漸開始對傳媒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和懷疑性,但仍有學生甚至是成人依然對媒體上的言論過于信賴。媒體一些缺乏事實根據的報道,依然能在民眾中掀起波瀾就可以證明這點。所以學校有必要開設與新聞和傳播專業相關的基礎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傳媒的運作過程;也可以為學生提供參觀編輯部、電視臺,參與電視節目錄制等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看到大眾傳媒更真實的一面。中小學同樣也可以通過研究性學習等讓學生主動去了解新聞產生和傳播的過程。這些都有利于學生客觀理性地對待傳媒傳遞的信息。
第三,社會應當配合學校,盡可能地對大眾媒體上出現的信息進行把關,減少對青少年成長不利的信息。另外,媒體也應當認識到傳遞不良信息對學生的不利影響和倡導優良品質作風對青少年的有利影響。在向社會傳遞信息的過程中不應只看重商業利益,還要重視其教育意義。
三、結束語
筆者認為對待大眾傳媒,最重要的是學校和社會有責任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大眾傳媒,不盲目相信,也不一味排斥,教育學生學會懷疑和思考,通過客觀理性的思考讓學生自己選擇相信什么和不相信什么。
上一頁 [1] [2]
【試析大眾傳媒對學生社會化的影響】相關文章:
論大眾傳媒對學校體育的影響11-22
大眾傳媒對兒童的正負面影響論文11-29
試析企業知識管理作用與影響03-28
論競技體育對人社會化的影響11-19
試析和諧思想對高校學生亞健康狀態的影響03-28
試析影響幼兒心理健康因素12-08
論影響體育社會化進程的文化根源11-20
試析內部審計內置對公司治理的影響12-06
試析高等教育質量影響因素12-0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