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生發展性評價的探索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評價的目的是為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數學學習評價由單純地考查學生的學習結果轉變為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以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為評價的最終目標,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和個性傾向。” 有句名言這樣說:蹲下來看孩子,蹲下來你就能看到孩子眼中多彩的世界。在孩子每堂課的學習過程中,注重人文關懷,才能營造良好的評價氛圍,讓學生樂學、愿學。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必須要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用激勵的方式開發學生,用發展的眼光評價學生。一、改變評價觀念
當前對小學生數學學業的評價內容仍然以封閉性問題為主。評價的目標比較強調考察學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并以此作為考查學生能力的基礎。由于封閉性評價的內容記憶性的問題多,思考性問題相對較少;靠公式化和技能化解決的問題比較多,需要高層次、開放性思維來解決的問題比較少。因此,學生只要記憶加苦練,再加細心,就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但這樣取得的好成績,對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作用不但不大,反而有負作用,傳統的小學數學評價有下列不足:第一,評價反映出一種支離破碎的數學觀點,而不是把數學知識作為一個整體。它的基礎是把數學看做一套孤立的技能和概述;第二,評價面向事實性的知識和程序的技能,而不是高層次的技能。測量數學成績的方法并沒有測量高層次的思維能力;第三,評價側重點是問題的答案而不是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策略,關注的是結果而忽視了學生思考的過程。因此,在數學學習評價中應該引進一些開放性問題。
二、改變課堂用語
《課程標準》強調:對學生的日常表現,應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語,盡量正面加以指導。
在教學中應注意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保護學生求知的熱情,和學生建立平等的人際關系。
1.當學生發言正確時,應使用“即時評價”肯定他的成績。
2.當學生發言不夠準確、語言缺乏邏輯時,應靈活地運用“延時評價”,給學生以思考的時間。“延時評價”可以緩解師生之間的矛盾,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使學生有時間、有余地重新組織語言,擴展思路,實現再思考、再創造。
3.當學生的回答錯誤時,應妥善運用“包容性評價”,保護學生的求知欲望,“包容性評價”有利于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保持探索的興趣。
三、課堂習慣的評價
良好課堂習慣的養成,是完成學習過程的前提。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改掉陋習,還有助于發展班風,使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對學生人格的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實驗證明,表揚和批評都能適當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但表揚和批評運用的次數對學生動機的激發效果而言,表揚則應適當地多用。行為習慣差的學生,對表揚的反應更積極,因為他們要想得到表揚太難。我們不僅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更應對那些好動的孩子寄予希望,指導他們的行為。因為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不僅可由內驅力來激起,更可由外在刺激引起。老師的鼓勵和引導是趨使學生接近學習目標的動機,能讓學生努力克服行為障礙,把老師的希望轉變為自身的愿望,產生積極向上的力量,從而加強自己的學習動機,最終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自我提高學習的內驅力,改變學習的不良行為。
總之,學生的發展需要有效的評價,教師的觀念需要改變,評價的內容、評價的方式、評價機制需要徹底的改善, 老師所選用的評價標準只有為學生所認同,評價才有意義。而評價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認識和指導自己的行為、思想。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只有注重評價效應和評價效果,才能營造良好的評價氛圍,學生才能健康、和諧、全面地發展。
【小學生發展性評價的探索】相關文章:
淺談發展性教師評價與高校青年教師的發展03-27
中職學校學生學業評價的實踐探索與分析論文03-13
淺談借力發展性教師評價 助推教師專業發展01-16
淺析對普通高校體育專項課學生學習評價方法的探索和思考11-16
論語用模式探索11-15
企業人才管理的探索11-24
探索哲學與生活智慧11-16
列子與夢的探索論文03-22
幼兒園如何實施發展性教育論文02-2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