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心理劇在校園人際沖突中的應用
【摘要】心理劇是一種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目前在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被廣泛應用。本文介紹了心理劇的基本組成元素和心理劇開展階段,并以個案闡述了心理劇的演出過程。【關鍵詞】心理劇 人際沖突 校園
心理劇是由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雅各•莫雷諾(Jacob Levy Moreno)(1889-1974)創(chuàng)立、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探索心理和社會問題的方法。它的參與者不使用簡單的敘述,而以表演日常生活中相關事件來進行探索。其應用范圍不只是在心理治療的層面上,也可涉及教育、商業(yè)、宗教等其他的情境。自20世紀90年代初,心理劇開始進入我國港臺地區(qū),隨后在內(nèi)地各高校流行,成為一種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方式。本文簡要介紹了心理劇的理論和操作,并對一個“宿舍風波”的案例進行了分析。
一、何謂心理劇
心理劇是一種使用行動技術的團體治療方式。它以某種心理沖突情境下的自發(fā)表演為主,通過特殊的戲劇化形式,使主角的人格特征、人際關系、心理沖突和情緒問題在戲劇過程中逐漸呈現(xiàn),在治療師的間接干預和同臺參演者的幫助下,受參演時的激情影響,誘導出主角的自發(fā)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主角對自己問題情境的態(tài)度、價值和策略重新認識,重新評價自己和接納自己,增加克服危機的認識能力、應變能力和適應能力,使自我的實現(xiàn)成為可能并產(chǎn)生認同作用,使各種心理健康問題得到解決[1]。
二、心理劇的組成元素
心理劇在團體的形式中展開。團體的帶領者被稱為導演,導演以各種暖身的方式選出愿意呈現(xiàn)自己內(nèi)心生活事件的一位團體成員擔任主角。主角從其他團體成員中,以心電感應的方式選出扮演其生命中重要他人的成員擔任輔角。剩余的與主角一起體驗其生命故事的團員成員擔任觀眾的角色。在導演的指導下與輔角的協(xié)助下,主角呈現(xiàn)其生命故事的空間為舞臺。因此,心理劇的基本組成要素有:舞臺(the stage)、主角(the protagonist)、導演(the director)、輔角(the auxiliary ego)和觀眾(the audience)[2]。
1.舞臺
莫雷諾認為舞臺提供給參與者一個活生生的空間,這個舞臺可以將過去、未來與現(xiàn)實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可以讓主角如幻似真、自由地悠游在他所創(chuàng)造的天地當中[3]。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常常因為被束縛而失去了靈活性,而在心理劇中,人們可以憑借舞臺的自由和安全,在舞臺上找回靈性——從而從無法忍受的壓力中解脫出來,自由地體驗及表達。
圖一[4]為雅各。莫雷諾的夫人哲卡。莫雷諾(Zerka Moreno)的中國弟子龔鉥博士設計的心理劇舞臺,位于美國密蘇里州圣路易大學。
圖一
2.主角
主角是心理劇里最重要的元素,所有其它的元素都是隨著主角的指示或要求而跟著主角進入他所想要的心理劇當中。團體的其他成員也可以通過他來處理自己的問題。
3.導演
在心理劇中,導演是受過訓練引導主角演出的人。導演主要的作用是提升主角的自發(fā)性、提詞、引導與架構心理劇,協(xié)助心理劇的演出者及觀看劇的整個團體,將劇從什么都沒有變成某種真實的東西。
4.輔角
輔角是扮演主角生命中重要他人的任意團體成員。輔角可以扮演某個外在的角色,比如說一艘船、風或一棵樹;或某個內(nèi)在的角色,比如說,憂郁的自己、小時候的自己、或自己內(nèi)在的聲音。輔角的演出需遵循主角的感受與意見,將其沒有被表達出來的部分透過語言或非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演出時輔角投入情緒越多,主角的真實感覺就越強。通常情況下,輔角由主角選擇。
5.觀眾
在心理劇中,那些不在舞臺上擔任主角、導演或輔角的人,則成為觀眾。觀眾通常在心理劇進行時僅默默地注視眼前的演出。在心理劇結束后,觀眾可以與主角分享自己的感受及與感受相關的經(jīng)歷,從而幫助主角感受到被接納,被支持,消除孤獨感,有助于其心理問題的解決。
三、心理劇的階段
每一次的心理劇過程都包含了三個階段:暖身(warm-up)、演出(action)階段及分享(sharing) [2]。
1.暖身
暖身的目的是催化創(chuàng)造性的潛能。在這個階段像是在編織一個安全的搖籃,創(chuàng)造一種真誠和信任的氣氛,在這個搖籃中,每個人都可以開始相信導演、團體以及心理劇這種方法。當整個團體像是被一雙溫暖的臂膀環(huán)抱以后,成員可以在其中探索生命,可以在沒有懲罰的恐懼下去冒險,從而產(chǎn)生表演和嘗試新行為的意愿,以前自己認為做不到的事情,就有可能做到了,并表達出那些看似像無法被表達的東西。
2.演出
暖身后,導演及被選出來的主角,進一步地將問題從表面帶入核心。導演利用團體成員作為輔角,來出演心理劇中的重要人物。在演出過程中,觀眾是不能坐在舞臺上的。劇一旦開始上演,舞臺就像是進行著某個儀式的地方,該發(fā)生在哪里的事,就只在那個地方發(fā)生。
3.分享
分享是將主角帶回團體、整合進入團體的階段。也是讓主角休息、恢復、沉淀的階段。因此,導演會要求團體成員在分享時不分析主角的劇情、不提供建議給主角、不批評主角在劇中的作為與決定、不與主角進行比較,而只能分享心理劇觸動的他們的內(nèi)心感受及與感受相關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這樣的分享可以是言語及非言語的。 四、案例分析
下面結合一個“宿舍風波”的案例,說明心理劇的演出過程是如何操作的。
(背景介紹)在這個心理劇中,作為主角的女生(以下簡稱A)是大三學生,與同宿舍同學發(fā)生沖突,關系疏離,自己為此而苦惱。
(一)第一場景
(主角由A本人扮演,配角B由與其發(fā)生沖突的女生扮演(說明:依據(jù)A、B的描述再現(xiàn)真實場景。)
天氣炎熱,B正躺在宿舍地板上乘涼,A在窗邊與男友通話,A的聲音越來越大,突然A邊與男友通話邊從B身上跨過去(場景已布置)。
B:(生氣地看著A說)你干嗎從我身上跨過去!
A:(大聲對B說)我沒有從你身上跨過去!
(繼續(xù)與男友對話,男友聽到宿舍的吵鬧聲,問其發(fā)生了何事,了解情況后要A跟B道歉,A堅決否認,不肯道歉,掛斷了與男友的通話。)
B:(氣憤地瞪著A)你就是從我身上跨過去了!
A:(大聲對B說)我就是沒有!
(摔門而去)
第二場景
(B扮演A,指導者扮演B,A作為旁觀者,重現(xiàn)第一場景)
(說明:指導者會在扮演B的過程中,說出B當時的感受,并且放大那種感受。目的是讓A能真切看到當時發(fā)生的情景)
第三場景
(A扮演B,B扮演A,重現(xiàn)第一場景)
(說明:目的是讓A能夠站在B的角度去感受B當時的感受)
第四場景
(A、B回到自己的角色,對面而立)
(說明:這一場景的目的是指導A化解與B的沖突。分為二步:第一步,通過讓A談在第三場中的感受,讓A承認她對B造成的傷害,為化解與B的沖突做好鋪墊;第二步,引導A向B誠懇道歉,從而化解兩人間的沖突。)
第一步
指導者(面朝A):剛才B那樣跨過去時,你有什么感受?
A:感覺生氣、受傷。
指導者(面朝A):現(xiàn)在你有什么感受?
A:我感覺內(nèi)疚。(低下頭)
指導者(面朝A):直接對B說出你的感受。
A(轉(zhuǎn)向B,看著B):對不起,我從你身上跨過去,我不是故意的。
B:你在宿舍總是這樣,想怎么樣就怎么樣,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ㄉ裆蹨I也流了出來)
A(神色不安):那天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男朋友出國了,我心情不好,跨過去時,我沒注意到那么多,我也不想的。(邊說眼淚也流了出來)
(指導者把紙巾遞給B和A,沉默了一會)
指導者(面朝A):以后呢,你會如何做?
A(看著B的眼睛):以后我會注意的,不會只想著自己的感受。
指導得(面朝B):現(xiàn)在感覺怎么樣?
B(擦著眼淚):感覺好一點了。
指導者(面朝B):你相信她剛才所說的,她以后不會只顧及自己的感受嗎?
B(小聲說):我不知道。
指導者(對A和B說):我布置給你倆一個家庭作業(yè),從今天開始,一直到放假,你們倆感受到對方所做的,都要記下來,每天晚上睡前,交換作業(yè),了解自己所做的給對方造成的感受。
指導者(對A和B說):你們倆擁抱一下,好嗎?
(A和B互相擁抱,兩人眼里都有淚花)
后記:兩人成為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看到畢業(yè)照中兩人相依而立,明朗的笑容,筆者心有安慰。
參 考 文 獻
[1](英)Paul Wilkins.心理劇.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9.
[2] Marcia Karp,Paul Holmes,Kate Bradshaw Tauvon.The Handbook of Psychodrama. New York: Routledge,1998.
【心理劇在校園人際沖突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學生宿舍人際沖突的應對路徑分析論文05-03
想象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05-31
“自主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08-05
網(wǎng)絡教育資源在高校中的應用05-17
情感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08-30
語文教學中的導語應用06-11
巧妙批評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06-01
動與靜在課堂訓練中的應用06-09
信息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05-30
關于游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