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課教學方法之我見
【摘要】初中政治課的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過程,更要關注學生思想的變化和能力的提升。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適當對知識點進行遷移擴展,通過理論結合實踐的方式,這樣才能切實提高政治課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政治教學;方法探索
初中政治課不僅僅是一門學科的日常教學,也是一種對中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的引導教材,是提高中學生綜合素質的最佳途徑之一,只要在基礎階段打牢基礎,才能在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少走彎路。然而,縱觀我們當前的政治教學,大多還是延續了過去的“填鴨式”學習方式,對于枯燥、難以理解的概念都是通過反復記憶的方式加以掌握,教師疲于應付,學生的積極性也收到很大的影響。如何更好的做好初中政治課教學工作,是我們當前要著重解決的問題。筆者從政治課程的特點入手,提出了回歸本源,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從而做好政治課堂的教學工作。
一、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學為“輔”在新課改的理念下,一些教學方式進行了革命性的變化,自學為主就是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來的,我們不是否定老師的主導地位,而是提倡要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他們豐富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課題參與度,從而提高工作效率。體現在教學上,教師可以簡短的把需要講解知識的重點和難點給同學們傳達,然后多留一些時間給同學們自己,讓學生自己去理解和把握,然后讓他們按照“教師”的角色,把自己的理解講出來,這樣就可以改變學習被動學習的單一模式,變被動為主動,以“主人翁”的姿態對知識進行學習,不僅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工作量,還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學會思考、辯論,增強駕馭知識的能力和方法。
二、因材施教,提高教學的針對性我們傳統的考試體制決定了我們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只有通過考試來實現,分數就是說明問題的最佳表達方式。在這種以考試為導向的教育體制下,學生難免陷入死記硬背的漩渦,只要記住了就萬事大吉。這種結果不僅制約了學生的個性發展,違背了素質教育的初衷,尤其是不利于在新課改條件下對學生的素質提高的要求。所以,我們要切實轉變觀念,加強自身修養,提高知識儲備,加強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水平。在新課改下,我們可以嘗試著對學生按照學習成績和素質基礎,以及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進行分組分類,對于不同類型的學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使每個學生都按照自身的發展規律成長,從而讓每個學生真正的融入課堂,在快樂的氣氛中學習,體驗到自己的成長。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有了明確的目標,教師才能按照教學計劃,針對學生的個性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有的需要用講故事的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有的需要用有哲理的故事來感染,有的則需要理論結合實際的方式,對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綜合運用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原理,提高學生對課堂認識的深度,達到快遞傳授知識,提高學生素質,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
三、對知識點進行遷移,擴展教學思路我們都知道,政治知識是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只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學以致用,將學到的知識與社會需要結合起來,指導我們的實踐。所以,教師要充分利用對知識點的遷移,幫同學們構建一個系統的知識框架,讓學生具備知識點遷移的能力,由此及彼,充分發揮聯想,擴展知識空間。比如在“正常情緒”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式教學引導,比如問一些“情緒影響的因素”、“情緒的表現方式”、“情緒產生時,人的身體會有什么表現”、“情緒變化會不會影響人的身體狀況”等等,用問題進行導入式教學,通過生物知識和政治知識的結合,讓同學們自然而言的對政治課加深了印象,鞏固了知識,同時也加強了對生物知識的把握。
四、理論結合實際,讓知識發揮效用我們學習政治的最終目的,還是在于通過學習政治知識,真正意義上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培養一批身心健康、積極向上的合格中學生,從而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和工作產生積極的影響。
中學時代是一個重要的時期,學生都處于身體發育的黃金期,人生觀初步形成,這個時期的教育會對今后很長一段時間甚至終生都有深遠的影響。所以,筆者在課堂上提出“讓政治課堂回歸生活”的教學理念,在教學當中不斷引用一些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去輔助教學工作,巧設生活場景,通過課堂模擬,比如播放一些音樂作品等,將生活化的場景在政治課堂上重現,讓學生們在熟悉的設定場景中體驗知識的魅力,從而順利打開他們的思想的閥門,積極開動腦筋,把生活和政治教學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通過在教學中增加生活化的場景片段,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加了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促進了中學生發散思維的形成,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五、從教學方法的自身特點出發進行教學方法的組合,以更好地發揮教學方法的效能。 比如:在學習初一政治第三十二課《活動----播種性格,收獲人生》時,針對活動課的特點,為更好地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實現師生互動,我就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讓學生尋找名人名言,讓部分學生宣讀名人名言,最后由教師選定幾條大家采用比較多的名人名言作為格言,抄在黑板上讓大家領會。教師可提醒學生尋找不同類型的人物,如科學家居里夫人的名言:“我的最高原則是,不論對任何困難,都決不屈服”;音樂家貝多芬的名言:“卓越的人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里百折不撓”等。其次,指導學生開展“一分鐘演講”活動,先讓學生寫好演講稿,再讓幾位學生上臺演講,最后老師和同學一起評選,對演講優勝者給予表揚。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演講能力,鞏固其所學知識。 另外,不同的教學方法之間往往存在互補性,發揮這種互補性,可以彌補單一教學方法的不足,提高教學效果。在講授《友情是人生的無價之寶》時,可運用歸納與演繹相結合的方法。講友情的含義時,可提供賀龍與關向應之間友情的材料,說明友情是珍貴的,是人們孜孜以求的。還可列舉魯迅與翟秋白在白色恐怖籠罩下,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為推動革命文藝運動而努力奮斗的故事。這些事例對培養青少年學生的友情意識,具有很重要的啟迪作用。在提供適當的事例后,可引導學生討論,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觀點來分析自己或他人在交友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情況,把握友情的三個主要特點。
六、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師和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教學方法并把它們組合起來,以更好地實現教學目的。
首先,根據教學目的、任務選擇教法。在講授初二政治第十五課《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時,為了進一步使學生明確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既是公民的一種神圣權利,也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教育學生見義勇為,積極同違法犯罪作斗爭,可采用自由討論的方法,使學生明確:一、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目的、意義;二、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既是公民的權利,也是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三、事實證明,只有堅持依靠和發動人民群眾,才能有力地打擊違法犯罪活動,有效地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為達到這一目的,同時要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觀看有關錄像資料片,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正義感,去捍衛法律的尊嚴。
其次,進行教學法組合時應考慮教學內容的特點,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教法組合。在講初二政治《我國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內容時,由于這部分內容距學生的實際生活還有一定的距離,可采用問答式教學方法,例如:大家看過縣、鄉級人民代表的選舉嗎?知不知道選舉過程一般要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一般包括哪些法定程序?通過逐步設問,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突出思想教育,教師可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強化思想教育效果。討論題可以是“什么樣的人能當代表?”或“未來的人民代表應是什么樣的人?”另外,為鞏固本節課所學內容,可以設計一項模擬選舉活動,給學生提供一個親身參與的舞臺,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第三,選擇教法組合時,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例如:在講授《特殊群體的人身權利受法律保護》一課時,由于前面已經講過關于未成年人的法律保護,所以在這里對未成年人的人身權利法律特殊保護的內容采取想一想,查一查,讓學生回憶一下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如何規定家庭、學校、社會、司法等方面對未成年人的保護責任的。對其他內容可由學生討論,然后老師進行評點、引導。在個性心理特征方面,同一年齡段的不同學生在氣質、性格、能力上也有很大的差異性。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長善救失”,有的放矢。要發揮其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使學生都能健康成長?傊,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尊重中學生的個性,在政治課課堂上,積極想辦法改進教學方式,研究教學方法,通過教學的改進,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高效率的學習政治課基本知識。所以。在政治課的教學中,要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按照學生的不同特性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讓這些基礎各異,個性不同的中學生在政治課堂的學習中共同進步,共同提高,要善于引經據典,善于聯系生活,通過生活中的素材和生活中的場景在政治課堂上重現,提高學生對政治課堂的重視程度,懂得學習和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增加知識的遷移和拓展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學習全面進步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偉.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學[J].考試周刊,2010,(46)
[2]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之我見[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03)
[3]王大力.轉變初中思想政治教學觀念[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0,(03)
[4]敖澤娟.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滲透[J].學生之友(初中版)(中考月刊),2009,(11)
【初中政治課教學方法之我見】相關文章:
初中政治課有效性教學方法探究11-24
試談高中交際英語教學方法之我見02-20
七年級英語入門教學方法之我見12-04
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之我見12-02
微課程在初中的政治課堂的應用論文11-14
初中的政治課堂構建方略探析論文11-08
細節教學在初中的政治課堂的作用論文02-26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之我見11-21
淺析初中數學綜合教學方法的運用11-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