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培養初中學生的科學素養
具有一定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這是當代社會發展對每個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國經歷多次對教育發展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對科學素養的追求。2001年,《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培養科學素養。但我國在培養初中學生科學素養的實踐上,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揭示這些問題,探討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學素養培養的建議,是當前教育研究中的一個緊迫問題。1. 樹立正確的學生科學素養觀
科學是人類對自然認識的結果,也是人類本質力量的自我印證?茖W是以人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學素養也就是從科學角度對人自身素質的一種認識?茖W素養,就人的精神而言,是一種內心自由的精神,表明人在處理與他者的關系上,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就人的行動而言,表現為人的創造性,人在行動中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完成任務。因此,內心自由精神和人在行動上的創造性實際上是同一個事物的兩方面。只有創造,才有自由;只有自由,才有真正意義上的創造。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就是以科學文化為材料來培養學生內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動上的創造性,而不是讓學生臣服于科學。
2. 樹立恰當的知識觀
盡管后現代主義對科學主義的知識觀進行了解讀,但從學校教育角度來說,必須要有一個相對明確的知識觀,它至少包括如下三點:其一,知識是人們經驗的總結。
這種經驗既可能是人們解決生產、生活中具體問題的經驗,又可能是人們觀察事物得出的經驗;因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驗,都有產生知識的可能性,包括中小學生在內的每個人都具有潛在的創造性。其二,知識是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產物。人只有在活動中通過與對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產生知識,包括中小學生在內的每個人的創造性只能表現在活動中。其三,知識具有視角性。它是與問題相聯系、從某個視角得出來的一整套方法體系,掌握知識就是掌握與某個問題相關的一整套方法系統。因此,培養初中學生的科學素養就是培養初中學生創造新的方法系統的品質。
3. 提高教師自身的科學素養
教師的素質影響著學生的發展方向。教師只有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才有可能指導學生通過科學研究式的學習形成自己的科學素養。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應實現兩個轉變:其一,從專業型教師走向綜合型教師,實現文理兼顧;其二,從教學者走向教育者,從以知識的傳授為目的轉變為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教師要實現這兩個轉變,必須要走研究型教師之路。通過研究,使自身得以成長,在內心自由與外在創造性上都有新的發展,從而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4. 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
學生的科學素養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養成的。學生沒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動,就沒有真正意義的科學素養。因此,學校應建立一個人才選拔與學生發展相結合的寬松的學習氛圍,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創造性地嘗試錯誤;教師也應從注重活動結果轉變為注重活動過程,從而真正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
簡而言之,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是一個長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勞動的過程,它既是師生雙方共同活動的過程,又是學生親自鉆研的過程。學校教育只有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自己的思想認識和教育行為,才能真正達到有效形成學生科學素養的目的。
【培養初中學生的科學素養】相關文章:
培養問題意識提高科學素養論文05-06
培養問題意識提高科學素養的論文06-03
淺析高中化學教學對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影響06-09
初中體育教學如何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研究05-09
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聯想能力培養06-01
初中美術教學興趣培養06-02
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05-18
初探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審美藝術培養06-10
初中數學與問題意識的培養的論文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