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約的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期心理輔導
頂崗實習是高職學生三年學習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處于頂崗實習期的學生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視、也最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群體,加強此階段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心理契約的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期心理輔導,歡迎閱讀。
心理契約的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期心理輔導
目前,各高職院校都把頂崗實習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并付諸實施。頂崗實習使學生的能力在實踐中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和發揮。但由于高職生剛從學校到實習單位進行頂崗實習,其生活、人際交往圈子發生了巨大改變,他們在從學生到員工的身份轉換中,一時難以真正進入角色,產生重重的心理壓力。為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增強職業適應性,本文試圖從心理契約的角度來闡述如何幫助頂崗實習期學生獲得心理滿足和激勵,保證學校與用人單位需求的順利接軌。
將心理契約的概念首先引入心領域的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吉里斯,他在《理解組織行為》一書中探討了工人與工頭之間的一種隱性及非正式的理解與默契關系,并稱之為“心理工作契約”。后來謝恩在他的著作中,進一步明確了心理契約對于行為動機的重要意義,并將心理契約定義為:“在組織中,每個成員和不同的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間,在任何時候都存在的沒有明文規定的一套期望!彼J為心理契約是作為對構成員工與組織間交換關系和相互責任的一種心理期望。
由于心理契約是一種非正式的協議,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標準化的內容,只能通過雙方的期望來訴求。因此,期望作為構建心理契約的一個前置要件,在達成心理契約中是雙方相互的。這種雙向的期望是發揮心理契約激勵與約束功能的基本條件,過高或過低的期望不但不能發揮心理契約的應有功能,而且還會成為構建心理契約的障礙。
一、頂崗實習期學生常見的心理契約障礙
1.角色沖突。在頂崗實習期間,學生要扮演實習者和員工兩種角色,接受企業和學校的監督管理。高職生走上頂崗實習崗位后,對周圍的一切還比較陌生,繁忙的工作、復雜的人際關系都對他們長期形成的生活習慣與思維方式產生較大的沖擊與挑戰,使得他們一時難以適應“學生”和“員工”的兩種身份,角色沖突導致了期望偏差。一方面,作為未完全邁出校門的學生,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美好的愿望與想象,對將要進行的實習生活賦予了很高的心理期望;另一方面,進入實習階段后,枯燥乏味的工作、復雜的人際關系、低廉的工資,讓他們的心理產生了巨大的落差,消極怠工、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往往成為心理契約被打破時的消極反映。而作為用工企業,更希望學生能夠盡快適應工作角色,真正為企業創造效益。當學生心理契約被打破時,企業的心理契約同時也被打破,雙向的心理障礙極易引起學生與企業的惡性循環。
2.自我認知偏差。高職生的自我認知能力中,形象思維的成分仍在起作用,思維過程容易表面化、片面化,對事物的觀察和思考容易理想化。在頂崗實習中,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傲心理。一部分高職生認為在學校學到了很多知識,技能很熟練。只想到實習單位做高層,而實際上頂崗實習的崗位大多是技能型的,很難直接從事部門的管理工作。二是自卑心理。有些學生總覺得自己是一名高職院校的學生,走到實習崗位低人一等,在面臨新的工作環境和人際環境時,表現得畏首畏尾、缺乏自信,在頂崗實習中表現出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消極心理,影響才能的發揮。
3.職業倦怠。有些高職生剛進入頂崗實習時,對從事的職業充滿了新鮮感,干勁十足。但一段時間后,逐步變得缺乏興趣、缺少激情和活力,在工作和人際環境的壓力下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導致頂崗實習無法堅持下去,出現中途退出和轉崗現象。特別是在工作出現失誤時,表現為自己不能有效解決彌補,又不能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指正,情緒煩躁不安,對職業和工作環境不滿,最終不適應職業。一方面,由于高職生對即將從事的職業充滿美好的幻想,接觸一段時間的工作后,發現工作并不如想象的美好,于是失落、后悔、熱情喪失。另一方面,在頂崗實習中高職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把工作目標定得過高,一旦自己不恰當的期望和努力失敗,就無法正確對待失敗與挫折,從而產生職業倦怠。
二、頂崗實習期間心理契約的構建
1.雙方的期望是心理契約形成的前提。心理契約關系的構建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學生參加頂崗實習是希望能將自己的所學真正運用到實踐中去,強化專業技能,提升職業心理素質,在頂崗實習期間實現學生向職業人角色的轉變。而企業則是希望學生能通過頂崗實習實現從缺乏實際操作技能到技術熟練的轉變,節省企業培訓的資本,補充崗位缺失和人才缺乏。學生對企業的某些期望一旦被企業接受,將轉化為企業與學生心理契約關系中的企業責任,同時也可以讓企業確立相應的行為方式。企業對學生的某些期望一旦被學生接受,不但能轉化學生和企業心理契約關系中的學生責任,而且在學生心里也確立了相應的行為目標。
2.恰當期望是契約形成的關鍵。期望作為構建心理契約的一個前提,是雙向的期望,是發揮心理契約激勵與約束功能的基本條件。學生和企業對對方期望值的高低取決于自己對對方行為預測性的主觀認識。如果一方認為另一方對自己的期望不切實際,那么也不可能轉化成雙方的合意而成為心理契約。如果企業對學生的行為和結果期望值過高,或者學生的自我期望值過高,學生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實現這種期望,導致心理契約的締結過程受阻;反之,如果企業對學生實習行為和結果的期望值過低,或者學生的自我期望值過低,學生輕而易舉地就能實現這些期望,即便達成心理契約,在實習過程中也體現不出實際效能。
3.有效溝通是心理契約形成的橋梁。在頂崗實習前期,學生從自身條件、學校教師介紹的信息以及企業提供的信息等方面,對頂崗實習期的責任和權利形成相應的期望。企業針對學校、學生提供的信息形成相應的期望。隨后雙方需要有效溝通來表達自己的期望,使契約形式向訂立書面或口頭約定的方向轉化。這樣容易形成雙方對心理契約的理解,更易在行動上與對方的心理期望保持一致。同時,由于心理契約的主觀性,雙方均有可能因為周圍等因素影響而變更心理契約的內容。通過有效溝通則可以消除誤會和偏見,從而在維持原有的心理契約關系基礎上,達成新的有效契約,維持心理契約的穩定性。
三、基于心理契約的頂崗實習期學生心理輔導策略
1.調整角色定位。在頂崗實習中,學生承擔著“學生”和“員工”雙重角色,要盡到“學生”和“員工”的雙重職責。只有認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領悟自身角色的責任與義務,保持期望相容。
作為“學生”來講,主要的職責是接受知識,積累經驗,鍛煉能力,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職業適應能力。不僅要知道自己在實習崗位上要做什么、怎么做,還要知道為什么這樣做、怎樣做才會更好等。這都要求在工作中善于學習、勤于思考,把理論知識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在實踐中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爭取能在工作中發揮出自己的知識優勢,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增強崗位適應能力。
作為一名“員工”,主要的職責則是依靠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去完成工作任務,不斷提升工作方法和工作技能,拓寬工作理念和思路。在頂崗實習過程中,不能因為自己還是學生而放棄對自己的要求、降低工作的標準,工作安排做多少就做多少,而對自己的工作性質、范圍、程度、相互關系等沒有足夠的認識。必須按照企業規定的規范程序來操作,認真完成崗位任務。同時,還必須培養自己的協作意識,學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良好的同事關系不僅是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而且對兩種身份角色有更好的把握,對將來真正走上企業和、走向成功都有重要的意義。
2.培養健全的自我意識。學生經過頂崗實習,對崗位的素質要求及自我能力特質有了親身體驗,可以通過比較分析自己的行為、結果及思維方式,通過自我觀察、自我反省等來正確認識自我。同時,也可以在與人的關系中來認識自我,從而調整自己對企業的期望,保持心理契約的穩定。在心理契約條件下,這種內在的期望還會促使學生主動改變“現實的我”達到“理想的我”。在頂崗實習中學會同懶惰、安逸、松懈、膽怯、逃避等行為作斗爭,偏重于“應當做”,善于強迫自己去做應當做的事情,克服妨礙去做這些事情的愿望和動機。培養健全的自我意識,不僅可以保持心理契約的穩定性,同時,心理契約條件下,內在和外在的期望也會促使學生在崗位實習的工作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3.保持有效的心理溝通。心理契約從內容上講是成員對相互責任的認知,具有主觀性。同時,心理契約的內容也會因為受到許多因素影響而具有動態性。要做好頂崗實習期學生心理契約的動態,就必須與學生保持有效的溝通。
學校心理老師、就業指導老師、專業教師之間及學校和頂崗實習單位之間要密切配合,由學校到企業都要有指導老師定期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心理溝通,及時化解和消除學生各種心理障礙。學校除了心理咨詢熱線和教師的個人電話向學生開通外,還要經常與企業保持聯系,經常深入企業,主動與企業溝通,了解學生工作、生活中的問題,否則將會影響頂崗實習的正常進行。
4.學會自我激勵。在心理契約中,學會自我激勵是充分發揮工作積極性、創造性和順利完成頂崗實習任務的重要保證。在實現期望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出現情緒困擾,這時就要學會自我激勵。如強化目標,通過反復強化目標,讓自己從內心認同并相信所確定的目標,并堅持努力下去,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告訴自己在心理契約中,目標不是自己單方面輕易能改變的。同時學會調適自己。在頂崗實習中,當自己情緒不好時,要學會合理宣泄,也可以向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如親人、同事、指導老師、輔導員、學校心理咨詢老師等尋求幫助。
四、結語
頂崗實習是高職學生邁入職業生涯的第一步,是高職學生未來職業發展獲得成功的重要環節。本文在心理契約框架下,通過構建學生與企業間雙方心理契約模型,闡述了實現心理契約有效達成的實現障礙、實現條件與實現路徑。根據這一結果,對學生提出了相關建議,以真正實現從學生向職業人轉換的良性接軌。
現階段高職生實習存在的主要問題
高職院校主要是以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為了保證學生在校外的實習效果,現在大部分高職院校采取了“2+1”的人才培養模式,即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為2年,主要進行課堂學習,輔之以實驗、實訓與實習等實踐性教學環節,最后一年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實習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高職院校統一安排實習單位,一種是由學生自主選擇實習單位。雖然一年的實習時間,有利于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讓學生能在正式進入社會前有一個較好的適應階段。但部分高職院校實習管理機制不完善,實習過程中管理不到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
。ㄒ唬└呗氃盒5木蜆I壓力與學生懈怠形成反差。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都存在就業壓力,因為高的就業率會提高學校在社會中的聲譽,從而有助于其招生,因此學校往往以就業工作作為學校工作的重點,從而會高度重視學生的實習問題。而學生對實習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不夠重視,認為實習是為了完成必須修習的學分,甚至很多學生認為實習是學校和家長逼迫的,因此應付了事,去實習也就是混個學分,達到畢業要求,順利拿到畢業證就可以了。學生從思想上徹底降低了對頂崗實習的重視,對實習的參與度與積極性都不高。
。ǘ⿲W生找不到合適的實習崗位。用人單位對員工需求量大,網上有很多招聘信息,很多企業也主動到學校招聘,但很多時候卻找不到合適的學生。很多學生也積極參加面試,卻找不到合適的實習崗位。筆者對廣西某高校校內畢業雙選會進行了調查,該高校2013年共有2486名畢業生,當年在學校舉辦了2場大型雙選會,共邀請230多家企業來參加,為畢業生提供3500多個崗位。雙選會結束后,該校招生就業處對學生面試情況做了粗略統計,參加雙選會面試的學生一共有1235名,其中成功遞交簡歷的有735名,而用人單位表示有意向的只有128個,在雙選會現場面試成功的只有39名,從面試結果來看,面試成功的學生只占到參與雙選會面試學生的3%。該校招生就業處對面試結果進行分析后發現,用人單位對學生的需求量比較大,但大部分面試的學生沒有達到用人單位的需求,其中用人單位普遍認為很多參與面試的學生對實習還沒有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很多學生的簡歷都顯得比較簡單,對崗位的重視程度也不是很高,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甚至部分學生把面試當成學校安排的一次任務。
。ㄈ⿲W生實習過程的監管不到位。畢業實習是屬于一個教學過程,但往往卻成了一個“放羊”的社會化過程,在實習過程中,部分學校往往簡單地將管理和培養的責任推給企業,對實習學生缺乏有效管理。另外,部分高職院校學生實習地分散,學生的流動性大,實習過程中主要靠學生自動聯系指導老師,導致實習常常處于失控和半失控狀態,不利于實習指導老師的指導與管理。
高職生實習中存在的問題的原因
。ㄒ唬⿲W生實習目標不明確。大多數學生不清楚為什么要實習,有些只是當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有些是為了待遇,有些則是迫于家庭壓力等。有的學生則對自身專業學習認識不足,不能正確地思考自己的興趣與專業之間的共通點,對實習期望值太高,容易將實習想象成自己理想化的模式,就不能對實習制訂出科學的目標計劃,當真正開始實習,發現實際和想象差距較大時,容易出現浮躁、不穩定的情緒。學生對頂崗實習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發生偏離,他們沒有意識到實習對學生來講,既是校外學習實踐技能和積累經驗的過程,也是作為一個即將要畢業的大學生適應社會、適應企業工作環境的過程,是學生走向社會的第一步。
(二)“90后”學生更追求個性和自我。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許多家庭條件得到改善,而走進大學校園的“90后”學生,其價值觀呈多元化,功利性的行為增多。他們對工作要求較高,不愿吃苦,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團隊合作精神,人際交往能力缺乏,難以適應從安逸的學習狀態到緊張的工作狀態的過渡,當在工作中出現一點困難,卻被無限度放大,心理承受能力差。
。ㄈ⿲W校對實習前的指導不夠重視。許多高職院校不重視學生實習前的指導,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學生的心理和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學生并沒有清楚地認識到頂崗實習的意義和目的,對頂崗實習產生認同感。二是頂崗實習前的職業技能培訓缺乏,許多高職院校在學生溝通能力、協調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耐挫能力方面并沒有進行強化訓練,以致學生的實習適應期較長。
基于心理契約理論的高職生實習管理策略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依次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一般當人的某一級需要得到滿足后,就會產生高一級的需要,如此逐級提升,從而成為繼續努力的潛在動力。著名的管理學者埃爾頓·梅奧認為,真正能影響生產質量的不是物理原因,而是心理原因。心理契約論認為,只有當人的高級需要得到滿足時,才能使人體會到最大的滿足感,從而最大限度地激發人的工作熱情。因此,從心理契約理論來看,高職生實習管理應從“管”向引導轉變,提高學生實習的自覺性。
(一)加強實習前指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實習的目的。要將學院相關畢業頂崗實習的政策和辦法,在實習前對學生進行統一教育,強調紀律和安全,同時發放相關管理辦法及資料,并與每位學生簽訂安全責任狀。在學生進行實習前,應當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實習心理工作,使學生從主觀上正確認識實習的重要性與意義,并為即將開始的實習做充分的準備,從而使學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新環境的要求,同時坦然面對實習中將會發生的各種難題與困惑,進而幫助學生圓滿地完成實習任務,使學生實習達到較理想的效果。
(二)實習前適當安排更多見習或社會實踐機會。關于用人單位對實習生的滿意度的調查結果顯示,81.54%的單位認為需加強學生理論與技能的培養,73.85%的單位認為需加強實習前的安全教育,64.62%%的單位認為需加強實習過程的監督與管理,56.92%的單位認為需加強主動與實習單位溝通能力。因此,高職院校需加強與企業合作,建立新型校企合作機制,調動企業參與實習的積極性。假期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在實習過程中使學生對自身的專業有進一步認識,將自身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獲得論證所學理論的機會,通過近距離接觸社會,及時發現自身學識不足地方和能力的缺陷,從而在學習過程有針對性地完善不足的地方。
。ㄈ┝私鈱W生實習需求,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心理契約本質上是一種情感契約,是形成組織凝聚力和團隊氛圍的一種無形手段。心理契約是以滿足人的心理需求為基礎的,可以讓人獲得情感的滿足。因而可通過建立心理契約管理的模式加強對實習生的積極引導。學校需完善實習管理的相關機制,實行分層次管理,做到責、權、利分明,將畢業頂崗實習的學生名單落實到教師個人,以便更全面、更細致地指導學生。實習指導老師要轉變觀念,不要只是等學生聯系老師,要主動和自己所指導的學生聯系,每個星期至少聯系一次,可以通過QQ、電話、微信等方式加強與學生聯系,及時了解學生的在崗情況及思想動態,這有利于幫助學生解決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對學生進行技術方面的輔導和安全等方面的教育警示。學生在實習過程中感受到學校的關心,獲得了精神滿足和情感關懷,其職業能力也有所收獲的同時,其滿意度會得到提升,也會使心理契約發揮更好的作用。
。ㄋ模┒ㄆ谂e辦各種實習經驗交流會,幫助學生提升信心。將頂崗實習列入各種校園文化活動之中,通過舉行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系列講座及人文方面的講座,如邀請優秀校友回校以自身成長經歷現身說法,進行主題為“職業發展與職業道德”等方面的講座,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道德思想觀教育,加強學生的交際與溝通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幫助學生認清就業形勢,樹立正確的思想。
綜上所述,高職生實習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重要教學環節之一,作為一種情感契約,心理契約管理有利于加強對實習生的積極引導,提高學生的實習滿意度和實習質量,同時也是對實習管理制度的有益補充。
【心理契約的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期心理輔導】相關文章:
企業文化的心理契約特征探析03-26
試論高職院校學生心理障礙淺析12-09
高職院校學生逃課心理分析及措施研究03-09
基于心理契約引導改善教學關系11-20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心理障礙及原因分析03-08
90后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12-0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