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就業指導實踐模式的思考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能力 就業指導
論文摘要:加強大學生的就業能力開發,弱化文憑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選擇。理論上,大學生就業能力開發的模式有嵌入式(be embedded)和貼附式(bok-on)兩種,本文著重探討就業指導這種貼附式開發模式的有效運作機制,使就業指導工作上升到大學生就業能力開發的新格局,促進大學生高水平、高質量的就業。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招生規模自1999年以來的連續擴大,高等教育經歷了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變。
在今天大眾化教育的時代,勞動力市場處于“買方市場”。如果高等學校仍然以精英化的人才質量標準來經營大眾化的高等教育,將導致大學畢業生從學校到工作轉換過程中存在“技能缺口”,導致了現階段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其間,大學生就業能力匱乏是主要原因。高等教育與勞動力市場成功對接的走向應是從“文憑教育”走向“能力教育”。高等教育應在注重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注重學生通用技能的培養。注重通用技能和專業技能相結合的可雇傭性技能的培養。通用技能和專業技能的整合才是就業能力結構的完整體現,是高等教育就業能力開發的應有之義。理論上可雇傭性技能的開發模式有嵌入式(beembedded)和貼附式(bolt-on)兩種。
就業能力的相關文獻回顧
早在20世紀60年代國外就出現了關于社會成員的就業能力的研究,20世紀90年代以來形成一個高峰。就業能力(Employabilily)在國內被一些學者稱為可雇傭性,可雇傭性是獲得最初就業、維持就業和必要時獲取新的就業所需要的能力。對于就業技能(也稱可雇傭性技能)問題,Law(1996)提出就業技能三維度說,Bowe(1998)提出就業技能四組成成分說,美國培訓發展協會提出(ASTD,1990)5個類別16項技能。國內學者關于就業能力與就業技能研究的關注點主要表現在:1、本土化的大學生就業能力內涵研究和時代特性的就業技能調查研究;2、就業能力教育模式研究;3、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開發策略研究;4、大學生就業能力形成及就業能力結構研究。國內外的關于就業能力和就業技能的研究形成一些共識的成果。然而對于大學生就業能力的開發和提高中高等教育的應有作為尚處于理論研究或觀念引入階段。特別是缺少基于就業能力開發的高校就業指導教育的研究。
現階段高等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分析
就業指導,美國職業指導協會將其解釋為“幫助學生選擇職業的過程,是為就業做準備的過程,也是在任職中求得發展的過程”,這種解釋把職業指導看作“過程”,而非一時一地一事的臨時性措施。這也是多數學者認可的定義。就業指導最早出現于歐美國家,我國學校的就業指導始于1916年的清華大學,新中國成立后,由于國家對勞動力采取計劃安排、統一分配的方法,就業指導一度被思想教育所取代。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隨著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的深入,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全面鋪開,但發展比較滯后,尚處于低級階段。缺乏理論指導,缺乏基于就業能力提升的運作邏輯。表現出諸多弊端,主要表現為三方面:
第一,就業指導教育的形式單一,內容單薄,較多停留在政策解脫、信息發布、技巧指導這三大件上,過分強調暫時的實用性和時效性,沒有從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的角度進行全方位教育和指導,因此難于促進大學生就業,甚至掩蓋了“就業難”的問題。
第二,就業指導教育一般安排在大四進行,這種“臨陣磨槍式”的就業指導盡管是必要的,但在激烈的競爭中對畢業生就業起不了根本性的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這種就業指導模式對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作用不大,因為到畢業階段,大學生的課程已修完,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表達能力等一些影響就業的通用技能也已基本定型,再淡就業能力的開發為時已晚。
第三,我國部分高校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大多數是黨政干部,而非科班出身,缺乏專業理論的指導。同時在服務提供方面,習慣于長期以來形成的居高臨下的“管理”學生,而非以學生為中心,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為學生服務的新局面。
基于就業能力提升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實踐模式的探索
1 樹立職業指導的就業指導理念。要改變就業指導“以大四學生的就業環節為主”和“以完成簽約手續為中心”的“短期促銷式”的指導局面,樹立全新的思路,構建“職業指導”的理念——引導大學生從廣闊的視野審視個人職業問題,幫助其正確進行人生定位和規劃未來的職業生涯,幫助其正確地選擇職業,順利地走上工作崗位和較快地適應工作,為個人的生涯建造堅實的基礎。只有這樣,才能使就業指導工作真正上升到以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為依托得嶄新局面。
2 構建全程化的就業指導體系,要改變現有就業指導“臨陣磨槍式”的現狀,樹立對大學生“從_年級做起”、進行四年全程指導服務的理念。在大學一年級,側重進行專業與職業前景教育,將所學的專業與未來的素質要求和就業出路相聯系。大學二、三年級是學生積累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的階段,要引導學生思考和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結合社會需求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注重通用技能的培養和提高,以塑造適應未來就業市場需要的既具備專業技能同時又具備通用技能的“全人’。大學四年級是實現就業的關鍵性階段,要根據其特點進行就業制度政策和求職技巧方面的指導,并要對部分大學生進行教育和心理輔導,幫助其利用自身的通用技能成功的向雇主展示自己的專業技能,實現順利就業。
3 加強對就業指導教師的培訓。建立一支職業化、專業化和專家化的就業指導隊伍。就業指導的專業化關鍵是教師的專業化。專業化的教師需受過長期的專業訓練、系統的專業倫理規范教育,具有較高深和獨特的專門知識和技術。而目前高校就業指導教師大多是由組織任命的行政千部擔任,具有職務化特點,而無專業性的水平。導致就業指導不能促進大學生高水平的就業。高等學校應該從如下三個方面去塑造一支專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1)在就業指導部門設立像心理咨詢師和職業指導師這樣的專業技術崗位,聘請這一領域專家層次的人才從事。(2)新增的人員要以專業人才為主,把好“入口”關。(3)對現有人員進行全員化的專業教育培訓,限期達到能夠從事專業工作的水平。這樣一來,通過專業化人才隊伍的構建,使就業指導的工作中心真正提升到職業指導上來,改變傳統就業指導以政策解答、手續辦理、技巧輔導等事務性工作一統全局的格局。
參考文獻:
趙穎、郝德永,可雇用性:大眾化時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邏輯[J],現代教育科學,2005(1):96-97。
曾湘泉,變革中的就業環境與中國大學生就業[J],經濟研究,2004(6):87-95。
文少保,基于人才強國戰略的我國大學生就業能力開發策略研究[J],現代大學教育,2006(1):101-108。
宋國學,基于可雇用性視角的大學生職業能力結構及其維度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8(12):129-138。
宋國學,大學畢業生可雇傭性開發經歷滿意度的調查分析[J],現代教育管理,2009(10):119-121。
余新麗、劉建新,基于就業能力的大學生就業指導效果的實證研究[J],教育科學,2006(6):76-79。
姚裕群,大學生就業指導問題調查與研究[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5(6):38-44。
唐玲、蔣舜浩,對高校就業指導模式變革的理性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4(1):81-82。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高等學校就業指導實踐模式的思考】相關文章:
班級管理模式創新的思考與實踐11-22
大學生就業指導理論及實踐模式探索11-25
淺析高校創新型大學生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思考03-07
談高等學校開展創業教育的思考11-29
論高等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11-29
校長培訓模式的點滴思考論文02-22
高職院校聲樂教學模式的探討與思考11-16
談普通高等學校考試管理革新的思考11-29
我國高等學校雙語教學現狀及發展模式探討11-2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