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校本化課程實施中教材的含義及其選擇和運用

        時間:2022-11-28 06:16:46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校本化課程實施中教材的含義及其選擇和運用

          [論文關鍵詞]校本化課程實施 教材 選擇 運用

          [論文摘 要]教材即課程內容的載體,教材選擇和運用直接影響著課程內容的選擇和組織,甚至整個課程開發與實施的成敗。隨著我國新一輪基礎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校本化課程實施的逐步深入,中小學課程教材也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這為教師拓寬教材選擇空間的同時,也必然要求教師必須拋棄過去固有的教材觀,并對豐富多樣的教材做出選擇,在教學中進行合乎本地區、學校以及學生需要的合理運用。 

        校本化課程實施是相對于忠實取向的課程實施而言的,我國傳統的課程實施就屬于忠實取向的課程實施,即教材由中央統一編制、審定,并在全國范圍內統一使用。教師的任務就是在組織教學時,根據教學大綱的詳細規定適當增減教材內容而已,更多的是忠實地實施國家統一的教材。然而隨著我國三級課程模式和關于校本課程的理論探討和實踐,“校本”即“以校為本”,也就是以學校為基地、以學校為基礎、以學校為主體,成為校本化課程實施最突出的特點。這就要求在對待教材問題上,要根據國家、地方課程及其相應教材對本校的適應程度,對現存的教學、整個科目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改編,甚至是完全創新的自主選擇和運用。因此對教師而言,就必須拋棄“教材即教科書”的教材觀,重新理解校本化課程實施中教材的含義以適應校本化課程實施,從而能夠選擇豐富多樣的教材并在教學中進行合乎本地區、學校以及學生需要的合理運用,最終實現更加理想的效果。

        (一)校本化課程實施中教材的含義

        教材是一個隨著時代的前進不斷變化和拓展的概念,長期以來,人們都認為教材就是教科書,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這一傳統的觀念被不斷打破。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人們逐步認識到,教材作為學校教師和學生開展教學和學習活動的資源和依據,其涵蓋的范圍是比較廣泛的,其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
        國內外專家從不同的角度論述了教材的廣義性和多樣性。其中日本的清水厚實將教材的表現形式概括為五類:一是教科書教材,是根據教科書制度特別認可的、兼具和專業權威性的教材。二是圖書教材,是用紙質印刷品表現和構成的教材。三是視聽教材,是借助各種視聽媒體表現和構成的教材。四是現實教材,是將周圍的自然和現實轉化而成的教材。五是教材,是借助電子技術開發和應用的教材。
        另外,還有人從學力論的角度,將教材分為教材、數量教材、社會教材、自然教材、教材、體育運動教材等。然而在校本化課程實施中對教材的分類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教科書,它是根據教科書制度特別認可的、兼具行政和專業權威性的國家課程綱要、課程計劃、課程標準的載體,它集中反映了國家的意識形態和教育理念,是在學科課程的范疇之中系統編制的教學用書。無論是從對其編制的系統性上,還是從專家或行政權力機構對其審查的權威性上看,教科書都是學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材,是教材系列的主體部分,是衡量大部分國家或地區水準的重要標志。二是與教科書緊密相關或有一定聯系的紙質印刷品,前者包括有助于教師、學生理解掌握教科書內容,發展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紙質印刷品,如教師用書、教師參考用書、圖冊、掛圖等。后者包括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的紙質印刷品,如各種各樣的讀本等。三是與教科書不緊密相關甚至沒有一定聯系的紙質印刷品,如為了彌補教科書不能很好地適應不同地區、學校、學生具體發展需求,由學校校長、教師、及其聯合校外專家及其它幫助力量自行組織編印的紙質印刷品,通常被理解為“校本教材”,但這只是校本教材的一部分。四是視聽教材,借助各種視聽媒體表現和構成的教材,如錄像帶、錄音帶、CD等。五是電子教材,即借助電子技術開發和應用的教材,如軟機等。六是現實教材,即將周圍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現實轉化而成的教材,在校本化課程實施背景下,這一類型的教材最具靈活性、適應性,也最能體現和培養學生和教師的創造力。如生活中的各種場景、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甚至教師和學生個體本身等。

        (二)校本化課程實施中教材的選擇和運用

        1.校本化課程實施中教材的選擇。要想澄清在校本化課程實施的背景下教材的選擇,就必須回答以下這樣幾個問題:誰來選擇教材?選擇教材為了誰?教材選擇目的在何?教材選擇的對象或范圍是什么?教材選擇其依據是什么?有一定的原則嗎?
        (1)誰來選擇教材?首先,教師即教材選擇的主體。其一,這是由校本課程基本的思想和理念決定的。在傳統的自上而下的課程開發模式之下,教師處于權力結構的最低層,教師的課程職責就是執行國家的課程指令,依據規定的時間、進度和內容,遵從學科專家編寫的教材及其配套。教師一直扮演著“教書匠”的角色,嚴重扼殺了教師的創造潛能。“鑒于此,校本課程主張給教師賦權增能,強調教師就是課程編制者,教師有權力也有責任對于現存的教學材料或整個科目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改編,甚至是完全的創新。”其二,是由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和校本化課程實施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的。校本課程開發及其實施是一個系統工程、有機整體,需要教師、校長、人員、家長、學生、社區人士以及校外的專家學者或機構的廣泛參與和共同努力。然而每位參與者的投入程度和扮演的角色是不相同的,其中作為最直接面對學生和了解實踐的教師,他們始終是校本課程開發和校本化課程實施中的核心人物和主導力量,一直扮演著決策者的角色。教材選擇作為校本化課程實施中的一個環節,其決策主體也必然由教師來承擔。其三,教師在校本化課程實施中的便利條件所決定,由于教師直接生活在現場,對于學校的教育實踐有著真切的感受,對教材服務的對象學生最為熟悉,同時教師與一個個具體的學生“朝夕相處”,可以隨時在實踐中所選教材的有效性,因而教師最具有選擇教材的事實基礎和實踐舞臺。另外,學者McLaughlin指出:“由教師依據當地水平開發教材,可以增加教師的自主意識,為其更好的理解新理念提供機會”。其次,其他人員,包括校長、行政人員、家長、學生、社區人士以及校外的專家學者或機構,他們都可以通過建議或意見反饋的方式,向教師提出各自寶貴的意見及建議,以便教師在選擇教材時開闊思路,集思廣益。
        (2)教材選擇為了誰,其目的何在?選擇合適、有效的教材其主旨并不在于選擇教材本身,換言之,不是為了選擇教材而選擇教材,其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每個學生能力和個性得到更充分、自由和生動活潑的發展而服務,因此在進行教材選擇時要始終遵循為學生發展服務這一宗旨。另外,教材的選擇和運用的過程,是教師對教材的再豐富化,這一過程充分體現和提升了教師的創造性。所以教材的選擇及涉及到的運用,不僅是為了學生個性、能力得到充分發展,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
        (3)教材選擇的對象或范圍是什么?校本化課程實施背景下,根據國家、地方課程及其相應教材對本校的適應程度,凡是能夠達到課程目的、實現課程內容的一切素材和手段都將成為教材選擇的對象或范圍。教材不再局限于正規的課本或教科書,、資料中心、網絡、、報紙以及自然、現實等等都成了教材選擇的來源。
        (4)教材選擇的依據是什么?校本化課程實施雖然強調學校本位,但必須不違背國家和地方課程指南的基本精神,必須保證基本的質量水準。所以,國家或地方制定的課程綱要、課程計劃、課程標準是教師在選擇教材時必須的依據。不同的學校都有特有的教育、整體發展目標和課程理念。所以,學校自己制定的特有課程綱要、計劃也是教師的依據之一。學生的學習需求,包括學生的興趣、問題、能力水平等,都是教師在教材選擇時最主要的依據,尤其是學生的興趣是教材選擇的核心依據。教師的專業發展,或者說教師的個人特征也是必須參考的因素。如動手能力強的教師,可以通過帶有操作性質的教材來加深學生所學內容的理解;表達能力強的教師,可選擇一些文字性強的教材,通過幽默、流暢的故事傳達所教內容。還有學校教育情境中的優勢和劣勢條件等因素也必須囊括在內。對于處在發達地區的學校,教師可以選擇現代化的設施作為教材,但是處在經濟不發達的邊遠地區,教師可將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作為自己的教材。
        (5)教材選擇的原則是什么?“活”而不亂,不求做最好,只求做最巧。選擇和運用的教材再豐富,再花哨只要是為學生發展服務就會有中心,即“活”而不亂;同時教材選擇和運用的目的不在教材本身而在于學生,所以教材選擇和運用的好壞就在于如何能巧妙地使教材起到為學生發展服務的作用,做到這一點也就是做到了不求做最好,只求做最巧。
        2.校本化課程實施中教材的運用。所謂運用實質上是一個操作、使用的過程,具體到教材的運用,這個過程是指對教材進行選擇、分析或處理并發揮其應有的教育效用,校本化課程實施中教材運用的實質是指教師“校本”的選擇、分析及處理教材并發揮其應有的教育效用。
        綜上所述,在校本化課程實施中,教師必須打破教科書就是教材的傳統觀念,認識到教材不僅限于教科書,圍繞教科書的教學資料應當是豐富多彩的,而且要必須認清教材的實質是達到課程目的的“手段”和“資料”,明確教材是在特定的目標下,為特定的教師和學生編制的,教材歸根結底必須由教師對現成的教材進行再加工或自主編制,這是一線教師必須擁有的權力,也是必須依靠一線教師才能實現的事實。只有這樣,教師在將課程目的和計劃轉化為學生學習經驗時,才能對教材的選擇和運用做到游刃有余,心中有數,從而最終實現每個學生的個性、能力的全面、健康發展,使每位教師的專業職能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崔允,張華.為了中華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87.
        [2]徐玉珍.校本課程開發的理論與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7.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熱門畢業論文   

        【校本化課程實施中教材的含義及其選擇和運用】相關文章:

        高校鋼琴教學中教材與曲目的選擇05-15

        論文中表格的規范化運用及其存在的問題08-15

        我國校本課程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論文范文04-13

        談談高校計算機教學中微課程的運用05-31

        行為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和運用08-05

        談正當防衛在民法和刑法中的區別運用08-02

        新課程教學中的問題和對策論文05-06

        談國有企業市場化經營中的產品選擇08-12

        新課程教學中實施自主探究學習的問題剖析論文05-06

        “實驗助理”制度在實驗室開放式管理中的實施及其任務08-22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