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研究
論文摘要:逆反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中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長期以來受到學術界的關注。從逆反心理及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內涵、表現形式、形成原因、防治對策等幾個方面對現有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利于學術界對這一問題的深入研究。
論文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研究述評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現象是長期以來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界關注的一個問題,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就有研究者涉足此問題,發表了眾多相關研究文章。但直到今天,逆反心理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熱點問題,陸續有不少成果得以公開發表。本文擬就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研究作述評,以利于深化對這一問題的研究。
一、關于逆反心理及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內涵把握
逆反心理作為一種心理現象客觀存在,但學術界對逆反心理的理解和界定可謂眾說紛紜,尚未有統一的界說。“逆反”一詞,來源于英文negativism,《英漢辭!方忉尀椋1.否定的態度、懷疑主義,一種心理狀態,特點為對幾乎所有一切別人肯定的事物照例持否定、懷疑的態度;2.違拗癥、抗拒癥。一種拒絕所要做的事,按所要求的反面去做,或任意做某件與所要求的事不同的事的傾向。此處的界定,把逆反心理既歸結為心理狀態又歸結為行為。國內多數學者也持同樣的觀點,如有學者認為,逆反心理是指個人受到社會群體或其他個人的壓力后,對其價值取向不予評判而表現出來的不滿或反感,甚至不考慮原因后果而采取的對抗行為。有的學者則把逆反心理看做一種特殊的固有反對態度,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對人對事對思想等社會現實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但也有一些研究者認為,逆反心理僅限于心理狀態,并不是既包括心理又包括行為的現象,盡管包含了一定的行為傾向,但并不包含著行為本身。只有逆反的行為傾向堆積到一定程度時,這種傾向才會轉化為逆反行為。還有人籠統地把逆反心理稱為一種心理現象,指出所謂逆反心理“即是指客體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背離主體期望目標的反向力量,從而阻礙態度轉變的一種心理現象”以上種種定義,均有其合理因素,但筆者傾向于對逆反心理作一種態度反應的理解。
逆反心理作為一種特殊的反應態度,主要是由認知、情感和行為意向三大要素構成的。有研究者指出,認知是受教育者態度的基礎,在對態度的作用中,認知主要對逆反心理起準備和導向作用。情感是逆反心理的第二個構成要素,指人們在心理上對認知信息內容的一種情緒體驗,即喜悅(愉快)或煩憂、反感,它在逆反心理中起決定的作用。具體地說就是人們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當理解掌握了某一信息或觀念時,一般會感到一種滿足、充實和愉悅,而對不理解的信息和觀點,一般會感到疑惑、焦慮和煩憂。將這些對新觀念、信息的情緒感受與原有的認知結構中所存儲的知識內容、態度加以比較,當原有的不良情緒不能有效地克服和剔除時,不良情緒就會愈加強烈,從而導致產生去抵制有關教育管理的內容和信息的行為意向。當這種意向傾向越來越多時,逆反心理就會逐漸轉化為一種逆反行為,為此,作為逆反心理的第三個構成要素的行為意向在逆反心理中的作用也就顯而易見,即:它是逆反心理轉化為逆反行為的準備,它直接受逆反情感的作用和影響。有研究者進一步指出。在逆反心理的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大構成要素中,對信息的情緒體驗,是逆反心理的內驅力,即現實生活中理通情不通的現象,情感因素在逆反心理的心理構成中占據著主導地位。
逆反心理有一定的心理基礎。有研究者指出,逆反心理的心理基礎有三種:一是人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求知欲是好奇心的心理動機,某事物在被禁止時,最容易引起人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有禁止而又不加以任何解釋的情況下,更容易引起人們的各種猜疑、揣測、推度,以及追根究底。二是人們的好勝心理,這種心理在青少年時期表現得最為突出,如青年人的偏執、好表現自己,好標新立異、與眾不同。三是生活定勢作用的影響,這指在一定的客觀形勢影響下,形成的某種定向認識。
從特征的角度講,有研究者指出,逆反心理具有反向性、二重性、盲目性、突出自我性等特點。也有研究者提出,逆反心理從不同的角度看具有不同的特點,從結構來看,逆反心理是認知、情緒和行為傾向三者的有機統一;從特性來看,逆反心理是社會依存性與相對獨立性的有機統一;從作用來看,逆反心理有積極與消極之分;從存在來看,逆反心理是相對穩定性與可變性的統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教育內容、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及教育情境等因素產生的與教育目的、方向相反或抵抗的一種反應態度。有研究者明確指出,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屬于態度范疇,是個體對外界態度的一種持相反方向的反應,是受教育者在原有心理定勢支配下,對不符合原有心理指向的思想政治教育傳播信息所持的抗拒心理,或對內容相同、形式單調的信息過量傳播所持的抵觸、反抗的心理傾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是一系列復雜心理活動過程的結果。首先是教育內容(外部信息)在特定的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理解相關的信息,并將所接收到的信息及其所帶來的觀點和態度與受教育者原有的認知結構(包括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觀點)相比較;再次,經過比較分析作出新的態度反應。如果受教育者經過分析比較之后與原有的認知相悖就會產生抵制或抗拒,長此以往,進而產生逆反心理。
二、關于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表現形式的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從根本上講在于受教育者與教育者在價值認識、目標追求、實踐指向等方面不是趨同,而是發生偏離甚至完全背離,彼此由教育“軸線”上對應的兩端發展為對立的兩極,但在現象層面、在表現形式上是多樣的,從不同的角度和視野可以對其作不同的分類。
有研究者把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分為超限逆反心理、信度逆反心理、禁果逆反心理、自主逆反心理等四種類型。所謂超限逆反心理,是指刺激的強度過大、過強,過于集中而引起的思想政治教育對象逆反的心理;信度逆反心理指思想政治教育客體在經驗積累的基礎上對信息源信度的懷疑、否定的一種逆反心態;禁果逆反心理指教育客體因為禁止而更加注意某種事物而產生的逆反心理,表現在越是不準干的事,越是要做;自主逆反心理指思想政治教育對象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威脅,而為維護自尊心所產生的逆反心理,當外界的壓力使受教育者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時,他就會反其道而行之。可見,這里是從產生逆反的原因的角度作出劃分的。
也有研究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有評價逆反、情感逆反、行為逆反等三種表現形式:評價逆反主要指受教育者對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作的事實判斷或價值判斷持相反性傾向。在實踐中,主要表現為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宣傳不認同、不信任,他們往往以社會上某些不公正的事例或陰暗面以偏賅全地對正面宣傳作反面思考.對宣傳的正面形象作反面評價。情感逆反主要指受教育者對教育者在其工作中蘊涵和表現的情緒、情感傾向性的拒斥、反感。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喜歡,受教育者卻厭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褒揚,而受教育者卻貶斥。行為逆反主要表現為受教育者采取與教育者所要求相反的行為。三種逆反心理是相互聯系的,評價逆反可以激發情感逆反,進而導致行為逆反,而情感逆反可以引發評價逆反,只是三者表現出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也有研究者立足于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理解為是受教育者所產生的一種穩定的、有悖于教育者預先目的的情緒體驗和行為傾向,提出逆反心理主要表現有抵觸情緒、不信任情緒和反感情緒@。還有研究者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區分為“與引導者特征有關的逆反心理”、“與引導內容和形式特征有關的逆反心理”、“與引導情境特征有關的逆反心理”、“與引導對象特征有關的逆反心理”四種類型。“與引導者特征有關的逆反心理”主要是指當受教育者與教育者之間存在著態度對立時,即使教育者所持的立場觀點與自己相同,受教育者也可能進行抵制,甚至故意表現出相反的態度以顯示自己與教育者并不合拍,這實際上也就是一些研究者所講的信度逆反心理。“與引導內容和形式特征有關的逆反心理”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教育者對教育內容的強化及教育方式所導致的逆反心理,包括了其他學者所講的超限逆反和禁果逆反。“與引導情境特征有關的逆反心理”主要是指教育者教育引導時機和場合的不適宜,使受教育者“緊閉心扉”予以抵制所形成的逆反心理。“與引導對象特征有關的逆反心理”指由于受教育者存在著特定的人格障礙和態度障礙而可能產生的對抗心理或逆反心理,如自主逆反、歸因逆反。
三、關于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形成原因的探討
不少研究者認為,逆反心理作為一種心理狀態,是由主觀和客觀諸種因素的影響制約而形成的。但不同的研究者在劃分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時的參照系不盡相同,有研究者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受教育者,認為逆反心理的形成主觀上主要是由于受教育者好強心理、好奇心理、對抗心理的影響,這方面的心理特征在青年身上表現最為明顯。好強好勝的心理特征使一些青年處處想表現具有獨立的是非觀、價值觀,喜愛爭強好勝,說話辦事總想論個我高你低,遇事容易沖動,喜歡一意孤行,常常把自己的認識當作衡量客觀事物的標準,對現實的東西聽不進耳、看不順眼,長此以往,心理便會發生逆變,產生偏激情緒。好奇心理促使人們往往對于不許知道的東西、禁止干的事情特別有興趣,你越禁止,他們的興趣就越高,于是就產生禁果逆反。對抗心理的形成原因在于青年學生正處于第二斷乳期,正在從幼稚走向成熟,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他們迫切希望擺脫對成年人的依附,具有反叛意識,表現為反抗權威的強制,反抗不同意見,反抗教育的束縛和干涉。客觀上,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在于社會的負面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滯后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格力量的削弱等。
也有研究者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的教育者的角度劃分主客觀因素,認為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造成人們產生逆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第一,教育主體缺乏應有的政治理論和文化知識素養,難以做到“曉之以理”。第二,教育主體形象不良,缺乏威信。第三,教育內容缺乏科學性和針對性。第四,教育方法違反民主原則。第五,教育氛圍與教育內容不協調。這種觀點把教育者方面的因素列為主觀因素,而把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教育者之外的其他因素列為客觀因素。
還有研究者立足于更開闊的視野探尋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少年逆反心理的主客觀原因,提出主觀上逆反心理的產生是和該時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緊密連在一起的。首先,青少年時期由于大腦的發育成熟并趨于健全,腦機能越來越發達,思維的判斷、分析作用越來越明顯,思維范圍越來越廣泛和豐富,逆向思維已經形成。其次,青少年在性方面的發育逐漸成熟,由此而引發的性征越發明顯和突出,隨之性別意識、性意識便逐漸強化和建立,進一步在心理上產生斷乳,進而形成漸趨強烈的個性意識、獨立意識、成人意識和反叛意識。再次,生理和心理的發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青少年在心理的認知發展中,由于閱歷和經驗的不足,其認識是不堅定的和易動搖的,思維雖然具有獨立性、批判性,但其認知事物和問題時的偏差太大而出現認識上的片面、偏激、固執和極端化,進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對立面而產生逆反心理和行為?陀^上,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有家庭、學校、同輩群體等的不良因素的影響,也有大眾傳媒和社會文化的影響。也有研究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產生,主觀上與受教育者年齡與生理條件、心理過程發展的不平衡、好奇心的驅使、思維品質的發展還不夠成熟、身心發展與客觀環境之間的矛盾等因素有關,客觀上與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社會因素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不當的影響等因素有關。
還有研究者以系統思維為指導,對逆反心理的形成作系統考察,分別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內和系統外探尋原因,提出逆反心理的影響因素主要有生理心理因素、社會因素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生理心理因素在于受教育者,特別是處于青年期的受教育者具有好勝、好強、好奇、好變、好疑等心理特征,本身就包含著某些逆反心理的因素和產生條件。逆反心理的形成與一定時期的社會條件、社會環境有著密切關系。在我國社會轉型時期,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習慣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多元化的趨勢,需求也更加多樣化,信息傳播的渠道更加多元,人們更容易接觸到社會陰暗面,從而也更容易引發對社會的抵觸。此外,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產生,也與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一些流弊和問題有很大關系,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方法、形式,教育者人格因素等方面。
四、關于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防治對策的探究
對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我們既不能視而不見,又不能束手無策,任其自然,應以積極的態度加以引導,加強防治。
有研究者提出,加強對逆反心理的引導,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觀念要轉變。思想政治教育應從“批判型”轉向“建設型”,由“行政型”轉向“服務型”,一切要服務于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教育的出發點要從過去追求“同一律”向“同一律”和“個性化”相結合的觀念轉變。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育習慣于從社會需求出發,比較重視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行為準則和集體意識的關注和培養,忽視了個性品質、獨立意識、批判精神在提高人的素質中的作用,特別是忽視了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方面的意義和作用。教育者在教育觀念上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一元化的前提下,應尊重個性的發展,實現“社會化”與“個性化”的統一。第二,要投人情感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應是“教師爺”、“法官”、“牧師”,而應是情感的傳遞者、溝通者。唯有如此,才能為克服逆反心理提供有力武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要投入積極的情感,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做到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同情人的統一,增強教育的感染力,克服消極逆反心理的產生。第三,教育方式方法要創新,應實現三個轉變:從單向灌輸型向雙向交流互動型的方法轉變,克服那種“我說你聽”、“我打你通”的工作方式所帶來的逆反心理;從顯性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向顯性和隱性相結合的方式轉變,在教育活動中力爭做到寓教于文、寓教于理;從“防堵型”向“疏導型”方向轉變,教育者要在教育過程中講清兩面理,堅持疏導,而不是簡單禁止,以利于減少“禁果效應”逆反的發生。第四,教育環境要優化,既要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觀環境,也要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觀環境。
有研究者提出,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要做到“八要”“八不要”: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要真實,不要虛假,即教育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傳遞具有科學性、真理性的思想信息與內容。第二,思想教育目的要有內隱性,不要太直接。在教育過程中,采取教育目的隱蔽、間接的教育方法,可以使人們消除不平等感和反等差心理,這樣也容易使人們敞開思想,并且教育的效果也會更鞏固、持久。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要轉變,不要刻板。即要通過寓教于文、寓教于樂、寓教于理、寓教于行,開展形式多樣的思想政治教育。第四,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情感要深刻,要堅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激勵人的教育指導思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增強感染力和說服力。第五,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有“創造性”,不要“滯后性”。即要運用現代科技成果和教育方法,變單一型、封閉型的教育方式為復合型、開放型教育方式。第六,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層次性”,不要“一刀切”。即要注重差異性,進行區別對待,不能無視差異搞大一統。第七,思想政治教育者形象要“棒得很”,不要“糟得很”。即教育者要以自身過硬的人格特征、精神境界、知識底蘊去影響、教育受教育者。第八,思想教育工作要重視“激勵效應”,不要“俗套化”。即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物質鼓勵與精神激勵結合起來,不能落人物質主義的俗套中去。還有研究者提出,消除逆反心理要做到“五要”:教育內容要“實”,教育方法要“活”,教育目的要“明”,教育情感要“深”,教育者的形象要“好”。二者在基本主張上具有一致性。
也有研究者提出,逆反心理產生的原因十分復雜,表現形式五花八門,造成的危害也多種多樣,消除逆反心理的有效辦法也很多。從疏導的角度講,可以運用明理法、融情法、身教法、適度法、緩沖法、參與法等。具體來講,明理法就是教育者要運用民主的方法、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訴真情,將理論上的灌輸、思想上的引導和行為上的嚴格要求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教育對象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應該提倡什么,應該反對什么,從而達到以理服人的目的。融情法就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真情實感,要以情感人。身教法就是要求教育者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適度法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力戒“假、大、空”,做到講真話、講真事、講真理,不說絕話,不言過其實,更不能憑空捏造、虛構典型。緩沖法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給受教育者以緩解心情、思想的時間和機會。參與法就是主張受教育者在參與中、在實踐中接受教育。也有研究者著眼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從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角度來探討消除逆反心理的措施,提出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應從以下五個方面去努力:第一,提高教育主體的理論素養和文化素質,充分發揮“真理的力量”。第二,寓教于行,以身作則,充分利用“人格的力量”。第三,在教育內容上講求科學性和針對性。第四,在教育方法上真正貫徹民主的原則。第五,努力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還有研究者從心理學無意識理論的角度,提出運用無意識教育克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第一,運用“自己人效應”與被教育者保持“同體現”,即把對方與自己視為一體,縮短雙方間的心理距離,對方不會感到某種心理壓力的存在,也就不會有戒心。第二,依據“進門坎效應”,運用“無壓力屈從”的登門坎技術。此效應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里德曼與弗雷瑟通過試驗提出的,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根據這一效應,思想政治教育只要注意隱蔽教育目的,就可以運用“無壓力屈從”的登門坎技術來糾正逆反心理。第三,運用藝術感染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避免空洞說教,盡量運用藝術形式來開展教育,一乃避免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直接接觸,二來避免生硬的說教,用藝術美來打動人的感情,使人在心靈深處受到感染和感化,從而消除逆反心理。第四,運用環境熏陶法,即在教育中注意教育環境的塑造與變換,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轉移學生的興奮點,消除逆反心理。第五,運用興趣化解法,即把教育活動的開展與興趣愛好結合起來,在受教育者感興趣的活動中開展教育,淡化逆反心理所指向的興奮點,避免逆反心理的產生。
總體來講,研究者們運用多學科知識多視角地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研究內容涉及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表現、原因、心理機制、防治對策等方面,形成了關于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系統認識,對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價值。同時,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是常新的,不斷面臨新情況和新挑戰,迫切需要進一步深化認識。
【論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研究】相關文章: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論文11-02
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為本論文04-29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給側改革模式研究08-03
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響要素及其功能05-18
思想政治教育論文11-17
論思想_議論文作文02-15
論西方環境倫理思想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