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當代美學發展趨勢之我見:實踐存在論美學
論文關鍵詞:意識 自然的人化 比德說 暢神說
論文摘 要:作為中國多元發展格局中的一種新理論,實踐存在論美學是朱立元先生近年來對中國當代美學發展的和現狀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以蔣孔陽先生的美學思想為基礎。實踐存在論美學包括三個方面的主要觀點,本文從人類審美意識的產生發展歷程,探討美是生成的而不是現成的觀點。
作為中國美學多元發展格局中的一種新理論,實踐存在論美學是朱立元先生對中國當代美學。近年來,發展的歷史和現狀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以蔣孔陽先生的美學思想為基礎,“我們應當把美看成是一個開放性的系統,不僅由多方面的原因與契機所形成,而且在主體與客體交相作用的過程中,處于永恒的變化和創造的過程中,美的特點就是恒新恒異的創造。”實踐存在論美學仍以實踐觀為理論基礎,“實踐存在論美學堅持把‘存在’從海德格爾存在論的神秘主義傾向中解脫出來,與實踐相結合,立足于廣大的人生實踐活動,才具有了現實基礎”。實踐存在論美學作為實踐美學的一種新的觀念和新的主張,代表著美學發展的方向。
實踐存在論美學包括三個方面的主要觀點:美是生成的而不是現成的觀點;把審美活動作為一種基本的人生實踐的觀點;廣義的美是一種特殊的人生境界的觀點。下面從人類審美意識的產生發展歷程,探討美是生成的而不是現成的觀點。
一、“自然的人化”:自然與人之間產生和諧統一的關系
在人類出現以前,自然界都是自在之物。絢麗的朝霞、皎潔的月光、浩瀚的大海,作為物質屬性早已存在,但并非審美對象,也就無所謂美丑。那時,神秘的大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個巨大的威脅。人,還不能理解風云雷電、高山大海等自然現象的神秘。在人類的早期,自然并不是作為人類審美的對象而存在,是作為人類誠惶誠恐的對象而存在的,為了生存,自然界成了人頂禮膜拜的對象。人類早期的圖騰崇拜,巫術活動,都是自然膜拜的表現。馬克思、恩格斯指出:“自然界起初是作為一種完全異己的、有無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與人們對立的,人們同它的關系完全像動物同它的關系一樣,人們就像牲畜一樣服從它的權力。”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不斷研究、調整與大自然的關系。在遠古的時代,泛濫的洪水曾危及人類的生命和生活,“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 的悲慘景象時有發生。但是,人類的社會實踐,改變了人與水的關系,使原來對人有害的水,受到了人的支配、利用,成為“為我”之水。水成了對人類衣食住行大為有益、不可缺少的對象。在此基礎上,也就出現了如同錢塘潮被人們欣賞這樣的水與人的關系。宋人潘閬的《酒泉子》寫道: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在這樣的條件下,錢塘潮水勢越大,就越能體現出人們駕馭海潮的本領,從而使壯觀的錢塘潮成為人的本質力量的一種確證。人對自然美的發現與感受,正如馬克思所說,完全是“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產生出來的”。“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包括主客體兩方面的關系:主體是人,客體是自然。所謂“化”,就是指主體利用、改造客體,在客體中實現自身本質力量的過程。
人類社會初期的勞動生產實踐,創造了人,也創造了美,創造了人的審美意識。美與審美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象。馬克思、恩格斯說:“凡是有某種關系存在的地方,這種關系都是為我而存在的,動物不對什么東西發生‘關系’,而且根本沒有‘關系’;對于動物說來,它對他物的關系不是作為關系存在的。”人類通過生產實踐活動,人的本質力量得到了提高,并且在自然面前獲得了越來越大的自由,以審美的眼光對待自然,利用自然,自然與人之間彼此對立的關系逐漸成為和諧統一的關系。“自然人化”體現了人與自然關系的根本改變。
人類的審美意識并不滿足于已有的內容和形式,它隨著人類社會實踐的發展,表現為更為豐富的內容和形態。
二、“比德說”:一種“美善相樂”的觀點
周秦以后,人們對山川草木的欣賞,主要從“比德”的觀點出發。所謂“比德”的觀點,是指當時的人習慣將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的、情操,使自然物的屬性人格化,人的品格客觀化,自然物的美丑,按其比附的道德情操的價值來評定,這實際是一種“美善相樂”的觀點。“比德說”的關鍵在于從作為客體的自然中可以意會到對審美主體的某種品德美,的“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的觀念,開創了比德的先河。先秦儒家比德的言說方式不同于單純的說教,也不僅僅是一種的隱喻修辭,而是一種真善美圓融的思維方式。
“比德”審美觀,雖有其片面性,只注重自然物外在的一般形象和特點,而忽視其內在形象、特殊形象;“比德”審美觀,表現的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之間也只是簡單的結合。然而,卻標志著人們對自然美的感受,已同實用感相分離,轉為道德情感的滿足,表現了審美意識的進步!对娊洝分幸曾B獸草木比興,《離騷》中以香草喻君子,以蕭艾喻小人,都說明“比德”觀對創作有廣泛影響。“比德”的審美觀,作為中國古人有代表性的觀念,一直以來,受到理論家即藝術家的普遍重視,至今仍影響人們對自然物的欣賞。
三、“暢神說”:對自然美審美意識的覺醒
“暢神”說是我國古代關于自然審美觀的一種代表性觀點。流行的觀點認為,“暢神”說是晉宋以后產生并在自然審美觀中占主導地位的審美觀念。漢末動亂,儒家思想一統天下的局面解體,老莊思想復興。人們的精神從儒家所倡導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追求上解脫出來,更多地追求個體人格及自我意識的覺醒,這也標志著審美意識的覺醒。
晉宋以后盛行的對自然物“暢神”的審美觀,同“比德”不同,“暢神”強調的是自然美的欣賞,使欣賞著的情感得到抒發,得到滿足,精神為之一暢。它所尊重的,已不是自然物身上被人外加的道德價值,而是它自身足以令人舒暢怡悅的審美價值。這種觀點的提出,標志著對自然美審美意識的覺醒。南朝宗炳在《畫山水序》中這樣說:
夫以應目會心為理者,類之成巧,則目亦同應,心亦俱會。應會感神,神超理得。雖復虛求幽巖。誠能妙寫,亦誠盡矣。于是閑居理氣,拂觴鳴琴,披圖幽對,坐究四荒,不違天勵之業,獨應無人之野。峰岫峣嶷,云林森眇,圣賢映與絕代,萬趣融其神思,余復何為哉?暢神而已。神之所暢,孰有先焉!
可以看出,“暢神”審美觀,注重的是自然物內在的特點、內在形象,流動著生命性。表現了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之間“情來神會”、“心會神融”、“物我俱化”的藝術境界。
在人類產生和發展的長河中,人類的審美意識隨著社會發展變化而不斷變化發展進步,審美意識從不自覺到自覺,從狹窄到廣闊,從膚淺到細致深入,從原始人對待自然界只能像奴隸一樣服從它的威力,到“比德說”的“美善相樂”的觀點,先秦孔子關于“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以及“暢神說”對自然美審美意識的覺醒,人類的審美意識是曲折發展的漫長過程。包括在狩獵巫術中出現的原始繪畫、歌舞、斷發紋身、圖騰崇拜,作為人類藝術的雛形,也同樣標志著人類審美意識的又一進步。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美,包括審美主體、審美意識、審美關系都是產生在一個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并非歷來就存在的。而且,只要人類和人類文明還在,這種審美活動和美就會繼續、永遠生成下去。
參考文獻:
[1]蔣孔陽:《新論》,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
[2]朱立元:《走向實踐存在論美學——實踐美學突破之途初探》,《湖南師大報》,2004.4。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
[4]周均平:《“比德”“比情”“暢神”—論漢代自然審美觀的發展和突破》,《文藝研究》,2003.5。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中國當代美學發展趨勢之我見:實踐存在論美學】相關文章:
論“美學生活化,生活美學化”論文04-11
音樂美學對音樂藝術實踐意義探討論文04-22
園林美學論文(精選10篇)05-25
攝影構圖中的美學規律研究04-18
敦煌藝術的美學精神論文04-20
淺究體育舞蹈的體育美學特征08-30
論接受美學對我國藝術教育創新的啟示08-12
美學視角下電影藝術風格探究論文05-28
關于體育與藝術的交融及其美學價值論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