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校體育教育對終身體育習慣養成的影響論文(通用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探析高校體育教育對終身體育習慣養成的影響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探析高校體育教育對終身體育習慣養成的影響論文 篇1
前言:21世紀中國進入一個發展的高峰期,在此期間國家對人口的個性發展、知識結構、生活方式以及身體素質提出了更加嚴峻的要求,增強國民體質,是大眾體育的重要目標。1995年6月,國務院頒布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提出了把學前體育、學校體育、社會體育連成一個完整的整體,這便是終身的體育制度。
一、終身體育的概念
終身體育即“終生體育”,是指在終身教育的思潮影響下形成的新的體育理念,是指“人在生命活動的過程中,所進行的身體鍛煉和所受到的各種體育教育的總和”[1]。終身體育理論最早是由法國教育家保兒?朗格朗在他的代表作《終身教育引論》中提到“如果學校體育的作用看成是無足輕重的事,不重視學校體育,那么,學生進入成年階段后,體育活動就不存在了”。高校體育教育是學校體育的最后階段,是人的重要生長發育和個性養成的重要階段,因而,在這個階段里的體育教育對于終身體育習慣的養成有著較為深遠的意義。
二、現階段我國的高校體育教育的目的
高校體育教育是人的一生中學習體育技能、技巧并且達到技術定形的重要時期,也是體育興趣培養和體育習慣形成的最佳時期,在高等教育階段,體育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全面身體素質為目標,是以運動和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對大學生機體進行科學的培育,在提高人的生物潛能和心理潛能的過程中,進德、益智、促美,達到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教育總目的 [2]。
三、現階段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對終身體育習慣的養成的不足之處
。ㄒ唬└咝sw育教育內容單一、陳舊,難以喚起大學生的體育興趣
在我國現階段高校體育教育的過程中,體育課是高校體育教育的唯一形式,體育課所教授的內容千篇一率,缺乏時代感,與大學生的追求時尚的性格特點反差較大,因此,大學生難以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培養興趣,更無從談及終身體育習慣的養成。
。ǘ└咝sw育教育中教學手段單一,難以形成較為深刻的體育興趣
在高校體育教育中,教師的教學重點放在了體育技術、技能的傳授中,要求刻板,趣味性較弱,因此學生的體育興趣在反復的呆板教學埋沒;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的形式是講解、示范,主體是教師,學生的課堂練習被講解示范占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偏重于學教師的教,學生是被動的學,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得不到發揮,也從學生的態度上遏制了學生學習興趣的發展。
(三)學校對體育教育的重視不足,資金投入少
高校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投入,而體育教育的發展,對于高校的整體育發展來看,是無法在短期內收到明顯的效益的,因此,學校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相對其他學科來說,力度相小,資金的投入少,特別是對于一些資金需求量大,而學生的普及率較低的體育項目的引進明顯不足,因此,對于新型體育項目學生的興趣培養及技術指導跟不上,故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受到局限而影響了終身體育習慣的養成。
四、終身體育習慣養成的方法
(一)加強意識的宣傳
要充分利用校園網絡、海報、櫥窗、校園廣播等宣傳手段,加強對終身體育習慣養成的宣傳,從理論上幫助終身體育習慣的養成;其次充分利用案例,對學生終身體育習慣進行正面的引導,使觀念深入人心,從主觀意識上接受終身體育的觀念,從而達到自覺參與的目的。
。ǘ┘訌娕d趣的培養,形成良好的習慣
在終身體育習慣的養成過程中,可以通過體育課的課程教學和課外體育運動項目的開發,通過體育競技,幫助學生樹立體育運動的.信心,使學生對一樣或幾樣的體育項目有所了解,并培養深厚的學習興趣,為終身體育習慣的養成提供滋養的土壤。
。ㄈ┺D變體育觀念,增強愉悅感
高校體育教育,應把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習慣作為高校體育教育的教育目的,把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健康指數,作為體育教育的綜合目標,因此,高校發展中,應把增加體育設施的投入,提高生均體育用地的使用面積,擴大體育設備的投入資金,使學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體會到體育鍛煉的愉悅感,增加學生在體育學習的幸福感,使體育鍛煉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讓學生自動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從而達到培養全面發展的素質型人才的目的。
五、高校體育培養終身體育習慣的對策
。ㄒ唬┘涌旄咝sw育改革的步伐,改變高校體育教育體系
。ǘ┨岣呓處熥陨硭
(三)加強課余體育的發展
。ㄋ模┰诟咝T囆畜w育項目俱樂部制
綜上所述,高校體育教育是終身體育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對終身體育習慣的影響極為深遠,只有在高校體育階段為終身體育培育出優良的幼苗,才能使終身體育長成參天大樹,才能為中華民族全民體質的增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郭科偉.高校終身體育模式初步探討[j].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6(1).76-77.
[2]張彪,田磊.大學體育教程[m].2008.28-29.
[3]龍蘇江.大學生應確立終身體育意識[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10(1):56-59.
[4]胡毅,黃強.普通高校體育與大學生終身體育的形成[j].宜賓學院學報.2009(6).
探析高校體育教育對終身體育習慣養成的影響論文 篇2
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很大變化。生活方式的多樣化,導致人們的身體活動越來越少,從而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才培養中起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也是體育發展的基礎。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積極性,將成為我國學校體育發展的重要方向。
一、終身體育概述
所謂終身體育就是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貫穿于我們的一生。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體育已經漸漸融入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僅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調節情感,愉悅身心,而且在醫療事業中,體育療法也成為一種新的治療途徑,起著特殊作用。體育健身已經不是一個個體發展的需要,更引起了國家的重視。國務院還專門批準頒布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方案,它充實的內容,是在具有充分說服力的科學理論依據下和當下的豐富多彩的社會大背景下產生的,這就要求全國人民都要積極參與到體育健身中來,增強全民體質。所以這一偉大的工程對于我國體育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二、我國終身體育的發展
我國體育產業起步雖然比較晚,但發展規模在不斷擴大,產業設計的領域也在不斷的拓展,產業帶來的效益也很好。在社會主義市場的發展中,已經成為一個獨特的產業。但全民健身的狀況還是不容樂觀,體育健康意識薄弱,體育鍛煉活動參加不積極,體育設施不齊全,管理機制不健全。這一現狀需要全社會長期不懈努力才能夠得到改善。改革開放以來,尤其進入21世紀的信息和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生活生產方式也逐漸由勞力勞動取代,社會的壓力也在無形的'增加,這就要求勞動者的身體素質也不斷加強。從終身體育的目標出發,才能夠去滿足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的身體素質才能夠適應現在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所以這就要求我們每個人積極良好的身體狀態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三、終身體育教學的基礎
校園體育與終身體育存在必然的聯系。眾所周知,高校體育在終身體育中處于中間環節,是學生走向社會體育的橋梁,是終身體育教育的基礎。在終身體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校期間通過學校的體育教學活動和體育競猜來促進學生來接受體育教育。加之體育知識的掌握和科學的鍛煉身體的方法,有利于緩解在緊張的學習狀態,并在體育鍛煉中釋放壓力。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目的是增強學生的體質,擺脫亞健康,為國家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人才。大學時代是培養強身健體意識的最佳時期,大學生時期具有全面扎實的科學文化知識,精力也是最充沛階段,是培養他們體育意識使身心全面發展的最佳時期。這個時期積極的參與鍛煉,培養良好的鍛煉習慣和意識,有利于大學生體育鍛煉和身體健康水平,可使其在以后的生活中積極的參與到活動鍛煉中去。
四、體育教學的不斷完善
(一)轉變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要轉變單一的教學模式,以豐富多彩的體育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呈現給學生一個新穎的體育課,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中結合視頻、歷史體育趣事的講解、體育的發展史等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學生興趣的知識補充,不要讓學生只是單純的認為體育就是跑步、跳高、跳遠、投鉛球等體力活動,杜絕向學生傳達體育就是純體力的觀點。通過視覺感激發學生的體育熱情和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讓他們將生命健康與體育鍛煉、社會發展聯系起來,從而加強體育鍛煉,增強他們終身體育意識。
(二)培養學生的體育習慣
習慣是我們在生活中長時間形成的一個行為,是一時間難以改變的。它以某一種行為方式存在,無關于意志努力。而體育習慣是輕松的,讓人發自內心的感到快樂的一種行為。所以,在學習體育教學中,應以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體育習慣為重點,將興趣、愛好與體育鍛煉有效結合。只有對一個東西產生興趣才能成為動力,才能提高學習得熱情。指導學生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只有熟知和運用鍛煉身體的科學方法,才能起到最佳的鍛煉效果。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和多樣性,運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指導學生,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身體鍛煉。良好的鍛煉習慣是經過科學的、嚴格的、反復的鍛煉形成的,所以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時,要讓學生準確掌握動作要領,由易到難的反復練習。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三)強化體育師資力量
教師猶如教育事業的靈魂,只有加強教師隊伍的強化,才能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師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端正自己的工作態度。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對學生在體育鍛煉中都有著直接的影響。作為體育老師,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掌握全方面的專業和技能,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強化自己,做一個全能型的教師。只有這樣,對學生終身體育發展才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全民健身是當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終身體育不僅是個人個體發展的需要,民族體質提高的需要,也是人類發展的共同需要。學校體育教育是終身體育教育的關鍵所在,為終身體育教育做好基礎。生命在于運動,我們要不斷更新體育教學觀念,樹立終身體育思想,不斷深化終身體育教育改革,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將《全民健身計劃綱要》落實到生活實踐中,從而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
探析高校體育教育對終身體育習慣養成的影響論文 篇3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當前高職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其后提出了一系列高職院校加強學生終身體育教育的策略和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終身體育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和深入推進,我國的教育事業得到了極快的發展,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都得到了一定的改革創新,體育教育逐漸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在高職院校中的地位也與日俱增。當前,我國大多數高職院校已經意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和作用,并且創造了一系列條件深化體育教學活動,但是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仍存在諸多問題,無法樹立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無法充分實現體育教學的目標和任務。
1當前高職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
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基地,近年來向社會輸送了大批應用型和綜合型人才,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更多的人力資源,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但是,根據實踐研究我們可以看出,當前我國高職院校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仍存在問題,在終身體育教育中無法實現目標,這就導致大多數高職院校的畢業生身體素質較差,無法高效開展工作。第一,高職院校相關領導者和體育教師并沒有充分意識到終身體育對學生的積極影響;第二,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并沒有針對終身體育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第三,高職院校由于資金不足在體育設備設施的購置上并不完善,能進行的體育項目少之又少,一定程度上導致體育教育難以有效開展。
2高職院校加強學生終身體育教育的策略和措施
。1)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教育理念。一方面,教師應當正確認識體育教育,改變傳統的重視智育而忽略體育的教學思想,營造出體育教育的有效環境和氛圍,為深入開展終身體育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對于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應當逐漸由技術型轉變為智能型。教師通過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積極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和教學手段,從而營造出良好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另外,在開展終身體育的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注重短期效益與長期效益的有效結合,將教學重點放在身體素質教育與心理教育的結合點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2)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開展終身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更為深入地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一方面,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能夠主動自覺進行鍛煉,從而逐漸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另一方面,教師應當深入挖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體會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及終身體育對自身發展的積極影響。
。3)不斷培養并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能力。在終身體育的背景下,高職院校相關體育教師應當意識到體育教學的必要性,立足于終身體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最終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綜合素養。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學習并掌握體育相關技能技巧,規范運動行為和姿勢,從而為后期的體育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4)有針對性地開展終身體育教育。高職院校應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為社會培養全能型人才,滿足社會和企業的實際需求;诖耍浞謱崿F終身體育教育,高職院校及體育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開展終身體育教育,針對學生的.專業發展方向開展體育活動,使學生從真正意義上體會到終身體育的作用。
。5)科學合理對體育教學進行評價。健全良好的終身體育評價體系,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從而促進終身體育教學的深化。一方面,教師應當立足于終身體育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學習特征,制定出詳細的教學大綱,規定每日的體育運動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另一方面,教師應當定期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鍛煉情況進行評價考核,評價策略和措施可以比賽的形式,對學生的技能進行考核,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
3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體育教師應當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思想和教育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不斷培養并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能力,有針對性地開展終身體育教育,科學合理對體育教學進行評價。
參考文獻
。1]庹展敏.論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終身體育教育[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3):180.
[2]何凡.論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終身體育教育[J].長江叢刊,2018,(2):287
探析高校體育教育對終身體育習慣養成的影響論文 篇4
論文關鍵詞:終身體育;學校體育改革
論文摘要:現代體育的重要發展方向是“終身教育”,學校體育教育要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使體育活動為他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終身教育的提出,給我國目前的高校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我國高校體育整學的終極目標應該是培養學生樹立牢固的終身體育觀,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如何對我國現行的高校,體育教學體系進行改革,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
引言:大學體育是學校體育的最高層次和最后階段,是學生學習重要的一站,是學校到社會的轉折點和學與用的銜接點,因此,大學體育教學要順應現代教育思潮,適應現代社會培養人才的需求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形勢,必須以終身體育為主導,重建大學體育教學新體系。
一、轉變對體育的認識和觀念
長期以來,由于教育政策不盡完善,使得大部分學校的領導不重視體育。一方面是人們對學校體育工作的認識比較模糊,導致體育教育根本提不到學校的議事日程上來。二是體育課沒有一個科學的、統一的考試方法和嚴格的考試制度,許多學校只把體育課作為考查科目,導致學生不重視上體育課。此外,部分體育教師本身也不重視體育課,教學無計劃,上課無教案,再加上體育師資.包括體育教師的勞保待遇、體育場地設施、體育經費等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最終導致我國的體育教育不盡如人意。終身體育的理念認為,作為學校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體育教育應該是“終身體育”。高等學校的體育教學,正是奠定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極好時機。因為在這一時期,學生的認識能力、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鍛煉身體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礎,同時個人志向和奮斗目標也趨向集中,從而為進行“終身體育”教育創造了一定的條件。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強化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加強運動技能、理論知識的傳授,指導學生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培養學生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良好習慣,使學生能將體育鍛煉延續終生,以適應現代社會生活、工作的需要。
二、將學生作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體育課程改革必須特別強調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為教師和學生留有廣闊的選擇余地和發展空間。學校體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并把體育作為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培養學生的個性,創新開拓精神,適應能力和交往能力等使他們在身體、心理上適應現代生活方式的要求。在實施高校終身體育教育目標的`過程中,大學生具備的學識與能力,使其更易于接受、理解和掌握終身體育與健康的知識;大學生具備的鑒賞力與判斷力,將使建立的高校終身體育教育的評價體系具有多向與多元化的顯著特點;大學生的身體與心理漸趨成熟,對各種環境條件、運動強度、運動形式的校園體育活動具有很強的適應力與選擇性。因此,要將大學生本身作為實施高校終身體育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主體,使其自己支配的時間與空間范圍增大,為其在校園體育活動中進行終身體育的提供更大的時空自由度,保證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完成課程學習的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滿足。
三、創新體育理論,建立新的教材體系
現有的體育教學大綱下體育教學的效果明顯不盡如人意,歸根結底在于受到現有體育理論的影響,它的很多陳舊的內容已經不再適應現代社會教育的發展。因此,必須改革教材內容,打破以往以競技運動項目為主線的教材體系,向健康型和娛樂型體育多樣化發展,建立起實效性強、學生喜愛、符合實際情況的教材體系。同時,教材內容應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統一性是面向大多數學生,靈活性是面向全體學生,可以根據這種思路與理念,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學校課程三種課程并存的改革,一方面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根據學生發展的一般要求設計統一課程,另一方面各地方教育部門可以根據地方社會發展及其學生發展的特殊需要設計因地制宜的課程,同時各學校根據自己的教育理念、該校學生的需求和對學校的課程資源評估基礎上自行設置課程。
四、從教學內容上進行改進
教學內容應該以傳授新的體育文化知識、保健知識、運動健身的方法和技能,以增強體質為主,讓學生學會多種健身方法等,讓學生充分體現到運動的樂趣和體育的價值。因此,應增設更多運動項目以滿足學生興趣和愛好,如保健體育、武術、散打、跆拳道、滑冰、游泳等不太常見的體育活動。同時,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要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要讓學生了解每一個運動項目對提高人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的作用以及正確的練習方法,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教學的組織與管理方式
合理的體育課程結構應把教、學、練統一起來,應有利于實現知識、機能傳授的教學過程與鍛煉養護的健身過程及體育意識、能力培養的過程和諧統一。課程的組織形式主要趨向于“綜合”型,即以游戲、韻律操等形式為先導,自然過渡至學習教材,最后以音樂放松活動作為課的結束。在課程的管理方式上,依據大綱、計劃,在體育課中實行以必修為主,以選修為輔,在必修課中對體育基礎、接受能力、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采用游離和遞進定位方式進行教學,選修課以普及、提高某一專項為主,通過這種理論與實踐并行的寬松式教學來提高授課效率。
六、改進評價體系和考核辦法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之中,普遍存在用“達標”、“技評”等競技體育的手段來衡量、評價成績的作法。然而,由于個體的差異以及教育、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差別很大,這種考試方法不能全面、綜合地評定成績。在以素質教育為主體,以培養能力為目標的教育過程中,建立多維的評價體系已是高校體育改革急待解決的問題。首先,評價和考核方法必須與終身體育目標相吻合,把體育參與意識的培養作為考核與評價的一項重要指標,以確保課程評價更好地為實現終身體育目標服務。同時,考試內容應堅持全面性原則,使單一技術考試向綜合性評價方面發展。
七、重視課外體育活動
隨著終身體育思想觀念的出現,課外體育活動的意義已超出了與課堂體育教學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關系,成為奠定學生終身體育基礎的重要一環。課外體育活動不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而且在發展自我鍛煉能力方面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要加強對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制定相應的制度和措施,充分發揮課外體育活動這一體系的特殊功能,讓學生在課外活動中不斷提高自身鍛煉能力,培養興趣,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從而為終身進行體育鍛煉打好基礎。
總之,高校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核心,終身體育教育是以校園體育活動為媒介,謀求大學生個體身心健康和整體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為近期目標,以促進大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培養終身體育興趣,提高終身體育能力,養成終身體育習慣,保持終身健康為遠期目標的一種體育教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體育教學改革必須以終身體育為目標和導向,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國家教委.全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S].教體(1992)11號文件.
[2]劉麗朋,高延軍.對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2(4).
[3]須曉東.新世紀高校體育創新教育初探[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3(4).
探析高校體育教育對終身體育習慣養成的影響論文 篇5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進程的加快,以及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終身教育觀念深入人心。當前,高校體育教學面臨改革需求,終身體育思想正逐步滲透到高校體育教學中,對大學生的終身體育能力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在大學體育教學中運用終身體育觀念,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與終身體育能力,強身健體,是增強國民體育素質,推廣全民體育發展的重要途徑。該文結合大學體育教學現狀,對終身體育觀念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提出具體策略。
關鍵詞:大學體育;終身體育;體育意識;教學方法
作者簡介:蟻風高(1963,11—),男,漢,福建莆田人,本科,高級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田徑運動
近年來,我國高校全面擴招,大學生數量與日俱增,但是大學生教育中往往忽略了體育教育的重要性,造成高校學生身體素質下降,身心健康狀況堪憂。這種情況下,作為高校體育教師,必須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有意識地強化大學生的終身體育觀念,引導學生堅持鍛煉,自覺參加體育運動,保證身心健康發展。
1終身體育觀念概述
終身體育觀念可從兩方面分析,一是參加體育鍛煉的主動性與自主性,并且能夠長期堅持;二是定期接受專業的體育教育和體育指導,做到科學鍛煉,保證效果。終身體育觀念強調“終身”二字,即從一個人的出生到死亡,全過程參與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體現了體育的終身性目標,將體育鍛煉成為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運用終身體育的思想觀念作為根本指導,形成系統化、完整化的體育鍛煉目標,增強體育鍛煉的針對性、目的性。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終身體育觀念,其根本在于激發學生終身參加體育鍛煉的意識,培養良好的鍛煉習慣,提高鍛煉的能力;學校將終身體育教育、終身體育學習的思想與理念傳遞給學生,在每一節體育課、每一次體育鍛煉、每一項體育競賽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學生形成體育思想、激發體育興趣、提高體育能力,具有重要現實價值。終身體育意識對于大學生來說,無論是促進個人發展還是促進社會發展,都將產生積極的作用。因此,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終身體育觀念,是高校體育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
2大學體育教學現狀
在傳統的大學體育教學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不重視體育課程,甚至敷衍了事,導致課堂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限制了體育教育的發展。
2.1理論知識傳授不足
一直以來,我國各階段的體育教學以室外教學模式為主,室內理論知識講解所占比例較少,甚至很多學校沒有發放體育課程教材,學生對體育項目的理論知識掌握不足,體育教學的針對性欠佳;學生在參加體育運動時,由于缺乏理論知識,不了解所學項目的技術原理、動作要領以及不同運動對身體帶來的影響等,對各種運動項目的認識不足,輕視理論學習。
2.2課堂教學內容單一
大學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學內容單一、重復等問題,大多體育實踐的內容以競技項目為主,休閑活動的內容較少;但是大學生的專業體育基礎薄弱,在體育學習中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尤其對于一些運動能力偏低的學生來說,對體育課產生極大的反感,認為體育課“能躲就躲”,而對于體育能力較高的學生來說,由于從小學到大學的體育課程學習存在很多重復內容,難以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因此,大學體育教學內容滯后,缺乏明確的教學方向與教學目標,不利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觀念,再加上大學體育與社會體育沒能有效銜接,體育教學很難符合教育改革的需求。
2.3課堂教學方法落后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提出與具體實踐,大學體育教學開始逐步改進并取得一定成績,但是大學體育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其中教學方法滯后是影響教學目標實現的主要原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般以枯燥乏味的反復性練習為主,再輔以教條的講解,向學生灌輸體育技術的內容,這種教學方法,不僅不利于學生掌握和理解知識點,還會讓學生對學習體育失去信心,因此基于終身體育觀念的.大學體育教學中,實現教學方法的改革非常必要。
3終身體育觀念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終身體育觀念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推動作用,也是大學體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認為滲透終身體育觀念的方法與策略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3.1教師與學生共同樹立終身體育意識
大學體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除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外,更要強化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與體育鍛煉能力,向大學生滲透體育文化觀念,加強體育學習的重視,并提高興趣。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工作,對教師也提出了較高要求,教師需轉變觀念,從自身強化終身體育意識,積極主動地完善體育理論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一方面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運動技術要領,另一方面讓學生了解現代體育理論知識及體育學習方法,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這是實現終身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首先,體育教師要跟上時代變革的步伐,具備主動創新的意識,運用專業的體育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同時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尋找適合大學生的體育教學方法,以個人魅力感染學生,讓學生掌握最新的體育信息,對體育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全身心地融入到體育學習中,提高效率;其次,為了幫助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教師應加強引導與指導,向學生傳播終身體育思想及終身體育文化,并且在推崇終身體育的背景下落實教學改革目標;再有,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對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有充分的認識及了解,讓學生從內心深處喜歡上體育課,激發求知欲望;同時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好榜樣,大力推廣體育教育改革,確保終身體育教育在大學校園的廣泛傳播。
3.2充分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興趣
基于行為科學角度為出發點,運動興趣主要指人們主動參加體育鍛煉、探究體育運動知識的強烈意愿。人的任何行為都需要誘因,并且每個行為都具有目的性。通過豐富的社會實踐,可激發人們的興趣,也就是通過培養也能獲得主動行為傾向。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的運動興趣多種多樣,有些是由于本身就對運動項目感興趣,能夠主動參加鍛煉,也有一些是對某項運動項目感興趣,進而愿意嘗試體育鍛煉。那么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終身體育觀念,教師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愿意參加體育鍛煉,主動參加體育鍛煉,才能讓體育課堂充滿活力,進而提高學習興趣,逐漸培養學生的意志力。例如,在學習“耐力跑”時,對學生的耐力、毅力要求較高,并且學習與訓練的過程非?菰铮處熛胍ゾ殞W生的毅力,并且對耐力跑鍛煉產生興趣,只有學生轉移疲憊、枯燥的注意力,才能堅持完成訓練。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組織多樣化的體育活動,挖掘學生的興趣和潛力,通過講解、示范、游戲、比賽等多種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發揮各自的運動才能,這樣一方面可提高學生的體質,另一方面也可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讓他們能夠自覺學習、主動學習,通過激勵、鼓舞、喚醒等一系列策略,讓體育訓練成為學生的興趣點和愛好,這樣學生學習的過程才有意義,才更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3.3完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的內容應該圍繞學生的實際需要而開展,突破以往課堂教學內容的限制,盡量選擇具有趣味性、實用性、可操作性的體育項目,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會到體育鍛煉的樂趣與重要意義,這樣學生有了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就能自覺形成終身體育意識。首先,在體育課程內容設置方面,除了傳統的籃球、排球、跑步以外,還可增加健美操、游泳、體育舞蹈、女子防身術等大眾化的體育項目;其次,教師確定課堂教學內容時,一方面考慮社會需求、學校需求,另一方面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設計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向學生介紹一些衛生保健知識、體育損傷救治知識、體育鍛煉的技巧與要領、國際賽事的比賽規則等,讓學生愛上體育鍛煉,離開校園后仍能堅持體育鍛煉。再有,選擇教學方法時,除了教師示范、學生模仿以外,還應借助幻燈片、電影片段、觀看體育賽事轉播等多種媒體技術和教學方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體育鍛煉方法,提高體育鍛煉的效率與效果,樹立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信心與決心;最后,體育教學不能僅局限在課堂有限時間內,而是將課內教學拓展到課外,無時無刻不感染學生,如在校園內展示體育圖片、海報,校園內定期舉辦體育競技比賽,開設關于體育鍛煉的專題講座等,潛移默化中滲透鍛煉意識、終身體育意識。
3.4樹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新課程改革中,要求樹立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應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彼此形成和諧的關系,才更利于知識的傳授。同樣在體育教學中,要注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講解體育知識、技術動作要點等,要求學生能夠理解并實際運用,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中,教師一直都處于主動地位,而學生只能被動接受,這也是導致學生學習興致不高,甚至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之一,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在新形勢下,教師與學生要形成民主關系,雙方和諧發展,只有教師和學生均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達到預期教學效果,才更利于落實終身體育觀念。
3.5營造校園體育文化氛圍
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是落實素質教育及終身體育教育的根本策略與重要渠道。校園體育文化包含運動文化與體育知識文化等內容,其中涉及到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愛國主義精神、競爭性精神等,不僅有助于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也對學生參與社會就業和未來生活大有益處。結合高校體育教學經驗,想要營造體育文化氛圍,可從兩方面做出努力。其一,在校園內組織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借助課余時間,宣傳體育文化,組建課外體育小組,如籃球小組、排球小組、毽球小組等,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逐漸對體育活動產生依賴感,達到強身健體的目標;充分利用體育課堂內的時間,多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包括正確的鍛煉身體的方法,運動的技巧,防止運動損傷的策略等,在整個校園內營造“人人參與、人人鍛煉”的氛圍。其二,傳授大學生專業的比賽知識,提高觀賞體育賽事的能力。學生通過觀看體育比賽,能夠陶冶情操,引導學生熱愛體育運動,學會欣賞體育賽事。首先,定期在校園內組織開展專項運動講座,教會學生某項運動的基本技術、規則、戰術戰略等,以專業的眼光融入到體育賽事中,產生濃厚的興趣;再有,組織大學生觀看體育比賽,尤其觀看一些學生學習過的體育項目內容,并組織學生對比賽過程展開討論、總結,提高觀看比賽的能力。
4結語
總之,大學體育是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提高終身體育能力的關鍵時期。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工作的發展,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工作勢在必行。作為大學體育教師,必須意識到以往教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從改進自身教學方法為出發點,大膽運用創新性教學觀念、教學手段,引導大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思想意識,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以更好地走入社會,適應社會。
參考文獻
[1]苗鵬,王誠民,姚大為.普通高校大學體育課程建設新思路[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2(11):62-63.
[2]董強.大學生體育教學中的終身體育教育分析[J].體育時空,2014(23).
[3]李翎.論高校陽光體育與終身體育的有效對接[J].課程教育研究,2014(2):205-206.
[4]馬玉芳.高校陽光體育-架設通往大學生終身體育的橋梁[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5(5):89-91.
【探析高校體育教育對終身體育習慣養成的影響論文】相關文章:
體育教育對終身體育的影響的策略論文03-26
高校體育改革對終身體育的意義論文11-22
籃球文化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影響論文03-13
淺談高校體育教育對終身體育行為的培養12-06
探討高校體育教育對終身體育意識培養12-06
高校擴招對體育教學影響及對策的論文02-17
終身體育教育在學校體育中的實施論文03-13
學校體育與終身體育研究論文11-29
和諧環境高校體育教育論文03-15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