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進行研究論文
早在 20 世紀 60 年代初,西方國家就產生利用成本核算建立教育成本的思想。高等院校屬于非營利機構,其具有不核算成本、不計盈虧的特性,而這種特性使高等院校在成本核算實踐和理論方面的發展受到限制,阻礙教育成本核算的發展,其實際應用也較少。然而,隨著高等院校管理者的管理意識不斷提升,對成本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大。為滿足高等院校管理層對成本信息的需求,高等院校財務必須運用科學的核算方法對成本進行計算,為高校提供科學、相關、準確的成本信息。
1 高校教育成本研究現狀
1.1 國外高校成本研究現狀20 世紀中期,“人力資源”理論的誕生,為教育成本實踐和理論提供依據。1968年,希恩和維澤兩位學者,在其《教育所用的資源》一書中提出教育單位成本觀念。到 20 世紀 70 年代,西方高等院校開始推行成本核算,并逐步系統化、條理化。在西方,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較多,如韋伯斯特的效率分析法、特威和普雷斯特的成本分析法等。20 世紀 50、60 年代,美國加大教育產出和投入,借助教育生產函數研究教育資源投入與產出間的轉化。此外,西方經濟學家還把“邊際收益遞減律”應用于教育成本研究中,得出教育成本規模的關系是 U 型。1975 年,西蒙斯把學校作為分析單位,采用多元回歸分析法,明確教育資源投入對其產出的影響,并在世界各國進行橫向比較。
1.2 國內高校成本研究現狀早在 1961 年,周恩來總理就指出:“物質生產的某些規律,同樣適用于精神生產”,人才的培養也要講成本。當時,我國高等院校以國家撥款為主,未曾對此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目前,高等院校現行財務核算以預算管理為中心,其管理模式是“量入為出、收支平衡”及“大收入、大支出”。這種模式只注意收支平衡,忽視經費使用效益和支出合理性。因此,現行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仍處于薄弱環節。此外,社會各界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寥寥無幾。直到黨的十二大召開以后,關于教育資源使用效益的提高和教育成本問題才提到日程上來。
總的來說,我國對教育成本核算的研究仍處于初級階段,對教育成本在會計成本中的地位認識不足,且缺乏一套完整的教育成本核算體系。
2 高校教育成本特點
從某種意義上講,高等院校教育部門也是生產部門,其開展的都是有組織、有產出的社會經濟活動。因此,與一般生產部門相比,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如成本核算及分類。但兩者之間在性質上還存在一定區別。與一般意義上的成本相比,高等院校教育事業自身的特點決定其獨特性。
2.1 成本補償間接性在生產物資過程中,其耗費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轉移到物資產品中,企業借助產品銷售獲取收入,除去產品成本后,其余部分為企業純收入。因此,銷售環節使生產耗費的物質產品得以回收。但教育成本投資相比物質生產投資,存在一定區別,教育成本補償是間接性的。高等院校的學費只是教育成本的一部分,不能完全補償高等院校投資。把對教育成本的補償放在教育上并不可行,應將其投入到畢業生從事的社會勞動和勞動力市場中。因此,高等院校教育成本不能通過收取高額學費的方式進行回收,部分成本可以通過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進行補償。
2.2 遞增性隨著科技管理不斷加強,物資生產的成本(單位產品)不斷遞減。但是,在高等院校,其教育成本呈現不斷增加的特性。造成成本遞增的原因較多,其主要是受人才培養質量、資金額度大小及現代科技的運用等因素影響。高校教育的成本核算并不以追求成本最小化為目標,相反,部分學校成本的核算存在追求成本效益最大化的傾向。教育學家霍華德·鮑恩對此作了深入分析,并將其歸納為 5條高等院校費用規律。他認為院校辦學的主要目的是聲望顯赫、成績卓越及影響深遠,為追求這種富有教育成果的目標,高等院校所需要的費用是無止境的,無論教育成本支出多少,都難以被認為足夠。故此,高等院校的開銷達到其財力能擔負的最高上限,而這些教育開支被固定下來,撤銷就很困難。
每所院;I集的資金被全部用掉,開支日趨增長。高等院校教育代表社會先進的科技水平,因此,配備先進的設備和教學儀器,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條件,是高等院校培養高科技水平人才的關鍵。為保證高等院校教育質量,其消耗的財力、物力及人力不斷增加,從而使高等院校教育成本呈遞增發展趨勢。
2.3 效益與時間的不配合性在時間上,教育效益表現為長效性和遲效性,高等院校資金的耗費與投入不能立竿見影,一般來說,在畢業生就業后的第 10~15年,教育投資收益才會達到最高值。因此,高等院校教育資金的投入具有顯著的滯后性。雖然教育投資周期長,但投資帶來的效益非常大,能獲得加倍收益,比一般物資生產領域的投入所產生的效益要大得多,且這種效益持久、穩定。
3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比較
3.1 成本統計法
成本統計法是利用教育費用來統計資料,從中抽取培養學生的支出作為成本數據進行計算。該方法是借助會計資料,按照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原則,對數據進行修正,進而得到成本數據,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學性,且操作簡單,是現行高校教育提供成本信息的一種重要手段。但是,部分學者認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一項重要工作,需對現行會計制度和財務制度進行改革,從原有以費用支出為中心轉移到以成本核算為中心上來。因此,短時間內教育成本核算的建立和推行可能性較小。另外,成本統計法嚴格上說不是一種會計核算法,而且該方法統計的成本信息較為粗略,準確性差。
3.2 會計調整法
會計調整法是指利用會計資料轉換成對教育成本的計算方法。其以教育成本核算為對象,將教育支出數據調整為教育成本項目數據。如計算學校為學生提供 3年教學服務耗費的資源,可通過會計資料得到教育經費數據,除去與教育無關的費用,增加經費中未反映的應計費用,轉換為各項目成本。相比統計法,該方法操作復雜,但準確性及合理性高。其缺點是部門沒有制訂調整規則,適用于不信賴統計法而又力求教育成本準確性的教育成本核算。
3.3 會計核算法
會計核算法是指高校教育成本采用會計方法進行核算,通過建立教育成本會計賬戶,期末時根據期末余額結轉本期發生額,其明細賬以成本核算對象進行開設,在分配和歸集教育費用時,成本明細與成本核算對象要保持一致,按成本核算對象進行費用的歸集與分配,要以成本明細賬進行記錄。通過教育歸集費用之和,即成本核算對象的總成本,再按折合學生數計算人均成本。采用該方法計算高校教育成本,結果比較精確,但其工作量大。
4 結語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對高校財務管理來講,是一個充滿挑戰性的課題,F行高校教育尚未將教育成本核算設置成科目,因而不能進行成本核算。目前,我國高校成本核算仍處于理論階段,國家尚未制訂有關教育成本核算方面的制度。本文主要研究現行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并對其方法進行比較,闡述教育成本對高校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對現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進行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網絡思想教育的方法研究的論文03-23
現行電力設備采購評標方法分析及思考論文03-09
高校新生入學教育論文01-05
作業成本法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中的應用11-16
高校網球教學方法論文12-23
和諧環境高校體育教育論文03-15
高校舞蹈教育的改革創新的論文03-23
高校感恩教育載體探索論文01-0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