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團導師和社團學長模式完善高校學生社團指導教育論文
論文摘要:隨著高校學生社團的蓬勃發展,新的社團指導體系的合理構建成為當前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的重要問題。本文從目前高校社團的發展趨勢及指導體系的現狀入手,闡述了“社團導師+社團學長”指導模式的組織、實施辦法及其意義,并指出“社團導師+社團學長”模式是指導學生社團開展工作的一種較佳模式。
論文關鍵詞:高校學生社團指導體系社團導師社團學長
《中國大百科全書》指出:學生社團是“中國中等學校和高等學校學生在自愿的基礎上結成的群眾組織。這些社團可打破年級、系科以及學校的界限。團結興趣愛好相近的同學,發揮他們在某一些方面的特長,開展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1]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大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大學生社團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已成為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載體。
一、“社團導師+社團學長”模式提出的背景
目前大學生社團的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目的性越來越明確,滲透面和影響面也越來越大,但其管理和指導體系不夠健全,有待進一步完善。
(一)學生社團發展趨勢
1。類型多樣化
近年來,伴隨著高校教育教學體制改革和高校在校生數量的劇增,高校學生社團在學生管理、教育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無論從社團數量,還是從參加社團的人數來看,都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以浙江師范大學為例:該,F有校級社團48個、院級社團166個,涵蓋了思想政治類、專業技能類、語言文學類、文化藝術類、體育競技類、公益服務類、實踐鍛煉類等眾多領域。目前,多姿多彩的大學生社團活動已經成為校園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隨著學分制的實施,班級意識逐漸淡化,社團組織和學生會組織成為高校重要的“第二基層組織”。
2。內涵復雜化
從文化內涵來看,現有高校學生社團已經呈現出由過去的興趣型為主向興趣型和實用型并重、由人文型為主向人文型和科研技術型并重轉變的趨勢。面對撲面而來的知識經濟浪潮和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們逐漸意識到掌握專業技能和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他們不再滿足于社團活動的文化表層,注重將科技精神以及學術研究充實到學生社團活動中,以此促進自身的成才。高校中以賽事為依托的各類學術研究協會、科技協會和科技創業團隊正在廣泛興起。
。ǘ┠壳案咝W生社團導師制的指導現狀
社團導師制是與學分制相適應的一種社團會員培養模式。為了提高社團活動的質量,促進社團的健康發展,學生社團一般都聘請威信高、有專長的教師擔任社團的指導教師或顧問。社團導師不僅要在學生學習方面給以指導,而且還要在生活、修養、成長成才方面給以指導,是社團會員全方位的導師,在社團活動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求這些導師在學術上有造詣,在人格上有魅力,在教育上有敬業精神。
以浙江師范大學為例,目前多數社團導師的聘任辦法大致如下:每個校級社團配備1—2名社團導師,重點社團可以根據需要配備,一屆聘期為一年,學年初由學校為社團導師頒發證書。這種社團導師制在加強全校學生社團建設,營造學生社團良好的學術科研氛圍,保證學生社團規范、有效地開展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樹立良好的學風、校風等各個方面起到了顯著作用。
但這種導師制的推行和實施也存在諸多問題,如推行和實施進程較為緩慢;對導師的激勵措施不夠,沒有相應的報酬,更多地是依靠導師的熱情和責任感維系;導師的工作積極性不高,學生只有通過主動交往才能得到指導,對不善交際的會員來說比較被動;導師自身的教學科研壓力過大,如果持續開展,精力不足;教學相長的良性互動局面尚未形成。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探索一種適合現實情況的具有特色的社團導師制,進一步加強對社團的管理和指導。
二、關于“社團導師+社團學長”指導模式的構想
針對目前高校學生社團“導師制”不夠健全的現狀,為了提升學生社團的育人功能,在學生自我教育觀念的指導下,我們提出了“社團導師+社團學長”的指導模式:即在專業社團中配備一定數量的專業導師和一定數量的專業學長,共同對該社團的活動與組織管理進行多層次、全方位的指導,以促進社團工作的全面提高。導師嚴格按照素質、學識、職責等要求加以配備;相對導師而言,學長的專業知識和學術水平等方面的要求則適當低一點。在具體工作中,學長接受導師領導,按照導師的要求和思路,對自己指導的會員進行日常教育和引導。當然,“社團學長”事先要進行必要的培訓,并經常與導師保持聯系,多向導師請教、匯報,以求一些關鍵問題的解決。
“社團導師+社團學長”的指導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導師數量不足、導師指導精力不夠的缺陷,強化高校社團組織中的學生的指導力量。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發現“社團導師+社團學長”指導模式的實施,有利于在學生中形成“師生互動”、“事業帶動”、“師‘長’聯動”的“三動”好現象,不但加強了社團的管理和指導,留住了社團人才,有效克服了社團成員低齡化現象,還取得了學生科研和專業學習的不俗成績。
三、實施“社團導師+社團學長”指導模式的優勢
。ㄒ唬┐龠M了學生社團和學業的協調發展
“社團導師+社團學長”的指導模式使社團成員在社團活動中能得到多方面的交流。這種模式不僅能促進青年學生成長成才,而且還提高了社團的質量和自身價值,擴大了社團的覆蓋面,讓更多的同學參加到與專業學習息息相關的社團活動中來,從而打通了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關系,使得第二課堂朝著不僅僅是“有益補充”,同時也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的職能轉型,使社團活動的隱性效果顯性化。 (二)實現了學生社團分層次指導和活動
社團導師都是嚴格按照素質、學識、職責等要求加以配備的,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導師所傳授的知識或者技能可能因為專業基礎薄弱而無法很好的接受。而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渡過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大學生活,對專業技能、大學生涯、培養目標有了較多的了解,并且對自己曾經走過的彎路有很深的感觸。由他們來協助導師指導低年級的社團成員,無論在經驗、時間和精力上都可以作為導師的補充。他們可以把導師傳授的知識或者技能以另一種低年級學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傳授給他們。所以”社團導師+社團學長”指導模式通過導師帶學長、學長帶會員的方式實現了學生社團的分層次指導和活動,使會員能夠更容易地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ㄈ┙鉀Q了社團低齡化現象
近年來,社團成員“低齡化”現象成了制約高校社團發展的一個“瓶頸”。在社團活動中表現得積極的大多是大一和大二的學生,他們有時間和精力參加社團活動,而高年級的同學忙于考研、找工作,較少有人參加社團活動,導致社團成員低齡化。社團成員低齡化不但影響社團的運作、社團的定位、活動的拓展,影響社團的進一步發展,更使社團文化的傳承變得粗糙而流于形式。因此有了社團學長的加入,無疑是給社團吃了一顆“定心丸”。
。ㄋ模┴S富和完善了學生社團指導體系
“社團導師+社團學長”模式通過社團學長的承上啟下的銜接,使教與學的距離拉得更近,導師能更有效地把握眾多社團學生的詳細信息,學長會更主動地提升自我的知識結構和管理能力,從而形成多層次更有效的指導力量,更好地促進了低年級社團成員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更好地發揮了“教學相長”的功效。這種模式也基本解決了社團管理制度不完善、改革不徹底、導師數量不足、觀念上存有誤區等實質性問題。
(五)強化了社團成員的責任意識
責任意識是高度事業心、責任感和自覺性的集中體現。敢于負責、勤勉敬業,是責任意識的基本要求和外在表現。社團學長制明確了學生社團學長責任的具體內容,把社團學長在工作、學習、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應發揮的作用予以具體化,使社團學長奮斗有目標,前進有方向,努力有動力。在每一項工作的開展過程中,社團學長都積極、認真地投入,在指導過程中進一步強化了社團學長的身份意識、責任意識以及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有待解決的問題
在“社團導師+社團學長”指導模式實施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如何轉變社團留在師生心目中淺層次發展的印象,建立起專業型和興趣型協調發展的社團發展觀念,激發師生參與社團活動的熱情;如何提升社團導師管理學長的能力;如何全面形成社團導師和社團學長良性互動機制,實現雙贏等問題,都是我們今后需要進一步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總之,學生社團是未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園文化建設的生力軍,隨著完全學分制的到來,它將更直接、更深入地影響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探討學生社團的建設和發展規律、最有效地發揮其育人功能,日益成為高校學生思政工作者關心的問題。相信通過轉變觀念,多部門齊抓共管,高校學生社團工作一定會有一個更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Z]·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439·
【以社團導師和社團學長模式完善高校學生社團指導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教育科研指導模式論文12-03
淺談學生社團的育人功能12-05
創建新型教學模式以完善教育體制02-22
關于高校學生體育教育的論文03-16
淺析高校心理社團發展中的困難和應對策略03-04
大學生社團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論文06-14
探討完善教育管理,提高辦學質量論文12-04
論大學網絡社團與高校德育的應對02-22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