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的分析論文
工商管理專業作為管理學學科的重要分支,是為企業等各類組織培養經營管理人才的。這些人才應掌握管理學的基本理論,能夠用現代管理方法對企業等各類組織進行有效的管理。工商管理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從事企事業單位的計劃、生產、人力資源、財務、營銷和銷售等方面的工作,這些工作實踐性較強;另外,管理又是一門“人”的學問,需要學生熟練掌握溝通、交往、協調、組織、領導等多方面技能。管理大師德魯克認為:“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驗證不在于邏輯,而在于成果;其惟一權威就是成就!彼認為,管理涉及管理方面的基本原理、自我認知、智慧和領導力;管理是實踐和應用。因此,工商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將管理理論與管理實踐相結合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一、用人單位對工商管理方向學生的要求及高校工商管理方向專業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011年上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就業與收入分配司完成了《2011年一季度就業形勢分析與建議報告》。據報告執筆人鄧海濱介紹,2011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將進一步加大。2011年下半年將有660萬普通高校畢業生(比去年增加近30萬人),以及700多萬中專、職高、技校及“兩后生”(初、高中畢業未能繼續升學的貧困家庭中的富余勞動力)集中進入人力資源市場。他還進一步強調,將加大高等教育招生學科和專業結構調整力度,提高高等教育培養模式適應就業崗位需求的能力。在招聘時,用人單位普遍希望工商管理事業畢業生在扎實的理論基礎上具備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思維判斷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但令他們失望的是,相當多的工商管理專業畢業生不熟悉企業等就職機構,對企業亟需解決的實際問題缺少洞察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盡管許多學生對管理理論耳熟能詳,但對如何運用這些理論來解決問題卻一知半解。據有關媒體的調查,求職大學生普遍認為,缺乏工作經驗已成為就業最大的門檻。企業也反映,應屆大學生到崗工作,即便學什么專業干什么工作,其實際知識應用率仍不足40%,而且多數學生不能將所學知識變成自己在崗的實際能力。
這些年來,高校各專業包括工商管理專業都在不斷擴招,而且大家一般都認為,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意味著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但在大學生越來越多的今天,這樣的“預期”可能難以成真。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對人才素質要求的變化,高校應確保學校培養的人才符合勞動市場的需求。用人單位需要的是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能力的員工。工商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只有既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又有相關的實踐能力,才能順利地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上述矛盾的出現,與當下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管理體系密切相關。工商管理專業課程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節,所傳授的管理方法偏重知識性,學生光聽不練、光學不習,導致其遇到實際問題時無從下手。雖然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體系也安排了一定課時的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生產實習和假期社會實踐,但是,實踐期間學生對企業接觸不夠全面,甚至不知道該從何處下手了解企業。總的來說,學生深入企業實訓的機會較少,有限的實訓也由于時間短而難以深入。
在西方,商業管理專業課程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是緊密結合的。比如,澳大利亞拉籌伯(LaTrobe)大學的商業管理(旅游管理)系,在該專業方向課程休閑學(LeisureStudies)的授課過程中,老師布置的一項作業就是,要求學生在一個半月內,從零開始策劃最具成效的籌款活動。休閑及娛樂就業領域要求工作人員需掌握多種技能,包括懂得分析人們的娛樂需求以及掌握策劃、經商和財務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顧客的消遣樂趣。而休閑學這門專業課程正好能提供這樣的訓練。學生在畢業后多年都難忘休閑學課程中的這次作業。他們紛紛談到,在幾十天里,團隊不斷磨合,通過相互溝通達成了統一的目標和共同的行為規范,最后在有限資源的情況下,籌集資金,分工合作,成功舉辦了一場慈善舞會。在4年的學習期間,該校商業管理系學生要掌握以當今休閑趨勢為主題的策劃、籌辦、市場評估等理論知識,同時也有較多參與大型休閑活動籌備工作的實踐機會。
筆者認為,高校工商管理方向專業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一是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單位未搭建好工商管理專業學生與企業交流的橋梁;二是工商管理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缺少有針對性的實踐環節,實踐課內容不夠深入。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是,在工商管理專業課程中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給學生提供與實際業務活動聯系緊密的工作體驗機會;同時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應具有綜合、開放的特點,以著力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按此方向采取各種措施,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二、工商管理專業課程教學探索
筆者在工商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進行了一些嘗試。在講授超市經營管理時,為了讓學生能夠牢固掌握該課程的知識,并能夠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在課程前、課程中、課程末三個階段做了以下實踐教學的探索。
1。課程前階段
超市經營管理課程定于2009年9月開始。為了讓學生對超市的管理工作有切身的認識,筆者在2009年的上半年多次與學校附近大型超市的人力資源部經理溝通,希望超市能夠給學生提供暑期工作的機會;鑒于各超市的用人需求額度的限制,有部分學生在暑假假期(課程前)就進入超市實習。學生通過崗位應聘、崗前培訓、超市管理工作實訓等一系列實習經歷,深入接觸企業實際的業務活動,獲得了對超市經營管理的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從而為學好這一課程打下了較好的實踐基礎。另外,在處理繁雜的超市經營具體事務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社會工作的責任和義務,鍛煉了自身吃苦耐勞的能力。
2。課程中階段
在講授超市經營管理課程的理論知識時,筆者除認真備課外,還經常結合學生作為消費者所接觸的超市服務案例來闡述課本的超市管理理論,這樣可以使學生理解、掌握知識更加容易。此外,還給學生布置針對中山市各大超市實地調查的實踐作業。在這一實習作業中,作為授課老師,筆者先期與各大超市的管理人員密切聯系,詳加說明,再對學生做好分組及相關安排,與學生一起討論超市調查問卷設計等一系列工作,最后各組學生完成調查工作后,學生按組上交相關內容的調查分析報告。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必須深入到超市一線,仔細觀察人、機、商品、服務等具體業務活動,讓所有學生能走出校門,到社會現實中去鍛煉。特別是針對消費者的問卷調查和分析報告,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人際溝通、調查統計等各方面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過撰寫分析報告等,讓大家能運用所學專業知識來分析問題,提升判斷力、分析能力。
3。課程末階段
在課程結束之前,筆者一直在思考采用什么方式來考察學生學習的效果。最后,選擇了命題課程論文的方式作為本課程的期末考核形式,即要求各組學生利用在課程中階段的實地調查作業的數據,運用本門課程的超市經營管理綜合知識來分析所調查超市某大類商品的銷售現狀,并提出相對應的改善建議。通過這樣的期末考核形式,學生將所學知識真正應用起來,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其實踐技能在潛移默化中不斷得到充實和提升。
筆者在工商管理專業課程教學中,嘗試更注重專業課程實踐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實踐環節,以使實踐課內容更為深入。從與學生畢業前的交流和就業面試情況來看(其中就有一位同學憑借其超市經營管理課程的論文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商貿企業管理工作),這種實驗對提升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是有較多益處的。我相信,通過各位工商管理專業教師的共同努力以及對各門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的不斷創新,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一定能夠成為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能力的、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的搶手人才。
【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的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8.高校聲樂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