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析高校法學教育與大學生法治人格的塑造
在高校法學教育中,良好的法律學習環境對大學生法治人格的塑造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下面就來淺談高校法學教育與大學生法治人格的塑造。
法治作為一種治國理念,其致力于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社會的公平正義,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人與社會有序發展;诖,法治人格可以理解為法治理念在個體心理和行為中的體現,其具有一定的特征,強調權利與義務的統一,同時個體需要具備人文和理性雙重精神內核,在法治人格的塑造過程中既要尊重法律更要尊重人的價值。
一、大學生法治人格塑造在高校法學教育中的意義
(一)大學生法治人格塑造有利于體現對人的尊重
在高校法學教育中加強對學生的法治人格塑造體現了對正義之法的追求,注重激發人的主體性地位,充分體現了對人的尊重。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增強學生對依法治國價值理念的理解。
(二)大學生法治人格塑造有利于培養高素質法律人才
高等院校對學生的培養應注重學生人格和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法學教育應以培養學生的優秀法治人格為核心任務,為社會輸送機法律知識、技能和素養于一身的優秀人才。因此在法學教育過程中不僅要用理論知識武裝學生,更要為學生提供人格培養的機會,增強自身的能力與素質。
(三)大學生法治人格塑造有利于構建法治國家
我國倡導依法治國,提倡法治國家這一理性的治國方針政策,在國家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過程中必須遵守并尊重法律,確保法律的至高無上的地位。而法律從業人員則是建設法治國家的之際資源所在,因此必須確保法律從業人員的素質與技能,高校法學教育為依法治國輸送優秀人才,在其教育過程中注重學生法治人格的培養必然提升人才的整體實力,從而有利于法治國家的構建。
二、高校法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法學教育注重實用價值
以往法學教育過程中主要注重其使用價值的體現,教師主要對學生進行相關法律及條款的實際意義和應用情況進行講解,以此保證學生理解并可以進行相關實用性操作。但在教育過程中忽略了法學的人文價值,造成大學生法人格形成缺乏一定的人文基礎。
(二)高校法學教育以理論知識為主要內容
在高校法學教育過程中受社會發展的影響,主要為學生講授法學理論知識,教師將其視為核心任務,這樣一來學生對法學的學習與理解僅停留在法律知識的掌握與應用層面,因此只懂得尊重法律,而對法治理念并沒有深入了解。最終造成學生以功利的視角看待知識,重視可操作的理論而忽視價值形態的重要性。
(三)高校法學教育注重技能忽略素養
隨著課程體制的改革,高校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注重提升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以此緩解就業壓力為社會輸送更多優質人才。但是也導法學教育過程中將職業素養等同職業技能,日常教學中將技能的培養放在首要位置,忽略對學生人格的培養,即便注重學生人格培養也停留在人文情懷方面,并未上升至法治人格層面。
三、在高校法學教育中塑造大學生法治人格的有效措施
(一)注重法治人格的塑造,創新教學體系與教學方法
法治人格培養的前提體現在法學教育價值觀中,只有在價值觀得到保證的基礎上在調整相應的教學體系與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高校法學教育過程中要摒棄原有教學體系與教學法中的不合理之處,避免全理論講授帶來的不良影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引導學生進行對比與討論,在此基礎上形成自身獨特的法律思維與意識。例如在民事訴訟法相關課程的學習中,教師在介紹相關理論知識后可引入其他國家民事訴訟相關法律法規,并帶領學生一同了解相關國家的歷史沿革與社會發展狀況,在學生對法律內容和背景知識有了進一步了解的基礎上開展相關討論活動,引導學生理解國家政體、經濟發展、歷史變遷及社會形態與法律發展的關系,并充分理解我國法律法規設置的根本出發點與我國依法治國基本國策的現實性與合理性,幫助學生跳出理論學習與技能提升的模式,為其法治人格的形成創造新的意識形態。
(二)注重法治人格的塑造,營造良好的法學教育環境
在高校法學教育中,良好的法律學習環境對大學生法治人格的塑造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在法學教育中要改變傳統死板的課堂教學氛圍,采取有效措施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和公平正義的校園法律文化環境。例如學;蛏鐖F可與社會中的律師事務所取得聯系,根據學校法學專業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實際情況開展以“法律伴我行”為主題的法律月活動,在為期一個月的活動中由學校教師和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共同為學生貢獻法律發展、依法治國和生活中法律常識的講座,在提升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開拓學生視野,將社會視角帶入到校園之中,為大學生法治人格的形成提供更加寬泛的平臺。除此之外,在活動月接近尾聲期間,舉辦法律活動月閉幕晚會,為師生風險以法律精神或相關從業人員事跡改變的精彩節目,以此感染學生提升其提高自身職業素養的意識。
(三)注重法治人格的塑造,整合各學科優秀資源
法治人格的塑造應該成為學生的終身使命,并且在法學教育過程中應該注重整合各學科優秀資源,通過多學科之間的結合與升華,為學生營造法治人格塑造的良好學習氛圍。因此在教育過程中避免將法學孤立起來的做法,而是要在教學實際中利用其它學科優秀資源,并將其整合融入到法學教育之中。例如在國際貿易法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學生的學習與掌握情況為出發點,在教學內容中適當地加入國際貿易、國際金融或者國際文化等學科知識,為法律相關條款內容找尋其他領域的依據,以此豐富法學教學內容,使得整個教學體系更加完善化與人性化,避免單純法律知識造成學生枯燥或知識斷層現象的出現。這樣一來,學生在多元知識熏陶的氛圍下,學生不僅能夠提高自身專業素養,還能通過攝取多元化知識來開拓自身視野,以此實現法治人格塑造的知識補給,為法治理念理解的深入和法治人格的完善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四)注重法治人格的塑造,創造實踐模擬機會
在大學生法治人格塑造過程中,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與基本技能培養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實踐機會,通過前身參與達到對法學內涵與法治理念更加深入的理解。例如教師將班級內部學生進行分組,由相關教師或者合作律師帶隊參與到具體案件的辦理過程中。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帶隊教師先為小組內部學生講解各類案件的辦理流程及每個環節中注意事項,在此基礎上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為學生進行分工,由1~2名學生負責一個單元環節的受理,最后召開討論會議,帶隊教師引導學生對案件進行整體梳理,既保證案件的完整性又能使小組內部學生熟悉整個案件。除此之外,在談論會上帶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心得體會分享,引導學生將案件辦理中運用的知識與技能上升至素養探究,從而激發學生關注自身法治人格的意識,帶隊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內容進行總結,體現法律的崇高與神圣。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法學教育中塑造大學生法治人格必須打破法學教育的傳統模式,創新教育模式與教育理念,為學生創造新穎易接受的教育氛圍,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感悟法律精神,形成法治人格。在這一教育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科教育與職業教育有機結合,更加徹底地增強學生的法治人格基礎,領悟依法治國政策的精髓所在。
【探析高校法學教育與大學生法治人格的塑造】相關文章:
試論高校教學團隊建設工作探析論文04-08
探析高校體育教育對終身體育習慣養成的影響論文(通用5篇)04-29
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生素質教育探析03-08
高校教育教學論文11-03
成人教育學籍管理創新與實踐探析論文04-14
舞蹈教育在高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論文03-25
高校政治教育論文11-03
秘書職業特點探析04-07
探析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特點素質論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