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設計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這是一種新的應用寫作文體,這種文字體裁是隨著現代科學研究活動計劃性的增強和科研選題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數學教學設計開題報告,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 本課題研究背景和目的
閱讀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它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基本途徑之一。閱讀具有快捷傳播知識、加深理解、提供范例、培養認知能力等功效。在數學教學中。不少老師和學生都認為學習數學就是老師多講解,學生要多做題,課本被當成了教師的講解材料和學生的練習冊,對課本中的內容的閱讀重視不夠。學生也沒有閱讀數學課本的習慣,學習中若有問題,也往往直接問老師,很少通過鉆研課本來尋找思路。
本課題研究的第一個目的是讓學生正確認識數學閱讀的作用,有效地發揮數學閱讀的教學功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增強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本課題研究的另一目的是想通過課題研究,讓老師體會到閱讀數學課本內容的重要性,從而更有效地利用教材;同時,在閱讀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 國內研究的現狀分析
從網上查找到的資料可以看出,目前,有一部分中學比較注重開展對中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研究,小學雖然也有教師對此問題比較關注,能看到一些老師寫的理論文章,但在我所聽到的各種級別的數學公開課上,還很少看到有教師能夠把這個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有效體現出來。實際上,與其他學習方式相比,數學閱讀具有“有助于規范學生語言,加深其對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養成其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其自學能力”等特點,應該說,是數學教與學的重要環節,也是數學教學改革應該認真研究的一個問題。同時我也認為,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符合現代“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教育思想。但是,由于在小學階段,老師總感覺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弱,自主學習能力差,不敢放手讓學生通過閱讀來獲得新知,該閱讀的時候不是被教師代替就是電腦課件代替,學生讀的機會少,甚至一節課,學生沒有機會讀書,課堂上往往是學生聽的多,而讀的少。這種教學現狀,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能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目前小學生使用的教材,是許多專家依據新的課程標準,結合小學生知識結構和年齡特征來組織編寫的,編寫過程中,一定是考慮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小學生應該是可以看懂的。所以,利用現行教材開展閱讀教學,完成是可能的。
三、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閱讀內容的選擇研究:如教材中出現的數學概念、公式的推導過程、數學知識、單元小結、算法指導等。
閱讀措施的選擇研究:如課內讀和課外讀。課內讀主要有:對概念的閱讀。對公式的閱讀和對數學習題的閱讀。課外讀還包括上網查閱相關資料,讀課外書等。
相關研究:教學設計形式的研究、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研究、閱讀效果評價方式的研究和閱讀教學與其他教學形式想結合的研究。
課題的可行性分析
1、學校從2004年開始啟動校本教研活動,經過兩年的實驗和摸索,我們已經積累了一些開展話題研究的實踐經驗。
2.人員結構。以市級骨干教師牽頭,教科室指導組織實施,以校骨干教師、特級教師和一線青年教師為主要研究力量。
課題負責人:汪尊明,男,市級骨干教師,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教導處副主任;
參與研究人員:
徐 勇,男,小學高級教師,大專學歷,數學教研組長;
孫玉峰,男,小學一級教師,大專學歷,團支部書記;
張巾巾,女,小學一級教師,大專學歷,
鄧秀梅,女,小學特級教師,大專學歷。
3.資料準備。學校圖書館查閱相關書籍和雜志;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
4.經費保障。向學校爭取經支持。
四、階段性安排
第一階段:課題申報、論證與調查階段,時間:2006年8月-2006年9月;
第二階段:課題實踐階段,時間:2006年9-2008年6月;
第三階段:總結提升形成模式階段,時間:2008年7-2008年9月
五、 研究方法
本課我們定位為行動研究,以實踐研究為主要研究手段。我們的指導思想是“立足校本,在學中做,在做中求發展!
六、 研究人員及分工
汪尊明:負責課題的規劃、指導、實踐與總結
徐 勇:負責高年級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孫玉峰:負責高年級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鄧秀梅:負責低年級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張巾巾:負責中年級的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七、 本課題研究的成果顯示
1、具有可操作性的課堂教學實例;(用錄像形式呈現)
2、實踐教師結合自己的實踐寫出相關文章(以論文形式呈現)
3、結合具體教學內容編寫出有一定特色的教學設計(以教學設計方式呈現)
【數學教學設計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3.設計開題報告
6.餐廳設計開題報告
7.基坑設計開題報告
8.網站設計開題報告
9.硬件設計開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