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從《四大美女》的創作談仕女形象的雕刻心得
摘 要:人物雕刻是石雕的一大品類,傳統人物的雕刻更是在其中占有很大比重。從技法層面上講,花卉、山水類的雕刻較為復雜,所花的功夫也最大,不過就造型的角度來說,人物雕刻卻是最難。在石雕行業有句行話叫“做人難”,說的就是人物雕刻之困難。本文從雕刻的藝術和手法方面,結合筆者創作的砂巖石作品《四大美女》來向讀者闡述仕女雕刻的藝術趣味。
關鍵詞:仕女雕刻;四大美女;雕刻手法;砂巖石;
人物雕刻是石雕的一大品類,傳統人物雕刻更是占有較大比重。傳統的人物石雕題材眾多,有宗教題材、神話傳說、歷史人物、文學名著中的人物等。雕刻藝術發展至今,產生了眾多的藝術表現形式:一些同山水搭配的人物作品,如“竹林七賢”、“三顧茅廬”、“松下問童子”等,表達了人物寄情山水之景,以景達情,耐人尋味;一些膾炙人口的歷史故事,如“將相如”、“蘇武牧羊”、“貂蟬拜月”、“昭君出塞”、“貴妃醉酒”等,以大眾所認知的角度,將人物放置于歷史特定的大背景下,通過典型環境,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塑造人物的典型形象。
一、仕女雕刻藝術的傳承與探索
仕女是人物類雕刻中最多的。仕女本意是指官宦家的女子,在工藝美術中泛指所有古裝青年女子,包括了我國神話傳說、歷史傳記和小說戲曲中的古裝女子形象。[1]如:嫦娥、西施、楊貴妃、王昭君以及《紅樓夢》中的眾多女子等,都是膾炙人口、為大眾所喜聞樂見的仕女題材。在業界,傳統塑造美女的概念是“新月眉、鵝臉蛋、櫻桃小口杏子眼;楊柳腰、削雙肩,纖纖細手步態緩” 。這幾句話,勾畫出了一個具有大家閨秀之氣、體態窈窕的佳人形象。許多雕刻者也是按照這個標準來雕刻仕女。
在古代,不同的著衣特點代表著不同的等級階層,宮廷貴族與平民百姓的衣著均有著規定的樣式。同樣,仕女形象也有等級之分,服裝也多樣,如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在還未遇到范蠡前是一個浣紗女,她的穿著打扮就是一個村婦裝扮,后來到吳國后就是宮妝打扮了。另外,不同朝代的服飾、打扮也不同。所以在雕刻仕女時,傳統雕法主要用寫實的方式表現古典題材,除了注重對仕女的整體形象的塑造之外,也十分注重對仕女服飾、裝扮的處理。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社會需求的不斷變化,要想在人物雕刻方面跟得上時代的步伐,適應人們的審美需求,就要求雕刻者必須在傳統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吸收現代科學的方法,講求人體比例結構和運動規律,并與傳統技法相結合,創作出符合當代審美情趣的作品。
仕女雕刻怎么突破傳統,創作出符合當代審美情趣的作品?筆者從業幾十年來一直都在探索研究。作為仕女形象的典型代表,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不僅在我國婦孺皆知,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譽。四大美人有著傾國傾城之貌,關于四位女子,不僅流傳著眾多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小故事,更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四大美女的典型稱呼里所包含的歷史典故,更是受歷代雕匠喜愛。
二、砂巖石的雕刻題材廣泛
砂巖石作為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建筑用石材,是筆者較為喜愛的一種創作材料。因它顆粒細膩,質地較軟,顏色和紋路等富有特色,所以雕制成工藝品的砂巖石更是有著非常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幾百年前用砂巖裝飾而成的建筑至今仍風韻猶存,如巴黎圣母院、羅浮宮、美國國會,哈佛大學等,砂巖高貴典雅的氣質成就了世界建筑史上一朵朵奇葩。最近幾年,砂巖作為一種天然建筑材料,被追隨時尚和自然建筑設計師所推崇,廣泛地應用在商業和家庭裝潢上。在雕刻行業,沙巖石廣泛用于雕刻人物、動物、花鳥、山水風光、文具、器皿及其他多種藝術品。
三、四大美女的雕刻手法及藝術內涵
在雕刻手法上,筆者因材施藝,充分利用石質、石形、石色來確定相應的造型。運用嫻熟的刀法,結合筆者細膩精美的雕刻技法,將古代四大美女的美妙身姿呈現出來,讓四位美女雕刻形神結合,各有其美態:西施身姿婀娜,手指輕捻,不笑卻有笑之美;昭君抱琴而立,神情略帶憂傷,帶著一股不舍之情;貂蟬站在放著酒壺的亭臺石桌旁邊,虔誠的拜月身影頓時讓月光黯然失色;楊玉環手拿酒杯,臉上略顯醉意,神情落寞,眼神迷離,呈現出醉酒的美態。四位美女的頭發絲絲縷縷,條紋清晰,如真的一般。她們的衣服雕刻精細,與頭飾相配,將她們各自的身份體現出來。
另外,筆者摒棄了傳統宮廷仕女衣紋繁復、裝飾精美的形象,在雕刻四尊美人時,著衣、頭上裝飾整體呈現簡約狀,一個發髻、一道衣紋、一條風帶都精雕細琢,,力求簡約以及細節的真實,搭配流暢的整體線條,圓潤自然,婀娜動人,讓人覺得一切總是恰到好處。筆者的這套作品從不同人物主題思想出發,細膩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以表現各自的典型性格和形象,增加人物的藝術真實感。
在雕刻表現上,筆者講究人物風度和衣紋的轉折、飄逸、舒卷。所謂“風度”,是指人物的動態、身段、手勢和眼神。所謂“衣紋”,是指人物在一定動態形式下衣服所形成的皺褶。這套作品把貂蟬拜月、昭君出塞、西施浣紗、貴妃醉酒的不同動態形式,細膩地表現出來,衣紋的變化也處理得十分柔和,對胸部、肩膀、腿部等部位進行了寫實刻畫,增強了身段和動態的美感。并且讓衣紋走向與人物動態形式一致,衣服的質料,風吹的感覺及人物的運動節奏都得到表現。所謂“風擺羅衣”就是這個意思。而袖兜、裙擺等處則通過“虛”的表現手法,刻畫出衣紋的翻轉折疊,以示其內部有回旋的余地。把“內有空氣、外有風度”表現得淋漓盡致。另外,這套作品還最大限度地將飄帶刻畫得轉折回繞,飄灑舒卷,增強了人物輕盈、飄逸的動態感,給人以回味和美的感覺。
最讓筆者滿意的還是在這套作品上使用了“開眼”技藝,針對四大美女不同的人物性格,筆者使用了不同的開眼技法,讓整套作品達到“心融意藝、形意傳神”的境界 [2],即使是同一個年齡階段,同一種性別,外國人和中國人的眼睛也不一樣。對于小件的砂巖石人物來說,要“開眼”是有一定難度的,很考驗雕刻者的功力。筆者在雕刻時,認真研究了四大美女的性格特點,以及典型環境里的不同眼神表達,通過不同的角度、形狀和技法,賦予四位美女不同的眼神內涵,真正達到“形、神、韻” 的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留大偉.談青田石雕人物創作的繼承與創新[J].《浙江工藝美術》 2007(03):10
[2]楊楚照.人物眼睛、衣折的雕刻及其他[J].《浙江工藝美術》2010(9):71.
【從《四大美女》的創作談仕女形象的雕刻心得】相關文章:
談歌詞的創作與技巧10-01
電視《體驗》類節目創作談09-15
談少兒舞蹈音樂的創作論文08-15
談舞蹈創作中的環節問題06-15
談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論文08-11
談繪畫的創作靈感與藝術展現08-30
談民族舞蹈的原生態創作11-15
談中國象牙雕刻工藝的歷程及發展研究10-11
談趙季平電影音樂創作特征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