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李斯特的藝術歌曲創作特征
摘要:李斯特的藝術歌曲很有特色,創作中開拓性的大膽革新手法和嫻熟技巧,不但代表著李斯特的創作風格特點,也使之在浪漫主義的眾多藝術歌曲中獨樹一幟。文章在論述影響李斯特藝術歌曲創作風格的因素前提下,對其典型藝術歌曲中的戲劇性的朗誦旋律、形象化的伴奏織體和豐富多彩的和聲特點進行了分析、總結,為進一步深刻認識李斯特的創作思想和藝術特征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李斯特 藝術歌曲 創作特征
一、影響其藝術歌曲創作的幾個因素
李斯特的青少年時期是以鋼琴演奏家的身份而活躍于歐洲各國舞臺的,令人眼花繚亂的旅行、復雜多變的生活與創作環境和異常頻繁的各種社會活動使李斯特有機會廣泛了解各國風土人情,接觸各種思想和思潮。這一切大大地豐富了他的音樂創作,創作中也體現出明顯的兼收并蓄特點,滲透著各種影響因素。
作為文學藝術中的一種潮流,浪漫主義在18世紀末已初現端倪,至19世紀初已經席卷了幾乎整個歐洲。巴黎是當時歐洲各國最偉大的文化藝術中心,“那里是各種政治宗教派別及藝術流派爭相競妍的舞臺……而年輕的藝術家想得到承認必須到巴黎去尋求發展。李斯特定居這里后一邊自學文學、哲學和文藝評論,一邊學習作曲,同時結交了巴爾扎克、海涅、拉馬丁、柏遼茲、肖邦等文壇、畫壇、樂壇的各界頭面人物,對浪漫主義思想有深刻的理解。李斯特認為音樂和文學及其他藝術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依靠并運用這種聯系,音樂就能達到人的思想、感情、意志所交織的焦點,從而使文學、繪畫等題材完全融化到音樂結構中,造成引人注目的戲劇效果。為了強調音樂中的文學性和哲理性,李斯特創作了大量的交響詩及其他文學性標題音樂,由于藝術歌曲從誕生時起就是和文學中的詩歌聯系在一起的,所以標題音樂的創作從一定意義上大大豐富了他的藝術歌曲創作內涵。
影響李斯特藝術歌曲創作的另一個因素是匈牙利的民間音樂。匈牙利民族具有悠久的民間音樂傳統,從16,17世紀的“歷史歌曲”和18 ,19世紀流行的“庫魯茨歌曲”來看,其音樂旋律富有即興朗誦音調,同時滲透著匈牙利境內吉卜賽人的歌舞因素。李斯特自幼喜愛民間歌舞,并常跟隨當時挨家挨戶演出的波希米亞吉卜賽戲班子看戲,這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盡管李斯特長期住在法國和德國,音樂創作也與法德聯系較大,但在19世紀中葉歐洲民族解放運動的滋養和激發下,李斯特對舊的匈牙利傳統仍較為珍視,并常以自己的祖國和人民為驕傲,匈牙利的主題也始終貫穿著他的整個創作過程。這“不僅表現在以民族旋律為依據或受其啟發的作品中,也表現在他那火一般沖動型,活力充沛的氣質上”。如根據詩人尼科勞斯·列瑙(N.Lenan ,1802-1850 )的詩譜曲的《三個吉卜賽人》人聲和伴奏就廣泛運用了帶有增二度音程的吉卜賽音階,伴奏中模擬吉卜賽人所奏提琴(fiddle)和岑巴羅琴(Cimbalo )的音樂使歌曲從頭到尾洋溢著吉卜賽音樂的情趣,既粗獷豪放,又清新柔和。此外,李斯特的另一首歌曲《訣別》也具有類似的民間音樂特征。
對李斯特藝術歌曲創作影響較大的再一個因素就是當時轟轟烈烈的政治運動。當李斯特在歐洲各國進行頻繁音樂社會活動的同時,各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正如火如茶,進步勢力與反動勢力斗爭異常激烈。在1830年巴黎七月革命與1848年匈牙利事變的時代危機中,李斯特受愛國的民主思想驅使同情革命,并成了一個民主黨人。而后來同宗教社會主義者的友誼又使他那強烈要求進步的思想愿望轉化為對圣西門空想社會主義的向往。這一切深深地影響著李斯特的思想和創作,極力反對創作中的規整、因循守舊手法及各種形式主義的傾向。其歌曲中強烈的戲劇性矛盾沖突、大量反傳統的色彩和弦和調性設置就是當時社會矛盾激化在創作上的反映。這一切使李斯特的創作幾乎處于浪漫主義風格的邊緣甚至更具有后來的印象主義特征。
除上述之外,李斯特早年在匈牙利所受的早期教育及貝多芬、肖邦、柏遼茲等人的音樂思想對他的藝術歌曲創作也有一定影響。
二、富有戲劇性朗誦的旋律音調
浪漫主義的“美聲宣敘調”(belcanto-parlando)亦稱“朗誦調”,是意大利早期歌劇表演風格的一種新形式,旋律變化不大,接近于說話般的自然音調,其音高節奏處理也接近戲劇朗誦音調,旋律背后常充斥有口語和朗誦的脈動。沒有固定的結構模式,篇幅短小而具伸縮性。歌詞常做純音節處理,多用同音反復而較少起伏。
在李斯特戲劇性的敘事歌曲中這種音調較為常見,比如在《洛勒累》結束部分對洛勒女妖歌唱所造成的惡果的宣敘,在《我失去安寧》中對于“我痛苦無邊”所發出的嘆息等歌唱旋律就較口語化。鋼琴伴奏的寫作也很簡單,有時伴奏,有時長時間休止,偶爾只用幾個和弦來加強某一字某一音的強度,從而造成渲染氣氛,增強戲劇性表情的效果。但另一方面,由于鋼琴很少重疊人聲,所以一首詩常常分成許多部分,朗誦性的詩句也不時被鋼琴打斷,而顯得缺乏緊湊感。第二次改編的《早晨我起床并問道》就十分典型,如果與弗朗茨配曲的作品比較就可以明顯看出兩位作曲家的不同創作特點,弗朗茨將全詩納人四個樂句,四條旋律線,二十個小節,而李斯特卻整整用了四十六小節。同樣,在為海涅的詩《你好像一朵鮮花》配曲時,相對于舒曼的二十小節,李斯特卻用了四十五小節之多。
和許多浪漫派藝術歌曲作家一樣,李斯特在音樂的抒情性和戲劇性方面都較擅長,所不同的是李斯特時常用戲劇性的創作手法來表現非戲劇性的詩節。在諸如《洛勒累》、《圖勒的國王》和《你知道這個花園嗎》等歌曲中,都把抒情部分處理成了較具戲劇性的敘事詩,從而把“淳樸典雅的古典歌曲改造成為充滿濃厚的感情色彩的音詩和繪聲繪色栩栩傳神的音畫”。特別在其晚期的作品中,戲劇性朗誦音調的運用有進一步強化的傾向,戲劇性因素的滲人更加明顯,這也是后來李斯特不斷修改自己的作品,造成現存版本較多的原因之一。
三、捕捉詩的意境創作鋼琴織體
浪漫主義的藝術歌曲與浪漫主義詩歌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如果沒有1g世紀末至19世紀詩人們的大量多愁善感的詩歌,就不會有浪漫主義的情感表現,也就沒有浪漫主義的藝術歌曲。反過來,正是由于浪漫主義豐富的情感表現和對自然景物的刻畫為藝術歌曲的音樂創作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音樂表現手法。鋼琴聲部是藝術歌曲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鋼琴伴奏織體不僅僅提供簡單的和聲烘托,而且常常利用其多變動的織體形式來表達描繪、象征或補充詩歌內容,其重要性有時甚至比歌唱旋律還要大。
李斯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鋼琴演奏大師,在他創作藝術歌曲之前就已積累了多年演奏
【淺析李斯特的藝術歌曲創作特征】相關文章:
民間美術特征淺析論文04-17
淺析公益招貼傳創作的基本要點05-04
淺析招貼藝術中圖形語言的特征02-28
淺析漢代雕塑藝術的寫意特征論文04-13
淺析有向圖的特征值05-11
試析元遺民詩歌創作特征論05-03
淺析曹丕文學創作與文學思想探因05-28
淺析舒曼《阿貝格變奏曲》的創作特點05-28
淺析影視廣告與常規影視作品創作差異06-01
淺析中學生心理障礙特征及成因探研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