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戲劇藝術特色比較研究
【摘要】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是世界上同一時代中崛起的兩位最偉大的戲劇家。湯顯祖和莎士比亞兩位劇作家都將自己的人生認識理想,融入作品,所以構造出殊途同歸的藝術魅力,有異曲同工之妙。本文選取他們各自的代表作《牡丹亭》與《羅密歐與朱麗葉》,從人物塑造、情節、語言修辭三個方面對這兩部東西方戲劇經典進行研究,在比較中探討二者的戲劇藝術特色。
【關鍵詞】湯顯祖;莎士比亞戲劇;藝術特色;比較
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是世界上同一時代中崛起的兩位最偉大的戲劇家,如同雙子星相互輝映,兩位劇作家都將自己的人生認識理想,融入作品,所以構造出殊途同歸的藝術魅力,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本文選取他們各自的代表作《牡丹亭》與《羅密歐與朱麗葉》,從人物塑造、情節、修辭三個方面對這兩部東西方戲劇經典進行研究,希望在比較中探討二者的戲劇藝術特色。
一、人物塑造比較
湯顯祖以《牡丹亭》為代表作,為塑造了杜麗娘這樣一個覺醒了而又香消玉焚、命運坎坷的少女而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人物塑造方面,湯顯祖主要抓住了“情”這一要素,通過“情的壓抑”——“情的覺醒”——“情的超越”來全面刻畫杜麗娘這個血肉豐滿而又心思復雜的懷春少女。杜麗娘是明代南安太守的女兒,在那個程朱理學盛行的時代,杜麗娘作為大家閨秀,從行為舉止到思想情感,一分不差地處于家規禮儀的控制下,規行矩步,思想也格外保守。然而“存天理、滅人欲”的封建禮教畢竟無法對抗生命的鮮活。當杜麗娘偷入花園的時候,她看到了成對的鴛鴦和搖曳的鮮花,不禁春心蕩漾,發出了如花年華空流逝的感嘆。正是情的壓抑,導致了情的覺醒,也就出現了后來杜麗娘與柳夢梅生生死死的愛情纏綿。這這部戲劇中,杜麗娘盡管是一個覺醒的少女,但是她的感情是哀怨的,命運是幽深的,她始終以一個愁腸百結的少女形象出現在舞臺上。
《羅密歐與朱麗葉》同樣也是莎士比亞的愛情劇代表作之一,其中羅密歐與朱麗葉兩個主人公幾乎成為了西方戲劇史上最著名的情侶。與湯顯祖筆下如泣如訴的深閨少女不同,莎士比亞筆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對愛情的追求是大膽而熱烈的。同樣是懷春少女,朱麗葉發現自己愛上羅密歐的時候,就說了“這忽然的鐘情真叫人耽心”的話來,直白而又熱烈,而她在月夜花園中作的心靈獨白,更是驚世駭俗。可以說,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果敢堅毅,視死如歸,如巖漿一般熱烈。在那個烏云密布,封建勢力還很強大的社會背景下,羅密歐與朱麗葉之間“駕著太陽的火馬,將愛人拉到西方的家”之類的露骨情話無疑表現出新興資產階級對封建階級的反抗意識與斗爭精神。
同樣是塑造在封建社會下勇于追求愛情的女性形象,湯顯祖筆下的杜麗娘,柔中帶剛,忍辱堅韌;莎翁筆下的朱麗葉熱烈奔放,堅貞不屈。
二、情節推進比較
從情節的設置上看,《牡丹亭》中的杜麗娘經歷了死而復生的曲折,《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兩個主人公也在生死中經歷了愛情的考驗。應當說,這兩部戲劇都把生死作為重要主線推動情節發展,但是在具體表現時卻大相徑庭。
在情節的推進中,“夢”是湯顯祖主要運用的手段。在《牡丹亭》中,杜麗娘作為一個封建大家庭中的深閨少女,她的行住坐臥較多地受到了封建禮教的約束,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家宅以外的世界。即使在自己的家中,杜麗娘受到的約束也是很多的,她不能蕩秋千,不能去花園,所有民間少女應有的快樂都離她非常遙遠。在這樣的處境,失去人身自由的杜麗娘只能在夢境中或者化為游魂后才能自由自在成全自己的愛情追求。因此在《牡丹亭》中,杜麗娘的愛情始于昏睡中夢見柳夢梅,她自己也因為對這個纏綿悱惻的夢境思戀不已而消瘦臥于病榻,最終香消玉焚。數年后,柳夢梅與杜麗娘的游魂重遇,杜麗娘死而復活,也因為當年的一席春夢。可以說,夢境是湯顯祖情節推動的主要工具,這也使得整個故事在鋪敘中充滿了煙水妖嬈的迷離景致,藝術特色接近于虛化與空靈。
與湯顯祖不同,莎士比亞在情節推動時更多借助了家族仇恨和政治斗爭等現實因素。從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剛剛萌芽之際,家族的仇恨便如影隨形,最終導致了兩個年輕人的劇烈殉情。從一開始朱麗葉心里暗自思量自己偏偏愛上家族的仇人,羅密歐認為自己的命運從此以后將抓在仇人的手里,到羅密歐與朱麗葉結為夫妻后由于家族仇恨被迫殺死朱麗葉的堂兄提伯爾特而遭遇驅逐命運,家族的仇恨始終是主人公命運變化的背后黑手。這種現實因素的介入使得故事情節的鋪排更加真實可感,與湯顯祖的虛化情節構造方式是大相徑庭的。
三、語言修辭比較
《牡丹亭》和《羅密歐與朱麗葉》,兩者皆是愛情劇的經典代表,在語言修辭上也有可比之處。與虛實相生的戲曲風格相適應的是,《牡丹亭》的語言修辭特征也是纏綿典雅,在修辭上多采用暗喻、象征等手法。例如杜麗娘在游園的時候感嘆自己青春年華王妃,所唱的嘆詞為:“原是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①在這里主要用繁花和良辰美景暗喻青春,以斷井頹垣比喻年華荒廢青春凋零,嘆詞行云流水,高出流俗,帶有東方的含蓄美。而《羅密歐與朱麗葉》的語言風格熱烈奔放,較多地采用明喻和擬人的手法描寫主人翁的愛情。例如在描寫朱麗葉的容貌時,作者就用擬人手法說朱麗葉的光芒足以讓星星害羞,又用了明喻手法說這種場景正如朝陽光彩讓平淡的燈光失色。類似的例子在作品中多不勝數,明快而華麗,帶有明顯的西方率真美。
參考文獻
[1]賀忠、羅筑婧:《羅密歐與朱麗葉》和《西廂記》藝術特色比較,飛天,2009(22):49-50.
[2]張玲:“主情論”觀照下的湯顯祖和莎士比亞比較,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5):62-65
[3]李枝盛:《牡丹亭》和《羅密歐與朱麗葉》之人生哲學比較研究,學術論壇,2000(01):104-108
[4]曹樹鈞:論湯顯祖與莎士比亞的戲劇創作,四川戲劇,1999(03):13-15
[5]徐國華、陳志云:一瓣心香玉茗翁——蔣士銓與湯顯祖比較論略,電影文學,2007(16):76-77
注釋
、 該唱腔詞牌為皂羅袍
【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戲劇藝術特色比較研究】相關文章:
淺析朱自清《春》的藝術特色11-26
陪審制度比較研究06-03
成本核算方法的比較研究06-02
舞蹈藝術的特征研究10-26
淺析藝術接受的活動規律與特色05-01
淺談音樂劇的藝術特色05-13
淺談中外內部審計準則比較研究05-03
王志信改編曲《孟姜女》的藝術特色02-24
論《琵琶行》的語言藝術特色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