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語專業校本課程設計理念探討論文
一、引言
校本課程開發包括課程選擇、課程改編、課程整合、課程拓展和課程創編等多種活動。英語校本教材的開發,一方面既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能力發展,又促進學校和教師的互動發展,充實學校的課程資源;另一方面,“學校通過自身的文化和體制,感染、熏陶、培育教師,從而在教師身上打上學校的烙印,實現學校發展推動教師發展,最終實現兩者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正是高職教育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時期,能否健康地發展下去取決于高職學院特色建設是否成功,校本教程開發是建成特色學校的必由之路。因此,高職英語教育校本課程開發迫在眉睫。
二、英語課程設計原理探析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需求分析開始成為課程設計研究的重要內容。美國二語習得專家FDubin和EOlshtain曾在美國、加拿大、古巴和以色列等多國的大學教授英語,他們根據自己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運用大量的教學實例論證了課程設置的基本原則,指出在設置課程前一定要全面地、認真地進行社會調查,清楚地了解相關的政治文化因素以及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情況,這是搞好課程設計的前提和重要保證。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課程理論專家、評價理論專家拉爾夫泰勒(RalphW.Tyler)是現代課程理論的重要奠基者。他在1994年出版的專著《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basicPrincipleofCurriculumandInstruction)被譽為“現代課程理論的圣經”。他在該著作中詳細闡述了課程開發研究領域最具權威性的理論形態,被學界譽為“經典課程范式”的泰勒原理(TylerRationale)。
三、英語課程“模塊化”項目設計理念
英語教學內容的設計應針對行業、企業發展需要和職業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要的英語知識、語言技能、素質要求來選取教學內容。按照職業人員所具備的素質和學生現有的英語水平,結合教學體系,序化教學內容,和平時大學英語課程形成互補關系。英語校本課程應側重培養學生的職場語言技能和職業素質。以能力為本位,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以項目教學法來推進,不僅保證內容選擇上的針對性和適用性,并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英語教學離不開基本的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語言知識包括語音、詞匯和語法,培養學生基本的系統語言知識體系,為語言技能的培養奠定良好基礎。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譯五種語言基本技能,使學生能閱讀簡單的語篇、產品說明書、商務信函、合同等;能寫常用的邀請函、感謝信、求職信、通知、便條和簡歷等;能進行語句、語篇、產品手冊、計算機軟件程序等簡單筆譯和口譯。而重點是行業英語項目的設置,它應側重職場環境下語言交際能力,內容應涉及到商務談判、產品推銷、室內裝飾、機場迎接、日程安排、涉外導游、汽車介紹、房產服務、軟件應用等方面。
四、校企聯合辦學理念
我們應遵循英語學習的基本規律,結合日常生活和真實工作崗位相結合、序化教學內容,力爭產、學、研相結合,實現知識與技能一體化教學。課堂授課以“以教師引導,以學生主體”為設計宗旨,實施“1課時的項目模塊和N課時的拓展訓練,這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通過項目教學的設計,讓學生以語言為載體參與各種實用的場景模擬活動,完成項目設計中一定的'任務并進行自我和相互評價,這一教學活動主要是提高學生有效使用英語的意識和實現“學中用,用中學”學習方法,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組織和協調團隊合作精神的能力。項目教學的設計是基于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依據教材內容和行業英語的校本教輔材料,分類設計項目教學模塊,本部分共分兩大模塊:基礎語言交流項目模塊和語言交流與職業情景項目模塊;A語言項目模塊可在第一、第二學期實施,主要訓練基本的語言口語能力,實現所學知識的有效轉化;語言交流與職業情景項目模塊在第三、四學期運行。在進行基礎語言能力培養的同時,要針對學生的專業設計某一職業崗位情景,使學生以英語為載體模擬完成這一工作任務,實現工學結合。基礎語言交流模塊貼近于教材內容和大學生活,話題設計到校園采訪,與外教交流,中西方節假日,大學生業余生活,就業面試等基本內容。職業情景模塊與所學專業和就業掛鉤,工商學院的學生選用商務英語項目;旅游學院的學生選用旅游英語項目;機電學院的學生選用汽車英語項目;信息學院的學生選用IT英語項目;藝術學院選用室內設計、包裝與裝飾英語項目;其他學院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綜合英語職業能力項目。這些項目需要學生參與,通過實踐收集資料,角色分工、合作完成,既培養他們的語言技能,也提高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責任意識。以山東商職院校本課程為例。五、教師角色和創新理念廣西與東盟各國毗鄰,我們可以借助地理位置的優勢和人才輸出需求相結合,將校本英語課程的開發結合高職學生特點和企業需要,借鑒山東商學、包裝與裝飾英語項目;其他學院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綜合英語職業能力項目。這些項目需要學生參與,通過實踐收集資料,角色分工、合作完成,既培養他們的語言技能,也提高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責任意識。以山東商職院校本課程為例。
五、教師角色和創新理念
廣西與東盟各國毗鄰,我們可以借助地理位置的優勢和人才輸出需求相結合,將校本英語課程的開發結合高職學生特點和企業需要,借鑒山東商學院的模式,靈活運用到廣西自身的高職英語當中并審時度勢,適時調整,為學生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東盟背景下,英語校本課程的開發應建立國際化的培養目標、設立市場化的課程編制體系、創立新型聯動課程培養模式、形成綜合化的課程設置、構建人本化的課程實施模式與多元化的課程評價。
(一)行業英語教師的培養
英語教師應全面了解課程編制的過程和把握課程的縱向和橫向結構,在開發高職英語校本課程前,應結合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查,實地考察實習基地和實習單位,了解該崗位對畢業生英語水平的要求,如英語銷售能力和閱讀說明書的能力,教師有了直接的感悟,對每個崗位的詞匯選擇、句型、范文的設定方面才能有的放矢。此外,編寫過程中應廣泛吸收專業老師、行業專家,學生和學校的管理者來參與,使校本課程符合社會行業的需求,促進教學相長。
。ǘ┯⒄Z校本課程應注重多元化
根據多元化社會需求,建議構建“2+2”的課程體系,即前兩個學期的必修課程和后兩個學期的選修課程。必修課包括普適性的大學綜合英語、高職高專英語,大學英語視聽說、閱讀、翻譯和寫作等具體課程,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譯水平,為以后的專業課程打下夯實的基礎。
(三)英語校本課程應緊隨信息化和網絡化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學英語課程建設也應朝著自主化、網絡化方向發展。各校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發設計系列網絡化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課程,如通過校園網絡,學生完全可以利用電腦課件或軟件自主學習高級英語閱讀、英語影視欣賞等課程。網絡化的自主英語課程成為大學英語課程體系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必將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理念。正如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上網閱讀國外的一些優秀網站,也是提高英語的好方法。
。ㄋ模┯⒄Z校本課程設置應遵循個性化
高職學生的英語高低水平不一,我們在設置課程時也要依據個體差異采取不同的分級分班教學方法。指定的選修課由語言技能類和專門用途英語類課程組成。語言技能類課程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技能,ESP課程充分體現學生的專業特色,能讓學生感覺學有所用,可以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不同專業的學生原則上必須選擇2門指定的選修課程,以培養自己的各項技能和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適應職場發展的需要。任意選修課包括語言應用類和語言文化類的系列課程,目的是結合學生的興趣和專業發展方向,讓他們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發展平臺。當然,各校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實行靈活的“必修課”、“指定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的個性化組合。當然,在強調課程設置個性化的同時,必須加強課程管理,保證教學質量,避免出現放任自流的局面。英語作為東盟組織規定的工作語言,它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作用日益凸顯,中國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也應日漸深入,高職英語校本課程的開發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和“產、學、研”相結合,注重教材的實用性、職業性、前瞻性,不僅可以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也可以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縮短學生從校門到就業崗位的距離,為其在職業生涯中成為一名合格的從業人員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滿足學生的需求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
【非英語專業校本課程設計理念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ACCP軟件課程設計理念10-06
探討非英語專業研究生英語聽說課新模式08-05
非遺戲曲文化創新設計探討論文10-02
高中歷史生活化教學理念探討論文07-07
商務英語專業教學革新探討論文08-22
非英語專業商務英語寫作教學新模式初探論文07-31
非英語專業英語課外閱讀狀況調查論文09-13
探討高校形體舞蹈的課程設計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