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小學英語自主合作學習課題分析
一、 課題的認識
(一) 對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認識
1.自主學習:不是自學,而是個性化的學習,是以人本的發展,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思想。是和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目標要求相符合。適應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讓學生有充分的思維空間,讓學生經歷自己探究的過程,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能力。
2.合作學習:是一種雙邊和多邊活動,既有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有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又包括學生個體與學生個體、學生個體與學生群體、學生群體與學生群體等彼此間的互動,有明確的責任分工,合作學習能增強課堂互動的有效性,使教學過程遠遠不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同時還是一個交往與審美的過程。
3.探究學習:主要體現在自主合作中,探究的過程就是自己合作的過程,讓學生獲得親自參與研究探索的積極體驗,并逐步形成一種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喜愛質疑、樂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激發探索和創新的積極欲望。使學生成為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
(二)對“學習指導”的認識
學習方法是完成學習任務的手段,具體說來,是理解知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和解決學習實踐問題的手段。實施學法指導,就是指導學生以科學的方法高效地認識、理解、掌握和運用知識,從而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促進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
學習是每個人自覺的行為。只有明確學習中做每一件事的原因和目的,動機明確,才能自覺地組織自己的行為,并能自覺監控自己的行為,善于自我勉勵、自我計劃以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
1.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
通過調查,目前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有:
(1)學習無計劃。爸爸媽媽或者老師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消極被動,沒有自己的打算與安排。
(2)不能科學地利用時間。不能抓住輕重緩急,學習沒有效率。
(3)學習中死記硬背。抓不住重點、難點,到最后什么也沒記住。
(4)不能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在學習中不善于分析所要掌握的知識的特點、結構而加以總結經驗,不能形成自己的體系。到考試的時候張冠李戴,忘東忘西,成績欠佳。
(5)不善于利用信息。平時關心社會甚少,為讀書而讀書。不能利用報紙、圖書資料,不會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書目,遇到學習中的困難,也不愿意與同學探討,也不愿意多問教師。結果是問題多多,積難成災。
2.學習方法
通過本課題研究,學生應該掌握的學習方法有:
(1)學會閱讀教材:在預習中大體能夠看懂教材的基本內容,在復習中能理解和應用教材的主要內容,并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2)學會整理:在理解的基礎上,整理出知識的邏輯結構和相應的研究方法,并使之有機地聯結在已有的認知結構里。
(3)學會遷移:獨立地運用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方法對結構相同或相似的以至結構不同的或差異較大的新知識,通過“同化”和“調整”,采用對比、類比、實驗、多向思維的方法進行內化。
(4)學會評價:能對自己的同學的學習結果作出價值判斷。具體內容包括在獨立自學和交流討論過程中,及時獲得反饋;對自己和同學的知識理解、技能掌握的程度和應用能力以及思維品質的形成和對學習興趣、方法、態度、習慣等方面進行恰當的評判;并能據此自覺地、相應地調整自己的學習。
(5)學會總結:能做單元總結、全章總結、學期總結,把已學的某某知識思維方法條理化、系統化,并達到能熟練掌握,靈活運用的地步。
(6)學會探索:能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已有的結論和研究方法為基礎,在閱讀教材內容前或研究綜合題時,抓住課題或綜合題目,按照教學知識結構特點和自然的邏輯發展趨勢,不僅用理智而且用情感進行創造性探索,并對成果進行系統概括形成科學的結構,然后再通過閱讀課文,交流探討,進行補充和深化。
(7)學會質疑:在閱讀和聽講過程中,不可避免有不懂的問題經過已有的認知結構和研究方法,得不出應有的結果,就有疑問,所置之疑,重點在研究這個問題的思路。
(8)學會切磋:切磋是把自己不懂的問題或對某個問題的研究方法與其他同學討論、交流,有些問題即使結果相同,但思想不同,可在切磋中得到啟發。
(三)對“教學模式”的認識
下面談談關于教學模式的定義和內涵。
1、什么叫模式
“模式”這個術語是英文Model的漢譯名詞之一。Model還可譯成“模型”、“范例”、“典型”、“樣式”或模特兒。按照中國《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模式是某一種事物的標準形式,或可使人照著樣子去做的一種標準樣式。”
2、 什么是教學模式
根據模式的定義,教學模式可以說成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標準的樣式?梢允菇處熣罩@種樣式去進行教學的范例”。所以教學模式也叫教學的樣式或范例。理論界對“教學模式”的確切說法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或學習理論指導下,在豐富的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為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而形成的穩定而簡明的教學結構理論框架及其可操作的教學活動程序。
教學模式實際上是客觀存在于我們每個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之中,也就是說每位教師的每堂課,都是依照一定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設計與施教的。有的是屬于自覺的,有的是屬于不自覺的。我們的每一堂課都是按照一定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設計與施教,不存在真空的沒有構成一定教學模式的課?梢赃@樣說,每一堂課不是傳統教學模式,就是現代教學模式,當然在形式上也有不同教學模式因素互相整合對接的課。但是這種課也不是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平分秋色”,這中間也必定有所側重,不是以現代教學為主,就是以傳統教學為主。
但不管哪種提法,歸納起來可以這樣認為:
(一)無論什么教學模式都有一定的理論為指導的。所以什么樣的教學模式,就是反映了什么樣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或學習理論。光是研究教學方法、手段和策略,不研究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建構新的教學模式,那么我們的教學仍然是在傳統教學理論指導下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改革是不徹底的。所以,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轉變教師教學理念,這是研究改革舊的教學模式,構建新的教學模式的首要問題。
(二)構建新的教學模式,一定要反復進行試驗與大量的實踐,以證明這個教學模式是否穩定可靠,然后才能大面積地推廣。不能光靠一、二次的實踐就草率地定出它的理論框架來。必須進行反復的與豐富的實踐驗證才能形成。而且通常還需要經過有關教育科研部門的專家進行論證認可才能成立。所以,教學模式的構建,主要靠從事第一線教學工作的廣大教師的研究與實踐,也就是只有開展群眾運動,通過大量的研究實踐,才能取得豐富而又穩定可靠的經驗,創造出更多新型的教學模式來。由此可知,新的教學模式不是靠幾個專家研究出來的,而是要靠我們廣大教師實踐探索出來的。專家只是從理論上進行指導幫助及總結提高而已。
特別要指出的是:有的老師可能會這么想,是不是要打破或者說丟掉我們原有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要注重對原有教學模式通過分析、比較、綜合、歸納、提煉重組新的模式。對本學科原有的各種教學模式的優缺點進行分析、比較,通過選優汰劣,進行綜合提煉,重組新的教學模式,這也是進行新舊優勢互補。并且要通過反復實踐、反思、總結與修改驗證,逐步完善。
要沖破各種思想障礙,大膽創新。最主要的思想障礙有兩點:一是認為搞教學模式研究是專家的事,教師沒有資格搞這項工作;二是認為構建教學模式需要進行大量實踐,靠一、二個人是搞不出結果來的等等。前面已講過,每位教師每上一堂課都有一定的教學模式,不同的在于有的老師是自覺的,有的老師是不自覺的。因此,第一線的教師也是最有資格去研究教學模式。專家主要是進行理論指導和幫助總結研究成果而已。正因為每一個新的教學模式的形成需要進行反復大量的實踐、論證,因此,必須廣大第一線教師來進行創造、實踐與驗證,這就需要我們第一線教師大搞群眾運動,通過“百家爭鳴”與“百花齊放”, 最終才能締造出我們的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
二、 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素質教育的要求
素質教育提出的關于智育工作任務是:“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要重視培養學生發現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能力。”此外,還包括終身學習能力與自我發展能力等等。如果,我們的學生缺乏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就難以達到素質教育所提出來的以上一系列的能力要求,當然也就更加談不上緊跟社會的發展進行終身學習的要求,更談不上去積極創新。
(二)新課改的要求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教學建議中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
我們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研究的主導思想是素質教育理念。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還必須要有相應的教育科學理論為指導。
學習應由學生自主建構知識意義,要求學生聯系原有舊知,通過同化與順化過程獨立自主地建構新知。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杜威就提出“兒童生來就好動的,教學應該讓兒童自己做實驗,自己在行動中接觸各種事物,從而獲得有用的經驗。因此,教學必須以表現個性和培養個性,反對從上面灌輸……”另一位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也極力提倡“學生應主動地學習,親自地探索”。“主動地發現,而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習者自己發現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和最富于獨創的個人特色的知識”。他還說:“以培養探索方法為目的,……使學生通過再發現來進行學習”。(即自主探究學習),著名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也主張:“一切真理要由學生自己獲得,或由他重新發現,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傳遞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同樣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如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意義學習的特點是學生親自參與學習過程……在于學會學習”。“學生應在學習過程中親自體驗各種經驗,形成正確的自我概念和獨立自主的個性”。因此,他反對教師直接傳授知識,主張教學要用“間接的、不命令的、啟發性的形式”。
與此同時,在積極主張學生獨立學習、自主建構知識意義的同時,還強調應包括學習者個體與群體之間進行協商討論式和交流互動式的學習。如皮亞杰就認為“協作學習是個體認知發展建構中的一種主要形式,并有助于個體認知結構的建構和發展”。羅杰斯也認為“這種協作學習不僅包括學生之間的協作,也包括師生之間的協作。它不僅包括學習信息的交流與合作,還是語言的表達、思想的溝通、心靈的‘碰撞’與性格的‘磨合’。同時還培養了學習者的組織交往能力和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來促進自我發展與集體觀念的形成”。
進行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研究是開展各種教育科研的基礎,更是轉變教與學方式的前提。如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發展學生多元智能,以及研究“兩種教育”優勢互補等課題研究等等,以上這些研究項目,無一不是需要建立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只有在學生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前提下,才能進一步去深入開展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再加我們的科研實驗是以素質教育為出發點,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正是素質教育智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基礎,離開素質教育要求去進行研究探索,任何課題都會變得毫無意義。
因此,現代學習理論,正是我們研究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這一課題的主要理論依據。
三、研究目標及子課題
(一)研究目標
1.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探索一條有利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形成的有效的教學模式。
2.通過有效的教學,引導學生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積極個性,讓學生得到發展;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品質,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收集資料、整理分析材料、表達和交流研究成果的能力,形成一種在日常生活中喜愛質疑、樂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
3.通過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通過實驗,全體教師積極更新教育觀念,迅速轉變教學方式,提高專業技能,與新課程同行,隨課程改革一起成長,形成一支具有較高業務能力和先進教育思想的高素質教育隊伍,全面提升學校素質教育的實施水平。
(二)主課題及子課題。
主課題:培養小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子課題一:培養小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情意發展策略(一、二年級老師和語文課題組重點研究此課題,由黃運娥主任、陳麗老師負責。)
子課題二:培養小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課堂教學策略(三、四、五、六年級老師和數學、英語課題組重點研究此課題,數學由鄺主任、楊秋芬老師負責,英語由張美蘭主任、張燕妮老師負責。)
子課題三:培養小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課外活動策略(圖、音、體課題組重點研究此課題)
四、研究思路
在各學科教學中,我們提出的研究思路是:
1.自主預習,提出疑問
2. 明確目標,自主學習
3. 合作探究,師生互動
4. 總結歸納,升華主題
5. 拓展延伸,創新實踐
這里強調幾點:
首先,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對該學科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會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的動力,才會有自主的學習。
其次,進行課前預習。課前預習是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教學活動。教學新內容之前,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出示適量的系列思考題和嘗試練習題,讓學生自主學習,畫線圈點,作旁注,找答案。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一番獨立探究,為學習新內容作好鋪墊。
第三,給學生創設更多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機會。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必須改變過去那種重教輕學,重知識傳授輕方法指導的現象。比如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大部分課文的生字、新詞的音、形、義,可以讓學生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去理解;教師也可以讓小組長檢查理解的程度。并給予訂正;還可以通過同桌或三五成群的自愿結合。通過互相討論交流、檢查訂正、合作學習來完成課文中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段落,既可以讓學生用“以讀代講”的方法講解;也可以用“以點帶面”的方法評講重點段,帶動上下段內容的理解。一篇課文中結構相似的部分,抓住一部分講讀,其余部分就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究學習活動來完成。讓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應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教師應積極組織、指導和參與,幫助學生明確自己想要學習什么和獲得什么,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潛能。學習活動中,師生雙方相互交流、溝通、啟發、補充,分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
第四,采取多種方法指導、幫助學生積極地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多給學生創設一些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機會,采取多種方法指導、幫助學生積極地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學生整體感知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可以提示重點,指導幫助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教師提示課文的中心,讓學生找出重點段落和重點詞句;或者提示一段課文的中心內容,讓學生找出描寫景物、場面、人物心理活動的詞語等;也可以憑借舉例、模仿自學;有些語文的字詞句釋義方法、課文的層次結構和表達方式相似,數學的例題教學,英語的單詞,句子的教學,教師可運用隅舉一例的方法,做典型的示范指導,其余則放手讓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模式,使用遷移的方法舉一反三。
五.評價是否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的標準
1.課堂結構要有明顯的轉變(師生角色定位上發生根本性變化)
從總體上看,課堂教學結構是不是從教師的以“教”為主,轉變到學生的以“學”為主。即教師是不是從課堂的主宰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輔導者、幫助者、促進者或學習伙伴。一方面要求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即教學中要做到“五導”:指導、引導、誘導、疏導與輔導;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視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并能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一方面還要看學生是不是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變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參與者。反映在學習中能積極自主地自學、自控與自制。并與同學、教師積極開展協作學習(討論、協商、交流、辯論、爭論、角色扮演、競爭學習等等),充分發揮了學習的主體作用。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上要有具體的表現
(1)能在教師五個“導”之下,明確本課學習目標與任務,作出自身或小組學習的簡要打算(至少能懂得學什么、怎么學)。如獨立閱讀、上網檢索、討論交流、練習應用等等。
(2)能在學習中積極動腦思考。能通過閱讀、觀察,發現并大膽提出問題,也能從教師或同學的敘述中去發現問題,積極質疑。
(3)能對各種問題及其產生原因或解決辦法進行假設、推斷、猜測或分析。
(4)能帶著問題或學習任務,通過課本閱讀、網上檢索瀏覽,以及調查研究等方法,去了解它的產生與發展過程,尋求答案,初步解疑或形成自己的觀點。
(5)能與同學或老師展開廣泛的協作,進行合作式、討論式、交流式、辯論式、競賽式等方式的探究學習。還能通過網絡進行在線交流、討論,開展相互幫助等探究學習。在自己學好外,還能帶動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共同探究提高。
【對小學英語自主合作學習課題分析】相關文章:
自主學習對大學英語教育的促進分析的論文11-12
小學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感受11-15
淺析小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11-23
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高效管理03-18
語文自主學習教學研究課題開題報告范文11-17
自主合作模式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03-14
淺析學習小組在大學英語自主學習中的作用03-19
談英語教學中的自主學習03-20
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