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談文化背景知識在聽力教學中的重要性

        時間:2023-03-28 02:43:19 英語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談文化背景知識在聽力教學中的重要性

        摘要: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過程的主體,是知識結構的主動創建者。在聽力教學中傳授文化背景知識可以減少學生對母語的依賴程度,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對教師來說,文化背景知識是教學中一項必要的內容。

        關鍵詞:文化背景知識 建構主義 聽力教學


        隨著語言教學的深入和發展,經驗的不斷豐富,文化背景知識愈來愈受到重視,并且成為語言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語言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聽力教學中,文化背景知識也同樣舉足輕重。聽力教學環節由學生、教師和課堂三部分組成。下面就這幾個方面分別來論述文化背景知識的重要性。
        1.學生方面
        根據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即學習的生成過程是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即原有認知結構)與從環境中主動選擇和注意的信息相互作用、主動建構信息的意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認知主體,是這個過程的主要進行者。學習者并非被動接受知識的灌輸,而是知識結構的主動創建者(吳曉真,2OOO)。他們通過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證實假設并解決問題——發現新問題這一循環往復的過程不斷擴建自己的知識結構(轉引自Woofolk,1998)。在建構主義看來,…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只能由他自己來構建完成,以他們自己的經驗為背景,來分析知識的合理性(劉書鋒,2OO4)。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瓕W生要成為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要把當前學習內容所反映的事物盡量和自己已經知道的事物相聯系,并對這種聯系加以認真的思考(劉書鋒。2OO4)。語言是思維的載體,是一個民族、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反映。因此,學生在學習英美國家的語言時,必然要涉及到他們的語言背景知識。
        聽力中涉及背景知識材料屢見不鮮,背景知識幾乎成了語言的主體。顯然具備背景知識能使學生有一種熟悉感,對所聽材料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甚至能彌補語言上的一些不足,如聽到這么一句話:pathtoNovemberisuphillalltheway。這里November是指the Presidentialelection to be held inNovember(即將在十一月舉行的總統選舉)。聽者如果不了解November指“十一月舉行的總統選舉”這一背景,那么就很難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王瑛,2OOO)。另外,有一些句子雖然沒有生詞和短語,但僅從字面上理解就會弄出笑話,如:Itrainseatsanddogs(天下起傾盆大雨),Ihaveasweettooth(我喜歡甜食)。英、漢是兩種不同的語言,屬于不同的語系,它們之間的差異形成了語言、生活習慣和行為準則的完全不同。學生對西方的地理、歷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藝術、風俗等因素了解不足,缺乏足夠的背景知識,只憑漢語思維進行判斷推理就很可能出錯,如“西風”(westwi.a)在英國是指溫暖和煦的風,而在我國則指寒氣襲人的風。這是地理環境不同而造成的信息差別。再以dog為例.dog是個十分簡單的詞。但由于中英文化的不同意義也截然相反!肮贰币辉~在中國人看來總是貶義的,人們常用“癩皮狗”、“喪家之犬”、“走狗”、“狗頭軍師”等等來描繪所厭惡的人。但在英美,狗往往含有褒義(尤其在諺語中),如everydoghashisdar(人人皆有得意時),Youare,indeed,aluck)"dog(你真是個幸運兒),Last,lightmyfathercamehomedogtired(昨晚我父親回到家中時非常累)(張向陽,1995)。假如對美國的政治歷史有所了解。具體的說,文化背景知識對聽力教學中學生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減少學生對母語的依賴程度
        文秋芳、王海嘯的研究表明:使用母語策略(即以母語為中介學外語)越多的人,四級英語成績的得分越低。對這一現象可能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學生使用母語策略的多少要受英語水平的制約;另一種解釋是人們主觀上有意識地遏止對母語策略的使用有利于英語水平的提高。從學習者的角度來看.
        完全依賴母語策略有礙英語學習的進步(文秋芳、王海嘯,1996)。這就要求在聽力教學中減少對母語的依賴程度。用英語進行思維、學習。長期以來,在外語教學中,人們將注意力集中于文化系統的內部,將語言與文化截然分開,致使外語教學重語言形式。特別是書面語言的學習,嚴重脫離文化語境,忽視目的語文化的民族特征,將母語文化習慣和文化模式套用到所學語言上去,從而發生文化干擾(袁彩虹、郎紅琴,2000母語在英語學習中產生負遷移。在聽力理解中,由于這種文化干擾,聽者往往很難跟上英美人說話的速度,很難充分理解他們的語言,從而導致聽力水平低下。在聽力教學中以多種形式生動地進行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用文化語言觀去指導英語教學,努力培養學生的文化習得意識,有助于克服母語遷移心理,養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通過大量的文化輸入,不斷豐富的英語語言材料的積累,讓正確的英語表達占領大腦,讓大腦始終沉浸在英語思維的氛圍中。才能使英語的理解達到自動化的程度,減少乃至擺脫母語的負面影響。
        1.2培養學生的興趣
        研究表明,語言偏愛動機,也就是說對外語本身的特別愛好。也能促進外語學習者努力學習外語。這種對外語的偏好可能源于對外語文化的興趣,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引起的(馬廣惠,20o5)。心理學理論認為:興趣是人積極探究某種事物的認識傾向,并對該事物給予優先的注意。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其特點是在從事學習活動或探求知識的過程中伴隨有愉快的情緒體驗,從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需要(陳琦、劉儒德,1997)。關于興趣與學習關系的研究表明,興趣不僅可以促進學習,改善效果,而且它以一種全新的機制把人的知識活動與情感過程統一起來,使學習者在獲取新的知識的同時,發展能力,培養創造性,塑造積極健康的人格(盧少兵,2003)。由于聽力課的教學通常是使用視聽媒體來完成的,加之聽力課文結構形式的重復性和程序性。單純地使用一種媒體,采用單一的教育手段就顯得機械而刻板(陳吉棠,1997)。
        心理學理論認為,刻板的,千篇一律的,多次重復的東西或方式,不易引起人們的注意,不會激發人們的興趣(黃希庭,1982)。另外,學生每人手中均有課本,對課文內容早就略知一二,如找到教師用書,一切真相大白,故新鮮感、神秘感消失殆盡。文化背景知識本身就是因學生對其不了解或知之甚少。才被融人到聽力教學中,因此,必然以其新穎性、獨特性引起學生的興趣,這樣,由于學生對文化背景知識興趣,從而消除了學生的壓抑沉悶的心理狀態及對聽力的厭倦抵觸情緒,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3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智力活動的組織者和維持者。注意和金錢能源一樣.是一種有限的資源,在某時刻,只能注意有限的事物。當教師要求學生將他們有限的注意能量全都花在他所說的每一件事上。學生只

        談文化背景知識在聽力教學中的重要性

        【談文化背景知識在聽力教學中的重要性】相關文章:

        談英語聽力提高的方法08-23

        談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04-11

        國際商務中談“守時”08-02

        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外文化在城市廣告中的研究05-21

        談在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精選12篇)08-16

        談盧梭教育理想中的“矛盾”04-24

        談英語原聲電影在視聽說教學中的妙用08-23

        談印度歌舞在電影中的敘事作用11-14

        談音樂在體育教育中的作用論文04-14

        談多媒體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論文(通用5篇)04-15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