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論中藥學自強之路
摘要: 在回顧中藥學高等教育50年來歷程和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與西醫(yī)學和西藥學相比,用構成一門獨立學科必備三要素(研究對象、知識系統(tǒng)、知識的生產方式)衡量,中藥學發(fā)展又是緩慢的、虛弱的,因此從調整中藥學發(fā)展重點、增強獨立自主意識、完善知識體系和提高中藥隊伍學術與業(yè)務水平等方面闡述中藥學自強之路。關鍵詞: 中藥學;道地藥材;龍骨
medicine;authentic herbs;keel 中藥的歷史十分悠久,但作為高等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中藥學》教材卻是十分年輕,始于1959年,迄今才50歲。正值建國60周年之際,回顧中藥學走過的歷程,探討所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對于中藥學的發(fā)展是必要和有益的。 50年來,中藥學發(fā)展迅速,形成很多研究的熱點,例如:病理生理條件下中藥十八反的實驗研究、藥對和配伍與藥效和成分變化的關系;藥材研究如緊缺貴重藥材的栽培或養(yǎng)殖以及環(huán)境和資源的保護、道地性研究,炮制工藝和機理研究;產品開發(fā)(治療、保健和抗衰老等),國際通行的GMP生產規(guī)范在我國逐步普及;標準化研究,包括藥材、醫(yī)院制劑、新藥,其基礎是有效物質和安全性的確定。中藥學學科地位隨之不斷提升,1990進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國家教委《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yǎng)研究生的學科、專業(yè)目錄》的二級學科行列,到1997年頒布《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yǎng)研究生的學科、專業(yè)目錄》時上升為一級學科,設有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吨袊t(yī)學百科全書》收入中藥學詞條。2002年教育部公布四所中醫(yī)藥大學為中藥學重點學科點,涌現出一批中藥學精品課程單位,培養(yǎng)了一大批中藥學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與時俱進,《網絡中藥學》跟上信息時代的步伐?傊,在生產、科研、教學、醫(yī)療、商貿等方面中藥學的進步,與1959年之前相比,可謂“突飛猛進”,以上所述必然掛一漏萬。但是,如果與西醫(yī)學、西藥學和同樣是具有濃重傳統(tǒng)的農學等相比,中藥學的進步又是緩慢的。原因并不僅僅在于年輕,構成一門獨立學科必備三要素,即:要有獨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對象;要有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題、規(guī)律等所構成的嚴密的邏輯化的知識系統(tǒng);要有學科知識的生產方式。對照這三要素不難發(fā)現,中藥學顯得十分“虛弱”,但不能特殊,而需自強,其路如下。
調整中藥學發(fā)展重點。任何一門學科,如果沒有明晰的概念,是不可能存在和發(fā)展的。新世紀全國高等中醫(yī)藥院校規(guī)劃教材《中藥學》(2004)云,“中藥學是研究中藥的基本理論和臨床應用的學科,是中醫(yī)藥各專業(yè)的基礎學科之一”。這一定義輕視或忽略了中藥物質復雜性研究,中藥是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如果武器不精良(沒有物質基礎作保證),很難想象“研究中藥的基本理論和臨床應用”會達到期望的目標,這可以從高等教育用最新的《中藥學》(2009年)總論可以看出,所謂中藥的基本理論(中藥的起源、歷代本草著作、藥性理論、中藥采制備集等),尤其是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有毒無毒、配伍、禁忌等并無新的突破。同樣,許多名老中醫(yī)一直在抱怨藥材質量“今不如昔”,影響臨床療效的發(fā)揮,也證明過去“一花甲”,“唯物”不夠,提示今后應作為發(fā)展的重中之重。例如,國家標準和大學教科書規(guī)定赤芍和白芍均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而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卻大相徑庭。一個物種的相同藥用部位成為兩種效用很不相同的中藥,實在不可思議和讓人匪夷所思,究竟是博大精深,還是故弄玄虛,實有必要而且迫切需要向受教育者、使用者和其他學者說清楚,講明白,至少要把問題的尖銳性和挑戰(zhàn)性提出來討論和研究。初步研究結果表明,野生和栽培、藥用栽培和觀賞栽培的芍藥(技術方法各適應于用根和賞花的需要)均存在顯著差別,為完整準確地表達赤、白芍的來源,建議白芍定義為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經藥用栽培,采收后去皮、水煮等方法加工干燥的根,赤芍定義為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 野生居群的干燥根。黑體字為極其重要的關鍵詞,省略了就會產生很嚴重的問題。現代中藥白芍(藥用栽培芍藥)的生產是明末清初以后的事情(亳白芍、杭白芍、川白芍名出1935年《藥物出產辯》,四川中江白芍栽培始于19世紀初);ɑ苁贩Q,觀賞芍藥的栽培始于魏晉而盛于唐宋。顯而易見,張仲景時代沒有現代白芍,其所創(chuàng)制的含芍藥方劑在現代來應用均宜以赤芍當之。
增強獨立自主意識。中藥學要躋身于現代科學行列,學術上的獨立自主意識是至關重要的。就現狀而言,中藥學獨立自主意識不強主要表現在多個方面,僅以有錯不糾(當然很難糾)和含“冤”不申,兩種現象加以說明。有錯不糾的例子很多:《中國植物志》把枸橘Poncirus trifoliata (L.)Raf.當成枳。實際上中藥枳實、枳殼和“橘窬淮而北為枳”的枳應為同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1];侯寬昭的《中國種子植物科屬辭典》(1958)曾誤將Liriope稱為麥門冬屬,《中國植物志》雖改稱山麥冬屬,但將Liriope spicata var.prolifera稱為“湖北麥冬”就極端錯誤,應該稱“湖北山麥冬”,以免誤導醫(yī)患;《中國植物志》的荊芥Nepeta cataria從來就不作荊芥入藥、葶藶Draba nemorosa從來就不作葶藶入藥,草本威靈仙Veronicastrum sibiri?cum從來就不作威靈仙入藥,所謂骨碎補科(Davalliaceae)骨碎補屬(Davallia)骨碎補Davallia mariesii從來就不是正品中藥骨碎補,科屬種的中文名都不恰當。中藥植物來源的中名錯誤是可以更改的,例如《中國植物志》將Pinellia pedatisecta的中名由掌葉半夏改為虎掌 ;將Seseli由邪蒿屬改為西風芹屬。問題是在《中國植物志》錯了而不改或未改時,我們是不能照搬的,堅持真理的權利在我們手中,用與不用事關中藥學自主意識,不宜小看。謝宗萬從20世紀60年代就呼吁把透骨草科(Phrymaceae)改為毒蛆草科,相應地把透骨草Phryma leptostachya L.var.asiatica改為毒蛆草[2],強調獨行菜屬(Lepidium)必須改為葶藶屬以符合中藥葶藶來源的實際情況,這種精神應該提倡。含“冤”不申的典型例證之一是,當面對甲骨學和考古學方面的院士和權威提出“人吞商史” (破壞甲骨文)和“糟;钡闹缚貢r,沒有申辯就把《中國藥典》1963年版一部和1977年版一部正文收載的龍骨、龍齒給刪除了,從1985年版開始《中國藥典》只是在附錄中將龍骨一帶而過,而龍齒則徹底消失了。其實“人吞商史” 的指控是站不住腳的,歷代本草和現代《中國藥典》認定的中藥龍骨,是距現在幾萬年到幾百萬年前古哺乳動物(如三趾馬、犀類、鹿類、牛類、象類等)的骨化石,其形狀很不規(guī)則,硬度大,有裂隙,幾乎沒有刻寫文字的平整表面。殷人真正用來刻寫文字的材料根本就不是龍骨,而是龜甲和牛骨[3],時間距今不過三千多年,完全沒
【淺論中藥學自強之路】相關文章:
淺論歐05-28
淺論廣告創(chuàng)意05-28
淺論形式美05-10
淺論境界、意境與意象04-28
淺論專利侵權責任06-03
淺論村民自治的本體題目08-28
淺論先秦“中和”美學思想05-03
淺論企業(yè)貿易秘密的保護06-04
淺論物權法上的區(qū)分原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