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心理學探討的論文
第1篇:舞蹈演員二度創作的心理學組構
二度創作對于舞蹈表演來說是不可忽略的必要環節,創作是舞蹈作品的根本屬性,而二度創作則是舞蹈的生命載體。本文所講的二度創作,是指在舞蹈藝術中,舞蹈演員在出色地完成編導制定的舞蹈動作和技術技巧之后,在不改變編導創作主調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主觀理解,運用積累的經驗、情感和表現力為劇中人物注入豐富的內心世界,使內容和情節和諧統一,達到完善作品的目的。當舞蹈演員深入到角色的內心世界后,會對提前構思的肢體動作做出微調,修改或者補充,直至角色升華,至此,便完成了舞蹈演員二度創作的整個過程。
一、何為舞蹈心理學,為何研究舞蹈心理
舞蹈心理學是研究舞蹈活動過程(包括創作,欣賞和教學過程等)中各種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舞蹈心理學必須以人為物質支撐,來平衡心理學和美學之間的關系,它既是藝術學和舞蹈學的一個門類,又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舞蹈心理學既可以從舞蹈藝術與舞蹈教育的環節來建構它的學科體系,也可以從普通心理學的角度來建立自己的學科體系。
藝術作品包含著人們的心理與精神生活的需要,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以及禁錮在狹小圈子里的被遏制的某種欲望,是藝術在當代社會里比較顯性的特征,舞蹈藝術亦是如此。這類需要和欲望的距離是心理距離的內涵和根源,人不僅生活在現實社會里,人還生活在理想和未來里,藝術無法集中或批量地密集化生產,需要通過客體單位拉近藝術與生活之間的距離,這就需要從想象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心理距離產生的心理機制的問題,明白了這個問題,對舞蹈表演與再創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對于舞蹈編導、舞蹈演員、以及舞蹈觀眾而言,都涉及舞蹈的心理問題,本文以演員的心理感受方式為主線,找尋吸納在二度創作之上的心理因素。首先,舞蹈藝術呈現出的視覺效果是多重的,而非單純的肢體動作,舞蹈區別于體操,是由于舞蹈的意識、思維、心理、感覺占主導地位,這些隱性因素集中做出暫時且獨立的舞蹈反應,給人以視覺刺激和感官享受,對于編者而言,除了具備舞蹈的審美編創能力,還需了解觀眾的心理活動,審美感受以及核心問題反饋,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拉近舞臺和觀者的距離,就是在拉近作品和心理的距離。對于舞者來說,形體訓練并非是一種肢體反應,更多地融合了自身理解與個人意識的感知覺,如何正確領悟編者的意圖,掌握人物情感,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舞者自身的藝術修養、心理素質和對作品語匯的再創作,通過了解一系列的演員乃至觀眾的心理變化,對舞蹈作品得到肯定與認可是大有裨益的。
二、從舞蹈客體的表現看演員二度創作的縱向發展
舞劇最能體現演員對角色的把握程度,以及再創作對角色是否深入人心的影響,舞蹈演員將舞蹈作品完整地呈現在舞臺上,并不意味著作品的終結,它的完整復述只是提供了一種引導和啟發,舞劇是以舞蹈為基本表現手法,而舞蹈又是通過人的肢體語言來表達使演員完成互通互懂的“形象語言”,舞劇不僅成為不同國度和民族之間增進了解,促進文化交流的一個渠道,也是演員積累創作經驗的有效途徑,這就要求我們的舞蹈演員在舞劇的表演過程中不斷成長,提高自身修養并結合個人理解與感受,豐富和完善舞劇的質量,才能在舞劇或舞蹈作品中呈現出更好更大的亮點。
以民族舞劇《阿詩瑪》為例,簡要分析演員再創作的作用,首先這部舞劇采用全舞蹈化的結構,無場次的表現方式,舞蹈有七個部分構成,分別用白、黑、金、灰、紅、藍、綠劃分舞段結構,簡潔明了地連貫起敘事進展和主線,除了用穿梭不止的群舞和舞美效果來呼應主人公“阿詩瑪”的單純善良外,要想進一步成功表現人物性格的魅力,就需要客觀環境的支持和舞蹈演員對角色的通透闡釋,并與舞劇色塊一起建構角色內涵。劇中對顏色分割的劇情結構相對應的人物心態,做了明確的劃分,劇情節奏的起伏與人物內心世界的波瀾相統一。其次,從舞劇整體結構的表現手段來看,一方面是它選擇了以人物為主線的創作手法,準確而完美地賦予人物以獨立情感,舞蹈演員真情實感地投入其中,將個人情感與人物性格完美地融合到一起,使劇中人物性格迷人又極具感染力,另一方便,“阿詩瑪”的演員正是與客觀世界產生了關系,從各種顏色中得到啟迪,產生觀念,認真分析人物性格特點,在符合人物特點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理解,便有了傳神的動作表演,朱光潛在《西方美學史》一書中說:人憑感覺器官接觸到外界事物,感覺神經就興奮起來,把該事物的印象傳到頭腦里,就產生一種最基本的感性認識,叫做“觀念”,“意象”或“表象”!栋⒃姮敗肪褪鞘艿娇陀^世界的推動與感覺器官的影響,引起心理情感的共鳴,便產生了如何展現《阿詩瑪》的“觀念”。像最后一段阿詩瑪被洪水吞噬,群舞演員身著白色衣服,利用肢體語言的表現,模仿水的“翻滾”“涌動”,演員被客觀環境詮釋得淋漓盡致,演員也因受燈光冷暖色調變化的影響,情緒激昂,更加忠于表現。
三、從演員二度創作心理到舞蹈作品呈現的橫向延伸
舞蹈是一種特殊的精神文化產品,由于舞蹈的載體是人本身,這就注定了舞蹈是與我們關系最為密切的藝術,一部經得住時間考量的舞蹈精品,其經久不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隱性的因素就是舞蹈演員的再創作,舞蹈演員在與編導溝通之后,就面臨著以怎樣的切入點進入到人物角色之中的問題,要想使劇中人物活靈活現,有感、有情、有姿、有態,就必須要求演員經過從本體個人到劇中人物,從初步體現到有血有肉的轉變過程,對于演員的二度創作能力,通常有兩個渠道,一是來自學院提供的系統化教育,二是自覺或不自覺間形成了對于舞蹈的獨立思考和判斷,具有了轉化、積累和消解的能力,否則,很難對舞蹈再創作進行準確且有成效的調整。
德國現代芭蕾舞劇的晚期代表作《奧涅金》,是全世界芭蕾演員最想跳的作品之一,在經過無數次地排練、磨合之后,芭蕾舞蹈演員張劍談到自己的感受時這樣說:“我以前跳過的很多角色多沒有像這個戲的年齡跨度這么大,以前都是表現一個清純的小姑娘,都是比較統一的一個人。而這個人物大家從最開始的一種樸實、天真的農村姑娘,一直到她最后成為公爵的太太,她的身份完全變了。加上時間,還有她跟奧涅金之間的愛情,這中間有很多很復雜的人物關系。首輪天橋劇場的演出我演了三場,就覺得每一場演出都不一樣。每一次跳的時候,都會想我這個地方可以這樣處理,那個地方可以那樣處理,這可能也是給我們這樣一個發揮自己的空間!痹谖鑴∽詈笠荒焕,女主人公的獨白,就是舞者個人結合了自身理解的自然感情的流露,這里所指的舞蹈感情亦或者說是舞蹈感覺,是唯有舞者內心世界迸發出激進、深刻或者連續的心理建設,才有的屬于自己的感覺,舞者賦予自身情感,人物便有了情感,感覺便隨之而來,這感覺是支撐舞蹈隨勢而變的美好印象,是瀟灑靈動的瞬間碰撞,舞蹈在人物的肢體運動中,無時無刻不在表現著語言無法表達的張力,二度創作體現著舞蹈演員的自身修養,并能更好地促進舞蹈作品創造性與完善性的良性循環,這才是舞蹈演員二度創作的真正價值。
提到感覺,有必要簡單解釋一下,在一般心理學中,感覺是指人的感知器官對外在事物刺激作用下的直接反應,是在大腦的直接參與下,對真實存在的外在事物做出的真實反應。人類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對世界觀認知的時候,藝術觀也隨之改變,但對藝術的理解不單單是對某部作品的喜惡,而是當想象空間作用于感覺器官時,產生的無限抽象的感覺,舞蹈感覺是一個優秀的舞蹈演員探索和打開想象世界的必由之路。舞蹈演員的二度創作直接影響一部作品的優劣程度,是一部作品的靈魂,舞蹈演員的肢體問題從來都是屬于外在的技術性的問題,支持演員再創作的抽象的心理連鎖反應才是舞蹈的終極目標,正如德國哲學家柯特·薩克斯說的那樣:“人們需要舞蹈,因為一種對生機勃勃的熱情推動著你舒展自己懶散的筋骨,也因為跳舞使你獲得了魔力,這種魔力給你帶來了勝利、健康和生命!
第2篇:淺析心理學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
心理學作為教育史中最具代表的學術之一,經久不衰地發展著。同時,教育結合心理學之所長,正在迅猛發展著。教師可以有效發揮心理學的優勢,通過分析了解各類學生的心理狀態和變化更有效地進行教育指導。不難看出,心理學與教育是息息相關的,教育緊緊依賴著心理學。一直以來,舞蹈教育都是以教學為基礎,通過合理的舞蹈課程配合有效的教學方法,其中如何進行教與學也一直是教師和學生苦苦追尋的。事實上很少有教師將心理學有效應用于舞蹈教學,其重要原因是有些舞蹈學校和教師并沒有正視心理學在舞蹈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沒有正確運用心理舞蹈教學方法,導致大部分舞蹈學校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學習狀態低迷,無法教育出優秀的舞蹈學員。因此,分析研究出心理學在舞蹈教學中的作用價值,讓教師與學生真正認識心理學是現在應該完成的首要任務。
一心理學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ㄒ唬┬睦韺W與舞蹈教學的關系
心理學譯成英文是“psychology”,由“psyche”和“logos”兩個希臘文字組成,意思分別是“心靈”和“解說”,即“心靈的解說”,實際上就是一門研究人類行為與心理活動規律的學科,涉及領域非常廣泛,影響力也不同凡響。舞蹈教學不同于其它正常學科教學,具有互動性,需要教師與學生遵循舞蹈動作的統一標準,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包括教學內容、學生接受能力和學生心理素質等等。通過心理學理論的指導,從心理學的角度觀察舞蹈教學活動,便可發現舞蹈教學遵循著立體、連續、流動的心理活動走向,具備其特有的發展系統和規律。在舞蹈教學的發展系統中,心理學所扮演的角色往往對整個舞蹈教學起到關鍵作用,其影響也不可估量,不僅包括對普通、專業技能的培養,對舞蹈創造力的形成也頗具影響。來源于生活的藝術最具欣賞價值,舞蹈也不例外。要想使舞蹈具有更高的欣賞價值,就需要將舞蹈想象成生活,把生活中的故事抽象化,形成于大腦中。比如:頗具影響力的天鵝舞,舞者在表演的時侯會把自己想象成美麗的白天鵝,把舞臺想象成清澈的天鵝湖,獻給觀眾更加生動舞蹈表演。這種抽象化想象正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心理現象,屬于心理學范疇,由此可見心理學與舞蹈之間的緊密關系。
。ǘ┪璧笇I教學特點
自從舞蹈專業開辦以來,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舞蹈領域的資金投入也不斷加大,使有關舞蹈的工作更具吸引力,學習舞蹈專業的學生逐年增多。舞蹈不僅限于自娛自樂,它還是一種與大眾文化相結合的藝術活動,需要舞蹈專業學生具備更高的綜合文化水平,全面提高普通、專業素養,在求學期間不僅要注重舞蹈專業課,理論課程也要跟上步伐。要根據舞蹈專業的特點進行針對性學習。以下是舞蹈專業的主要教學特點:
。1)全面培養優秀舞蹈學員、教練及編導;
(2)舞蹈專業的錄取條件逐年提升,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也不斷提高;
。3)舞蹈專業的基礎能力水平穩步提升;
。4)舞蹈專業院校以舞蹈科班生作為主要生源;
(5)心理教育不斷影響舞蹈教學體制;
(三)心理學在舞蹈教學中的價值體現
由于我國現今的舞蹈專業教學體制中,對舞蹈專業學生還沒有開辦針對性的心理學課程,阻礙了心理學在舞蹈教學中的發展速度。其中,師范類舞蹈院校應該更多的開辦心理學知識課程、加強心理學教育,主要是為了加強師范院校學生對心理學理論和職業教師技能的學習,有助于獲取更多心理學知識以備未來的教育生涯,方便分析了解學生的心理現象特點,提高教育能力水平。
在未來的教育發展趨勢中,心理學是教師必修的課程之一。讓學生在教學的起跑線上領先,就必須從學生的心理開始入手,心理學在這時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應該在舞蹈教學過程中仔細分析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心理素養以及身體素質等等。根據不同學生的身心特點,對心理現象進行透徹分析,并找出有效的問題解決方法,以最佳的教學方式進行舞蹈教學。所以,舞蹈教師必須熟練掌握心理教學技巧和心理學理論方面知識,對心理學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深刻研究,致力于學生的身心發展,進而提高學生的舞蹈專業素質。
二心理學因素在舞蹈教學中的分析
從心理學角度出發,舞蹈專業知識可分為兩種:一是以感知、記憶理解為主要獲取形式的知識;二是以模仿和文字理解為主要獲取方式的知識,從觀察中學習舞蹈知識要領,模仿學習教練的舞蹈動作。通常將舞蹈教學過程分為注意過程、保持過程和機動過程。
學生的心理學因素在舞蹈教學中針對不同的舞蹈專業角度也是不同的,一種是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記憶以及自我控制等技能進行舞蹈學習,主要是對自身意識的控制。將其過程具體分為:動作局部掌握、動作總體掌握以及動作協調掌握。另一種是師生面對不同舞蹈教學情況所產生的情緒變化。學生的心理抗壓能力、學習舞蹈的積極性、基礎技能的掌握程度、對新舞蹈的熱情以及團隊意識,都是使學生產生情緒變化的主要心理學因素;教師的舞蹈教學態度、舞蹈教學技術、教學時的道德水平以及語言表達方式等等,都是使教師產生情緒變化的主要心理學因素。因此,學生和教師的心理學因素可能對舞蹈教學產生不同程度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三心理學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培養學生在舞蹈學習中的意志品質
舞蹈教學中,意志品質決定學生面對不同情況所做出的反應,影響這舞蹈學習的方向和效率。因此,培養學生在舞蹈學習中的意志品質是學生必須經歷的。教師可以為學生適當增加舞蹈訓練量,加強學生舞蹈專業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身體和心理上的忍耐力;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組織舉辦校內舞蹈表演比賽,讓所有學生都踴躍參加,評選出名次,使學生們了解相互之間的舞蹈能力差距,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學會從失敗中崛起,有助于學生人格的發展。
。ǘ⿲⑿睦韺W理論應用于舞蹈教學
將復雜的心理學理論實際應用于舞蹈教學中,教師是其中的關鍵角色,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學理論學習,并且應用于舞蹈教學課程中。主要涉及兩種心理學理論:
(1)羅森塔爾效應,從教師自身角度調整對學生的期望值,進而改變學生的舞蹈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對舞蹈學習的信心,將學習效率最大化。
(2)態度端正理論,教導學生正確的舞蹈學習態度,勤奮努力,不惜汗水地進行舞蹈練習,打造良好的舞蹈學習氛圍。
。ㄈ┡囵B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想象能力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往往取決于學生的舞蹈天賦潛能,這需要教師進行相應的引導激發,讓學生充分發揮體內的舞蹈潛能是每個教師的重要工作任務。具體方法措施可分為以下幾點:
(1)調動學生對舞蹈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拓寬學生的舞蹈見識度,對提高學生想象力起到非凡的作用。
。2)組織學生積極參加舞蹈表演活動,累積實踐經驗,不畏懼失敗與挫折,學習舞蹈編排程序。
。3)開闊舞蹈學習眼光,主動去學習了解不同形式的舞蹈藝術作品,并且取長補短,培養創新意識打下基礎。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具備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將舞蹈作品與生活相結合,提高舞蹈表演的觀賞價值,為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做好鋪墊。
(四)提高舞蹈學習過程中的合作意識
合作主要表現在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配合,對舞蹈教學來講都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合作可以將學生之間的不同意見統一,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教師應該教導學生們之間應該互相信任,加強學生合作意識;促成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將學生們凝聚成一個集體,把所有力量凝聚在一點,更加有力的進行舞蹈教學任務;嚴格安排舞蹈活動的進程,使活動全過程無摩擦,和平地發展,有助于學生之間的團隊凝聚力形成。
。ㄎ澹┯洃浥囵B
記憶是一種心理過程,是人對過去事件在大腦中的反映。連接人們的過去與現在甚至將來,同屬于心理學的范疇。舞蹈表演中的記憶分為情緒記憶和形象記憶,前者是根據舞蹈的情緒來找出自身對該情緒的記憶,使情緒能在舞蹈中體現出來;后者是根據舞蹈表演的人物形象,找出自身對該形象的記憶,使該形象在舞蹈中更深刻。由于人的記憶培養非常復雜,需要將其結合舞蹈教學進行透徹的研究,才能發揮出記憶在舞蹈表演的作用。
。┨岣邔W生的元認知能力
元認知是指個體對自我認知活動的心理狀態、能力、人物、目標等的自我調節和規劃,即對認知的認知,對舞蹈學生來講更具指導價值。元認知能力就是學生對自身學習的自我監控,準確充分地認識、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檢測并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應該專注于學生本身,在課堂中激活學生的元認知能力,掌握舞蹈技能的同時還應該具備自學能力。
四結語
心理學的確在舞蹈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心理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分析學生和教師的心理狀況,揭示其心理規律,有效研究人類心理的活動發展。通過心理學在舞蹈教學中的靈活運用,不但可以營造輕松的教學互動氛圍,還可以使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合作團隊意識、意志品質等能力方面得到有效提高和發展,F今心理學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還沒有得到完全推廣,但是伴隨著心理學理論不斷完善舞蹈教學模式,心理學終有一天將成為舞蹈教學的必修課程。
第3篇:積極心理學在舞蹈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一、積極心理學的概述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并沒有嚴重心理疾病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學家要以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質和能力等方面,這與傳統意義上的心理學研究有著差異。在傳統心理學中,我們經常聽到與提到的詞匯是病態、幻覺、焦躁、壓抑、狂躁,而很少關注積極、健康、向上等方面!缎睦韺W摘要》電子版的搜索結果表明,自1887年至2000年,關于焦慮的文章有57800篇,關于抑郁的有70856篇,而提及歡樂的僅有851篇,關于幸福的有2958篇。搜索結果中關于消極情緒與積極情緒的文章比率大約為14:1。從這個統計結果來看,一直以來大部分心理學家的任務好像只是解釋消極情緒的成因以及探討怎樣消除人們的消極情緒和消極行為。但僅僅這樣是遠遠不夠的,怎樣才能幫助并沒有心理疾病的正常人更加開心、健康、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問題對心理學家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二、積極心理學在舞蹈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最近幾年來,由于“藝考熱”的不斷興起,越來越多從沒有接受過專業舞蹈訓練的普通高中生選擇舞蹈專業。因為舞蹈專業與其它專業相比錄取分數線較低,而各個高校舞蹈專業的擴招,也使許多普高生選擇了舞蹈專業。普通高中生與受過系統訓練的中專生相比專業基礎較差。因此,許多普通高中生進入專業舞蹈院校后開始變得不自信,束縛住了自己的天性,壓制了本身的表現力與創造力,從而逐漸地失去了對舞蹈的學習熱情。
舞蹈教學要想達到完美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愉快和充實,就要真正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下面就以普高生為研究對象,探討積極心理學在舞蹈教學活動中的應用。
。ㄒ唬┙處煹膽B度:對普高生來說,老師的態度對學生的心理會產生重要的影響。舞蹈老師的一舉一動,如一個表情、一個微笑、一句話對課堂氛圍的影響都是至關重要的。在舞蹈教學中,舞蹈教師有著多種的角色定位,不僅僅擔任著導師的角色,同時也是學生的“伙伴”,老師要將自己的熱情傳遞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ǘ┙處熀蛯W生間的互動:一個愉快的課堂氛圍取決于舞蹈教師與學生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例如在舞蹈課堂中,教師可適當地轉換角色,改變角色的單一性與權威性,親近學生,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與熱情。當學生有了進步和出現積極情緒時,要馬上予以鼓勵,這樣才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更加活躍、更具有創造力、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
。ㄈ┱n程內容的開發:對于現在的學生來說,在課堂中應該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積極心理學可以挖掘學生對舞蹈的原始興趣,老師應為學生提供機會,將可以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體驗融入課程中。以劇目課為例,在排練舞蹈前,老師帶學生們觀察劇目中的形象,親身感受舞蹈想要表達的情感,并且還可以觀看電影與書籍,讓學生了解在生活中看不到的、經歷不到的事物,并從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用這種觀察和體驗方式,不但激發了學生的情感世界,也使學生在舞蹈表演中很好的融入角色當中。
三、結語
積極心理學的指導思想、主要理念都對普高生的舞蹈教學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要以促進普高生的心理健康與適應能力為目標,以轉變教學理念為關鍵點,使普高生在課堂上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從而更好地投入到舞蹈學習中。
第4篇:心理學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1.舞蹈教學中的心理學應用分析
1.1學生的心理因素
在學生學習舞蹈的過程中,首先是心智技能的形成。在教師的教學環節,學生所用的觀察、模仿技能都屬于形象技能,通過對教師教學的動作的記憶和組合,綜合的提升心智技能的能力,一般來說,心智技能就是學生對于自我意識的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可以分為局部動作掌握、整體動作掌握和協調性動作掌握等幾個階段。其次是學生的情緒處理,教師和學生是教學過程中兩個重要的主體,兩者的情緒變化都會對教學的進行產生一定影響。學生的情緒反應在其學習的態度,學習的動機、面對學習中困難的處理辦法、基礎能力、學習積極性、團隊意識等,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學生的情緒出現問題,比如緊張、焦慮、自卑等心理狀態,這樣的心理會對教學造成很大的不良反應。教師的情緒表現為教學的態度、對待學生的態度等,表現為沒有耐心、暴躁等,教師的負面情緒同樣會給教學過程帶來不好的影響。
1.2提升學生的元認知能力
元認知能力是心理學中,個體對于自我認知環節中,對于自我心理狀態、能力、目標等進行的自我規劃和調整,學生的元認知能力可以理解為學生對于學習信息的加工、處理過程,在舞蹈這一動態的教學中,學生的元認知能力非常重要。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的做課堂筆記,使學生對于舞蹈可以有重復性的記憶,教師要強化課堂教學,增加學生的理解,并且讓學生講述舞蹈的含義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學生要對自身的學習進行監控,積極的進行自身評價,從而讓自己的舞蹈更加協調。教師要明確教學的重點,不要采用灌輸式的教學,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干涉學生的思考,而是指導學生,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舞蹈內容。
2.心理學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2.1學習與舞蹈教學有關的心理學知識
關于舞蹈教學的心理學指導理論非常多,如何將理論與實際的教學聯系到一起,就需要教師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心理學知識儲備,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運用到教學課程中。教師需要轉變其自身的態度,改變面對學生的態度,避免煩躁,并且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心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舞蹈的學習中。教師要不斷的調整對于學生的成績期待,多多的鼓勵學生,讓學生恢復信心,從而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
2.2培養學生的意志力
意志力的培養是對于學生內在性格的很好鍛煉,對于舞蹈學習來說,更需要學生的長久堅持。教師在教學課程中要注意節奏的變化,適當的延長學習的時間,從而提升學生的體力和忍耐力,鼓勵學生參加社會演出活動,讓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到實踐,并且讓學生多經歷成功和失敗,從而培養出學生堅韌的性格。
2.3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在舞蹈教學中,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不斷的挖掘學生的創造潛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的鼓勵學生通過其他方式來擴充關于舞蹈的知識,比如網絡、書籍、表演視頻等,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創作的元素,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讓學生不斷進行探索;教師可以積極的組織各種戶外互動,讓學生參與其中,多積累舞蹈經驗;讓學生講述對于課程的見解,提出不同的問題,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更好的發揮。
2.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合作,不僅是教師之間的交流,還是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可以讓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將學生的建議納入到教學中,可以提升教學的效率。在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時,需要做好以下幾點:首先是培養學生之間的信任,促進學生養成互相合作的意識,教師要在這個過程中控制活動的整體進行,防止意外事故的出現,再有就是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從而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以團隊為中心,提升互相的配合能力,從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意識。
在舞蹈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心理學,可以更好的營造教學分為,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的思維,綜合的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創新意識、認知能力等,從而讓學生的舞蹈教學更加高效。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態度,積極的鼓勵學生,挖掘學生的創造潛力,從而積極的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要養成互相合作的意識,從而將舞蹈發揮出更好的水平。
【舞蹈心理學探討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