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析太炎閱讀過程中的學術批判精神
章太炎先生閱讀中的懷疑和批判精神特質,但是并不止步于此,太炎先生的批判精神具有學術創新的深遠意義,以下是小編搜集整理的關于太炎學術批判精神探究的論文范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章太炎先生學術深湛,藏書豐富。20世紀80年代初,經著名史學家、暨南大學教授陳樂素先生引薦,章氏后人將太炎先生生前三千多冊藏書分批捐贈給暨南大學,由暨南大學圖書館收藏。在這些藏書中,有不少經太炎先生閱讀并留下大量眉批、封面題簽、書中夾條、篇章句讀,這些學術成果,經暨南大學羅志歡等人整理后,輯錄成《章太炎藏書題跋批注校錄》一書,于2012年10月在齊魯書社出版。該書精選了章太炎藏書中有著重要學術價值的太炎先生題簽手跡等成果,具有相當高的文獻價值和學術價值。從個人閱讀史和學術研究的角度看,一方面記錄了太炎先生的私人閱讀史,一方面展現了太炎先生的學術精神。
本文將從學術批判及學術創新的角度,探析太炎先生在閱讀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學術批判精神。
姜義華先生在《章炳麟評傳·序編》中,分析了章太炎先生在中國學術史上卓有建樹的三個重要原因,其中之一是:章炳麟敢于懷疑,勇于批判,更重視建設,重視真理的揭示。因而,他在思想上、學術上的懷疑、批判、建設,格局都非常宏大而不偏狹。[1]也就是說,太炎先生在學術上的懷疑、批判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和意義。筆者在研讀《章太炎藏書題跋批注校錄》時發現,太炎先生在閱讀過程中所蘊含的學術懷疑、批判意識,與其秉承的“求是”理念相一致。太炎先生在《菿漢微言》中說道:“學術無大小,所貴在成條貫。制割大理,不過二途:一曰求是,再曰致用。下驗動物植物,上至求證真如,皆求是耳。人心好真,制器在理,此則求是、致用更互相為矣。”[2]45在《與王鶴鳴書》中也闡述了同樣的觀點:“學者將以實事求是,有用與否,固不暇計。”[3]151在《與鐘君論學書》中亦曰:“學在求是”[4]279。陳平原先生在《“求是”與“致用”———章太炎學術思想核論》一文中,專門論述了章太炎學術思想內核中的“求是”理念。[5]太炎先生在中國近代學術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他在閱讀過程中的懷疑、批判精神,與中國古代先賢們有著一脈相承的精神特質。這種特質就是,讀書學習和做學問要有懷疑精神。
章太炎先生藏書宏富,據統計,藏書中經太炎先生批注、句讀、題簽的書籍有60余種、600余冊,批語、序跋、題記近800條。[6]5《章太炎藏書題跋批注校錄》中輯錄的書籍有46種,輯錄的題跋批注近800條,內容涉及語言文字學、宋明理學、歷史學、文學、佛學、醫學等諸方面。[7]836其中有大量批注涉及學術懷疑和批判,通過對這些批注進行分析,我們可以將太炎先生的學術懷疑、批判類批注,分為質疑、存疑、指錯、糾錯等類型,下文將逐一列舉批注實例。
一、質疑
質疑,是指提出疑問,待人解答,《辭源》曰“心有所疑,就正于人”[8]3242。太炎先生所讀基本是古書,原書作者已經無法回應,但是所提問題仍然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可以激發學界繼續討論和研究。
太炎先生所藏宋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三十卷中,“太炎批語”第16則曰:“秀禪師傳法于普寂,見獨孤及《三祖碑銘》,而此不言,何也?”[7]46對原文的史料缺漏進行質疑。第20則曰:“禪人不諳史傳,以訛傳訛,乃楊大年修《傳燈錄》不為考證,何也?”[7]48”對原文關于東晉許詢的年齡記載進行質疑,并反問當時學人為何考證不仔細,以致以訛傳訛。
太炎先生所藏宋許叔微撰《普濟本事方》十卷與《類證普濟本事方(續集)》十卷中,“太炎批語”第10則曰:“宋人常藥皆用煮散,分劑甚輕。乃于流黃、水銀反恣用之,何也?”[7]77第19則曰:“此方本范汪內補散,但多黃蓍一味耳。而宋世瘍醫已不復知,何也?”[7]84太炎先生在此,依據他對中醫的精熟和對宋人用藥習慣的了解,發現并質疑這本由宋人撰寫的醫書中不合當時常理之處。并且類似的發現和質疑在醫書類批注中屢見不鮮,這里簡錄幾則以便觀其大概。
太炎先生所藏明吳有性撰《溫疫論》二卷中,“太炎批語”第20則曰:“是論超卓,前無古人。然終不能知雜氣為何物,則所擬方劑果則可信耶?”[7]309太炎先生在此首先肯定觀點可嘉,但是對于其中所論雜氣尚有質疑,所以對其所列方劑也產生質疑。太炎先生所發質疑,也許并不是針對觀點本身提出的,而是為了“求是”。如果雜氣論尚不清楚,那么整個方劑都會受到質疑。
太炎先生所藏宋尹洙撰《河南先生文集》二十七卷附錄一卷中,“太炎批語”第1則曰:“自曹、馬以來,立君不能輔而代其位者,何啻一世,獨責陳氏,何也?”
[7]309太炎先生的質疑體現了對自己原有知識儲備的自信和對所讀文章記載的疑問,以歷史史實拷問原文的不嚴謹之處,體現出太炎先生追求真實的嚴謹治學態度。
太炎先生所藏明唐順之撰《唐荊川先生文集》十二卷外集三卷附錄一卷補遺五卷中,“太炎批語”第1則曰:“奏議貴乎閑雅。朝廷尊儒,謂其有修己治人之實耳。言‘躬行’是矣,言‘妙悟’何居?”[7]427“太炎批語”第11則曰:“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文見《周官》。何得云諸侯相與,‘有聘禮無朝禮’乎?”[7]433太炎先生對原文中的一些文字表述產生質疑,并給出自己參照的依據,可以說質疑批判要成理,必須有根有據。
太炎先生所藏清彭紹升撰《二林居集》二十四卷中,“太炎批語”第23則曰:“若上下神只,直一凡夫耳,向之謝過,何為乎?”[7]483“太炎批語”第34則曰:“漢高與雍齒有怨,未嘗云齒有罪,此說何據?”[7]488“太炎批語”第44則曰:“‘不知天’、‘何以知人’,此語無根。”[7]494上述幾條批語說明,有的與歷史史實不符,有的推理不當,有的沒有根據。太炎先生閱讀時對文句的內涵和意義,時刻用“求是”的鏡子來對照,發現問題,即使微小的瑕疵也不放過,這種質疑和批判的精神,是他學術精神中最核心的部分。
二、存疑
存疑,是指有疑問,暫時存而不論。太炎先生在閱讀所藏書籍時,發現了一些疑問,但是受限于各種因素而無法釋疑,所以保持存疑狀態。提問體現了閱讀過程中的批判性思維活動,對于疑而不解的問題,存疑本身就是對學術的一種尊重和敬畏。
太炎先生所藏清王先謙撰《前漢書補注》一百卷中,“太炎批語”第1則曰:“秦始皇二十四年滅秦。如皇甫謐說,高祖時年三十四矣。及壯,試吏,其時為楚為秦未可知。”[7]30“太炎批語”第3則曰:“《毛詩》乃通行隸寫之本,故不數之,非于其傳授存疑也。”[7]30太炎先生對原文中的一些歷史表述產生懷疑,但是限于不能考證確定,所以存疑于此。
太炎先生所藏明王守仁撰《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中,“太炎批語”第88則曰:“此語何據?”[7]365這一存疑的表達,是針對原文而提出“志于道”一章中的“藝者,義也,理之所宜者也”而提出。太炎先生因為不明白這個論斷出自哪里,并且這句話的意義是否成立和可靠都是存有疑問的,所以發問“此語何據?”。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二十四卷中“太炎批語”第2則曰:“東原真有是言否?”[7]471太炎先生針對原文標明引用戴東原所講的故事,產生疑問,但是無法求證,所以存疑于此。
三、指錯
指錯,是指出、指認錯誤之義。指錯是根據已知的知識,對照并指出所讀文本中的各種錯誤和問題,既是提出問題的過程,也是學術批判的過程。指錯是需要很大勇氣的,更需要扎實可靠的知識功底,否則何以敢指出錯誤,又何以能指出錯誤。
太炎先生在所藏戴震撰《毛鄭詩考正》四卷中,“太炎批語”第4則曰:“戴君惑于三家、鄭《箋》之說”,對于相關歷史文獻“忽焉不察,成三家、鄭氏之謬,何哉?”[7]10對其中的錯誤,直接指出,并給予文獻佐證。
太炎先生在所藏清張行孚撰《說文發疑》六卷中,“太炎批語”第8則曰:“此段論《雅》、《頌》之體甚核。然益見夏聲之義不能括《雅》,《雅》又何必定為夏哉?”[7]17接著“太炎批語”第9則曰:“《雅》既專訓夏,《頌》又何以有夏名?明明溷失,奈何看不著是旁義?況已言之,何用糾纏不已?”[7]17太炎先生從原文中發現自相矛盾之處,并指出其中的錯誤。
可見太炎先生閱讀時專深精到。如果不是深入文本的內部,讀者難以發現文中前后內容表述上細微的不一致。太炎先生在所藏清黃式三撰《春秋釋》二卷中,“太炎批語”第2則曰:“胡、黃二說并失之。”[7]19暨南大學王彥坤教授對這一批注論道:“糾黃氏之偏失,釋疑解惑,言之鑿鑿。”[7]18太炎先生在所藏日本長井江洐撰《江氏周易上經時義》十二卷附《序說》一卷中,“太炎題跋”曰:“是子頗能援引古義,在東方學士中獨為嫻雅。唯學《易》未得門徑,好用匈臆,如爻辰之說,全異舊義。如以爻辰為非,則屏絕弗言可也,何為巧用其名而又異其義耶?八卦方位改易舊常,直謂漢世至今錯仞卦位者,尤為荒誕矣!”[7]23太炎先生對原文作者先褒獎其“頗能援引古義”,但是其存在的問題是很致命的,所以也直指其弊。特別是對《易》的研究,原文作者“好用匈臆”,主觀臆斷,導致“荒誕”。太炎先生所藏清王先謙撰《前漢書補注》一百卷,“太炎批語”第6則曰:“不必依《張騫傳》補字!端洝繁痉侵币锻ǹ肌纺艘砸庠鲎。”[7]32太炎先生不僅指出原文之繆,而且指出原文所參考的更原始文獻本身就存在問題,足見太炎先生讀書之功夫。
如果不經過一番讀書和知識積累的話,要指出這樣的錯誤幾乎是不可能的。太炎先生所藏宋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三十卷中,“太炎批語”第1至7則,均指出原文中的論述有“附會”之嫌。[7]38—42太炎先生所藏金成無己撰《傷寒明理論》四卷中,“太炎批語”第6則曰:“既云‘躁為熱之甚者’,又云‘陰盛隔陽’,自相矛盾。”[7]54太炎先生是卓有成就的中醫文獻學家,尤其對《傷寒論》的研究,他曾自詡,在他的學問中醫學第一。由于太炎先生精通中醫文獻,所以對中醫文獻發文指錯是常有的事,這一則批注就體現出他對《傷寒論》的精熟。
太炎先生所藏清吳塘撰《問心堂溫病條辨》六卷中,“太炎批語”第24和25則,對原文的醫學觀點只批兩個字“誕妄”[7]277,意思是說,這些觀點是錯誤的,太炎先生在中醫文獻方面的自信和懷疑批判精神,讓他惜字如金,錯就是錯,簡單明了。太炎先生所藏明王守仁撰《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中,“太炎批語”第13則曰:“此語錯了。”[7]328“太炎批語”第54則曰:“前云所學所教,唯是五點。此又云水土播植等,亦精其能于學校,自相矛盾。”[7]349“太炎批語”第64則曰:“‘前念不滅,后念不生’,則無生矣。而又云良知‘本自生生’,語亦矛盾。”[7]354太炎先生閱讀時,發現錯誤,直指其謬,不加含糊,這種學術的自信和“求是”的精神凝聚于一人身上,讓我們看到的是其令人敬佩的學問。
四、糾錯
糾錯,即糾正錯誤,先提出問題,指出錯誤,并給與糾正。指出錯誤,已經相當不易,糾錯就更加難能可貴,因為隨后還要給出與之相對應的正確解釋。太炎先生憑借其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廣博的知識儲備,對所讀書籍中發現的錯誤,能改則不回避,這是其求是、向真學術精神和追求的重要體現。太炎先生所藏宋薛季宣撰《書古文訓》十六卷中,36則批注,均指出原文中的錯誤,并糾正,大多是以《釋文》和《說文》等為依據的。[7]2—6這充分體現出太炎先生小學功夫之深厚,對于一些艱深難辨的漢字,他都能發現錯誤并給出正確的依據,特別是對《釋文》和《說文》的參考,足見其學術之嚴謹和精益求精。。
太炎先生所藏清齊召南撰《水道提綱》二十八卷中,“太炎批語”第2則曰:“吳淞原自入江,此未審。”[7]27“太炎批語”第3則曰:“吳淞所入尚是大江之尾,不得徑云入海。”[7]28太炎先生認為,對地理和事實的描述,一定要嚴格準確,不可以“差不多”,直指吳淞入海與入江之差別,亦可見其“求是”的精神。
太炎先生所藏南朝宋劉義慶撰《世說新語》十一卷中,“太炎批語”第1則曰:“疑當作秦丞祖”[7]35。“太炎批語”第3則曰:“秦丞相當是秦丞祖之誤。”
[7]36太炎先生在閱讀《世說新語》時,發現可疑之處,依據已知文獻認為原文有錯,并給予糾正,懷疑與釋誤,一方面要有發現錯誤的基本功,一方面還要有糾錯釋誤的依據。
太炎先生所藏宋朱肱撰《增注類證活人書》二十二卷中,“太炎批語”第4則曰:“按本論,太陽病發熱而渴為不惡寒者為溫病。此云發熱惡寒則仍是傷寒。雖發于春月,不得竟稱溫病。”[7]63“太炎批語”第6則曰:“《活人》分中濕、風濕、濕溫為三。其所謂濕溫者,乃是暑證。”[7]64“太炎批語”第7則曰:“據此證狀乃是三陽合病,亦不得以濕名之。”[7]64前面已有闡述,太炎先生對于中醫文獻十分精熟,他能發現醫書中對于病種界定的正誤,給予糾正,這幾則批注就是充分體現。
綜上所述,《章太炎藏書題跋批注校錄》,首次將章太炎先生所藏書中的大量批注公布于世,對于學界更加真切地認識章太炎先生的學術精神內核,以及研究章太炎先生的閱讀史和學術發展軌跡,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上述簡要的梳理,主要從質疑、存疑、指錯、糾錯等批注中,揣摩章太炎先生閱讀所藏書籍時的心路歷程,展現章太炎先生學術懷疑與批判的精神,以及求是、向真的學術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扎實的學術功夫?梢砸姷茫⒅刑幪庨W現著太炎先生精益求精、敢于懷疑、勇于批判的凝重思想。并且所疑所論基本上都有理有據,多數批注中直接錄有參考來源,讓人更加信服其懷疑和批判的可靠性。特別是太炎先生精通中醫文獻,對一些中醫類書籍中的問題進行仔細的辨正釋疑,盡顯一位學者的治學功底和嚴謹求實的風范。
正如梁任公曾經評曰,太炎先生“少受學于俞樾,治小學極謹嚴”[8]141,他是“一條理縝密之人”[8]141。關于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回歸到章太炎先生的學術自述中,他自稱,“少時治經,謹守樸學”[2]72,“自揣平生學術,始則轉俗成真,終乃回真向俗”[2]74。
雖然,文章主要闡述章太炎先生閱讀中的懷疑和批判精神特質,但是并不止步于此,太炎先生的批判精神具有學術創新的深遠意義。朱熹曾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梁啟超的解釋更加清晰,“懷疑之結果,而新理解出焉”[9]80。由懷疑精神而開始的閱讀活動,使得閱讀和思考更加深刻,一開始就朝著發現問題和尋找創新之路的方向發展,這既是閱讀的懷疑精神,也是學術自覺和自由的意識。也就是說,在閱讀的過程中先要有懷疑,懷疑后參與學術論辯和研究,這樣才有助于學術新成果的創造。當然,并不是所有人一開始閱讀都有懷疑精神,這種閱讀中的懷疑精神,是與讀者的學術自覺、批判意識等互為表里和互為佐證的。一般而言,讀書和做學問要始于懷疑和批判,但懷疑和批判只是方法,目的應該是為了創新和超越,這一點也許在章太炎先生的學術創造和成果中都有所體現,筆者以為可以作為另外一個話題專門探討。
參考文獻:
[1]姜義華,章炳麟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章太炎.菿漢微言[M].章氏叢書.浙江圖書館1919年校刊.
[3]章太炎.與王鶴鳴書[M].章太炎全集:第4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章太炎.與鐘君論學書[M].文史:第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63.
[5]陳平原.“求是”與“致用”———章太炎學術思想核論[J].中國文化:第七期,1992,(11).
[6]羅志歡,易淑瓊.走近大師藏書———章太炎藏書及題跋批注學術評議(代序)[M].章太炎藏書題跋批注校錄.濟南:齊魯書社,2012.
[7]羅志歡主編;王彥坤,李恩慶,易淑瓊整理.章太炎藏書題跋批注校錄[M].濟南:齊魯書社,2012.
[8]梁啟超著,朱維錚校注.清代學術概論[M].北京:中華書局,2010.
[9]梁啟超,湯志鈞導讀.中國歷史研究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探析太炎閱讀過程中的學術批判精神】相關文章:
文化批判與學術批評06-08
康德的批判哲學和哲學的批判精神05-15
學術論文發表策略探析10-30
學術論文的發表策略探析10-13
關于學術論文的發表策略探析10-01
試析大學生閱讀文化批判07-16
探析橋梁施工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09-18
探析影片《無極》彰顯的神話精神08-10
淺談霍克海默爾對“啟蒙精神”的批判08-22
探析公路施工過程中的材料用量控制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