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言與道-讀《道德經》札記

        時間:2024-05-12 19:43:40 文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言與道-讀《道德經》札記

          

        《經》可以看作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詩。在這種詩里回響著事物和它自身的原始關聯,它讓物象世界處處顯示出詩意的光輝。這種詩很難簡單納入我們現在所建立的詩歌分類系統。這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詩, 比我們通常所說的詩,更具有完整性的意義,或可稱之為詩之詩。從詩學的觀點重新解讀《道德經》,我們也許可以在這種思與詩之如此聚密結合的表達形式中,發現人與自然、人與宇宙、人與道的同一性中起支配作用的東西,從而給作為同一性本身的語言的出現,發現其本來的位置。

        似乎一直在作著某種努力,他企圖在道的隱喻性的語言表達形式中,傳達出某種超乎語言的東西。通過語言的詩化方式,使我們在思維中能夠思辨或感悟那超越思維的存在。詩可宣說教化之道。詩的功用之一(功用)在于教化。如同那樣,老子在五千言中,也汲汲乎宣道說教。

        《道德經》無論作為詩還是作為思想的直接陳述,都體現了中國語言的原創形式。這種原創性的語言充滿了隱喻性。老子為“道”命名的語言表述方式,充滿了詩的意味和情調。在其充滿詩性的語言形式中,一種源于古老觀念傳統的、根深蒂固的生命神秘感和宇宙神秘感并未喪失!兜赖陆洝返恼Z言元氣淋漓,它使思感發為詩。詩于是就具有一種冥冥神諭之力。在這里,詩與思就是某種創世論意味的神諭,只是形式已經相當純化了。

        從詩學的觀點看《道德經》,不僅意味著對中國早期詩與相結合的一種范式的重新發現,同時也是對和語言的詩化精神的重新發現和闡釋。

        在古代和現代漢語中,道既是同一個詞,又非同一個詞,由于兩者的語境或詞的用法不同,道的含義亦呈現了重大的差異。在古代漢語中,論道只需說:道、體道、悟道、行道、可道、常道、大道、天道、人道等等,即足矣。在這里,道的思辨性的意義是直接呈現的,毋需繁加說明和論證。道是什么的問題不可提出亦無需提出。而在現代漢語中,論道則需提出道是什么或什么是道的問題,于是就有道的理論性質如何、道的哲學意義如何的種種問題,引發無窮無盡的爭議。

        因此,僅僅通過現代語言的某些簡單用法,很難達到對道的完整的理解。同時,僅僅回到古漢語之道,回到古時的種種用法,亦無助于理解道。

        人發明了文字,即為自己重新構筑了整個宇宙、整個生命、整個存在。

        文字最初一出現即詩意盎然。人意識到自身的出現,意識其生命的存在,并用言語來傾訴,用文字來頌。在最初的言語和文字中,即有哲學與詩的創生。文字使人自覺地意識到,存在之神奇原來與自我息息相關。

        于是,宇宙和萬物作為一種語言落到人的言說中,作為某種呈現和啟示而呼喚我們。

        道即是言說,即是言說本身。道在言說中流露。于是,道排除了不可言說之神秘。

        一說道便會說道怎樣、道如何、道是什么?而一說怎樣、如何、什么,所道即非道。道的全部涵義道說不盡。

        道可思而不可說,可得而不可思。欲說則落言筌,欲思則囿具象。

        道論涉及創化論。原非創化論,然而可從創化論進行闡釋。

        言不離此道,道不離此言。

        當語言未被道出,語言原本是什么?當語言說出道,語言又成了什么?

        道意味著我們必須追問:道“怎樣”?道在追問時隱匿不見。

        道終究是我們言說之道。言論構成道的視界。無逃乎言,道是言外之言。

        道不可稱謂。然而,道一旦超越稱謂亦不成道。

        道本來無名,名言起而道立。藉名言以說道,道成名言。

        道攝萬物,而猶不全。道統萬物,總是自然。

        道無所不有、無所不足、無所不拒、無所不容、無所不見。

        說不可言說之道,道與言之關系于是成立。道自老子起更成問題。

        語言一出現。世界就被區分開來了。我們一開始就不能離開語言來認識世界、把握世界。值得強調的是,在老子那里,“道”一詞本身就涵有言說的意味。如云“道可道,非常道”(一章);“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三十五章)。此所謂道,即是言。我們不能離開“言”而“體道”!把浴绷⒍暗馈憋@,“言”成了我們所居之“道”的整個視界。言語之外,“道”并非不存在,而是因為,不藉助于語言我們根本就不可能觸及它。直接面對道或坐而論道,我們首先得面對由言與道構成的悖論。

        若問:道是什么?唯一可以回答就是:道不是什么。因此,說道是本體、道是形而上的存在之類的話,不能成立。不過,也許勉強可以說,道是那什么之所以是什么的真實東西。

        道是看得見的,只是看不清而已。

        一說道,道的問題就提出來了。

        道作為“無”來理解是無根無基的。

        從經驗主義的觀點看,道的語言沒有意義,卻有意思。

        無論是基于的立場,或是基于邏輯經驗主義的哲學立場,我們首先都必須說:不準談論道!

        道是一種非認識性的詞語,然而可以作認識性的闡釋。

        道論是一種具象的形而上學。當代西方人試圖構筑一種非抽象的形而上學,老子可視為先行者。

        道在說,或者毋寧說道是語言。作為道,它是原始的言說,說是一種過程或運動,所有的事物由于這種過程或運動如其所是地顯示出來。

        在所有源始詞語中,“道”一詞開啟了意味深長的思。它構成思想的真正“開端”。從而也構成詩歌的真正開端。

        “道”如何獲得形而上學的諸規定(近代以來的詮釋)以及如何作為形而上學的“存在之思?”構成現代哲學必須深加探究的課題。

        從非形而上學的意義上講,道也許可以看作是源始意義上的“作為存在的存在”(存在本身)。而“道”是源始的“存在之思”。所謂“存在之思”就是回到思想的開端去思道之源始意義。

        老子的道是源始的存在之思、之言。

        道的源始的命名力量來自思者對“顯現”之道的呼應。

        語言本身即是道。語言是道之象。

        以道觀道。所謂以道觀道,即是就顯現的本質來加以解說;蛘哒f,從其本質淵源洞察道。道總在過程中,總是在“發生”和“到達”的過程中。困難在于如何在道展現過程的不同階段,以恰到好處的語言來言說道。

        十一

        “道說”即道的表達問題。它是涉及漢語的“語言”及思想諸多層面的復雜問題!暗馈笔菨h語思想的表達(道說)方式。將思形諸語言。語言使道顯明,同時也使它失真。 我們何以命名正在尋求的事物?我們聽從具有命名作用的詞語的勸說。這時候我進入道之思。唯有道才能規定存在的意義。道成大道。大道乃事物之道,大道自然。 人借語言見證其道。藉名(語言)而思道。 道成其本身。此處別無更多道理。

        十二

        成道即成功遂事之活動。成道者乃道本身,此外無它。我們只能以反復的歸謬方式論說道。

        大道一隱一顯,一分一合。在道之由隱而顯的原始的呈現中,萬物才各各成其所是,顯露出各自的儀態和模樣來。于是乎道得以成就。

        有與無要從道的方面來思辨。偏執有、無不能思辨道。

        道是一個終極的“能指”嗎?是一個形而上學的絕對本源嗎?我們不必亟亟乎說是或否。在這里,道還只是某種暗示著的、有待思的東西。道這個詞以隱開顯,以不確定給出確定。

        十三

        隱匿乃是道的本性。道渴望說。 道為形而上學所不曾思。 那么,能從形而上學思道否? 形而上學與非形而上學的思想,皆在“大道”的發生中,并為道所“居有”。

        十四

        道往往被當作流行的稱號來接受、使用和理解。其實,道并不是流行的稱號,甚至不能當作一個單純的概念性名稱。 人類的言說并非道之言說。道之言說是本真的,在人言說之先。

        人言道默。道何言哉?道自行焉!道自成焉!道自明焉!道何言哉?

        道之言說還未曾被思及。這是道之思,是思之道。我們早就處于道之中途。。

        道之言說一旦形諸語言,就使我們進入語言之思。

        十五

        每一種語言中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畢業論文論文網

          都蘊含了一種獨特的道。

        思考道之言說,才能觸及的底蘊。

        如果說,名言已將“道”顯示出(道出、說出),那么它的根卻仍在隱蔽處。默生言,名植根于無名。我們得從無名或“寂靜之言”來驗證名言的來源。

        道默而言。其言即是顯示,讓事物顯示自身。讓你看和聽,讓你沉思,讓你感悟。這是道之神秘。正如海德格爾所言:“根本上必定不可說的東西被抑制在未被道說的東西中,它作為不可顯示者棲留在被遮蔽的東西中,就是神秘”(《走向語言之途》p 253)

        道之言說總是一種隱匿著的顯示。道根本上亦顯亦隱,顯隱一體。人之言說只能由顯說隱,聽從于無聲的道之言說。強說而不能見到,乃成神秘。

        然而,道自行開顯和隱匿,自然而已,無所謂神秘。

        十七

        我們聽從于道才有所說,聽從于道才有所看或觀。

        在此,我們聽什么?我們讓自己處于自發的狀態聽從道說。順從道,也就是順從自己。 “傾聽”顯示出人與道的內在歸屬關系。

        我們“聽”不僅是因為我們有耳朵,甚至不僅是因為我們有心,乃是因為我們在聽。我們聽到風,聽到,甚至聽到“無聲之處”的寂靜之音,僅僅是因為我們已經以某種方式“歸屬”于這一切了。

        我們聽,我們看,我們說,我們思。聽、看、說、思皆是一種歸屬。歸屬于道。

        無名、有名之辨。即是提出名在本質居于或基于何處的問題。無名乃名之隱而不顯的根。這個根已被名之思觸及了,那就是作為道之名。名歸屬于道,由道之顯而得名。道之名即是道的顯示,是源始的隱蔽著的顯。

        名如何使道顯示?或者說,名如何隱匿了道?

        十八

        人的本質決定于人在道中的位置和態度。人歸屬于道,人總是處在道中,不管在當下,還是曾經的過去,甚至在未來之時,人皆處于道中。人歸屬于道才能有所說、有所看、有所聽、有所思。

        道之自然法則是一切法則中最樸素、最溫柔的法則,同時也是一切法則中最有力、最起作用的法則。道之自然法則使終有一死的人“得道”并且把它保持在其中。人無逃乎道。這是人的宿命。

        言植根于道。言是道之最甘美的果實。

        十九

        我們在言說中應答(Antwarten)道。人與道應答之際,人才有所說。所說才有深意。

        言中乎道,即是把默不作聲的道帶入語言之振振有聲表達之中。

        說不可說之說。道讓人說,惟道成為說。

        道即是說、即是言、即是名。

        道使我們傷透腦筋。道怪嚇人的。



        二十

        我們無思于道久矣哉!我們無思于言久矣哉!我們無思于思久矣哉!

        回到道就是回到思之原點。原初之思即是言。

        道之言作為開示,乃是最本已的體道方式。

        坐而論道即是體道,是最直接的成道方式。

        從根本上講,并不是我們“說”道,而是道“讓”我們說。

        我們逃不出道來說。無言非道。

        二十一

        道不可“知”,但可“思”。思而入道。思入道而有所說。

        當我們進入思之思,思之路徑即是言。言斷思絕。

        我知什么呢?我知道。此外我別無所知。

        作為道的言說,即是思。沉思。盤旋于言。

        道總是回歸性的。無復非道。

        詩乃道之最初的命名活動。

        詩有別趣而關乎道。

        道之思,道之思維是意象性思維。這種意象將一切都視為道的顯象。意象不同于形而上學的表象!氨硐蟆卑岩磺卸家暈椤皩ο蟆薄T谝庀笾,則無主客間的對立。意象性思維之思,是非對象性的,而是對應性的,是期待性的。

        二十二

        道隱匿,興。

        道無待哲學而顯現。哲學卻有待道在根本上的推進。

        以物觀物,以道觀道。向著物泰然任之,向著道虛懷敞開。

        我從《經》體驗到一種持續不斷的熱烈之思。

        道是思之聚集。

        詩是思之聚集的最根本真的方式。

        太初有道,或者說,太初有言。言道一源。

        詩是道(言)的原初方式。

        思之理路是道。

        二十三

        中,“形而上”一詞偏于“隱”與“無”!兑讉.系辭》所謂“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以隱而無之“道”與顯而有之“器”相提并論。以“形而上”譯西語Matephysics一詞,則使“形而上”一詞的涵義偏于“顯”與“有”。作為“學之后”或“元物”的“Matephysics”偏執于“顯”,是“有”論(“存在論”)。

        思“無”之思、思“隱”之思,必臻“道”之境。

        在道之思中,思“有”即思“無”,思“顯”即思“隱”。

        語言支配著思,語言支配著道之思。思在言中,思賴言而出。

        言之玄秘在于既解蔽又遮蔽的源始性。

        語言是道的居所。道居有語言。

        世界之詞語生成即是道。

        通過道,通過道之思,我們返回思想的原初開端,從而發現詞語的源始意義和源始性的命名力量。

        二十四

        能否以道接通西方語言思想中的邏各斯(Logos)?這是道的現代哲學問題。通過比較研究而達到的對道的透徹理解是建設性的。

        思始終具有當下的規定性。思道而思得之在思。得之思未必得之言,得之言,思在其中矣。

        二十五

        道根本上就是道路,是道路本身。道呈現為道路,是對那個總是愈來愈幽遠的自身隱匿的道路的一種隱約的顯示。道路是道的開辟。在道路的開辟中蘊含著道的秘密。

        道即向四面八方而伸展,有些路突然斷絕在杳無人跡處。有些路則到處攘攘人跡。人們各奔前程,或歧路臨風而泣,或曲徑通幽而吟,或前途康莊而歌。各人的路看來仿佛彼此相類,畢竟只是類似而已。

        二十六

        道之思對自明的東西驚訝不已。 道不可問。因此,在道之思中,無須提出諸如“道是什么?”(What is the Tao)之類的問題。道無從追問。當我們竟然問:道是“什么”之際,此“道”就隱匿不見。道本無“什么”。道非所道。道非不能問,問而及道,即入歧途。 就形而上學始終只把道作為存在者的表象而言,形而上學并不曾思及道本身。

        道非對象,然而我們只能以對象性思維的方式和知性的態度才能論道。于是就有了道的形而上學建構的問題。

        道作為問之所問,要求一種本己的展示方式。這種展示方式,本質上有別于道的表象性揭示。表象是對道的揭示,卻不逮于道。道要求一種獨特的“展示方式”,一種非對象性的展示方式。

        二十七

        道之顯即是象。觀象如觀道,亦即從其始源來觀象。始源意義上的象,乃是由其自身顯示自身。觀象乃是讓人從顯現的東西本身那里,從其本身所顯現的東西那樣來看它。自身顯示者即是道。

        象作為道的直觀,展示道“如何如何”。觀“象”一般無需問“為何”的問題,而只是說“如何如何”。

        道之情形如何?這便是觀象時提出的問題。

        二十八

        隱與顯是道之內在差異性,是道本身的一體性區分化之運作。這種區分化運作,在語言之域,實際就成了“可說-不可說”的兩重性的問題。

        道顯而為象之存在。然而,此“顯”同時即是“隱”,“道”隱入“象”中才成其本身。這同時的“隱、顯”,區分道與象。

        無是相對物的無:無物(非物不是物)。因而是對物的具體性的否定;蛘哒f,無非存在者。道是無。無非無,因無而有。無中生有,也即是就其本質而言的存在。

        因而,無是從否定的方面來了解道。

        “非道”是一種迷途!胺堑馈奔吹乐胺恰。迷途出于道。

        道把我們帶向語言。語言說而非我說。道顯示而成語言。

        詩開啟道。道是詩化的創造。道是一個超驗的理想世界。

        二十九

        得道的動機,出于人類對無限生命的渴求。我們一生追求不已,使那種茫然失措和無能為力的情感,沉浸到一種真實可靠的力量的自我超越之源中去。

        道成就完整的個性。只有體道者才作為完整的個性出現。內在的人類稟性,首先在體道的過程中體現出來。

        道是超驗性的存在。內在性根本上得從超驗性上來設定。

        道在本質上是充滿詩意的。

        世界就是道的顯現方式。世界永遠處于生成的過程中。在生成過程中A成為非A。

        三十

        道德思維既是邏輯的,又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畢業論文論文網

          是超的。

        可以把得道解釋為人的超越性的生成。

        一種言說方式即是一種道。

        道的言說絕對不會企求去符合經驗的現實,相反。它倒是要把現實陌生化,與現實疏離,同時又使現實內在的意義得以彰顯。只有在這種言說中,人才與那些我們在現實世界中從未打過交道的東西打照面。

        尋找新的去說不可言說之道。

        道是人們是無法說出來的,只有譬喻地說,用譬喻意指道。

        只有把語言視為出于道的事物,才能使語言以意在言外的方法意指道。

        讓人知道得晚一些。

        詩與思都為同一個詞操心:道。

        當道在語言中表達或顯示時,它已不再是道,或者還不是道。

        道言說,是言語,不是語言。道寄乎言表,超乎言表。語言是對道做出的應對。

        道難以理喻,不可思議。

        道是一種原生的語言、原生的意義、原生的邏輯。道蘊含于未被道出的事物中。

        三十一

        對于言做出明晰的、邏輯的、普遍的、統一的規范,即是道。道分化為概念、思維、推理、判斷、演繹、歸納、分析、意象……。

        道入言道,無非道道。

        頭頭是道。

        通過人的個體意識思辨道,結果引出了諸如;道與自我為什么屬于同一命題的種種問題。

        思辨道即是通過自我意識而向道發問。

        道也許無需研究,譬如飲食,本來可以一口吃完,而一研究,那就要分出第一口、第二口、第三口……。 饑時吃,渴時飲。禪宗如此說道,何等省便。

        三十二

        道在言說之先。而形之、成之于言說。

        道依據于言說而成道,于是乎,道成言說。

        言說并不能窮盡道。在言說時,道顯示出來。

        道是意義的開端,也是言說的前提。

        道在言說之中,也在言說之外。

        太初有道,言成道身。

        語言不僅是道的思維之表達形式,也是道的存在方式。

        道的意義在言說中展開。道之為道雖非言語所能道,言語卻在根本意義上限定了道之域。

        我們從言語中探求道里消息。 在言語中,道這個詞首先要表達的是整個不能表達者及其本身的存在。 我們能夠言說道的存在,我們能夠坐而論道。然而,我們所說、所論之道終究囿于名言。道越乎名稱,超逾言表。

        道與言,非一非二。

        道不可言,言而非也;道不離言,離而非道。

        道不可道,可道只是道的擬議。擬議之道近乎道。

        道的形而上學建立在背反律而非同一律的基礎上。

        道與所道(言)相反相成。一切事物不存在絕對的對立和差異。

        道的意象是隱喻性的。

        三十三

        道之言說在人之肉身和宇宙間建立了最原始的關聯域。

        當我們在迷離的世界中感到不安時,詩人利用語言所具有的“相似性”和“同一性”的力量,來恢復生命與世界的基始的聯系,使世界呈現為恰如所感的樣子。

        當世界在詩中顯出如其所見的樣子。詩人會感到莫名的歡悅和欣喜。

        企望變化的那種興奮,恰恰就是渴求統一性的沖動。

        言成道體

        語言說出時,道亦開始顯現。

        語言將思想籠罩。

        語言在萬物隱蔽的渴望中升起,萬物作為啟示的語言來到人的言說中,與思想發生永遠的牽連。

        三十四

        語言是道的居所,語言使我們走近道,并應許最終的救贖。

        道也就是語言的本質,也就是語言的原始言說。在這種語言的原始言說中,我們進入思或詩,進入天地神的交接處,跟萬物作親密的談話。

        詩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形式,這種形式就是隱喻。隱喻總是超出自身的東西,它使思也超出自身而趨向更高的存在。詩最適宜于言道。

        語言以人格化的方式為自然命名,從而與自然進行認同(同時也使自然與人認同),一旦達到這種認同,我們就融入道。

        道的元語言形式就是隱喻。語言本來就是隱喻。

        三十五

        道的隱喻性一旦被遺忘,道就化為日常語言,成為支離破碎的語言存在。當然,道并沒有在日常語言中消失,只是變得更為隱秘難察罷了。例如,“知道”、“道理”這類詞,用得太多、太頻繁了,誰會在意內涵于其中的隱喻呢?

        道的隱喻是:人與宇宙的合一。

        在日常語言中,語言并沒有淪落,它依然在本質上跟道親近。淪落的是語言的精神。

        三十六

        道之言說是隱喻性的。道之言說把存在者作為喻體,意指那不存在或無形的喻題。

        道的言說的隱喻性之被遺忘,是語言在人之世界中必不可免的一種厄運,也是道經歷的厄運。厄運使我們得救,使我們向道復歸,使我們始終處于路途中。

        語言的形成及其應用,始終受到人類集體無意識的“凝縮”作用的影響。這種影響在漢字中明顯可辨,卻不易說明。因此,即使是單個文字,其涵義亦十分復雜而豐富。每個基本漢字的構形本身都隱含著一個隱喻陳述。

        :應屆畢業生論文網畢業論文論文網

        【言與道-讀《道德經》札記】相關文章:

        論書札記03-08

        讀宋明理學隨錄易學札記03-06

        讀長沙走馬樓簡牘札記之一01-07

        讀上博五札記03-05

        “道”與“真理”11-20

        《道養全書》易道融通思想發微03-18

        康德哲學中的現象、現相與幻相札記11-18

        道的起源和含義03-06

        劉鶚手記《〈道德經〉序》析疑03-06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