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論對新形勢下高校英語專業英美文學教學改革的探索

        時間:2022-12-27 06:29:40 文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論對新形勢下高校英語專業英美文學教學改革的探索

        論文摘要: 英美文學一直是我國高校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學習英美文學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英美文學教學的現狀卻不容樂觀,存在課時少、內容多、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本文從英美文學課程中人文素質教育、比較文學教學和文化意識的導入三個方面提出了英美文學教學內容改革的新思路,并嘗試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和借助互動式教學模式探索出一條英美文學教學的有效途徑。

        論對新形勢下高校英語專業英美文學教學改革的探索

          1.英美文學教學的現狀分析及重新定位
          自從20世紀初英美文學課進入大學課堂以來,已經走過了百年歷史。但是,近年來由于市場經濟的沖擊,文學課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英美文學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課時少、內容多、學生重視程度不夠、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各個高等院校外語專業的教學重點也已由文學轉為語言教學、翻譯實踐等。在當今社會中該如何定位文學課?如何讓英美文學教學適應新形式下英語專業學生自身發展的要求,已成為英語教學工作者日益關注的焦點。

          英美文學是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具備人文精神和良好文化修養的高素質外語人才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課程。首先,優秀的文學作品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優秀的文學作品,不僅是作家個人的一種藝術創作,而且體現了一定時期藝術發展所達到的水平,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經常學習和欣賞這些作品,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欣賞水平。其次,文學是一個國家社會生活的形象反映,是時代的紀錄、民族的心聲。英美文學發展史上出現的無數優秀作品,為學生們提供了無比豐富的藝術形象、生活畫面和社會知識,是他們了解英美國家的歷史和現狀的寶貴材料。最后,文學史與文學選讀相結合,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大大提高學生們的英語水平。優秀的文學作品中詞匯豐富,語言精煉,表達準確,形式靈活。學生經常閱讀這些作品,對擴大詞匯量、完善語法知識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2.英美文學教學的新思路
          2.1英美文學課程中人文素質教育的滲透
          人文素質教育的目標就是提高人的文化修養、理論修養、道德修養,就是要教會學生怎樣做人、如何處事。英美文學學習和人文素質的培養是密不可分的。
          閱讀和學習文學作品,絕對不是簡單的獵奇尋古、消遣娛樂、消磨時光;文學是人類文化中最璀璨的珍寶,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有深度、有廣度的文學學習。在英美文學作品中,有大量優秀的散文和詩歌,學生可以通過深入學習這些優秀散文和詩歌,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例如,20世紀美國著名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的詩歌《雪夜停林邊》(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是一首很漂亮的押韻詩。在這首詩中,詩中人趕著馬車來到一片樹林邊上,盡情地欣賞著夜色中的樹林和白雪。美景醉人,他久久不愿離去。但他最終還是不得不選擇離去,因為他的人生道路還未走完,他的任務還未完成,還有許多事情正等著他去做。正如詩中所言“The woods are lovely,dark and deep/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教師在對這首詩歌進行分析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面對人生中使命與誘惑的問題,這樣,學知識與學做人就有機地統一起來。

          2.2引入英美文學與中國文學的比較教學
          在教學中適當地進行中外文學對比分析,可以使學生更加直觀地評價中外文學的價值,在更好地理解英美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的同時,樹立對本國悠久燦爛文化的自豪感。例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英國作家亨利·菲爾。℉enry Fielding)和中國作家曹雪芹的作品進行比較。前者的代表作《湯姆·瓊斯》標志著18世紀英國現實主義小說的最高成就。小說內容豐富復雜,人物眾多,但結構布局精巧嚴密,情節生動,幾乎構成了18世紀英國社會生活的全景,具有詩史般的規模和氣勢。而就在同時期的東方文明古國——中國,一個名叫曹雪芹的人在“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終于完成了《紅樓夢》——這部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語言藝術的巔峰,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小說。它那現實主義的高超手法,達到了文學創作的頂點;它那憂國憂民的思想深度,打破了狹隘的文人情懷!都t樓夢》一書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代的社會生活畫面,是當時中國封建社會的縮影。由此可以看出,亨利·菲爾丁和曹雪芹兩人的作品在人物塑造和反映社會生活等方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種同時期中外文學作品的比較,可以幫助學生以中國文學為參照體系來分析和評價外國文學中的重要文學現象,從而更準確地評價中外文學的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除以上比較之外,筆者認為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譬如,《湯姆·瓊斯》和《紅樓夢》兩部文學巨作雖有以上相似之處,但菲爾丁的主要目的是要詩史般地表現18世紀中期英國社會生活的整體,抒發他的觀感,因此小說中所寫的社會生活對于人物的行動、人物之間的沖突以及人物的命運的影響大多是外在的表面的,致使人物的思想行為與社會矛盾缺乏內在的聯系。小說的結局是美和善終于戰勝丑和惡,其樂觀主義情緒是很明顯的,其內容和思想傾向是對18世紀英國正處于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社會大環境的反映。與此相比,《紅樓夢》中曹雪芹對現實社會包括宮廷及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社會統治思想、社會道德觀念等,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而這些理想和主張正是當時正在滋長的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通過以上深入的對比分析,既有利于學生準確認識外國文學的成就,了解當時的歷史與社會,也可以幫助學生認識中國優秀文學傳統的價值,了解本國的文學發展史和社會發展史,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以及學習、繼承和發揚本民族優秀文化和文學傳統的自覺性。

        2.3文化意識在英美文學課程中的導入
          文學是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而中西文化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則給中國的學生學習英美文學設置了不小的障礙。因此,教師在英美文學教學中要注意文化的導入。這樣,學生在了解英美文化的同時,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提高文學鑒賞力。例如,從一些英美文學作品中我們可以發現中西國家地理環境的差異。在漢語的文化氛圍中,“東風”即是“春天的風”,夏天常與酷暑炎熱聯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燒”是常被用來描述夏天的詞語。而英國地處西半球,北溫帶,海洋性氣候,報告春天消息的卻是西風,英國詩人雪萊的《西風頌》正是對春天的謳歌。英國的夏季正是溫馨宜人的季節,常與“可愛”、“溫和”、“美好”相連。莎士比亞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詩里把愛人比做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e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而在通過學習文學作品從而了解中西文化差異的這一過程中,學生也會增加學習英美文學課程的興趣,從而主動地將英美文學課程的學習當成是了解英美國家文化的有效途徑。這樣一來,文學學習和文化意識的樹立兩者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3.對英美文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

          3.1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應用
          多媒體技術具有信息容量大、內容豐富、效率高、覆蓋面廣等特點。在英美文學教學中,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能擴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能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枯燥的內容直觀化,深奧的知識淺顯化,從而有效地突破教學的難點,凸現教學的重點,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例如,在本文第二部分提到的比較文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去搜集將要進行比較的兩位作家的相關資料,如作家生平、寫作背景、相關作品及寫作風格等,并制作成POWERPOINT的形式。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展示相關圖片、播放聲音和影像等資料,對兩位作家及作品進行更加直觀的對比講解,F在,大量的中外文學名著已被拍成電影、電視劇。課堂上教師可以從文學選讀教材中選取作家代表作中的經典部分所對應的影像資料作為課堂的導入給學生播放。這種更加直觀、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的興趣,從而充分調動他們學習英美文學的積極性,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學作品。

          此外,筆者認為多媒體技術在英美文學教學中的應用絕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在課外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也應該充分發揮其作用。譬如,在學生閱讀完有關作品后,教師可以提供相關網站,有計劃地讓學生通過多媒體在線學習系統自己閱讀相關作品的信息,觀看由英美文學名著改編成的電影。觀看電影前可以先給他們準備一些思考題,看完后要求他們就這些問題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并寫成觀后感。這樣,在充分調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也使英美文學課堂教學得到了有效延伸,從而既擴大了課堂容量,又從根本上解決了當前英美文學教學中存在的課時少(一般每周2-4節課)、內容多的問題。

          3.2建立互動式教學模式
          英美文學教學也應該打破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模式,建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式教學模式,為學生創造一個能充分展現自己能力的舞臺,讓學生在這個廣闊的舞臺上盡情地展現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如理解能力、語言藝術和表演才能,等等。筆者把互動式教學模式分為課前準備、課堂展現和課后總結三部分。在課前準備階段,教師可讓學生在課前查找相關資料、閱讀作品和提出問題等,為接下來的課堂展現部分做好充分的準備。在進行課堂講解之前,教師可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朗誦所要講解的詩歌和散文片斷;在講解的過程中可進行討論式教學,提出問題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避免生搬硬套公式化的理論講解;在分析講解之后還可讓學生在課堂上分角色進行戲劇表演,也可以選取由文學名著改編的經典電影片段,讓學生進行跟讀、模仿和配音,從而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文學的過程中去,激發學生學習英美文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最后是課后總結,譬如讓學生在課下花一定的時間(幾周或一個月)來閱讀課堂上講解過的文學名著,同時給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寫成讀書筆記,并嘗試著對某個方面的問題進行文學評論。這樣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外進行文學鑒賞實踐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英美文學自學能力,以及獨立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以上是筆者對于高校英語專業英美文學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而要真正實現英美文學課的價值,培養高素質的復合型外語人才,則需要每位英美文學課教師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楊豈深,孫.英國文學選讀(第一冊)[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
         。2]常耀信.美國文學簡史(第二版)[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論對新形勢下高校英語專業英美文學教學改革的探索】相關文章:

        高中英語教學改革探索05-03

        英美文學作品課堂教學設計研究08-15

        懷疑論與文學批評05-29

        論新形勢下檔案治理職員素質提升對策06-03

        生命科學基礎實驗教學改革探索08-30

        生物工程專業發酵工藝教學改革探索05-06

        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探索06-11

        新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策略探索06-11

        當代審美實踐與文學本體論的構建05-24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