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跨文化交際中英漢道歉語對比研究
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跨文化交際中英漢道歉語對比研究,希望對你有幫助!
[摘要]道歉語使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語言行為,道歉是一種關德。有學者稱我們處在道歉的時代(the Age of Apology)。道歉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語言在使用場合的不確定性,多樣性和復雜性。人們為了到達交際目的,在交際中會不斷調整使用不同的道歉語,以符合自己的語言使用特點和社會身份。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道歉語,對比研究,英漢
引言
由于價值觀念和生活習慣的不同,中美社會生活文化存在著顯著的差異,表現在語言的使用上有較大的區別,本文所研究的道歉語就是其中之一。英國語言學家John Austin在他的《如何以言行事》一書中率先提出了言語行為理論。在他的理論闡述中將道歉語表達為一種語言行為,并且可以表達說話人的態度。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會產生沖突、矛盾或是不經意間引起的誤會等,這時候需要使用道歉語來維持人際關系的和諧,樹立謙虛、友好的個人形象。
一、道歉語研究
英國語言哲學家John Austin在他的著作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中首先提出言語行為理論。他最先區分了人在說話的時候同時實施的三種行為,分別是言內行為、言外行為和言后行為。Austin還在他另一本書《哲學文集》中提到接口、辯解和道歉的區別,他指出借口和辯解都屬于解釋,解釋是冒犯者對不可預料的行為做出的辯論,借口則是冒犯者對自己的行為責任的否認,以擺脫受到對方或他人的指責,而道歉表達的是冒犯者承認自己的過失并承擔責任。在Austin之后,John Searle在他的理論基礎上發展處言語行為的12個側面,其中最為重要的側面包括,言外之點、適從方向和所表達的心理狀態。Searle由此切入,將言語行為細化為五個發面:闡述類、指令類、承諾類、表達類和宣告類。此外,他將道歉語納入表達類言語行為之中,表示對命題中所表明的說話人對于某種事情發展狀態的具體心理狀態。
關于道歉語的社會學研究始于社會學家Erving Goffman,是他提出了關于Face“面子”的概念,他認為面子是社會交往中人們有效地為自己贏得的正面的社會價值,即一種正面的Pub-lic image“公眾形象”。Goffman認為補救面子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解釋、請求和道歉。解釋是為了減少冒犯者本人的責任,道歉和解釋的相同之處在于這些都屬于事后行為。Goff-man還提出,道歉是人表達遺憾的方式,而道歉又可以區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禮節性的道歉,一種是實質性的道歉,即語言口頭上表達的遺憾和進行實物補償。
喬斯伯格認為道歉策略主要分為拒絕承認責任道歉類,包括直接或間接否定責任、辯解、嫁禍他人、攻擊別人;逃避道歉類,包括減輕冒犯程度;間接道歉類,包括直接承認責任、直接或間接解釋;直接道歉類,包括道歉詞語使用;補救支持類,包括克制、提供補救等。在對于道歉策略的研究者,有學者認為喬斯伯格的分類和總結更為全面詳細。
二、中英“道歉語”的存在差異和原因
道歉是社會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語言手段。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有意或無意的行為或動作,可能會給家人、朋友或陌生人造成困擾和傷害。那么,要維持和諧的人際交往關系,保護對方面子或里子的利益,我們需要使用道歉語去挽回局面,減少傷害和損失。
Olshtain&Cohen于1983年提出將道歉策略分為七類,分別是:冒犯者拒絕道歉;輕化自己的冒犯程度;承認自己的責任;說明理由;直接道歉;采用彌補手段;下保證;對被冒犯者表示關心。在對“道歉語”的認識上,中英文化是存在較大的區別的。J霍姆斯認為“道歉”的動機是為了挽回行為對象的面子,從而保證人際關系的繼續進行。相比英語的道歉目的性,中國文化中的道歉更表現在內心的愧疚造成的心理影響,因此特別向對方表示自己的遺憾和愧疚。盡管雙發把道歉當作必需的社會行為,是一種禮貌的變現,但是在使用的目的上還是存在者差異。中國慣用“直接道歉來保持對方的面子,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而歐美人則傾向于采用“說明理由”和“下保證”來處理失禮的情況。多數學者認為中國屬于高語境文化,因此在交流中更注重交流對象的社會地位,使用較多的客套話以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和外界的語言信息。在高語境文化中,人們要盡量保持與對方的穩定關系,而由于較為了解對方的話語內涵,因此有的時候把話語說得很模糊,只要雙方的關系比較穩定,冒犯者并不需要進行非常正式的道歉。反之,英美國家屬于低語境文化,人們在交際的時候注重對話中的信息,而不是交際對象的社會地位。因此,由于交際的內容是確定的,一旦發生了與預計偏差的事情,冒犯者必須多自己造成的錯誤進行道歉,安撫對方。在使用頻率上,中國人的道歉次數要遠遠少于英美人,英美人把道歉當作一種凸顯尊重人身利益的工具,而中國人則把道歉看作一項行為,道歉的態度與冒犯程度是對等的。中國人對于熟識的人和家庭成員的道歉往往都是一句簡單的“對不起”,甚至不說;但是歐美人的道歉則會“一視同仁”,無論親疏。
三、中英“道歉語”使用差異
英語和漢語的道歉語表達方式多種多樣,具體的語句選擇要根據現場具體的語境來確定,有的比較正式的道歉語甚至會結合身體語言,而較為簡單的道歉可能有的時候只是一句話就能完成。在英漢文化中,只要是冒犯程度比較輕微時,趨向于使用簡單的道歉語,比如中文中的“不好意思”,英文中的“I’m sorry.”等用法。道歉語的使用主要還是根據場合和語境的不同進行選擇。
中英類似的道歉語策略主要有:
1.不好意思。(Excuse me.)
2.對不起。(I’m sorry.)
3.真的很對不起。(I’m so sorry./Terribly sorry.)
4.您沒事吧。(Are you OK?/Everything OK?)
5.請原諒我。(Please forgive me.)
6.實在是我的錯。(It’s all my fault.)
7.我負主要責任。(I will take all the responsibility.)
8.希望沒有給您造成太大的麻煩。(I hope didn’t bother you too much.)
9.我一定好好反省錯誤。(I’ll reflect and never make the same mistake.)
10.我向您保證,下不為例。(It won’t happen again.)
11.我也不想結果這樣的。/(I don’t want this either.)
12.讓我做些補償吧。(I’ll bring you some presents.)
13.我會照價賠償的。(I’ll pay for all the damage.)
14.責任不全在我。(You should not all blame on me.)
15.真倒霉。(Bad day.)
Owen在他的理論中提到中英語言使用者使用最多的道歉方式主要是去實現口頭交際的需要。這種道歉主要是用口頭表述的方式,對冒犯行為表示遺憾,以期以此緩解雙方的沖突。因此,中英文化中,使用策略1和策略2比較多,因為方便并且可以完全消除小沖突的影響。策略3的使用一般發生在對被冒犯者產生了比較實際的傷害或打擾,比如在公交車上無意中踩到了別人的腳,中英語族者都偏向于使用策略3。策略3和策略7主要表達的是對被道歉者的關心。漢語本族語者主動承擔責任較少,因此在選擇上更突出使用策略4,比如兩個人正面遇到時,一個人撞到了對方的胳膊,這種傷害可輕可重,一般情況下問一句“您沒事吧”反映了兩個內容,一是我覺得我有責任,二是我問候您是否受到了傷害。調查顯示,英語本族語者較多使用策略5和策略6,即主動承擔錯誤和責任。策略10是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解釋的一種自我辯解。在聽者看來這種道歉方式有一種“洗白”自己罪責的傾向,把事情的發生當作是不可控制的,以此希望得到對方的理解。這種道歉主要發生在如公司職員上班遲到時向上司解釋遲到的原因“今天有些堵車、我的車半路拋錨了。”策略8和策略9表達的是對錯誤的承認和保證。主要是申明自己未來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這次只是初犯,希望得到諒解。而說明自己“反省”是希望對方看到自己的悔過,表明自己意識到了行為的錯誤和傷害。策略11,從直觀來看有一種可以躲避嫌疑的意思在里面,一方面想說明自己在這個事情中不能預見不好的結果的產生,洗脫了自己的大部分責任,其次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并不是故意造成這種不好后果的。策略12在中文使用中不是很常見,而西方文化則常常使用,比如父母因為周末加班不能和孩子去游樂園玩耍,父母“失信”的情況下對孩子做另外的補償,可以說“我給你買個你想要的玩具!倍袊幕,父母大多數情況下不會為了自己因為工作爽約而向孩子們道歉,相反更希望的是中國孩子理解父母。英語文化提倡平等、尊重個人的重要性,多次食言或不能完成事情會給對方造成傷害,以此總是想方設法進行補償。這點尤其體現在對孩子的教育上,父母如果對孩子的承諾沒能兌現,總是會從其他的地方進行補償。而中國的教育方式與之不同,父母在不能完成承諾的時候,大多數是希望孩子能理解自己的苦楚,希望事情過去,得到孩子的諒解可能只是孩子放棄了原來的想法。在英語文化中還有一種“提供彌補”的道歉方式,發生傷害時提出補救性的措施,表述為“I'll pay for the damage./I'll bring some presents for you.”,即策略13。筆者認為這與中文中的“照價賠償”還是存在區別的。中文的照價賠償發生在對冒犯者產生了實際的物質傷害或可以堅定的精神傷害上,比如在餐廳打碎了一個盤子,需要按照價格進行賠償;又如弄丟了圖書館的藏書,需要按照原有的價格進行至少三倍的賠償等等。策略14是一種轉移責任的說法,把應負的責任轉移到其他事情或其他人的身上,是屬于一種“借口”的用法。策略15沒有把發生的事情闡述出來,把發生不好結果的原因歸結于運氣、天氣,想表示自己在導致事情后果上不存在主要的責任,明顯的擺脫責任的表達方式。
英漢兩種語言采用相似的話語模式來實施道歉的行為,但顯然存在著巨大的差別。中國人比英語使用者更加注重自身所處的地位和關系,而英語使用者往往更習慣于就事論事,不論對方的地位高低都采用相似的道歉方式。在道歉語的使用中,英美人的使用頻率高于中國人很多。在英美人看來,道歉是日常生活交際的一個部分。英美人對于道歉是比較推崇的,因為英美文化強調個體主義,因此特別注意凸顯自己的自身利益,對待他人也相對界限明確,言行之間害怕冒犯到被人,不希望自己無意或有意影響到別人的利益,警惕自身的“出格”舉動。比如,自己感冒了之后會咳嗽或打噴嚏,在公眾場合必然會影響到別人,如傳播了病菌等,因此會為這種情況向周圍的人道歉。在中國人看來,道歉主要發生在比較實際的行為中,咳嗽、打噴嚏這種行為被看作不可抑制的生理現象,因此很少有人為了這種行為向周圍的人道歉。
四、結語
通過對中英跨文化交際中關于“道歉語”使用的研究,在實際生活中中英文化中對于“道歉語”的使用頻率和方式都是存在差異的,這種差異究其原因還是受到了不同地區文化差異的影響。漢語和英語收到各自文化的影響,具體到使用道歉語,兩個民族在同一場景下的道歉使用策略有著明顯的不同,歸根結底還是文化的差異,是不同人種不同語言對于某個事件的不同理解不同態度的反映。通過研究中英語言使用者在“道歉語”使用上的不同,了解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可以提高跨文化交際者對于文化差異的意識,對于在不同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正確合理使用表達道歉的方式,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跨文化交際中英漢道歉語對比研究】相關文章:
討論跨文化交際中的中西禮貌原則對比研究03-01
英漢應酬語對比研究03-11
英漢數字習語的對比研究03-11
淺析跨文化交際的研究缺陷03-16
含有數字的英漢諺語對比研究03-11
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研究12-03
淺談跨文化交際中身勢語的運用09-25
含有數詞的英漢語習語對比與研究03-11
研究商務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