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中西間諜影片的差異
摘要:題材史研究是研究不同國家的不同作家對相同或相似題材的不同處理。在影視領域,中西方由于經濟發展、意識形態和文化背景的不同,所以二者對具有相同性質的間諜題材表現出了不同的敘事特色,具體表現在人物形象、情節設置方面的差異上。
關鍵詞:間諜影片;情節;人物形象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方間諜影片已擁有大批的影迷。今時,它的雄風再度展現。中國影視界也不甘寂寞,用心把《潛伏》、《風聲》、《東風雨》等電視劇或電影搬上銀幕,由此吸引了大批的國內觀眾,也引來了人們對相關影視題材不同程度的關注。然而,中西方的間諜影片由于彼此的意識形態、文化背景等的差異,表現出了不同的敘事特點。
一、 人物形象:儒雅英雄與硬漢英雄
中西文化的差異之一是兩種不同的價值取向:中華傳統文化表現為集體主義;西方文化傳統表現為個人主義。中國儒家文化重視人與社會的協調,強調社會本位,體現的是一種群體意識。例如,我們中國有“天人合一”的說法,它追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自然地,它也要求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這樣,儒家文化就把個人價值歸結為社會價值,重視人的社會義務與責任,強調人對社會的服從。然而,西方強調的是個人主義。個人主義既是一種價值觀念和思想體系,也是一種人生哲學。自文藝復興以來,它強調的就是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價值,要求的就是個人意志和行為的自由。中西文化的這種差異,使得中西諜片中的英雄形象顯現出不同的特點。
中國間諜片中的間諜人員把國家和民族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為了捍衛國家主權和維護人民利益,他們與敵人進行了堅強不屈的斗爭,高揚的是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這些英雄大都自愿從事間諜工作,是為理想和信念奮斗的革命者。他們具有過人的膽識、超群的能力、非凡的智慧,最為突出的是對組織的絕對忠誠。而且,他們必須通過與組織的配合才能完成任務,若孤身奮戰必然會導致失敗甚至會禍及整個組織。例如在《東風雨》中,我們可以看到間諜人員的生活是在組織的監視之內,他們執行任務的每一個步驟都必須要按照組織的安排。此外,在中國傳統的審美意識中,真英雄大都具有儒者風度。中國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神機妙算、羽扇綸巾,大有儒者之風,然而,具有較強軍事才能、政治才能和文學才能的曹操卻被視作“奸雄”。這種審美結果很好地說明了中國百姓心中的英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傾向“儒者風度”。中國間諜片中的英雄形象也受這種傳統審美意識的影響,所以影片中的英雄們風度翩翩,堅強剛毅中透露出一種書生氣質,如《暗算》里的安在天,《東風雨》中的安明等。
在西方間諜影片中,英雄則大多是硬漢形象。他們的內心和行動都充斥著“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選民,相信天定命運,崇尚自由、寬容、自律、契約以及美國式的個人主義”。這些間諜具有冒險精神,往往通過自身過關斬將取得成功;面對組織的誤解或者錯誤的判斷,他們仍孤軍奮戰打敗敵人,他們身上彰顯的是個人英雄主義。他們也不同于中國間諜的自愿加入組織和絕對服從組織,他們有些是厭倦了間諜生活的專業間諜,有些是意外卷入某一事件的普通人,常常不服從組織的安排,喜歡我行我素。如007系列中的邦德,《諜中諜》里的伯恩等等。他們不愿依賴組織的援助,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來找到真相、完成任務。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國間諜是儒雅英雄,他們以集體主義為原則,把個體的價值置于集體的價值之下,為集體而存活。西方間諜則是硬漢英雄,他們彰顯了個人色彩,凸顯的是個人在困難面前所呈現出來的個體力量之強大。
二、 情節設置:動與靜各顯風采
電影藝術是以視覺與聽覺為主的影像藝術,也具有音響與畫面的高度融合的效果。電影和戲劇又有所不同,電影和戲劇雖然都重視動作性,但電影更重視的是視覺動作而戲劇更重視的是言語動作。電影藝術不僅善于汲取繪畫的特點,還要考慮畫面的安排,關注畫面美,同時還善于通過各種音響來構成節奏感與和諧美。音響和畫面的高度融合性,使得形象更為真實,更為豐滿,更具立體感。在這種視聽藝術的背景下,中西間諜影片在設置故事情節上都有所講究,但是各自呈現出的是不同的特點。
007系列間諜片是情節特征十分清晰的動作片,講究以強烈緊張的驚險動作和視聽張力為核心,具備巨大的沖擊力、持續的高效動能、一系列外在驚險動作和事件,常常涉及追逐(徒步和交通工具)、營救、戰斗、逃亡等情節。例如,在007系列之《黃金眼》的開頭,主角邦德先是從722英尺的高處跳下,然后闖入戒備森嚴的化學武器廠,接著在敵人眼皮底下逃脫,騎上摩托以雜技表演般的方式追趕上直升飛機,最后跳下山崖落在飛機的側面。在這里,導演運用了蒙太奇的方法把邦德的幾個動作畫面剪輯和組合在一起,使得整個追逐情節充滿了動感和刺激。這種充滿動感的情節設置與電影的商業利潤密切相關。在《財富》雜志上有這么一段評論:“無論如何一部電影成為藝術作品時,毫無疑問地要歸因于人。但是,電影的誕生和成長并不是因為人,而是因為企業。企業支起畫架,買來顏料,安排場景并雇用有潛力的藝術家。在藝術家脫穎而出之前,企業至少是大于這些部分的總和。雖然我們的詩人還沒有以某種方式為我們把它闡述出來,但是一個企業卻要維持生機,并且找到了它當事人的生活和命運。”從這一段評論中,我們可以看出電影是人們眼中的商品,它以盈利為最終目的,為達到這個目的,電影情節必須要以最有力的方式吸引觀眾。毫無疑問,西方間諜片這種富有動感性的情節便是優勝者。
中國間諜片在情節安排上即是另一番景象。2010年上演的《東風雨》,它的開場雖然是充滿動感的跑狗戲,但是這無法掩蓋住中國間諜片特有的“靜”。影片里有一段中西正弘表述內心獨白的戲,整場戲三分半鐘,一共兩個固定長鏡頭。這樣一種靜態至“凝固”的氛圍里,把中西正弘心中澎湃著的情感,對祖國的愛、對自己從事的事業的無怨無悔的執著、對信仰永不放棄的堅持、對命運超然物外的淡定,全部緩緩地帶了出來。這便是一種“靜止”的極致。中國間諜片的這種拍攝手法是受本國文化影響的。一直以來,我們中國的藝術作品都十分講究意境的創設,以此來增強作品的藝術效果。這種做法能使欣賞者在靜心觀賞的過程中在大腦里創造出更完美的畫面,與作品的真正內涵更加靠近?傮w而言,西方間諜影片在情節設置上注重動感;中國間諜影片則更傾向于轉向人物的內心,從而使得故事情節有了一種獨特的靜態。
三、 結語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西間諜影片在不同的社會土壤和文化環境的孕育下,顯示出了各不相同的藝術特點。今天中國間諜片正在這樣的差異下嘗試著從傳統的間諜影片中走出來并向西方靠攏。但是,這不是意味著我們國內的間諜影片要拋棄傳統而對西方全盤照抄。我們應該在這個學習借鑒的過程中,注意發揚本國的文化傳統,開創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富有藝術性、娛樂性和商業性于一體的間諜影視之路。
參考文獻:
[1] 戴錦華:《諜影重重――間諜片的文化初析》,《電影藝術》2010年第一期.
[2] 《中西文化比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3] (加)戈德羅,(法)若斯特:《什么是電影敘事學》,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4] 彭吉象:《影視美學(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淺析中西間諜影片的差異】相關文章:
由博物館鎮館之寶淺析中西方美術差異10-08
淺談中西教育文化差異08-04
暫時性差異與時間性差異淺析06-13
淺析喜劇影片與狂歡化理論09-05
淺析英漢問候語差異09-22
美國英語與英國英語差異淺析07-10
淺析中西美術的方法比較論文05-29
中西方生活方式的差異06-15
中西思維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09-23
淺談中西思維方式差異對詩詞英譯的影響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