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體驗式學習中的教學策略論文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迫切需要提倡“體驗學習”,要多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具體形象的問題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各種感官去體驗、感受知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如果注重滲透體驗學習的思想,可以有效促進小學生的數學學習。
【關鍵詞】體驗式學習;小學數學;探究;美感
體驗是人類的一種心理感受。體驗學習是指學生在活動中,通過行為、認知和情感的參與,獲得對數學事實與經驗的理性認識和情感態度。在傳統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被動吸收、機械記憶、反復練習、強化儲存的狀態,缺少主體體驗,其認知過程與知識結構不能協同發展。學生學習數學應該是以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理解新知識的有意義的過程。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迫切需要提倡“體驗學習”,要多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具體形象的問題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各種感官去體驗、感受知識。
一、小學數學體驗學習的特點
。ㄒ唬┮詫W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
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是體驗學習的本質。學生的各種生活經驗、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情感態度等,都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個體經驗。真正有價值的學習就是以學生的這些個體經驗為基礎的,是學生對數學知識主動建構的過程。更是使學生整個精神世界發生變化的過程。
。ǘ┮詫W生的主動參與為目標
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中心,學生只需專心聽講,認真做筆記,反復練習即可。而體驗學習強調學習者的積極主動參與,要求學習者發揮主動精神,真正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沒有學生個體的主動參與,就不能產生任何體驗,更談不上學習過程的有效完成。
。ㄈ┮詫W生的全身心參與為核心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來說,教師指令性的、沒有思考空間的各種操作活動并不是體驗,而僅僅是模仿性的機械操作而已。數學課堂上除了看、摸、擺、拼、折、畫等各種形式的感官活動之外,還需要類比、分析、驗證、歸納、推理等各種形式的思維活動,同時也有愉悅、興奮、傷感等情感活動的參與。
。ㄋ模┮詫W生間的合作交流為條件
美國數學家格朗認為,學生學習數學就是要通過參加多樣化的活動,在主動建構中去真正理解結論。小組合作能使學生與同伴和教師交流分享經驗,促進知識的建構和再創造。
二、小學數學體驗學習的教學策略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如果注重滲透體驗學習的思想,可以有效促進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筆者認為這可以從如下幾方面著手:
。ㄒ唬┞撓祵嶋H,體驗數學的應用
數學教學內容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貼近學生生活,從而變得生動有趣,容易接受。例如教學“認識鐘面”時,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回家后每人設計制作一個“鐘面”,有不會制作的地方可以請家長幫助。學生在親手制作的過程中增加了對鐘面的感性認識,學到了很多知識。學生有了這些感性認識和親身體驗,教師在正式上鐘面這一課時,原本比較難講授的內容就會變得容易。學生學起來也有興致而且輕松。
(二)學會探究,體驗問題的解決
通過自主探究獲得的知識,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并且靈活運用。教師作為教學內容的加工者,應站在發展學生思維的高度,充分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盡量對學生少一些干預,少做過多、過細的知識鋪墊,要讓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自己研究、發現,在自主探究中體驗,在體驗中建構知識。
例如,學完了“圓的面積”后,可向學生出示一個圓,從圓心沿半徑將圓切割成若干等份后,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已知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比圓的周長大8厘米,讓學生求圓的面積。學生初一看,似乎無法解答,但只要探究下這個拼圖的過程,就會發現長方形的兩條長之和正好是圓周長,所以長方形的周長僅僅比圓周長多出兩條寬,也就是多出兩條半徑,所以一條半徑的長度是4厘米,至此,求圓面積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ㄈ┖献鹘涣,體驗思路的形成
高質量的體驗學習應該是建立在師生、生生之間交流互動的基礎上。課堂上師生、生生的交流互動,構建平等自由的對話平臺,使學生處于積極、活躍、自由的狀態,獲得預想不到的體驗和出現思維火花的碰撞,從而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例如,教學“分數化成小數”,可舉1/8、11/20、17/25等能化成有限小數的例子,先讓學生猜想:這些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是什么原因?可能與什么有關?經過思考后有學生回答:“可能與分子有關,因為1/2、1/5都能化成有限小數。”有學生反駁:“1/3、1/9的分子同樣是1,怎么不能化成有限小數?”有學生說:“如果用4或5作分母,分子無論是什么數,都能化成有限小數,所以我猜想可能與分母有關!边@時,老師引導:“你們觀察這些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的分母,它們有何特征呢?”學生們積極思考并展開討論:“只要分母是2或5的倍數的分數,都能化成有限小數!薄叭7/30的分母也是2和5的倍數,但它不能化成有限小數。”“因為分母30還含有約數3,所以我猜想一個分數的分母有約數3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數!薄叭绻帜钢缓屑s數2或5,它就能化成有限小數!薄梢姡寣W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達、爭辯,在體驗中學習數學,能很好地鍛煉思維能力。
。ㄋ模⿲W以致用,體驗數學的價值
新課標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指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睂W生在切身體驗中感覺到自己所學的是“有用的數學”,不但能鞏固知識,還能激發起學好數學的欲望。
例如,在學生認識人民幣及其簡單計算后,可以設計“超市購物”的情境,讓學生扮演相關角色,引導學生獨立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在購物中算賬、付錢、找零等一系列的問題。諸如,“我買了一只鋼筆,價錢是4元,給他10元,找了我6元!薄拔蚁矚g那個書包的價錢是18元,我只有10元,還差8元!薄拔蚁胭I5本練習本和2塊橡皮,共5元,我只有3元。還差2元!边@說明學生真正投入情境之中,通過主動探索研究,學到了自己需要的數學,同時也感受到了數學知識的實用價值。
。ㄎ澹⿲嵺`操作,體驗學習的方法
強化操作實踐,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有助于學生理解與建構知識。
例如,在教授“面積和體積”的知識后,可給學生布置作業:用8個邊長為1厘米的正方體堆成一個較大的長方體,有幾種堆法?所堆成的長方體的體積、表面積各是多少?學生直接解答很困難,如果親自動手做一做,就不難發現,無論怎么堆,所堆成的長方體的體積都是8立方厘米,而表面積則會各有不同。學生在這一實踐活動中,親歷探索,體驗更深,其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學生對很多數學方法的理解,往往不是通過老師反復闡述,而是通過親身體驗,從“做數學”的活動中感悟到的。
。⿲W會欣賞,體驗數學的美感
小學數學教材中處處彌漫著美,尤其是幾何圖形,無一不給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挖掘數學中的美學因素,引導學生感受數學之美。
數學的奇異之美,既體現在內容上,又體現在解題思路上,奇妙構思,妙不可言。數學概念的關系體現數學的奇異之美。例如,古埃及金字塔的底邊邊長與金字塔高度都是相同的,但在人們眼中所看到的金字塔卻是大小不一,數學導致的視覺幻象產生奇異的美感,惹得人們不停地深入探究。在數學的解題思路上,奇異之美表現得更為明顯和突出,題目的正確答案雖說是一致的,但獲取正確答案的方法卻不是唯一的,正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再如:一個長方體玻璃魚缸(魚缸的上面沒有玻璃),長5分米,寬3分米,高3.5分米。制作這個魚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這道題的解題思路有兩種:一種是直接計算,長方體魚缸上表面沒有玻璃,不用計算這面的面積,需計算的就是四個側表面面積外加一個底面面積;另一種思路是減法計算,先求出一個大小與長方體魚缸一致的長方體的表面積,再減去上表面面積,剩下的就是所求總面積。不要小看這兩種數學思路,其實它們反映的是兩大類解題方法,充分彰顯了數學解題的奇異之美。
創造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推動力,對數學之美的探索和求證,會給學生學習數學帶來強大的動機和欲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例如,探求長方體不同角度的圖形直觀形態,光靠想象,實在過于抽象,若是自己動手制作一個長方體后,再從不同角度觀察就相對簡單多了。所以小學生體驗數學創造之美的過程也就是他們的學習數學、構建數學知識體系的過程,學生不僅是在學習知識,更是在通過原有經驗的探索基礎上對新事物的客觀認識。而在學生學習過程抓住機會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具有移情的效果,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從而促進探索數學的奧秘。
總而言之,體驗學習是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必須關注學生的體驗,努力強化體驗意識,以學生的體驗為核心,引導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創造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海平.如何引導小學生進行體驗學習[J].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5).
[2]劉韓萱.以“體驗學習”為途徑,激活數學課堂[J].新課程導學.2016(04).
[3]李宜杰.引導學生在語言積累中體驗學習的樂趣[J].山東教育.2014(31).
【小學數學體驗式學習中的教學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論文:建構主義視角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論文11-24
自主學習能力中的數學教學論文12-04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舉例論文12-10
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分析論文(通用9篇)06-28
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策略探討論文05-05
小學數學中教學創新的實現論文11-21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策略11-22
淺談小學數學的自主學習論文06-12
關于數學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03-07
小學數學教學中動手操作的作用論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