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結構分析論文參考
一、建立新模式結構的特點
現代的課堂教學結構模式,確有多種多樣的改革方案,盡管因科目不同、課型不同而異,但最終目標都是圍繞學生獲取知識,進而轉化能力為宗旨。根據認識論和教學論的研究與實踐,及近幾年來的改革實踐證明,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結構的“四環節”:感知――理解――鞏固――運用,才是最科學、最優化的新模式。因為這個模式是著眼于學生“知識遷移”過程總結出來的,它符合學生認知新知識心理過程的學習程序。因此,教學的程序構思、教學重點,要圍繞四個環節開展!八沫h節”即包括四個階段,其各階段的認知特點是:
1.感知階段。屬于學生初步探索知識的過程,即對概念產生的具體背景材料、概念的形成、概念定義的合理性,定理的條件、結論、證明途徑以及解題思路等,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探索、概括,這到初步領會知識的目的。
2.理解階段。是指讓學生對本節課的主要新知識有一個清晰的鮮明的認識。即認識概念的本質屬性,掌握它明確定義,弄清定理的條件、結論及證明方法,總結出解題規律等。
3.鞏固階段。鞏固新學的知識,當學生理解新知識以后,應當要求鞏固這些知識,可根據定義判斷概念,或應用概念的定義解決有關計算、作圖、證明等問題;還可進一步理解、分辨定理的條件和結論,回憶定理的證明思路,初步應用定理解決有著的問題。鞏固,既可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又能及時檢查、發現學生掌握知識的缺陷,有利于新知識的深入理解。
4.運用階段。運用新學的知識,既能解決有著新知識的計算、證明、作圖等問題,又能聯系新知識解決有著實際應用問題。它是把所學生知識轉化能力的教學高級階段,對教材內容掌握程度的標志是:融會貫通了全部內容,且對新知能夠靈活運用。
這里所說四個階段的環節,各有其目的內容,可以相對地區分,但互相聯系、相互滲透是絕對的,它構成了一個緊密聯系的統一有機整體。整修課堂起始于感知,發展到理解,通過練習鞏固最后達到運用,形成學生的能力。
新模式結構的教學實施,既有充分理論根據,又符合學生以下規律:(1)符合認識論深化層次規律。“四環節”順序發展過程,相應于認識論的深化層次是:認識起始——認識入門——認識升華——認識實踐。這樣的認識層次是符合學生認知的心理發展程序;(2)符合教學論發展層次!八沫h節”程序發展相應于教學論發展層次是:發現問題——探求知識——研討結論——知識應用。即符合教學發展層次規律;(3)符合學生言傳身教的“知識遷移線”。學生掌握知識、深化知識的過程,問題先由興趣、感性的材料開始,發展到思維、理解,最后變為技能。教師一定要按照以上規律組織教學,并要充分認識到:啟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實現“四環節”教學的前提,發揮學生的為一體作用是保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作用是關鍵。否則,難以取得“四環節”教學的良好效果。
二、實施新模式結構的教學要點
在具體實施“四環節”教學中,可能因課型不同方法有差異,因教師的經驗、能力不同有差異,但對一般新課的教學,有其最基本的教學方法。以下對四個階段的教學略列舉要點:
1.“感知”階段的教學。教學的著眼點是新課的“引入”,引入好,就能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就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引入新課起碼要做到如下之點:(1)要創設一個良好的的教學情景,贊成積極思維的環境氣氛;(2)揭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使學生掌握知識有個輪廓的思路;(3)讓學生自學通覽教材,了解本節課內容的全貌。
2.“理解”階段的教學。教學的重點應放在講課“層次”上,教師需精心設計講授的序列關系,對于新知識,要針對學生實際,注意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梯度明確,密度合理,重點突出,難度恰當。講課“層次”的具體要求是:(1)從啟發設問引進新課,到新課的展開,到最后的小結,整體結構要非常嚴謹,既充分反映本節課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也要充分體現數學本身的科學性和嚴密性;(2)能認真推敲銜接語言,使知識自然過渡。從這個層次過渡到那個層次,從這一例題過渡到那一例題,教師使用銜接語言,一環扣一環,環環緊扣,要給學生完整的知識;(3)不孤立地講解例題,要注意例題之間的內在聯系,可用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一圖多用來進行例題的講解,需把例題串起來講解,并要聯系縱向、橫向的知識面,讓學生掌握全面、整體的知識結構,這樣自然會深化知識的理解。
3.“鞏固”階段的教學。教學重點需抓“訓練”,這里所指的訓練是指在學生領會理解概念、掌握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和訓練有關的口答題、筆答題、板演題、教師講解的例題以及所布置的課外作業題等。訓練題的選擇要注意:(1)選題要緊扣教材重點;(2)例題選擇要具備“三性”:典型性、代表性和思維性;(3)課外作業要有選擇題。訓練方法要靈活多樣,最基本的訓練方法是:(1)采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圖多用的變式和探索性訓練;(2)“題組”訓練。建立題型,歸類訓練,要重視總結解題規律,探討方法,培養解題的綜合和應變能力。
4.運用階段的教學。這是屬于深化知識,拓闊能力的.高級階段的教學程序。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培訓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方面因為運算能力是思維能力的具體體現。以下幾種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助于運算速度的加快,運算步驟簡捷、正確。
。1)培養范工思維。所謂范式思維,是指讓學生解題過程中,在充分理解題意的基礎是,聯想有關的基本概念、定理、定律、法則、公式等知識,聯想過去解決類似問題的經驗,最終在具體問題上進行揄、判斷、論證和演譯等。培養范式思維,它有助于學生實現知識、技能的“遷移”,能使問題解決和引入更深的思考。又能最終作為一套具體的、完整的范式模式儲存在學生的記憶中,無疑將會提高自身的獨立思考能力;
(2)培養擴散思維。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尋求一問題的答案或最優解法,這就是所謂擴散思維。而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正是這種思維方式具體實踐,它對培養學生的良好加強思維習慣和個性品質風格無疑會產生有益的影響;
(3)培養聚合思維。就是訓練學生解題時,能夠從命題中的差異找到統一的,具有廣泛適用范圍的規律性,就是思維的聚合。在學生掌握了某個題型解題的基礎上,以該題目歸類,從差異中找規律,可以豐富思維的素材,完成知識、技能遷移的具體過程,使知識面擴展,且達到一定深度。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結構分析論文參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