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我國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問題及對策研究

        時間:2024-07-13 23:02:27 碩士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我國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問題及對策研究

          【論文摘 要】在充分認清我國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必然性的基礎上,以保證我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碩士研究生培養的需求為出發點和歸宿,分析現階段我國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存在的問題及成因,思考促進我國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工作順利開展的對策。
          【論文關鍵詞】研究生學制 改革 問題 對策
          
          近幾年來,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作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不僅引起了教育學術界的重視,同時也引起了高校、導師、學生、社會的廣泛關注。在很多高校開始實施以縮短學制為特點的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的同時,部分相對較早完成學制改革的高校出現了“回流”的現象。“回流”現象的產生,充分說明目前我國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工作在處于不斷探索、有待完善的初級階段。筆者試圖從我國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的背景入手,在充分認清我國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必然性的基礎上,以保證我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滿足社會經濟發展對碩士研究生培養的需求為出發點和歸宿,分析現階段我國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
          存在的問題及成因,探索解決問題的對策,促進我國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我國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的背景
          
          20世紀80、90年代,碩士研究生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為國家培養高級專業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的重任,也是高校服務社會、提高學校科研水平的主要途徑。鑒于處于發展初期的高等教育水平有限,為了碩士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我國學位條例明確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求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系統的專門知識;二是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各培養單位為保證碩士生的培養質量,一般將碩士生的培養年限定為3年。
          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高等教育不斷發展,逐漸由精英教育階段向大眾化教育階段轉變。特別是隨著博士生畢業人數的不斷增加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學術型碩士生的相對獨立性越來越弱,逐漸變成為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做專業知識準備的過渡性學位。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各領域對高級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促使我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逐步從“以學術型人才為主”向“應用型和學術型人才并重”轉化。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的重新定位正是推動我國碩士生學制改革的主要原因。
          此外,對于研究生教育起步較晚的我國高等教育而言,與國際接軌、與國際研究生教育開展交流合作對于提高我國研究生教育水平,提升我國研究生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在大多數高等教育發達國家,碩士研究生教育普遍實行1-2年短學制,我國若堅持以3年制為核心長學制,必將阻礙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長遠發展。
          
          二、我國現階段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的狀況
          
          1992年底,國家教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聯合印發的《關于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曾提出,培養研究生可實行“靈活的學制”。 1995年 11月,國家教委《關于進一步改進和加強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將研究生教育“學習年限偏長”作為一個突出的問題,要求“碩士生的學習年限可根據不同類型的學校、學科和人才培養規格分別確定”。這段時期,研究生學制改革基本處于議論階段,僅有哈爾濱工業大學試行2年制學制。2000年,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研究生培養工作的幾點意見》中提出“研究生教育實行彈性學制”,促進了高校研究生學制改革工作的全面啟動。2002年,中國人民大學在全國第一個全面改革碩士研究生學制,當年該校70%左右的專業采取了兩年制的培養模式。隨后,北京大學、中山大學、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相繼對新入學的碩士研究生實行或試行兩年學制。
          經過調查,我國目前已經實施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的高校,存在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情況是改革措施相對成熟,改革結果初見成效,正在現有經驗和取得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深化改革;另一種情況是盲目地推行改革,沒有做好與學制改革密切相關的配套改革工作,僅是簡單地將學制改革理解和執行為將學習年限由原來的3年或2.5年壓縮為兩年。不難想象,后一種不成熟的改革,無法實現改革的最初目標,無疑會遭遇到來自導師、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多方質疑。甚至在部分高校,出現了“回流”的現象,即將已經縮短的碩士研究生學制延長為原來的3年。
          筆者認為,“回流”的現象產生,充分說明目前我國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工作在處于不斷探索、有待完善的初級階段。對于未實行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的高校,應在充分考慮學校人才培養方面的實際情況,充分認識不同專業的培養特點和社會需求差異等的前提下,在認真細致地做好改革措施規劃和制定的基礎上,慎重實施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工作,避免倉促性和盲目性;對于已經實行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的高校,應該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認真剖析改革存在的問題,從而進一步完善改革措施,促進該項改革工作的成熟與發展。
          
          三、我國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定位不清阻礙了改革的順利進行
          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的變化是學制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很多高等教育發達國家,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被定位于培養“通才”和“專業型人才”的中間階段,碩士學位屬于過渡性學位,因此碩士生培養模式呈現多樣化特點,修業年限普遍較短。目前,隨著我國高校培養研究生能力的顯著提高以及社會各領域對科學技術需求程度的提高,科研院所、高校等學術研究型單位大多已將招聘對象的學位層次提高至博士學位,而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則大多到企事業單位從事實踐性較強的技術性或管理性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保持對碩士研究生原有的“學術型人才”培養目標不變,顯然不適合社會發展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我國的高等教育機構應該根據學校的實際,在充分考慮不同學科差異性的基礎上,正確定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并在此前提下推動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工作的開展。不考慮重新定位培養目標或在目標定位模糊的情況下,盲目推行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必將引發一系列矛盾和問題,阻礙改革的順利開展。
          2.配套改革的不到位導致學生培養質量遭到質疑
          在高等教育發達國家,碩士研究生學制短為2年甚至1年,但由于其教育制度比較成熟,人才的培養質量具有較高的認可度。在我國,部分高校推行研究生學制改革的做法比較簡單,僅是通過減少課時的方式將學業年限壓縮至2年,對于課程設置、教學和指導方式、教學管理等與學制改革緊密相關的政策,沒有實施有效地配套改革,結果必將引發對于學生培養質量的質疑。例如,在課程設置基本不變的情況下,壓縮課時便意味著減少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知識量;在教師教學和導師指導方式不變的情況下,學習時間的減少意味著學生與導師交流溝通的機會減少、參與實踐科學研究課題的深度難以保證等。四、關于我國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問題的思考
          
          1.重新定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
          高等教育學家潘懋元先生曾說,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前提是多樣化,多樣化的高等教育應該有各自的培養目標和規格、各自的特點和社會適應面,從而也應當有各自的教育質量標準。目前,我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目標,一方面存在“一刀切”現象,沒有充分考慮不同高校、不同學科的差異;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的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不能體現當前形勢下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要確定是否實施學制改革,如何進行學制改革,應該重新定位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改變原有碩士研究生主要是“學術型人才”的定位,并且充分考慮學校和學科差異。碩士研究生培養目標定位明確后,學制的改革工作則可以有的放矢地服務于培養目標。其中,對于選擇繼續進修博士學位、未來從事科學研究或高校教學的學術型碩士,以縮短修業年限為特點的學制改革不應盲目求短,應保證其有足夠的修業時間來扎實地學習理論知識和培養較強的思辨、分析能力;對于選擇面向企事業單位就業的應用型碩士,可以側重對解決實踐問題能力的培養,適當壓縮理論知識學習時間,從而縮短修業年限。
          2.學制改革的大方向是實現彈性學制
          所謂彈性學制,就是指學校為了滿足不同類別學生在不同的情況下能完成同一目標的學業要求而采取的一種靈活的教學管理制度。主要措施是允許學生提前畢業、中途休學或分段完成學業。它是以學分制和選修課為基礎,以導師制為支撐,對修業年限不做統一、嚴格的要求,只要學生在一個彈性化的時間內達到培養目標的相關要求,就可以獲得學位證書。實行彈性學制既符合不同培養目標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同時也有利于滿足碩士研究生自身發展的需求,是我國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的大趨勢。值得注意的是,由目前一元化學制向彈性學制改革,完善的學分制度、配套的教學體制以及完善的質量監控體系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
          3.科學的培養模式是學制改革順利進行的保證
          實行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必須做好培養模式的配套改革。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和特定需求指導下,為實現其培養目標而形成的培養過程的諸要素構成的標準樣式與運行方式。它包括課程設置、導師指導方式等許多因素。例如,在課程設置上,一方面應該根據學術型、應用型碩士的不同培養目標,從整體上考慮知識結構的基礎性、知識體系的完整性和應用性;另一方面,應該注意根據學制安排合理的課堂學習、實踐學習、論文寫作的時間比例,加強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參考文獻:
          [1]彭靜.我國工科類研究生培養資源重組研究[D].西南大學,2006,11.
          [2]王沛,張曉煒.我國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淺析[D].西安郵電大學學報,2012,9.
          [3]陳蘭,胡弼成.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的問題與出路[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5):83-86.

        我國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問題及對策研究

        【我國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問題及對策研究】相關文章:

        對于碩士研究生學制改革問題探析12-02

        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問題與對策研究03-07

        研究我國玉米深加工面臨的問題及對策03-07

        研究我國生態旅游理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03-19

        我國職業教育教學方法改革面臨的問題與對策03-19

        淺談我國高校行政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03-18

        我國生態旅游理論研究存在的問題與對策03-20

        我國農業融資面臨的問題及對策03-07

        我國銀行保險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3-19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色婷婷久久综合极速 |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熟女 |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一区免费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