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學檢驗專業分子生物學教學改革研究與探索論文
20世紀50年代以來,分子生物學是生命科學和基礎醫學的前沿與生長點。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理論、方法以及技術的迅猛發展,極大地推動了生命科學和現代醫學的進步,并被逐步廣泛應用于臨床醫學中。在分子生物學發展過程中所發明及使用的多種技術在檢驗醫學中得到廣泛應用與發展,也為檢驗醫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鑒于分子生物學技術在檢驗醫學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我校檢驗醫學專業開設了分子生物學課程。
分子生物學課程內容前沿性強、更新快,主要以核酸、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為研究對象,理論知識抽象枯燥涉及實驗操作技術繁多復雜。對醫學檢驗專業學生來說,除了應具備堅實的理論知識以外,具有良好的創新思維和嫻熟的實踐操作技能,才符合我國21世紀醫學檢驗人才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采用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教學模式,實行以基礎理論為指導,以掌握相關實驗技能為基礎,理論指導實驗,實驗促進理論理解的教學模式,并對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教學瓶頸進行了探討研究,以期摸索出符合醫學檢驗專業的分子生物學教學改革方式。
1理論教學改革舉措與存在的問題
1.1結合專業特點,合理組織教學內容設計以專業為出發點,根據學生專業特點,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將教學各要素有序安排。本著“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操作技能,具備從事科研工作及臨床檢驗工作,同時具有較強的動手和科研能力學生”的教育目標,改革教學內容。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分子生物學基礎理論、分子生物檢測技術和分子生物學診斷技術的臨床應用三大部分,可概括為基礎、技術與應用。
分子生物學基礎理論為基礎部分,主要以基因、復制、轉錄、翻譯為主線,輔以損傷與修復、轉錄和翻譯的調控機制。掌握基礎理論部分內容,可以為后續內容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內容在廣度與深度安排上適用于檢驗醫學專業的學生,因此組織該部分教學內容時,合理取舍教學內容,把握關鍵,突出重點,幫助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結構。
分子生物檢測技術為技術部分,主要介紹巳經在檢驗醫學中得到廣泛應用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如PCR及其衍生技術、核酸雜交技術、蛋白質檢測技術、高通量芯片檢測技術等,內容豐富,實用性強,與實驗課程聯系緊密(我們將此部分內容與實驗課程安排時間相呼應)。既介紹分子檢驗的基本技術,也介紹近年來在檢驗醫學中得到應用的新技術,如生物傳感器、生物質譜等。分子生物學診斷技術的臨床應用為應用部分,主要介紹分子在感染性疾病、腫瘤、遺傳性疾病疾病實驗診斷中的臨床應用。
分子生物學診斷技術的臨床廣泛應用得益于分子技術的日新月異,因此這兩部分的內容密不可分。該部分內容結合如乙肝病毒感染、SARS病毒感染、鐮狀細胞貧血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等多種受廣泛關注的疾病,以引起疾病的主要生物學特點、篩査的技術方法、診斷判定、治療監測、預后判定為主要內容,輔以不同取材、檢測方法以及結果的討論。內容設計總體循序漸進,既具職業傾向性又具前沿性,力求所講內容全面、符合我校人才培養目標。
1.2改革教學方法,優化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是整個教學活動體系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時它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密切相關,在教學過程中應以人為本,靈活運用不同層次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性,立足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發展創造力。針對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的特點,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基礎理論部分對生物學基礎薄弱的檢驗專業學生來說,內容較抽象不易理解,主要可以采用講授法結合直觀、生動的多媒體,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在授課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掌握好課堂節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富有個性地學習。在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結構、獲得較系統的知識框架的基礎上,為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積極創造能力,對技術以及分子診斷的臨床應用部分內容適時弓I入多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果。例如學習分子診斷在感染性疾病的臨床應用,課堂上以SARS病毒的感染檢測為案例,讓學生根據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查閱相關資料解決專業實際問題,以此學習隱藏于案例背后的知識,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在學習分子診斷技術知識時,將學生在一些基本技術的實踐操作所出現的問題帶入課堂,并一起分析問題的原因、解決辦法,加深學生對技術原理的理解以及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適當引入國內外新技術新方法的討論,增加學生的好奇性,如對利用基因芯片等技術來檢測兒童天賦基因應用等話題的探討。
將現代化技術手段引入課堂,作為案例、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的有效輔助形式。多媒體教學作為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集聲音、文字、圖像、視頻等多種信息為一體,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直觀形象的理解。多媒體課件的制作符合一定教學設計原則,體現一定的教學策略,把每個教學章節分解成數個模塊進行設計、制作,爾后再連成一個整體。課件內容上要精煉,視覺上要簡潔美觀。建立分子生物學網絡輔助教學平臺,平臺設計本著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為原則,將課程相關教學材料(包括授課教案、多媒體課件和錄像、習題集、網絡資源和參考資料等)上傳平臺,實現知識資源的共享。并利用平臺做好師生互動,學生可以根據平臺信息及時掌握知識更新,老師可以對學生的網絡學習活動進行約束和有效引導。多種現代化技術手段提供了個性化的形式,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2改革實驗教學內容與方法,拓展實驗教學模式
立足于醫學檢驗專業知識結構特點及實際工作的要求,學生不僅有扎實的基礎知識,更要有一定的實踐動手和科研創新能力。因此,我們構建了以基礎實驗課程為基礎、臨床檢驗技能訓練為核心的實踐教學體系。針對以往實驗課程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落后的特點,首先根據學生專業特點精心選擇實驗內容,再將其分為不同子模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每個模塊內容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相輔相成,從而從整體形成完整的驗證型或應用型大實驗。如DNA的分離純化、核酸的瓊脂糖凝膠電泳、常規PCR檢測幾個基本實驗,實驗操作之間相互獨立,內容相延續,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由于絕大多數是驗證型實驗,很少有設計型實驗,難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主動參與意識。在教學方法上,改變以往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方法,引人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弓I導學生主動參與實驗的學習興趣。例如可以通過問題引導的教學方法,將驗證性實驗轉化為設計性實驗,老師提出實驗題目,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分組提供實驗設計方案,老師給予指導,以學生為主實現實驗方案的操作。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之外,注重培養學生規范化實驗操作,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樹立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更能提高學生諸方面技能和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為避免實驗教學與理論課程教學的實際需要脫節,建立理論課與實驗課的互助式教學模式,形成理論-實踐-理論的教學體系。在教學課程安排上,將實驗課程安排在學期中,與理論教學的技術檢測部分相互應。理論課程中遇到部分實驗課所涉及的教學內容時,先重點講解原理和應用范圍,同時提出疑問,待學生在實驗課中探索答案,注重弓I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樣部分實驗技術內容先由學生實驗操作,課后集中匯總在操作過程再反饋到課堂討論。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的學習平臺銜接起來,通過實驗操作與設計,學生可以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促進理論課程學習,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分子生物學對醫學檢驗專業的重要意義。
醫學檢驗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但其培養目標不應只是一個簡單的技術操手,我們應致力于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醫學檢驗技術應用型人才。因此,對醫學檢驗專業的分子生物學教學,在精心設計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不斷深化理論和實驗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拓展新的教學模式,旨在使學生成為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具有嫻熟的實驗操作技能、具備創新能力的綜合型人才,以適應21世紀我國醫學檢驗和臨床醫學發展的需要。
【醫學檢驗專業分子生物學教學改革研究與探索論文】相關文章:
醫學檢驗專業的畢業論文01-01
醫學檢驗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分析06-04
有關醫學檢驗的論文11-30
高等學校醫學檢驗專業教學改革初探03-12
臨床醫學檢驗論文11-27
淺議醫學檢驗臨床實習教學改革初02-28
探討醫學論文寫作教學改革02-27
機電專業英語教學改革探索03-16
醫學檢驗專業開題報告范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