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析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
論文關鍵詞:高職院校 應用基礎 課程教學改革
論文摘要:教學改革也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基于目前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現狀,為了更好的培養時代與需要的人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實在必行,并從師資培養、教材改革、教學改革和考試改革這四個方面詳細闡述了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改革。
在我國,高職教育是以培養社會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熟練勞動者和各種實用人才為目標的。各高職院校普遍開設計算機基礎應用課程是,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具備以信息技術為手段來獲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之擁有在信息化社會中可持續發展的潛力。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計算機應用技術逐漸得到普及,各行各業都離不開計算機,者計算機的水平如何已經成為用人單位的用人依據之一。但高職院校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存在許多不足與缺陷,必須對課程進行合理的改革以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為更好的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進行改革,為避免盲目跟進,調研是教學改革的必要前提,是改革的依據,必須了解其存在的不足與缺陷,可以通過學生進行摸底測試和填寫調研問卷的形式,了解學生的計算機的基礎情況,了解他們對這門課程的期望和要求,以便對癥下。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應用基礎課程師資力量薄弱,該課程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師資結構的分布存在著不合理性,從事該門課程教學的教師隊伍趨于年輕化導致教學內容無法深入。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理念偏離,一些高職院校將等級考試通過率作為量化教學質量的指標,使很多學校片面要求通過率,有些學校甚至將通過率作為考核教師的依據,教師為了提高通過率教學中運用題海戰術以提高通過率,不利于技能的掌握與應用教學理念。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方法單一,大部分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仍采用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使教學效果得不到明顯的改善,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內容難以統一,計算機基礎課程從小學到高中都會開設,但是由于存在著地區差異與個體差異,一些學生計算機使用率幾乎為零,而一些學生已經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常用操作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教學內容難以統一,給教學帶來了較大的難度。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應用基礎課程評價標準缺乏合理性,多數高職院校仍以試卷的形式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成果,這種評價方式缺乏合理性,顯然無法適應當今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要求。
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師資力量。計算機技術更新速度很快,要想讓學生能夠獲取最新的知識,教師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而目前在中國,學校教育是滯后于實際發展的,所以為了能夠跟上信息社會發展的步伐,教師要堅持不斷給自己充電教師應不斷學習,不斷充電。學校應多給教師提供培訓深造的機會,通過短期的學習和交流,增強教師的綜合能力。只有這樣,培養出的學生才能適應當今信息化時代的快速發展。
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不斷更新教材內容,緊跟時代步伐。高職院校不同層次、不同學科及相應專業對學生應用計算機處理問題的能力要求有所不同,編寫教材講義格外重要。目前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材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但現在的計算機教材也存在很多的問題,如內容簡略,知識結構不系統,甚至有些老化了的知識還出現在教材上,而一些新的技術、新知識又未能及時補充到教材中,不能為教學所用。鼓勵教師編寫教材講義,促使他們能將現實生活中的新技術及時更新到教學中,收集更多的教學素材和案例豐富教學內容。只有教材跟上時代的需要,才能培養出適合時代需要的人才。
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改變傳統考試方式,實現考試方式多元化。目前,盡管高有些職院校已做出上機考核代替筆試考核的改革,但是也產生了諸多的問題,如考生由于事先不熟悉考試,導致考試發揮失常,更嚴重者還有得零分的情況,針對出現的類似情況,應借鑒國家或省級計算機考證考試的經驗,要求學生獲取一個國家級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證書為基本前提,結合教學中的過程化考核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建立一個綜合性的考試題庫,允許學生使用網絡環境進行課外學習和練習,考試試題可采用從題庫中隨機性的抽取的方式,使學生做到有備而來,也能很好的促進他們平時的學習,增加學習的興趣。
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的手段。當今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工作、學習、娛樂都離開計算機,它既是學習對象又是學習工具,通過我們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學生剛開始會抱著極高的學習興致來學這門課,但是學習興致很快就變淡了。通過,我們獲知是教學方法存在著問題,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中的一個教室、一塊黑板和一支粉筆已無法適應新的教學改革的需要,理論教學一般都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忽視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對于課時少、內容多、知識新的計算機課程來說是不適應的。高職院校辦學理念是為地方培養技術型和高技能型人才。計算機基礎這門課程的操作性較強,所以將授課環境安排在機房更科學、合理,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邊學邊練,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實現結合。
總之,高職教育是我國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而教育教學改革也是一個永恒的主題。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和系統工程,如何讓學生真正地學到知識和技能,如何使學生能夠適應的快速需求,如何實現雙贏,它需要任課教師和廣大學生長時間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
參考文獻:
[1]范軼,鄒霞.案例教學法在《PHOTOSHOP平面設計》課程中的運用[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5.
[2]姜大源.當代德國職業教育主流教學思想研究[M].清華大學出版,2009.
【探析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相關文章:
探析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改革03-19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思考03-28
淺談高職院校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03-20
淺析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思考03-19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探討的論文11-18
淺析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探索12-05
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教學改革03-27
探討高職院校《審計》課程改革03-27
試析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改革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