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網絡傳播對網民行為方式的影響
[論文關鍵詞]電腦 網絡 轉換
[論文摘要]電腦網絡的迅速發展,數字新技術使一種嶄新的網絡寫作與傳播方式誕生,它形成了自身一系列的特色。本文結合傳統寫作與傳播方式,闡述了網絡寫作與傳播方式的10種轉播。
互聯網新載體的不斷發展,新數字超文本技術的出現,帶來了寫作方式、傳播方式與接受方式的深刻變革,網絡傳播的虛擬性、交互性、開放性、平等性、自由性等神話的建立,使電腦寫作與傳播超脫了傳統的壁壘,催生一種電腦網絡全新的敘事風格。網絡寫作與傳播超越了與現實的界限,超越了傳統文體所規范的界限,成為一種虛擬與虛構的結合,技術與想像、視覺與聽覺、夢幻與現實的結合,傳統寫作那種認識、審美愉悅、審美教化等功能正在被網絡寫作所消解!耙杂螒驔_動替代審美動機、以技術媒介替代藝術規律、以工具理性替代詩性智慧、以技術的審美性替代的審美化”的寫作與傳播方式正在形成。依照德里達的說法,傳統的“線性寫作”和印刷文本已經走進了死胡同,取而代之的便是一種向四處蔓延與散播的可以無限鏈接的電腦“非線性文本”的誕生。因此,筆者認為,網絡寫作與傳播方式是前所未有的,顯示了傳統寫作方式在網絡時代的轉型,它突出地表現在以下10個方面。
(一)由傳統書面向電腦語言轉換。傳統紙質媒介時代的寫作與傳播均離不開書面語言,人們只有通過書面語言來獲取意義,從而達到交流、理解和共鳴的效果。書面語言是以文字、圖像等符號為主要手段來敘述的。網絡時代的電腦語言則是以數字編碼程序為核心來敘述的,作者操作鼠標、敲擊鍵盤,在數字“0”與“1”二進制語匯排列中完成解碼的轉換,將人的思維與電腦處理在“人機”轉換中變成文本,引起語言的重構。法者巴爾特在《從作品到文本》一文中指出:文學作品的觀念之所以轉變,是因為我們對于語言的概念轉變了。他認為,作品與文本的差異在于作品是實在的,它占據了書的空間的一部分,而電腦文本則是屬于方法論的范疇,即文本是一個由語言構成的“抽象空間”,只有讀者介入方能體會,文本以語言為媒介并且用來指出和說明某種隱于其中的特性。電腦語言導致了網絡寫作特殊形式的產生,最早借助于電腦語言寫作的人,大都是電腦操作的高手,他們的技術能力遠遠超過寫作能力,“技術的藝術性”被網絡寫手演繹成“藝術的技術化”,傳統的紙質語言的藝術性已被電腦“界面”的感覺性語言所取代。再說網絡時代是視覺時代(也稱“讀圖時代”),電腦圖像的顯示與傳播也優于文字的閱讀。
(二)由傳統文本敘述向網絡超文本敘述轉換。傳統寫作(出版物)是依照線性運作的,通過設置章節與頁碼標注,并以字、詞、句、段、標題等形式固定下來,每一頁都有頁碼順序,作者與讀者的任務就是逐章、逐節、逐頁、逐段、逐句以至逐字往下寫與讀;其展示作品的內容線索清晰,情節完整連貫,文字手稿是有厚重感、原始性和收藏價值的物質體。而網絡超文本寫作與傳播帶來的是文本的非線性、多義性、選擇性技術,當電腦中的光標移至文字或圖像時,點擊鍵盤或鼠標,顯示屏上的主頁會跳到鏈接的新主頁上,使各個書寫片段之間埋下重重鏈接,瞬間的鏈接能將無數文本關聯起來在眾多文本之間漫游,標示著網絡文本是更大的虛擬空間大文本的一部分,顛覆了傳統那種專注于單一作品的寫作與閱讀方式。這種超文本方式將文本的核心詞句鏈接在一個樹狀的網絡系統之中,寫作變得既無固定方向又無清晰線路,跳躍且極不穩定,作者與讀者便處于縱橫交錯的路徑中寫作與閱讀,隨著鼠標在網中游走,彼此交叉、四通八達的網路使他們感到困惑,文本可整段刪除或移位,凸顯出多元性、不確定性和未完成性。這樣,電腦文本的多變性導致了意義的去中心,文本內部結構變得松散,思路與語意開始斷裂,印證了波斯特所謂的主體去穩定化傾向。網絡超文本寫作方式,給作者帶來寫作的方便,當作者將文字輸入電腦時,顯示器上出現以光速變化的文字痕跡,這些符號代表著內存中的ASCII碼,作者怎樣想,電腦就馬上顯示了出來,手稿消失了,觸覺與特性分離,實現了時空的同一性,主客體一瞬間真正實現了交融。就此,羅森伯格干脆將讀者(reader)與作者(writer)兩詞斬頭去尾合成一個新單詞——wreader來表示網絡超文本帶來的這種狀況。所以“熒光屏——客體與書寫——主體合而為一,成為對整體性進行的令人不安的模擬……電腦書寫處于劃分主體與客體的界限上,給笛卡爾二元論所代表的澄明而確定的世界帶來些許含混!本W絡寫作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上處處能體現網絡寫作超文本的印記。
(三)由傳統的單向向互動傳播轉換。傳統媒介文本的傳播方式是發布一傳輸一接受傳播模式,這種傳播方式在結構上是固定的,缺少變化性,一經確定就不能更改。網絡新文本傳播的出現則形成了傳播發布一傳輸一接受雙向互動的傳播模式,它突破了傳統文本傳播的單向性與呆板性,受眾變成了信息的傳者與受者雙重身份,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到由點到面的多元化傳播之中,互動傳播時代真正到來。網絡就是互動性的,是人——機互動產生的結果,通過人機互動又實現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作者與在線的讀者,隨時可以進行再創作和再詮釋互動,而這種流動且連續的互動寫作,是任何傳統媒介所難以做到的。尤其LINUX軟件的發明帶來了新寫作方式的革命,作者公開代碼讓網友針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再創作,該系統在網絡協作中完成,這樣一來就不存在本體意義上的原作了,一切文本在讀者的參與中不斷變化。網絡寫作互動新方式,無疑賦予了網絡寫作前所未有的開放、自由、平等的嶄新天地,在這種互動寫作中作者的權威逐漸消失,讀者力量卻在逐漸提升。雖然參與者受到“傳播”,也就是電腦網絡系統的制約,但相對于傳統寫作與傳播而言,網民卻擁有了更大的“主動性”去“再創作”的權力,這樣就實現了創作與賞析的統一。如當網絡詩人們一人一句地聯句賦詩時,一個集體寫作與鑒賞于一體的系統也就在網絡世界形成了。這樣“作品的‘界面’流動感淹沒了,‘紙面’沉淀的性強化了人對機器、對技術的依賴,使得千百年來文字書寫、紙介印刷、線性閱讀的文學活動,變成了機器操作、比特敘事、圖文匹配的觀賞性瀏覽和趣味性選擇,用多媒體‘立體敘事’方式全方位刺激人的感官,沖淡了文字風格韻味的深層體驗!
(四)由傳統的精英性向網絡的平民性轉換。傳統寫作是精英們的天下,對百姓來說寫作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他們很難發表自己的作品。這是因為傳統寫作后,作品要投寄到刊物或出版社,經過編輯的嚴格審閱,層層把關修改,達到要求的作品方能發表。而網絡空間是一個平民化的空間,這里沒有中心和權威,顛覆了等級制度,也就沒了審核機制,網絡寫作處于絕對自由的狀態。網絡具有虛擬性、開放性、互動性、匿名性等特點,網民可以方便地掩蓋自己的身份;加之網中沒有版面的限制,沒有編輯的把關,網絡的這種“低門檻”大大地刺激了“草根”平民自由表達的欲望,人人都可以隨心所欲、袒露心跡、無拘無束地把自己的“作品”貼于網上。在網絡虛擬世界,作家與百姓變得模糊不清,藝術與非藝術的界線已經消失,這里是平民張揚個性的天地,許多寫手甚至把網絡當成筆墨游戲之地,他們只是追求情感的一時宣泄,在一種新的存在方式中表明自己,故有人稱之為“孤獨者的狂歡”。正如網絡作家李尋歡所言:自由,不僅是寫作自由,而且是自由的寫作;平等,網絡不相信權威,也沒有權威,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的權利;非功利,寫作的目的是純粹表達而沒有或名利的目的;真實,沒有特定目的的自由寫作更接近生活和情感的真實。因此,網絡已成為網眾自由言說、表述夢想的精神迷狂場所,沒有了精英與平民、雅與俗、欣賞者與創作者等一系列二元對立的結構。
(五)由傳統的歷時性向網絡的即時性轉換。傳統印刷類作品,讀者只有在文字敘事中展開豐富的想像,并通過想像將文字轉換成生動的形象,才能在寫作與閱讀中產生審美愉悅。加之傳統出版有嚴格的審稿程序、印刷出版過程,讀者讀到作品往往需要較長的周期。當代網絡技術對主體的侵入,促使受者的想像力開始萎縮,網絡媒介的信息傳播快捷迅速,信息流量大,儲存海量,信息轉瞬即逝,良莠難分,網絡寫作使藝術與生活的關系轉變為寫作與超現實的虛擬關系,突破了時空的屏障,審美距離感完全消失。網絡技術大大地加快了寫作和傳播的節奏,傳者與受者追求的是在場的“現在時”,追求敘事的隨機性與任意性,重要的是“吸引眼球”,不會為作品的深度與意義而費神,網絡作品呈現出生活的原生態。從現狀看,網絡寫作與傳播通常做法就是將作品貼于BBS,或列入首榜目錄供網民點擊,好的文章收入到文集,然而,當作品收入個人文集便有如進了“棺材”而無人問津了,這同傳統作者希望將自己的經典永載史冊的渴求與做法完全相悖。網絡也造成閱讀方式的改變,傳統閱讀方式是沿著線性從頭讀到尾,而在網中閱讀擺脫了線性約束,其閱讀的隨意性很強,在鼠標超鏈接的導引下,可跳躍式地通過節點銜接來海闊天空的自由閱讀,將讀者帶入到一個巨大的閱讀空間里,讀者可選擇作品的某段放射出去,引出其他感興趣的段落閱讀。再說網絡閱讀者也往往沒有時間與精力去細心品味,因此使網絡寫作不可能精雕細刻,其文字表述方式就非常簡單而直觀。“即興作品”的創始人卡普勞在論述“即興作品”與日常生活品“用過就扔”文化之間的關系時,提出“即興作品”以展出一次最為理想。另一位“活動藝術”流派代表人物阿甘姆也針對“即興”藝術闡述過自己的看法:“我們與三分鐘前的自我不同了,再過三分鐘,我們又變了!以噲D創造一種不存在的視覺形態為這種看法造型。形象一出現又消失,什么東西都留不住它!边@樣的寫作追求,必然逼使網絡傳者與受者只能追求短暫的當下性,他們只在寫與讀所帶來的文本快感中度過,這也決定了網絡寫作與傳播往往是曇花一現,許多網絡文本只需幾分鐘甚至幾秒鐘,便被淹沒在帖海之中,而成為大眾時代的“快餐文化”。所以,法者巴爾特認為,“文本之外,別無他物”,后現代的作品只是一種文本而已,文本背后再沒有現代主義那種終極關懷、精神與審美價值的追求,相反,電腦文本開始趨向多元開放、當下離散等形式。
(六)由傳統書寫漢字向網絡工具漢字的轉換。傳統漢字是象形、寓意的文字,它是中華珍貴的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主要是靠書面文字保存和傳播的。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書寫漢字,經由象形而轉變為抽象的審美嬗變,其枯潤疾澀、點畫結合、筆意濃厚、血脈相連、虛實相生、錯落有致,或平和含蓄的尚韻,或剛勁雄健的尚法,或自由豪放的尚意,非手寫不能體驗。這是因為中國文字具有獨特的致美構造和書寫方式,它可以說是一種最為普及、最引人入勝的藝術,這種象形文字極大地豐富了中國人的思維,造成中國漢字完全是“字”的思維而不是“詞”的思維,人們在點橫撇捺書寫中享受著一種美。電腦網絡產生后,人們也發明了各種漢字輸入法,盡管操控鍵盤很自由,電腦中也設計了楷隸行宋等十幾種書體文字,但因受技術工具所決定,電腦文字的塑造脫離了作者的控制,顯示屏上的文字轉瞬即逝,不像傳統手寫在紙上的文字那樣具有自我的個性和強烈的物質感;電腦寫作已不能像傳統書寫那樣揮灑自如,沒有書寫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以及體現書寫者的個性氣質修養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些電腦文字充其量也就是整齊劃一的新型字而已。電腦網絡的出現,使中國文字表現發生了巨大變革,派生出種種特殊的文字與文體,其日益標準與廉價導致了漢字“書寫”的大眾化與程式化。因為電腦文字太標準化了,文字言語也溶進了外來文字(如拼音系統),寫作變得只是敲擊電腦鍵盤輸入自己想要的已編程的字符,人們已經無法通過手跡來區分作者,沒有絲毫個人風格與特色,人人均變成了電腦操作系統的一個微不足道的器件。電腦網絡漢字輸入法,徹底解構了漢字象形本質,代之以“工具主義”的規范化,使漢字的用筆、結體、意境、章法、神情之美全然無存,在電腦符號編碼與解碼之間,中國文字的那種深度與厚度已經消失。
(七)由傳統的封閉性向網絡的開放性轉換。傳統的傳者和受者在時空上是相互分離的,保持著所謂的距離,他們之間難以實現互動溝通與交流。網絡是個自由開放的空間,網絡具有開放性的特點,網絡中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公開的,它始終貫穿著開放與共享的精神,尤其是BBS、虛擬社區、聊天室甚至個人博客等均成了網絡的空間,個人媒介權利在此得到確認,網絡提供了一個絕對自由與傳播的平臺;作者與讀者通過網絡平臺,實現一對一、一對多或者多對多等形式的共時性交流。網絡寫作與傳播也非常自由,傳統的“把關人”在此缺失,精英那種孜孜追求終極關懷與未來理想在此消失,網絡寫手處于一種無拘無束、絕對自由的狀態寫作,網民既可以是作者也可以是讀者。網絡實踐的開放性,使網眾憑借自己的技術與媒介權利,創建起一種全新的程式化網絡文本形態。網絡的開放性,打破了傳統作者的中心結構地位,讀者也能參與寫作,網絡把寫作主體帶進了及時互動的虛擬情境,這樣就擺脫了傳統寫作靜思與高度理性的過程,最終造成網絡文本意義的延伸與多重。我們知道,傳統文本一經印刷成書就定型了,要想修改只有等到重新印刷,而網絡寫作則可以隨時更改,體現出不穩定性;傳統的文本只能是作者個人的,印刷出版后其他人是不能再參與修改的,閱讀時只能去“深刻”領會作品的意義。而網絡的特點,決定了文本表述手段是開放的,文本自身也是開放的,使網眾也可以參與到文本作品的創造之中,網中的接力、對帖、紙牌、分延等小說形式就是佐證,某作者寫了個序曲,其他網民以接力賽式的形式繼續寫高潮或尾聲。這種開放式的寫作是印刷紙質上無法表現的,它將傳統寫作靜態封閉的線性結構轉化為變幻莫測的開放系統。
(八)由傳統存貯方式向電腦貯存方式的轉換。傳統貯存的主要是文字,印刷術的發明,圖書和就成為信息貯存的載體,它是一種具有體積重量的物質存在。而進入網絡傳播時代,由于技術的特性,使數據庫、磁盤、光盤、網絡信息等,成為網絡時代新的無紙化貯存方式,它具有檢索速度快、貯存容量大、資源可以共享和交換等優點。波斯特在《信息方式》一書中指出,“與筆、打字機或印刷機相比,電腦使其書寫痕跡失去物質性。當待輸內容通過鍵盤被錄入電腦時,磷光像素便顯示在熒光屏上,形成字母。由于這些字母只不過代表著內存中的美國信息交換標準代碼系統中的代碼,可以說對它們的改變能以光速進行。作家與他/她所用的詞語之間的相遇方式是短暫而立即就會變形的,簡言之,是非物質的!。傳統寫作與傳播均留下手稿,手稿中滲透著作者的思想、智慧和情感,反映出作者的真性情,只有手稿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電腦寫作過程的進程痕跡消失了,電腦輸寫極快,書寫成了光速,寫起來總有一種迅速的快感,思維沒有受阻的感覺,猶如美國學家詹姆斯所說的思維“意識流”之感,真正達到了“心想手書”的同步狀態。這樣導致作者手稿不復存在,寫作過程顯得非常感性用事,作者可以輕而易舉地更換電腦屏幕上的信息符號,每次修改后此前的圖文符號全無了蹤影.屏幕上永遠留下的是最后一次寫作修改的圖文樣式,這樣使寫作與傳播過程逐漸變得模糊而不確定,沒有了寫作的穩定感與個性!耙徊看嬖谲洷P上的小說與一部以手稿存在的小說是不同的。手稿作為原件,有其本真性,作者曾經在原稿上留下的修改痕跡可以查看,研究者查閱它們時,還能抱著探究作者寫作過程的目的,從中挖掘‘真實’文本或文本的演化過程。在作者修改整理手稿時,寫作的過程,即文本的形成過程被物化了……如果作品保存在磁盤里,那么作者的創作歷程,以及其個性筆跡特征,都將蕩然無存!
(九)由傳統文本的難復制向電腦文本的易復制轉換。傳統與欣賞都是一種凝神觀照的過程,是作者的原創及個人氣質、風格與修養的表現,加之傳統印刷品的復制質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甚至根本不能復制。再說傳統是作者用筆所寫,雖經過了用蘆葦筆、毛筆、羽毛筆、鋼筆、圓珠筆等時期,但作者所經歷的一次次換筆,均都很好地能控制它,反映出作者的書寫特色與風格,用傳統筆寫方式寫作時,構思更深刻、下筆更謹慎、更聚精會神,個性非常突出,這是不容易復制的。然而,電腦網絡時代,作者用鍵盤取代傳統各類用筆,網絡數字化的技術產生了復制、粘貼等命令,使作品極易于復制,電腦復制品和原作在質量上已沒有了差別,作者的手跡完全消失。你只要將作者一生的作品存儲在電腦或軟盤中,再也找不到因紙質文本那種發黃的感,沒有了的外延性,這也證明了美者詹姆遜所謂的后現代時期“歷史感的消失”,電腦寫作使文本沒有了歷史的痕跡。電腦網絡技術帶來的這種作品的易復制性、多重性和隨意性,印證了本雅明在《復制時代的作品》中所闡述的:“技術復制能把原作的摹本帶到原作本身無法達到的境界!彪娔X的復制功能遠遠超過了機械復制時代,電腦具有無限度復制和瞬時傳播的特點,使文本的原創性開始消失,文本得以更廣泛快捷地傳播,能夠以光速瞬間傳播,我們閱讀的網絡文本,是沒有“原作”的文本,網民永遠看到的是“媒介文本”或“文本”,這正是后現代主義所說的復制與“克隆”的文本變成了最重要的文本,“原作”已經變得不重要了,降到了次級的地位。因此,網絡文本與人類以往的各種文本形式相比,它的寫作與傳播都算得上是最自由、最、最開放的文本形式。由于網絡傳播具有高速互動、多媒體、超時空的技術特點,作者與讀者在網上享有充分的進出、上下、開關、選擇與交往、增添與刪改的自由與民主,網絡文本是所有媒介中復制性最強的文本形式。
(十)由傳統的地區性傳播向世界性傳播轉換;ヂ摼W是在計算機技術、全球技術和網絡技術迅速發展的語境下誕生的,網絡傳播是一種跨國界、跨地域、跨、跨文化的交流與傳播,是一種名符其實的全球化傳播。傳統的寫作與傳播的范圍極小,一般是先在作者所生活的當地中流傳,不可能一下就跨越國家、地區、民族傳播,在速度上要慢得多,在范圍上要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因而網絡傳播的國際化趨勢日顯突出,寫作變為了更加廣泛的跨國性的交流與共享,加之網絡媒介是數字化技術和光纖通訊技術相互融合的結晶,它通過互聯網聯結著世界范圍內每一臺入網計算機終端,真正實現了計算、存儲、數據、信息等資源的全球共享,網絡的技術標準化、規范化和所提供的自由開放互動狀況,打破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隔絕,使得不同國家、民族和語種背景下的“網絡作家”聯系在一起,實現了各民族的藝術家的相互交流與對話,結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網絡藝術體系,世界上的每一個網民都可以在互聯網中發表自己的作品與接收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品。由于網絡傳播的這種特性,使網絡寫作成為全球化傳播、廣泛規模展開的藝術展示形式。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共產黨宣言》中論及的“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為的財產。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為不可能,于是由許多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化形成了一種世界的文學。”雖然,馬克思所謂的“世界的文學”不同于當代意義上的文化全球化,但這種最早提出的文化世界性的理想在網絡傳播時代得以真正來臨。米勒針對數字化時代的這種現象提出:獨立的民族文學正在逐漸被多的世界文學所取代。
【網絡傳播對網民行為方式的影響】相關文章:
關于信息傳播方式對預期的影響研究11-21
網絡學習對大學生思維方式的影響11-27
電視新聞傳播方式的變革趨勢12-11
淺析信息傳播對社會控制的影響03-25
網絡傳播與網絡輿論的生成及特征論文11-26
淺談傳播目的地文化的重要方式03-25
企業品牌在電影營銷中的傳播方式研究03-22
淺論農業產品品牌的新媒體傳播方式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