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網絡社會道德特點及高職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
摘要:網絡社會是一個與現實社會生活系統有較大差異和區別的網絡空間系統,因而表現出其不同的網絡倫理道德特點。當今,具有較高知識層次的高職大學生已融入網絡生活,本文針對其網絡道德存在著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加強高職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網絡社會 網絡道德 高職大學生
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和發展,網絡成為人們生活、工作、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人加人到“網民”行列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網絡社會。
一、網絡社會及其道德特點
(一)對網絡社會的理解
隨著互聯網在社會生產與生活中的迅速滲透,“網絡社會”一詞越來越被人們所認可,一種理解認為:“網絡社會”就是指作為各種網絡共同構成的“互聯網”以及人們通過互聯網技術所實現的“網絡化”過程中“網民”之間的互動;另一種理解是以“網絡空間”來界定“網絡社會”;有人認為網絡的本質就是一種“在線”整合體,也有人從傳播學的角度將互聯網看作是“一個模擬傳統社會傳播形式的數字化平臺,或者說與現實社會并列的虛擬傳播環境,一個虛擬社會”。無論怎樣理解,“網絡社會”都是一個與人們現實的社會生活系統有著較大差異和區別的網絡空間系統。直觀地看,網絡空間展現的純粹是數字信息之間的關系,實質上,其背后存在的是被數字信息所遮蔽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網絡社會中人與人的交往呈現出與現實社會交往不同的特點,因而形成網絡社會不同的倫理道德特點。
(二)網絡社會的道德特點
第一,網絡社會道德標準的不確定性
道德標準是對人們行為的一種道德評價,現實社會中人與人的交往形式主要是面對面的直接交往,道德活動范圍受物理空間限制。道德交往一般基于血緣、地緣、業緣關系建立起來的,交往過程受制于人的社會地位、社會身份和社會角色等因素,交往的范圍也基本限于權力、地位、職業和利益相近的社會階層,道德評價標準在人們的交往活動中通過歷史的積淀趨于穩定、統一,并帶有民族性特征。而網絡社會,網絡化的道德交往是虛擬空間的反映,超越了物理空間的限制,道德關系不僅僅是熟人之間的善惡評價關系,大量陌生的、不同階級、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不同語言的人,在網絡中發生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因而對同一性質的行為,其道德評價標準不盡相同、具有不確定性。
第二,網絡社會道德行為的難控性
首先,與現實社會相比,網絡社會是離散結構,沒有中心和界限,不受任何組織機構控制。其次,與現實社會交往主客體不同,網絡化交往的主客體處于“無標識狀態”和虛擬狀態下,可以隱藏姓名、身份、年齡、性別二形象等,因而信用度、可靠性無從談起,更無組織機構加強控制,交往形式以字符為介,是間接的、虛擬的、符號化的,可相逢不相識,人們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在現實社會中的人生體驗來約束自己或不約束自己,F實中人們不能或不敢做的事在網上可能會做,故非常自由和難于控制。
第三,網絡社會道德規范約束力的弱化
現實社會中的道德主要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三者來維系。而網絡社會由于其虛擬性的特點,網上人的言行僅靠個人內心信念來維系,這樣遵從道德規范與否也不易覺察和監督,道德規范約束力大為減弱。
第四,網絡社會道德的新要求
1985年,J·H·穆爾在《元哲學》雜志上發表《什么是計算機倫理學》的論文,指出計算機技術創造的新的可能性的周圍,存在著傳統倫理學不能直接回答的一系列道德新課題。互聯網的普及和發展產生了新的人際關系、道德關系,引發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是近數年間發生的并具有新的特點。人類社會道德規范在歷史運動中有一個量的積累過程,并在適用范圍在總體上趨于提高和擴大。網絡發展同樣也需要教養,網絡行為也需要和其他社會行為一樣有一定的道德規范和原則。因而需要在傳統倫理道德的基礎上加以研究,構建適用于網絡社會的倫理道德體系。
網絡社會的道德特點使網民常常處于道德的沖突與選擇中,而表現出網絡道德行為的一系列問題。高職大學生文化層次較高,思想活躍,是接受新事物的敏感人群,已融人網絡社會生活,網絡道德修養成為其思想道德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所在高職院校210名大學生進行了間卷調查,間卷涉及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性別的高職大學生,旨在了解高職大學生網絡生活、網絡道德的現狀,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的對策。從而加強高職院校德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
二、高職大學生網絡道德現狀
(一)高職大學生網絡道德的總體趨勢是積極向上的
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高職大學生對網絡社會道德的認識基本是正確的,54. 76%高職大學生認為與傳統的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相比,目前網絡社會的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是不健全的,尚待完善,21. 9%高職大學生認為網絡社會與現實社會是不同的,需要發展其自身的道德規范。
在網絡生活實踐中,92. 86%的高職大學生認為網絡社會需要法制規范;49. 05%高職大學生對網絡不道德行為表示氣憤;40. 48%的高職大學生在網上聊天或發表看法時,沒有使用過不文明的語言或符號縮寫;46. 67%的高職大學生認為自己在網絡生活中的行為是規范的,30. 95%認為自己的行為比較規范;55. 24%高職大學生對對現在語音聊天室、論壇、貼吧存在的罵人現象表示非常反感;在網絡游戲泛濫的今天,仍有51. 9%的高職大學生認為網絡游戲無聊,浪費時間。
以上這些數據說明具有較高知識層次的高職大學生們能夠正確認識網絡社會,理性地看待網絡社會生活中的一系列道德問題,其網絡道德總體趨勢是積極向上的。但調查的同時,我們也發現部分高職大學生的網絡道德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二)高職大學生網絡道德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部分高職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意識模糊
5. 71%的高職大學生認為與現實社會相比,網絡社會是自由的,完全可以不負責任;18. 57%的高職大學生認為網絡社會是虛擬的,不必太認真;10. 48%高職大學生分不清哪些網絡行為是不道德的;56. 67%的高職大學生對電腦“黑客”很佩服,認為他們技術高超
【論網絡社會道德特點及高職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相關文章:
淺談網絡道德教育建設03-29
淺談高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網絡道德教育03-01
試析高校網絡道德教育01-07
淺談新時期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03-18
簡論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的思考03-29
淺析開展學校網絡道德教育的思考03-29
淺論加強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對策03-18
關于當代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問題與對策03-18
試論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對策研究03-18
試析開展學生網絡道德教育之我見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