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轉型期城市空間結構演化的影響分析
1 經濟全球化轉型期的中國,直接面臨經濟的全球化和城市的國際化這當今世界發展的兩大趨勢,這一切意味著資源與資本的快速流動和重新組合。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原先所形成的城市一區域關系正在被迅速地改變著,城市的功能已不一定是建立在為其所在區域服務的基礎上,區域的發展也不一定以區域內固有的中心城市為核心。城市的功能作用在分化。中心城市的實際輻射與吸引功能超出了區域范圍,而區域內城市的中心功能則更是趨于集中到某些特定的節點,等級分明的縱向作用關系正在被更大范圍內的網絡關系所取代。城市的發展也因而進入了全球城市網絡時代。全球化時代城市空間格局,將是擴散與聚集形態并存,其機制直接來自于跨國公司全球化經營的戰略部署,以金融、保險、咨詢、房地產業等商務機構為主的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持續增長,跨國公司與組織機構的數量也日漸擴大,特別是世界500強跨國公司中,有95%以上在中國投資,而且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開始把中國作為全球投資的重點領域,這既為城市的分散布局創造了條件,也為城市內某些要素的集聚莫定基礎。因此,現代商務功能在一些特大城市迅速發展,對辦公用地、用房的需求也隨之快速上漲,在外力強大的沖擊與自身發展內在需求下,開發一個適度規模的CBD成為我國特大城市參與全球城市競爭網絡體系、逐步實現國際化的關鍵和捷徑。例如,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中央商務區的建設完全是浦東新區開發決策所催生的產物,其開發建設使上海的空間結構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2 產業結構高度化
產業結構的高度化,已成為經濟增長的一般性條件。城市的市場化水平提高與創新能力加強,推動著城市產業高級化。也推動著城市空間形態不斷變化。產業結構轉移與重構通常是隨著城市經濟結構和城市功能的改變而衍生的,并通過城市空間結構中城市經濟用地功能的變化具體呈現出來。
一般的產業轉移過程呈現為制造業份額降低、服務業份額提高以及服務業的結構優化與升級,最終都會在城市空間位置上產生相應的變化。伴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我國三次產業結構比例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由1978年的28.1:48.2:23.7到2008年的3.6:54.1:42.3。從經濟發展趨勢來看,第三產業將是大部分城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產業結構的高度化最直接的表現是以高新技術產業和信息產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成為我國各發達城市產業發展的主導趨勢。這些新興產業憑借先進的交通、通訊手段,極大地改變了企業對生產區位的要求,近郊型的.城市開發區是我國新產業空間的主要類型。通過研究我們知道信息技術對城市空間起著擴散和集聚的作用,不斷優化城市空間結構。
從擴散層面來看,信息技術縮小了空間距離,加大了企業,個人區位選擇的自由度,減少了對中心城區的依賴,為人口郊區化、工業郊區化和后臺辦公業郊區化提供了有利條件,避免了人口、產業過度集中在中心城區,造成交通堵塞、生活環境的惡化。
從集聚層面來看,信息技術提高了中心城區的遠程控制能力,加強了中心城區對前臺辦公業的吸引能力,促使這些高端的商務企業向中心城區集聚,提高了中心城區土地利用的效益。從總體看,城市空間結構將從圈層式生長結構向網絡化結構轉型,多功能區將成為網絡化城市的基本空間載體。
3 土地使用制度變遷
土地是城市發展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我國在建國后相當長的時期內實行的是土地無償使用制度,這對城市空間結構演變的作用多體現為城市中心區土地利用結構極端不合理、效益低下,功能混雜無序;土地閑置與土地資產流失現象嚴重;土地利用缺乏效率、城市經濟低效運行。城市土地有償使用制度的確立,使城市新增土地和轉讓土地走入批租制的軌道,建立了城市用地自我約束機制和城市土地市場,市中心區和外圍郊區的土地優勢和潛能得到相當程度的體現,直接推動了城市空間結構的演化,如城市中心高地租、高地價的推力使大量城區工業企業通過用地置換而更換至外圍地區,城市中心舊城區改造運動由此大規模開展。同時也為城市土地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注入了活力,極大地推動了城市土地利用結構的合理化以及空間結構的優化及地域擴展。但是。我國目前城市土地利用管理的基礎薄弱。土地無償使用制度仍未改革徹底,市場調控的范圍和力度均較為有限。因此,諸多因素的時空累積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中國城市土地利用結構與空間結構有機協同的演變過程。
【對中國轉型期城市空間結構演化的影響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