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趣的計量經濟學論文
導語:計量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以及宏觀經濟學一起構成了中國高校經濟管理類本科生、研究生必修的三門經濟學核心理論課程,是現代經濟學和管理學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計量經濟學教學中需培養的關鍵能力
1.1獨立的思辨能力
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一個重要的任務是如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思辨的能力。在具體教學中,學生們往往盲從教師和教科書的話語,絕對相信教科書上的每一個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老師在上課時的表述,很少有學生對老師上課所講的內容進行獨立的思考和辨別,特別是,學生能否根據上課老師所講的內容與現實經濟現象和經濟問題聯系起來,通過比較和辨別,能否從中判斷計量模型假設的合理性,以及能否從中提煉出可供研究的問題。比如,在建立經濟增長的計量模型時,能否聯想到中國不同階段的經濟增長的動力來源是什么,學生們能否以經濟學的思維方式來觀察現實中的經濟增長,首先提出最近的經濟增長下降究竟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是居民消費增長下滑,還是投資或出口下降?進一步,教師能否引導學生提出這一階段的經濟增長與之前的經濟增長的背后原因是否相同?教師在講授上述計量模型時,能否拓寬學生們的視野,通過引導學生舉一反三,通過對產生不同經濟現象背后原因的共性因素的分析,使得學生們加深對計量模型的現實背景的理解,以及引導學生對現實問題與所用計量模型之間適應性的思考,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辨能力的關鍵。
1.2對經濟現象或經濟問題進行抽象研究的能力
筆者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發現,學生往往習慣于分析教科書上已有的計量模型或者是成熟的模型,而對于相對陌生的計量模型和研究領域,學生的理解和駕馭能力明顯要弱于對既定計量模型的分析能力。這里面關鍵的問題,教師在上課時是否能夠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對現實問題進行探索性、嘗試性分析。我們知道,對于同一種經濟現象,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人會選擇不同的解釋變量,有著不盡相同的解釋。問題的關鍵在于,能否立足于觀察到的經濟現象和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對實際的社會經濟現象做出適當的抽象,選擇相對重要的影響因素作為計量模型的解釋變量。比如,在建立我國的經濟增長模型時,要引導學生抓住能夠代表中國經濟增長典型事實的關鍵變量,進行批判性思考。我國是一個城鎮和農村區別非常明顯的國家,所以,在研究中國經濟增長的問題時,農村勞動力流動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變量,這與西方標準的教科書中所說的經濟增長模型可能有所不同。再比如,貝克爾在研究一個地區有關犯罪的經濟模型時,在分析現實問題的基礎上,抽象出一些重要的影響因素和變量,如罪犯花在犯罪活動上的小時數、從事犯罪活動的小時工資、合法就業時的小時工資、其他收入(如財產繼承)、被抓的概率、被抓后證明有罪的概率、證明有罪后預期的判刑以及年齡等,然后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關于犯罪的合適的計量模型。教師在上課時,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嘗試進行這樣的思考和訓練。
1.3比較和評價不同計量經濟理論和方法的能力
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有一種能力特別重要,就是學習計量模型時需培養的比較和創新能力。學生是否能夠在現有計量模型的基礎上,作進一步的拓展和深化,發展出一個更能解釋和貼近現實經濟問題的計量模型。這就需要學生閱讀大量的相關文獻,對其產生的背景和運用的計量原理、方法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并且要學會通過不斷的比較和深化,來進一步修正和完善現有的模型,在此基礎上,學生完成學習能力上的一種升華。比如,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理解不同時期的中國經濟增長以及中國的經濟增長是不是平穩,時間序列估計和面板模型估計的結果是否存在顯著的差別等。要弄清上述問題,不能局限于教科書之中,而是根據數據特征和研究問題本身,選擇和運用合適的計量理論和方法,以及擴展和創新的前沿方法,等等。
2計量經濟學的教學模式改革
在前文分析的基礎上,為了培養學生的科研和創新能力,進一步突出人才培養中的能力目標,筆者嘗試提出以下幾方面的教學模式改革:
2.1帶著問題的啟發式教學
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領航員和引導員的角色,在具體講解計量經濟學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時,需要改變傳統的上課方式,學會通過一個個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作為引子,引導學生進入相關的概念學習中。在講授參數估計方法和假設檢驗時,教師要善于提出各種問題,比如為什么需要采用這種假設檢驗方法?這種檢驗方法的優勢和缺點是什么?讓學生先嘗試回答,然后教師再公布正確答案,讓學生在回答或準備問題的過程中,盡快地進入角色,熟悉上課所講的內容。其次,教師要能夠有效地組織課堂,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授課內容中,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不要讓學生游離于課堂之外。比如,在講解經典回歸模型中的樣本回歸函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從總體為200個家庭中隨機選擇20個家庭作為樣本,然后根據不同的樣本估計出不同的樣本函數,并進行選擇和比較。讓學生自己隨機選擇樣本,自己繪圖,自己得到最后的估計結果,讓學生親身參與到這個過程之中,他就會切身的感受到什么是樣本回歸函數;為什么不同的選擇會得到不同的樣本參數估計值。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不斷地引導學生,督促學生投入到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并且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實施自己的做法,最后通過比較、鑒別,得到一個相對最優的結果。
2.2引進案例教學,提高學生計量的應用能力
由于計量經濟學涉及大量的數學公式和數學推導,學生們學習和理解起來存在較大困難,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感到枯燥乏味、毫無興趣。因此,在計量教學過程中借助案例教學,可以生動形象地從案例分析中引導出計量經濟學的一般原理和規律,將抽象的計量經濟學理論和方法生動地呈現給學生,這樣就能夠做到深入淺出,水到渠成。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從當前經濟現象中的重點熱點問題中出發,選擇一些能夠提煉出計量模型的案例,然后將計量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貫穿到一個具體案例的始末,從基本假定、參數估計到各種假設檢驗,如t檢驗和f檢驗。師通過結合一個具體的案例,完整地講解上述計量經濟學內容,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案例教學的同時,教師要引導和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比如,同樣一個關于生產函數的計量模型,既能研究宏觀層面的國家經濟增長問題,同時,也可以研究產業層面的行業生產技術問題以及微觀層面的企業生產函數問題,這種生產函數具有通用性和適用性,但是,在具體應用的時候,要引導學生關注模型的適用前提和假設條件,以及在不同場合下的不同經濟學含義。
2.3改變課程考核方式,引入課程論文考核或上機考核方式
傳統的筆試考試主要是讓學生去背誦和記憶一些計量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但是這種機械式的背誦既不會激發學生的興趣,也無法培養學生運用計量模型對現實經濟問題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筆者在教授計量經濟學時,期末考核經常采用課程論文的形式,且論文必須采用計量經濟模型,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系統、全面地掌握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知識和方法,因為在課程論文中有一個完整的過程,需要學生完成從建立模型、數據收集、參數估計、假設檢驗到模型預測的整個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學生能夠相對完整地掌握計量經濟學的核心知識;另一方面,通過課程論文的方式還可以培養學生關注現實問題的意識以及培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傊,通過課程論文的考核方式,能夠達到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和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有趣的計量經濟學論文】相關文章:
計量經濟學論文09-13
計量經濟學論文怎么寫08-25
計量經濟學課程教學論文10-06
(精選)計量經濟學論文14篇07-20
計量經濟學英文論文07-28
計量經濟學研究論文范例08-12
計量經濟學論文15篇【熱】07-20
計量經濟學論文15篇[合集]07-20
計量經濟學論文參考文獻范例09-19
對計量經濟學教學革新探究論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