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強制信息披露成因分析
[摘要]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存在諸多問題,其原因與我國上市公司體制、法規制度建設、監管、審計執業水平等密切相關。本文認為,要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必須從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完善會計審計制度、加強執法力度等方面入手,使信息披露向規范有序方向發展,充分發揮其在證券市場中積極有效的作用。[關鍵詞] 證券市場 上市公司 信息披露
我國證券市場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在信息披露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信息披露不及時、信息披露不真實、信息披露不主動以及信息披露不具有可比性等;诖耍疚臄M對強制性信息披露進行探討,并著重研究了上市公司強制性信息披露的成因,并對改進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
一、上市公司強制性信息披露成因分析
1.利益驅動會計造假。利益驅動是市場機制的必然表現。單位負責人為了私利而指示會計人員進行造假,也是對邊際效益和邊際成本進行權衡的`結果。邊際成本主要以下三個方面所決定的:信譽損失、、經濟處罰損失與是造假行為被發現的可能性。這三個方面共同決定了企業的造假成本。通過造假給管理層和所有者帶來收益的增加則是造假的邊際收益,隨著企業造假量的增加,邊際收益增加的幅度逐步變小。如果用a表示企業造假獲得的收益,b表示企業造假的邊際成本,x代表企業在信譽方面的損失,c表示企業受到處罰的經濟損失,k表示被發現的概率(0<k<1),可以由等式b=k(c x)和如圖1表示:
由圖1可知,企業選擇會計信息造假的邊際效益和邊際成本都是遞減的,且成本遞減速度要大于收益遞減的速度,收益曲線和成本曲線肯定有一個交點m。在沒點以上的部分b曲線上的所有點都大于a曲線上的值,在m點以下的部分b曲線上所有點都小于a曲線上的值,在m點,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效益,稱為均衡點。
企業是否在會計信息上造假,最根本的原因是對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進行權衡的結果。當進行會計信息造假取得的邊際收益大于邊際成本時,單位負責人就會選擇會計信息造假;當進行會計信息造假取得的邊際收益小于邊際成本時,單位負責人就會選擇真實地反映企業會計信息。根據利益驅動的原理,單位負責人總選擇在收益最大的造假量,即在m點。
2.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我國的一些上市公司企業治理結構存在缺陷,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之間責權關系不明晰,不能相互形成有效監督和制約,一些公司被大股東操控,一些公司管理層權力過大,導致其不端目的能輕易實現。還有一些上市公司因管理漏洞或相關人員法律意識不強,導致公司內幕信息隨意或提早泄露。
【上市公司強制信息披露成因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