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環境監測生產性及業務創新論文
環境監測是對影響環境質量因素的代表值的獲取活動( 測之本義) ,并且是與環境監管相關的那部分活動( 監之本義) 。環境監測的發展壯大已充分顯示出其專業性、系統性、規;蜆藴驶痊F代社會化生產特征。面對當前環境監測需求的快速增長與現實監測能力不足的矛盾、監測公司快速發展與監測產業宏觀管理滯后等深層次問題[1-2],希望通過對環境監測本質特性的思考及對監測業務問題的分析,為環境監測改革和發展提供參考建議。
1 環境監測的生產性探討
1. 1 環境監測主體的生產性
環境監測與傳統的社會化大生產有著密切而特殊的聯系。社會化大生產產生環境污染物( 或破壞生態) ,產品進入另一生產或生活消費時又會產生新的污染,污染物進入環境還可能產生次生污染。正如針對產品的檢測是社會化大生產的一個環節一樣,針對污染物排放及其對環境質量影響的檢測( 即環境監測) 也是社會化大生產的一個環節。所以,社會化大生產是環境監測的本源,因而也是最根本的責任主體。
需要強調的是,從總體和長遠看,社會化大生產也是環境監測的對象主體,或者說污染源監測是環境監測的主要業務。一方面,污染源量大、面廣,排放污染因子眾多,排放方式復雜、多變,落實“預防為主、源頭控制”環境政策需要大量的監測信息支撐。另一方面,污染源對環境的影響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如果單從環境質量變化來追蹤評價污染源影響,可能會受監測能力和綜合分析水平的限制而掩蓋污染源的影響; 而一旦環境質量有了明顯的改變再回過來溯源、控制排污或修復環境,往往事倍功半。
1. 2 環境監測過程的生產性
由于環境監測的科學技術性、與管理的淵源以及環境資源公共性,通常被歸屬到技術服務行業而區別于傳統的生產。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信息產業的普及,廣義的生產也涵蓋了技術服務業和信息產業。環境監測發展先后經歷了與環境科研分家、與管理職能分離以及監測信息公開“三級跳”,目前又面臨社會監測公司涌現和政府購買環境監測服務的新形勢,在此背景下將環境監測與生產相聯系不難理解。
事實上,環境監測從任務和方案開始,經過布點、采樣、保存、運送、前處理、分析測試,到數據處理和報告編寫等過程,有勞動者和工具、有投入產出、有程序規范、有控制反饋、有質量效率、有成本效益等,都充分體現了社會性、系統性、重復性、規;蜆藴驶壬鐣a特征,與其他社會化生產沒有本質區別,也是一個社會化的生產過程。隨著環境監測現代化、服務供應的社會化、作業的標準化以及社會監測公司的參與,環境監測將越來越顯示出現代社會化生產特征。其中,監測人員創造了勞動價值; 監測人員技術能力、儀器先進性、管理水平以及相關科學理論和技術方法決定了生產力; 環境監測站行政管理、機制體制、價值評價與效益分配、與排污企業及與社會監測機構的關系等體現了環境監測的生產關系。
1. 3 環境監測價值的生產性
環境監測的目的是向企業、政府和社會提供用于生產自控、行政監管和公眾服務的環境監測產品,并通過產品使用實現其價值。用戶對環境監測產品的要求除了合格的質量與足夠的數量外,還包括合理的產品結構。產品結構中橫向結構包括環境質量與污染源、水氣聲渣( 土) 輻射等不同要素監測產品的數量分布和質量水平; 縱向結構包括初級產品與深加工產品、主導產品與專用產品、傳統產品與高新產品等數量分布和質量水平。
值得進一步探討的是,建立在監測數據基礎上的環境監測報告是環境監測信息文本化的成果,用戶使用的表面上是環境監測數據,實質上是數據所蘊藏的環境監測信息,其真正的使用價值在于減少相應的不確定性,可用信息熵度量。
H = -Σ pi logbpi( 1)
式中: H 為信息熵,pi為第i 項分量概率,b 為對數底,分量項數。
例如,華中某林區政府所在地設有省級空氣自動監測站并發布日報( 非研究性或背景點) ,2003—2013 年統計結果表明,其空氣質量優良率接近100%( 每年0 或1 d 超過二級標準) 。該站每日數據量很大,但用空氣質量是否優良( b = 2,p1→1,且p2→0) 評價每日監測信息量,則趨近于0。相反,假如某污染源排放可能超標,也可能達標,概率各50%,那么,此項監測信息量最大( H = 1) 。這2 個簡單案例指示了一條理解環境監測產品使用價值的新思路,值得深入探討。
2 環境監測業務中逆生產性問題分析
前文從環境監測與傳統社會化大生產聯系的'緊密性、環境監測過程的生產性和環境監測成果的產品性3 方面探討了環境監測的生產性。這3個方面相互聯系,反映了環境監測的本質特征,環境監測業務應適應其生產性。以下分析環境監測業務中逆生產性問題。
2. 1 污染源監測地位和作用問題
根據環境監測生產性,污染源監測應是環境監測的重點。研究人員習慣于從污染后的環境倒推去找污染源,環境監測工作偏重環境質量,集中于環境中已污染的因子,污染源監測信息不足[3]等,帶來了近年灰霾及其源解析、土壤污染及其防治專項之類的被動問題,從反面為污染源作為環境監測對象主體提供了支持。近幾年,全國上下加強了污染源監測,污染源在線監測已在國控、部分省控重點污染源上快速鋪開,第三方運營、企業自測迅猛發展,商業監測公司進入污染源監測,但是在線監測項目有限且質量堪憂,社會監測在行政管理、商業運行和質量控制等方面還在摸索,污染源監測整體上仍然缺乏前瞻性、全面性、系統性、持續性、實效性和質量保證,在數量和質量方面仍然存在問題。這些問題反映出在對污染源監測地位和作用認識上的偏頗,也與長期以來監測整體生產能力不足、管理水平跟不上有關。
2. 2 環境監測生產過程中的問題
一是生產過程策劃、控制與反饋問題。完整的環境監測生產過程應包括任務下達( 產品設計) 、生產( 接受任務、布點、采樣、分析、報告) 和成果應用( 產品價值實現及再生產) 3 大環節,需要系統的策劃、有效的控制和必要的反饋。但是,現實業務中,重生產環節、輕產品設計和成果應用( 重小環節輕大環節) ,重程序輕時效,重實驗室分析輕布點和采樣,重實際樣品輕與之相關的工況和水文條件等現象,造成任務下達超越生產能力、產品設計與需求脫節、基礎數據不扎實、高水平產品缺乏、成果的應用不暢和產品過時等問題,甚至隱藏著“設計( 任務) - 生產- 應用”負反饋的風險。問題的成因與環境監測生產方式有關,實質上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的體現。
二是人力資源問題。目前,社會監測機構尚在發展探索之中,各級環境監測站是環境監測的主要力量。近10 a,雖然環境監測站配置大量先進的儀器設備,但是人力資源保障不力、人機不匹配影響了環境監測生產力的發揮[4]。環境監測站人員結構中管理人員比例普遍偏高,有些站在編人員年齡結構不合理; 技術人員層次結構中,環境監測采樣、分析、質控等生產基礎性人力資源不強、不穩,技術領軍人才、優秀綜合分析人才和高級生產與技術管理人才匱乏; 人才素質評價偏重知識和學歷,缺乏與環境監測生產性相適應的創新意識、務實作風和團隊精神。
三是生產組織與管理問題。環境監測站及監測系統組織結構建立在與行政區劃和行政層級相關的機制體制上,通常行政化色彩濃厚,基層監測站“小而全”、省級監測站“全而同”的結構影響專業質量和規模效益。通常有行政、技術和質量3套管理體系并行,其中行政體系最為成熟,也因人權與事權不協調而與生產性沖突最大。技術體系未擺脫科研文化的束縛,也未跟上現代社會化生產管理步伐。質量管理體系大多直接套用計量認證、實驗室認可體系,只是針對實驗室的最基本的、通用的能力要求,有其局限性。這3 套管理體系需要改進,并整合成統一的環境監測生產管理體系。
2. 3 環境監測產品信息和使用價值問題
環境監測信息產品需要通過應用來實現價值,而不同的用戶可能需要不同的信息,相同用戶在不同時期可能需要不同的信息。目前環境監測產品信息和使用價值問題突出表現在3 方面: 產品設計未能充分識別不同用戶的信息需求; 綜合分析缺乏必要的監測信息提取、相關信息綜合和監測信息產品再加工過程,建立在各級監測站( 生產者) 分工之上的、或僅由數據上傳或統計形成的監測業務結構不能代替環境監測信息產品應有的層級結構; 理論與方法體系問題。前文所列案例挑戰了現行的環境監測點位設置及成果表達等理論和方法,體現了創新環境監測業務的必要性。
3 環境監測業務創新建議
從逆生產性問題及其成因分析中可總結出環境監測業亟待發展的3 大方向,即加強污染源監測、發揮環境監測生產能力、提升環境監測信息產品使用價值。這3 方面的發展都需要通過環境監測業務創新來實現。
3. 1 創新環境監測站生產方式
一是明確各級環境監測站職能定位,強化污染源監測。新環保法的實施對環境監測站職能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具體定位可能見仁見智[2],監測站自身應有自己的定位思考。如省級監測站的定位為①發揮人才、設備、技術和管理優勢,在高新監測科技應用、高新監測產品開發、質量控制與品質提升上起主導和引領作用。②突出重點任務和主導產品,以污染源監督性監測為主導做好污染源監測,同時做好環境質量目標責任制考核監測。③履行公益職能,以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環境質量和城市區域空氣環境質量為重點,做好環境質量監控預警監測,做好環境投訴和應急監測。④監測行業監管技術支持或研究性監測。無論最終怎樣定位,環境監測站生產力資源占主導地位,應在污染源監測( 尤其是污染源監督性監測) 上起主導作用。
二是優化環境監測生產方式,改進生產流程。①創新管理體系。改進和整合環境監測站現行的行政、技術和質量3 套管理體系,形成統一的環境監測生產管理體系,并逐步去行政化,積極推行公司化管理。通過管理體系創新,優先解決人才問題,保障采樣、分析等基礎技術人員的數量和素質,促進環境監測綜合分析人才和生產管理人才發展。②整合監測系統資源。針對基層環境監測站“小而全”、省級環境監測站“全而同”的問題,面向質量和效率,通過區域資源整合,促使不同區域、不同級別的環境監測站功能和專業分化、層次結構分化,發展區域特色站。對污染源監測和環境質量監測等可以整合常規業務,可在省或市相應層面上整合力量,實現專業質量和規模效益。③改進生產流程。重點針對環境監測生產過程中“重小環節、輕大環節”問題,結合資源整合和理論方法創新,積極強化產品設計,主動促進產品應用,建立“設計- 生產- 應用”正反饋機制。
三是做好環境監測信息大文章,創新環境監測理論和方法。用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和現代管理學理論和方法豐富和發展環境監測理論和方法,任重道遠。當前應著手2 項探索: ①保障信息有用。組織專門力量,配合監測管理部門,認真調查、分析、研究監測信息產品需求,科學而實用地設計產品,并優化產品結構,通過理論和方法創新提升環境監測信息產品使用價值。②保障信息充分。針對基礎數據不扎實問題,將采樣點位( 斷面) 和頻次設計建立在對污染源排放和水文等相關環境條件調查分析、統計和信息量評估基礎上,以保障樣品所代表的信息充分。
3. 2 發展社會監測力量
一方面,應充分認識社會監測力量的重要性。社會監測力量是環境監測生產主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社會監測力量有利于改進環境監測生產方式,也符合各方整體和長遠利益。尤其是在污染源監測方面,如果沒有社會監測力量加入,僅靠現有的環境監測站系統難以滿足污染源監測需求。另外,競爭機制的引入有利于降低環境監測成本、改進質量和提高效率,有利于優化環境監測產品結構。
另一方面,社會監測公司良莠不齊,應保障社會監測力量健康發展。①重視環境監測生產的特殊性,處理好競爭與合作、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短期與長遠關系。②監測市場發育需要一個過程,且在區域上不平衡,應找準進入時機和業務區域。③環境監測市場容量有限而監測生產能力( 尤其是環境監測站系統生產能力) 會不斷提高,應注意生產規?刂坪蜆I務范圍的優化,避免機構雷同,實現能力互補。
3. 3 加強環境監測行業監管
一是通過頂層設計強化污染源監測。創新環境監測業務3 大方向都離不開環境監測行業主管部門頂層設計,尤其是污染源監測,政策性強,關系復雜,主管部門應及時針對污染源監測管理加強相關政策研究,做好頂層設計。
二是從行政管理和制度建設上促進環境監測生產方式變革。制定環境監測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以提高監測生產力為導向,通過改進環境監測站用人機制體制,實現環境監測事業單位目標。結合各地實際,穩步推進社會監測力量健康發展,逐步培育環境監測市場,著力協調和引導環境監測資源優化組合、分工協作與有序競爭。當前,應避免在市場不成熟時盲目擴大、在管理未就緒時急于推進、在質量與誠信無保障時疏于監管,以保障社會環境監測力量健康發展。
三是支持理論和方法創新促進環境監測產業發展。從國家層面,通過科研支持等形式促進環境監測理論和方法創新,包括用信息論、系統論、控制論和現代生產管理理論豐富和發展環境監測理論和方法,以此帶動環境監測產業大發展。
【淺析環境監測生產性及業務創新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