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院校大學生創新教育課程應用的論文
隨著創新型社會的到來,實施創新教育已成為當前高等醫學院校教育改革的重點,探索和構建適合于中醫藥創新人才教育的培養模式已成為現代醫學教育的重要研究課題。創新教育是通過有目的、有系統的創新教學與訓練,使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培養創新品質,開發創新思維,初步掌握創新技能技法,從而提高學生創新素質的新型教育,其核心是創新能力的培養。高等中醫藥院校大學生作為未來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主力軍,其培養質量將直接決定未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水平,因此創新型人才培養已成為高等中醫藥院校全體師生的共識。而批判性思維能力是創造性的核心能力,沒有批判性思維就沒有實質意義上的創新。本研究旨在檢驗《創新性思維和創新技法》課程對大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影響。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
以選修《創新性思維與創新技法》的80名學生作為干預組研究對象,配對匹配相同專業、相同年齡與性別的未選修該課程的學生80名作為對照組。
2.方法
(1)評價工具采用美國教育學家Facione1992年發表,彭美慈等2004年翻譯和修訂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進行評價。該量表包含70個條目,共7個維度,分別為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批判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認知成熟度。其中,正性條目30個,負性條目40個。從“非常贊同”到“非常不贊同”,負性條目賦值為1-6分,正性條目反向賦值。量表的內容效度為0.89,α值為0.90,特質的α值為0.54-0.77。測評總得分在210分以下表示具有負性批判性思維能力,211分-279分表示意義不明確,280分及以上表示具有正性批判性思維能力,350分及以上為強的表現。各特質的分數區間為10分-60分,30分及以下為負性特質表現,31-39分表示特質意義不明確,40分及以上表示正性特質表現,50分及以上為強的特質表現。
(2)研究方法干預組學生在常規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性思維與創新技法》授課,本課程為1學分,課程內容分為6講,每周1講,共授課6周,于2-8周授課。配對匹配相同專業、相同年齡與性別的未選修該課程的學生作為對照組,分別于開課前和課程結束后,發放量表,采用統一指導語,填完后當場收回。3.統計學方法批判性思維能力得分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干預組與對照組在教學實施前后的差異;申請專利及創新項目的意愿采用頻數和百分比進行描述性分析,采用卡方檢驗比較兩組間的差異。
二、結果
1.基本情況
教學前后各發放問卷160份。教學前收回有效問卷133份(83.13%),其中干預組75份,對照組58份;教學后收回有效問卷129份(80.63%),其中干預組78份,對照組51份。研究對象的平均年齡為(20.47±0.97)歲,兩組研究對象在年齡(2=5.100,P=0.404)等人口學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教學前后兩組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得分組間比較
組間比較顯示:教學前兩組在批判性思維能力總分及上述7個維度中的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5個維度得分比較有統計學差異(P<0.05);教學后兩組在批判性思維能力總分及7個維度得分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兩組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得分組內比較
組內比較顯示:干預組教學前后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總分及7個維度得分均無變化(P>0.05);而對照組教學前后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總分及自信心維度得分發生了有統計學差異的下降(P<0.05),詳見表3。
4.教學后兩組學生申請專利及創新課題的意愿比較
6周的授課結束后,干預組有58.97%的學生有申請專利的意愿,而對照組僅有23.53%的學生有此意愿;兩組學生申請創新課題的意愿比申請專利高,干預組有69.23%的`學生有意愿申請創新課題,對照組僅有23.53%。教學后兩組學生申請專利及創新課題的意愿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P<0.01)。
三、討論
1.開設創新教育課程有助于抵御考試壓力對批判性思維的影響
創新教育是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上,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為基礎內涵的一種素質教育實踐。批判是創新的前提和基礎,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創新教育的重要內容。目前關于批判性思維的概念尚未統一。概括地說,批判性思維是指對所學東西的真實性、精確性、性質與價值進行個人的判斷,從而對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合理決策。這就要求在醫學教育中,醫學生要敢于對所學醫學知識、觀念和思維方法的真實性、精確性、性質與價值大膽地進行評判,并運用可靠的方法去檢驗自我判斷的正確性,并在分析、綜合、演繹和歸納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開設創新教育課程是實現創新教育目標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本研究通過開設《創新性思維與創新技法》課程,講授了創新基礎知識、創新思維培養、創新方法訓練以及創新技法等內容。施教前,雖然兩組間人口學資料無統計學差異,但批判性思維能力總分及7個維度中的5個維度(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得分有統計學差異,這可能與課程的類型和性質有關。選修課是致力于個性發展的課程,學生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需要進行選擇的,他們在開放思想、分析能力、自信心、求知欲等方面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比對照組高。盡管如此,教學后干預組學生在批判性思維能力總分及7個維度得分無統計學差異,似乎創新課程對批判性思維能力沒有效果。但是,對照組前后兩次得分發生了具有統計學差異的下降,說明外界有導致批判性思維能力下降的影響因素的存在。本課程的開課時間是2-8周,課程結束進行量表測評時正處于學生期中備考時期,考試壓力可能是導致批判性思維能力下降的外界因素。趙梅等研究表明,醫學本科生批判性思維與學習壓力大小呈負相關。這一結果支持上述推測。由此可見,開設本課程可有助于抵御外界壓力對批判性思維的影響,創新課程可能阻止了考試壓力導致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的下滑。
2.開設創新教育課程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興趣
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是指在創新創業實踐行為活動中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群體起著推動作用的個性意識傾向。創新創業興趣則是創新創業意識中層次較高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以積極的方式引導大學生的創業心理和創業行為,使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始終保持行為的強度和持久性,以此幫助學生不斷克服困難和挫折,向著既定目標前進。表3顯示,教學后干預組學生申請專利及大學生創新課題的意愿均高于對照組(P<0.01),說明開設創新教育課程能夠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興趣,提高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積極性。考慮與授課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有關,本課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學法和頭腦風暴法,可以使教師啟發式教學與學生參與式學習相結合,激起學生的思考和探索。正所謂“教無常法,貴在得法”,說明合理、恰當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研究表明,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案例教學法可以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將視、聽、思索及討論相結合,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激發學生探究和學習的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研意識。
【中醫院校大學生創新教育課程應用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