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抗震結構設計論文
一、選擇高層結構的體系
高層結構的體系有許多種,建筑物的層數比較少的時候,荷載影響結構是較小的,假若運用框架的結構體系就會比較的合理;框架的結構多屬剪切的變形,并且為主的是柔性的結構,使用的高度將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它主要是用在非抗震的設計與層數少的建筑。剪力墻的結構,剪力墻的沿橫向與多軸線的斜交布置等,由與鋼筋實墻被水平與豎向的荷載擠壓時,屬于彎曲的變形。這中結構由于抗側力的剛度大,水平力在側向的作用力比較小,因此變形也就小,空間的整體性也會很好。而空間桁架的結構是由大支撐的外筒結構所發展得來的,利用了斜向的構件使得結構內外都連接了起來。而在一般的的情況中,核心筒的兩側伸臂由于對稱師的布置,當然也包括一側分布。這種鋼結構的建筑的伸臂是鋼桁架,混凝土的結構則常是剪力墻。結構外圍中,伸臂端部可以制造帶式的桁架,使得伸臂所傳來荷載可以分配到較多的柱子上。伸臂端部亦可是結構的周邊的巨型柱產連接,以此而形成在空間上的結構,這樣就可以更好抵抗在側向上的荷載。只是這結構缺點在于伸臂位置比較容易發生剪力上的變化,當然它也的采用也是非常廣泛的。板柱剪力墻,因為板柱的框架體系有剪力墻或者井筒,剪力墻的構件承受著側向力,側向的剛度便會提高。7、8度的抗震建筑中多采用這種方式,缺點在于適用的高度比一般的框.
二、高層建筑的結構在抗震設計上的基本方法
減少地震的能量輸入,積極的采用以位移為基礎的抗震設計,定量的分析也非常重要,使得結構變形的能力可以滿足地震下變形的要求。高層建筑里要注意選取厚實的場地來建造好高層的建筑,這個可以很好的減少地震的能量輸入,達到減輕破壞的程度。防范地震周期,這樣就可以防止共振造成的破壞,同時積極地推廣隔震與減震的設計。當下普遍所采用的都是傳統型的抗震體系,也就是“延性結構體系”,適當的掌握好結構物剛度,而結構的構件地震時又可以有非彈性的狀態,同事有好的延性,達到消耗地震的能量,減輕地震的反應,使的結構物能夠“裂而不倒”。提高結構的阻尼,運用高延性的構件,從而提高結構耗能的能力,減輕地震的作用,減小樓層的地震剪力。高層建筑設計時,結構材料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要盡可能的測量抗材料的抗震能力,從而改變過去那種只對結構抗震的可靠度做考慮研究而無視其他因素,要做到綜合考慮材料參數的變化、地震烈度以及認識材料的模糊性等等。
三、抗震結構基本方案
抗震層是基礎頂應該算是基本抗震的構造形式,這樣可以最大限度上做到隔離好地震的能量,只是為了安裝和維修一些抗震裝置的翻遍,抗震層頂部的梁底與基礎的面可以做到至少0.7m的空隙。而從建筑的功能上來說,要想做到有效利用抗震層樓板,就需讓維修層做成地下室,這樣抗震層放置于地下室的柱頂或著墻頂會達到較好的效果。地下室柱或者墻,抗震層剪力與上部結構的豎向荷載等會引起Ρ-Δ效應。所以要想改善好構件受力的情況,而且水平的剪力又較大時,將抗震器安于柱中,使得抗震層剪力與彎矩都能分別的傳遞至柱或者墻上下來那個端,同時考慮好柱的上端若有彎矩會對上部的結構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四、提升結構的抗震性能
4.1框架節點的區域對混凝土施工的質量進行控制
節點區的鋼筋比較密集,混凝土的施工也顯得很困難,混凝土的下料與振搗的難度很大,很容易有不密實的現象發生,節點區混凝土的強度由此而受到影響。節點區由于模板的接頭多,拼縫的不嚴,措施有實施的不當,容易有漏漿發生,混凝土的質量由此而受到影響。因此施工方案在編制的時候要注意在關鍵的部位與工序中控制好質量;監理的人員編制好細則,認真的履行職責。清理柱頭與柱根時要嚴格的按照方案的要求施工,使得柱剛度連續性加強。
4.2抗震性能
鋼筋混凝土的結構建筑,隔墻與圍護墻要多的采用空心磚與實心磚或者混凝土的砌塊等。這些剛性都很好的填充了結構動力上的特性。砌體的填充墻別于輕質的隔墻,即時同為非承重的構件,但是有著很強的抗側移能力,沿著房屋的豎向要做到連續性的貫通,以此保證在豎向上均勻的剛度,框架剪力就不會驟然的增大,薄弱層由此形成,這是不利于抗震的。所以說業主與監理人都不可對填充墻的作用忽視,僅僅只是功能要求,而任意將填充墻設計改變?蚣芊课葜,要采取措施不讓窗裙墻的框架柱產生嵌固,由此而變作短柱。這樣短柱承擔的剪力會大增,容易破壞剪切。
【混凝土建筑抗震結構設計論文】相關文章:
高層混凝土建筑抗震結構設計解探討論文11-28
有關研究建筑抗震結構設計的論文11-28
民用建筑抗震論文11-30
中小學建筑抗震的論文11-30
土木工程結構設計的抗震研究論文08-15
建筑設計的建筑抗震設計重要作用的論文11-28
淺談建筑結構抗震的概念設計論文05-13
建筑論文-大體積的混凝土施工11-18
高層建筑抗震設計方法論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