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音樂與建筑藝術研究的論文

        時間:2024-07-18 02:19:02 建筑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音樂與建筑藝術研究的論文

          摘要:“建筑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筑”,從這句話中能夠充分看出,建筑和音樂兩種藝術,實質上是相互影響、相互感染、相互融合的。從古希臘畢達哥拉斯構建針對“音樂是數的和諧”理論,并繼續延伸為“美是和諧與比例”的美學思想系統至今,這個理論一直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觀念,也正是從那時起,“數”的概念發展為學者研究建筑和音樂同構關系的出發點,從而對西方音樂的全面進步產生了一定的直接影響。

        音樂與建筑藝術研究的論文

          關鍵詞:音樂;建筑;藝術;交融

          建筑和音樂之間存在的辯證關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相對論給予我們的啟示是獨立于時間的空間和獨立于空間的時間都是不存在的,二者就好比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它們實則是合二為一的。音樂是一長串音符依照既定的節奏持續運動,組成前段和后段有序銜接的時間序列,因此音樂是一門富有時間特點的藝術;建筑則是典型的富有空間特點的藝術,音樂和建筑的本質緊密聯系,符合“邏輯與存在”的基本法則。建筑與音樂之間存在的關系,就類似于建筑是幾何學、音樂是代數學,它們作為兩種獨立的語言,從表層來看,是有差異的,但是事實上卻能夠自如轉化,對于雙方的發展都具備積極意義。可以說,一部交響曲或協奏曲實質上來講就是音符這種特殊的建筑材料堆砌成的藝術,堪稱經典。所有藝術種類都有一定的相容性,它們內在都有潛在相容的韻律與節奏。歌能夠表達人的志向,物能夠表達人的情感,藝術最基礎的功能就是表達情感志向,再現生活。

          無論是建筑,還是音樂,都能夠再現生活、表達情感,它們的抒情特點主要來自它們自身的特點和具有特殊性的表現方式。音樂借助有組織的聲調變化、樂音、旋律、節奏把握,直達人的內心深處;建筑則依據本身的質地、顏色、空間、結構、形體等來表達感情,是具有特殊性的空間造型藝術,在空間范圍內建構,借助空間的重復與連續,表現出清晰、簡單的節奏,也借助間隔、虛實、疏密、起伏、高低規律變化,來表現律動感,這和音樂中的休止、重復、高潮、拓展、序曲非常類似,韻律感都非常強,且能夠迎合人的內心感受。所以,藝術家們能夠借助建筑與音樂的藝術表現方式,用無形的聲音來展示豐富的形象,用有形的建筑來闡釋聲音,雖然它們的形式有差異,但是彼此之間的影響則非常深刻。建筑和音樂都注重形象和主體的平衡,講究色調和色彩、風格和個性、變化和重復、節奏和韻律、尺度和比例、調和和對比等基本的藝術準則,它們之間緊密聯系,融會貫通。正因為音樂和建筑之間相互影響和融合,所以西方很多著名的建筑師與作曲家在創作作品的過程中,都會受到對方的直接影響。例如,作曲家創作樂曲的過程中會受到建筑影響,當然,建筑師假如具有豐富的音樂知識,那么在設計建筑過程中也能夠得到更多靈感,拓展設計的自由性。下面,筆者先以巴洛克時期的音樂與建筑作為實例,解析它們之間的關系。大家都知道,巴洛克建筑語言的創新特點表現為偏愛華美的裝飾,追求華麗、炫彩的藝術感覺。設計師波羅米尼設計的圣卡羅教堂是巴洛克教堂建筑最典型的代表,在這個建筑的上方,有一個非常長的波浪形狀曲面,提升了建筑的律動感。巴洛克風格建筑師們喜歡各種曲線與幾何圖形,包含梅花形狀、橢圓形狀等,巴洛克建筑有一種“絕對建筑”的韻味,這種韻味對后期的巴洛克作曲家們產生直接影響,為他們提供廣泛的創作思路。在中國,音樂和傳統建筑的相通、相容和西方有顯著差異。

          西方音樂和古典建筑的相通、相容大多是立足“和諧比例數”的角度來解釋的;雖然我國古代很關注“和”與數理機制,但是和西方的理念還是有很大的差異的。我國傳統藝術理念并非過度關注靜態和諧比例的問題,反之,我國傳統藝術審美中滲透和融入了很多動態時間要素,所以各種藝術能夠借此機會展開聯系和溝通。各種事物之間的聯系,在先秦迄漢代典籍中有具體的記錄,其中對音樂和建筑的相通、相容影響最大的是度量和樂律之間的聯系。漢晉發展階段,算學與律學取得了全面進步,為之后宋朝、清朝依據黃鐘律尺來構建建筑尺寸模數奠定根基。與此同時,我國傳統建筑的空間和幾何語言對我國的音樂語言也產生了深刻影響。我國建筑大師梁思成在頤和園長廊中發現了具有和諧特點的節奏,如站在景山最頂端,低頭看北京故宮建筑群時,能夠清晰地看到我國古建筑的中軸線,也能夠體會到我國古建筑中音樂的對位法與旋律感。無論是創作音樂,還是構建建筑,都必然會經歷感性升華到理性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感性經驗需要提升到理性的高度,就需要創作者不斷加強彼此的聯系。建筑師要有扎實的繪畫功底,對空間要有敏感的洞察力,同時善于觀察;而音樂創作者則需要有扎實的樂理知識,還要不斷提升對節奏的把握,聽力必須非常敏感。各種藝術門類之間都是相容的,假如建筑師的樂感非常強,那么就能夠在音樂中感受到創作建筑作品的旋律,而假如音樂家能夠通過觀察建筑感受到時空性和美感,那么也就能夠充分表現音樂的立體感,創作出直擊人心、具有強大震撼力的作品。黑格爾是這樣敘述建筑和音樂之間的聯系的:“建筑與音樂之間非常接近,因為音樂和建筑類似,將其創造置于一定的機構與比例中。”確實是這樣,建筑是典型的造型藝術,并不是簡單將水泥、鋼筋組合在一起,它實際上能夠激發聽音樂的內心激蕩。而在音樂中,我們可以從樂曲結構中找到建筑的美感。通過以上介紹能夠充分看出,建筑和音樂是相互感染、相互融合、相互提煉、相互影響的藝術門類,它們共同豐富了藝術的價值,促進藝術朝著更完善、更豐富的方向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趙鑫珊.音樂與建筑:兩種語言的相互轉換和音樂解釋學[M].文匯出版社,2010.

          [2]于秀娥.音樂與建筑關系漫談[J].作家雜志,2009(2).

          [3]于秀娥,蘭璐璐.建筑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筑[J].作家雜志,2008(8).

          [4]中國傳統建筑與音樂共通性史例探究[D].天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5]音樂與建筑之比較[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0(4).

          [6]申波.實體與虛空的交響——音樂與建筑的文化同構研究[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3(3).

          [7]施建文.建筑空間序列與音樂曲式相關性[J].華僑大學學報,2006,27(3).

        【音樂與建筑藝術研究的論文】相關文章:

        建筑藝術中的法律精神的論文03-31

        戲曲音樂研究性論文06-12

        學音樂的審美教育研究論文03-29

        高雅音樂教育研究論文11-20

        中學音樂的研究性學習論文11-22

        音樂課題研究總結論文11-18

        論文化習俗對建筑藝術設計的影響12-06

        音樂研究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11-30

        淺論音樂感在建筑藝術中的體現03-28

        試論文化習俗對建筑藝術設計的影響03-29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亚洲AⅤ日韩AV电影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 综合日韩天天久久一本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中文 | 外国一级AⅤ在线观看 | 尤物福利在线观看永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