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中學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淺談中學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婁
如何學好化學這門自然科學課是大家所關心的問題,除了在課堂上化學知識的傳授外,在化學教學中還有其他的一些問題值得我們去注意和參考。比方說怎樣才能將化學實驗做好,實驗在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是一個很關鍵的環節。并且怎樣通過對化學這門課程的學習,將自己的所學發揮到社會中去。將化學與社會環境聯系起來,這也是我們將要思考的問題。下面我就來談談初中化學教學中的一些問題。 『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一、 論化學實驗中學生的心理障礙及防治『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不少學生會出現的實驗心理障礙,諸如:不重視化學實驗的心理;抗拒性逆反心理;不注意觀察實驗的心理;盲動隨意的心理等等。這些心理障礙的存在,不僅影響了化學實驗的正常進行,而且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必然會產生消極的影響,使學生的學習能力降低、禁錮學生潛力的發揮,阻礙著學生通過化學實驗獲得真知。『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 例如:輕視化學實驗的心理『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學生在做化學實驗或看演示實驗時,會問教師:“實驗操作考不考”、“實驗考不考”,學生中也時有冒出“考試只要求筆答,又不考操作”等言語。學生認為:化學實驗可做可不做,到考試時背背記記就會考得出的。在他們看來做實驗不如看實驗,看實驗不如講實驗,背實驗。『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 學生的學習活動建立在健康的大腦機能基礎上,學生通過積極的心理活動接受教育的影響,而輕視化學實驗的問題是違背了學生科學認識的原則,影響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已經為人材培養帶來不良影響,也造成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削弱。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我們的具體做法是開設課外實驗,例如:無土栽培花草用的植物營養液的配制,測定大氣中固態沉降物含量,快速測定血液中CO含量等的實驗,讓學生多做實驗,讓他們親身體驗,可給他們帶來學習化學的情趣,激發進一步學習的興趣,讓獲得知識經驗和行為變化協同發展,促使學生產生持久的學習興趣;同時,加強學生實驗的意識,讓學生在實驗中充分發揮人的大腦左右兩半球的優勢,只有在用化學知識武裝學生的同時,引導他們有的放矢地做好實驗,使化學知識經驗不斷地內化,才能使學生健康的心理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對學習起到良好的心理作用,再則,要淡化對分數的追求,真正把學生從應試教育的軌道上拉回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抗拒性逆反心理『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有的學生在做固態物溶于水的攪拌操作時,會故意用玻棒把燒壞敲得叮當響;有的在用固態物制氣體實驗中,故意將已冷凝在試管口的水滴回流到灼熱的試管底部,至使試管破裂;有的故意用鼻直接嗅聞氣體,也有的不愿做規定實驗,卻要做其他實驗等等.這是學生在化學實驗中表現出的抗拒性逆反心理,『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 抗拒性逆反心理的產生是由于情感、思維、意志等心理因素與其從事的活動產生困擾時,心理傾向活動會產生反向作用,導致行為向著事物要求的反面行事.中學生這種逆反心理傾向尤為突出.化學實驗中學生的逆反心理傾向活動往往會造成實驗失敗、儀器破損,或者實驗環境受到影響.因而在化學實驗教學『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中要求學生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必須講清理由,使他們采取正確的行動,同時了解學生心理活動特點和變化,靈活地運用逆反心理的潛在心理術,使學生的逆反心理來一個180’大轉彎.例如:我們在教學中發現少部分學生經常用直接嗅聞試劑氣味的力•法區別試劑,還理由實足地說,體檢時就是直接嗅聞氣味.在一次課外實驗中,我們將這些學生帶到通風櫥邊,讓他們用嗅聞氣味的方法做區別物質的實驗,井告訴他們使用通風櫥的方法.結果這些學生基本上都使用了正確的嗅聞方法區別出水、乙醇、香水、乙酸、氣油等試劑.這就是用暗示心理術(提醒當心中毒),使學生的逆反心理來一個大轉彎的實例.『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 教書育人,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學的過程是育人的過程,也是一個心理輔導的過程.教師的責任就是依據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組織適合學生的各種教育活動,在學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上引起新的需要.『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二、在化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環境教育『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二十世紀的工業發展和人口增長對地球環境的破壞越趨嚴重,越來越受關注,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課題。在我國,改革開放前不注意環境保護,改革開放后環境保護滯后于經濟建設,引發了一次又一次的環境危機,迫使我們提出了“可持續發屜戰略”。『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 如果沒有化學知識,就不能理解環境問題及其解決的方法;沒有環保意識,就不能依法保護環境。因此,加強環境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質的迫切需要.『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1、在課堂教學中聯系實際灌輸環保意識『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 化學課堂教學是實施環境教育的主渠道,讓學生獲得化學知識,認識化學物質對環境的污染及其解決的方法。教材中講述的元素及其化合物中,有毒有害的氣體有:CO、Cl2、HCl、SO2、H2S、NH3、NO、NO2等;能引起溫宣效應的氣體是:CO2;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的是:氟利昂;有工業“三廢”的化工生產是:硫酸、硝酸、鹽酸、鋼鐵、水泥、石油和氯堿工業等。教材中最早涉及到環保問題的是:硫酸工業尾氣的處理,在這里,教師不能輕描淡寫一帶而過,而要復習SO2的刺激性和酸霧的形成,介紹1952年英國倫敦的『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煙霧事件,和1961年日本四日市的哮喘事件,使學生在心靈深處引起震動,加深對防治污染的認識;進而啟發學生討論,硫酸工業尾氣中SO2的回收處理,變廢為寶、充分利用原料,使學生認識到污染的方法和最佳途徑。『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 化學教師要有強的環保意識,做環境保護的有心人,經常收集有關環保問題的資訊和素材,在課堂教學中,尤其是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機化學的教學,聯系環境問題的事例,向學生灌輸環保意識。結合課堂教學,或者以墻報、剪報的形式讓學生學劉時淪:“為什么要用無鉛油?為什么要禁用含磷洗衣粉?為什么要花大力氣整治淮河、太湖、黃河的污染?什么是可持續發展戰略?”使學生真正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進而化為愛護地球環境,防治污染的自覺行為。『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2、在實驗中潛移默化『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 在課堂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中,都有一些有毒有害的氣體,如果隨意排放到教室中,就有損師生的健康,影響課堂教學。因此,在進行實驗教學中,要注意尾氣和廢液的處理。例如,做CO還原CuO時,把尾氣點燃;C12、HCl、SO2、H2S、NO2等氣體實驗的尾氣,要用NaOH溶液吸收,一旦實驗完成,即時使其停止反應,防止氣體擴散污染環境。學生做完實驗時,除了尾氣處理外,還要注意要求學生把廢液倒入到廢液缸中,經回收處理,對環境無害后才可以倒掉。通過課堂演示實驗教師的示范作用,和學生實驗中的嚴格要求,使學生在認識和行動上潛移默化,增強環保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環保習慣,并且學會處理環境問題的技能和思維判斷能力.『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 3、在社會調查中獲得真知『新課程教育網』@版權所有@ 環境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社會問題,有許多環境事件都有著復雜的社會原因,讓學生到社會中去,并指導學生觀察和分析社會問題、環境問題,用所學的化學知識去解決污染的問題。例如,在學習硅酸鹽工業后,我組織學生參觀本地的陶瓷工業區,讓學生了解陶瓷生產的同時注意環保問題,學生就發現了有的工廠廢水未經處理就排入河道中,有的工人在使用濃硫酸、氫氟酸時不注意自我保護。今年來我縣人民的母親河——黃岡河的污染越來越嚴重,在枯水期,我組織讓學生寫出調查報告,參加全縣中學生“愛護母親河”演講比賽。學生從中得到的震撼與教育非常深刻,自發成立了“保護母親河”的青年志愿者活動小組,定期到河邊去清理垃圾,搞宣傳活動,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通過上述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充分認識環保的緊迫性和重要性,認識到學習化學的價值,激發學習興趣、增強自覺性、主動性和自信心,增強了環保意識及社會責任感。
【淺談中學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相關文章:
淺談GMP認證中存在的問題08-28
淺談企業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08-25
淺談高校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論文09-23
淺談高職院校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問題及對策10-07
淺談水利堤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強化策略07-29
淺談精神病區護理安全中存在的問題08-04
淺談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10-23
淺談德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滲透論文08-30
淺談化學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作用05-13
淺談鐵路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問題與對策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