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模式分析
根據高等教育實施創新教育的主題要求,高師院校古代文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摘要:中國古代文學史內容書寫多以時間為軸,強調文學發展的歷時性,而忽視文學發展的空間性,使古代文學課堂缺乏活力。本文主張以場景復原的方式,還原古代文學作品創作的歷史現場,盡量使每個作品都能血肉飽滿,恢復大學古代文學課程應有的活力。
關鍵詞:古代文學;教學模式;地域元素;場景還原
中文專業自二十世紀以來為許多大學常設之系科,其學科研究方法逐漸擺脫感悟啟迪式的言說方式,而著重從學理上闡述文學發展之軌轍,從諷喻回歸人性闡釋視角,強調經典本位回歸與文學場域的場景復原,但是,隨著文學研究的逐漸推深,對文學史闡釋的細化漸成趨勢,學界關于“重寫文學史”的呼聲漸高,其中,在“重寫”背景下,調整文學闡釋向度,即由歷時性向共時性過渡轉化蔚為潮流。[1]與文學史寫作相應的是,中國古代文學教學長期以來亦注重開掘本門課程的知識性與理論性,而對特定歷史時期的重要文學文化活動背景則多不談或言而不詳,其中文學發展之區域性特征在課堂講授中被邊緣化就是顯明體現。鑒于此,本文以唐代關隴地區的文學活動為例,探究在唐代文學教學課堂上融入區域文學的路徑與意義。
一、關中文化的精神內涵
1.關隴是唐代重要的文化區域,陳寅恪先生治中古史,提出“關隴集團”理論和“關中本位政策”說,借以解釋隋唐制度之淵源和唐代興衰之原因。他指出,關隴文化“乃關隴區內保存之舊時漢族文化,以適應鮮卑六鎮勢力之環境,而產生之混合品”[2],“李唐皇室本出自于宇文泰之胡漢六鎮關隴集團,實具關中、代北兩系統之性質”[3]。關隴地區地處中國西北的黃土高原,其地風高土厚,其民質樸剛直,其風雄深雅健。自姬周始,就為世矚目。至秦漢,秦踞關隴而制六合。隋唐因周秦舊壤,開全盛之世。至宋,張載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續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之雄心,據關布帳,設席授學,遂將關隴文化精神融于宋明理學,關隴文化最終匯入中國古代文化思想的巨流之中。就內核看,關隴文化精神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首先,重致用的經世精神。
2.周秦以來,關隴士人就以世為志。文王之化成禮樂與秦王的變法圖強皆以現實事功為導引,兩漢關中大儒韋賢、楊震等治經皆以經世致用為準繩,司馬遷修史更是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為導向。魏晉以降,關隴士人則持守舊說,慘淡經營,以入世精神肩負教化異族之使命,進而使傳統文化統緒未墜。其次,重開拓的探索精神。關隴文化對于宇宙、天人具有自己獨到的思考。這種思考,絕非玄想所得,而是基于實際的暢想。司馬遷對“天人之際”的思考,更多來自于古今之變中,張載對“天地之心”的理性把握,亦歸之于對往圣絕學的思索。玄奘負笈西行,既是對彼岸世界的追尋,也是對現實苦難進行超越的探知。最后,重功業的現實精神。關隴處于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的過渡地帶,與胡人的長期對峙、交往中,亦使關中土著漸染武勇。故而,自漢以來,朝野就有“關東出相,關西出將”之說。[4]
二、唐代文學教學中植入關中文學元素的途徑
中國地方師范院校古典文學課程重在為學生系統梳理古代文學變遷的過程,使學生掌握重點文學作家作品、文學事件,涵育學生對文學作品情感精神內蘊的美學感受和理性分析能力。教師在教學中立足于本地區,若將獨具特色的區域文化融入課堂,通過分析經典作品,引導學生感知中國文學的奇麗與多元,則無疑會促進其文化人格的建立。
(1)打通古今,擅長“穿越”對于接受主體而言,古代文學多為數百年甚至千年以前人們內在情感的詩性傳達,時移世易,滄海桑田,居于現代,對古代自然會有難以逾越的時空隔膜,這為文學的傳播與接收造成困難。針對此種情況,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如何才能使學生零障礙的走進古代文學作品,與古人穿越時空進行精神對話,會啟發我們在教學方式與途徑上多動大腦。其中,因地取材,重視鄉土文化、文學與古代文學主體的契合、銜接,用地域文化開啟理解古代的方便之門,或許會是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陜西師范大學位于關隴文化腹地,隋唐時期幾乎所有詩人都進入過該地區,并留下許多文學遺產,為唐代文學教學積累了大量反映現實的素材,并為文學作品和文學事件的時空和場景復原提供了極大的可能性。“場景還原”是近年較為時興的一種研究方法,其要旨就是把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還原到當時的歷史大環境中加以考察,進而使學生懷有“理解之同情”,如此作品分析與史實講授結合,或許會為傳統的文學教學辟出一條新路。“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王維《終南山》),寫的正是離我校僅數里之遙的終南山的自然風光。“十層突兀在虛空,四十門開面面風。卻怪鳥飛平地上,自驚人語半天中”(章八元《題慈恩寺塔》)則再現了距離我校老校區僅百米距離的大雁塔的雄姿。運用“場景還原”和現地研究,無疑可使學生設身處地的與古代作家、作品實現“無縫對接”。
(2)推動融合,互動交流經典作品大都經數千年的歷史積淀,已成為民族文化瑰寶和國粹。但是,如何才能培養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打通古今文學之壁壘,使古代文學接現代社會之地氣,是我們在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中應積極思考的。筆者以為,梳理并總結好歷史悠長的地域文化元素,帶領學生進行名作詠誦之同時,加強現地考察、現地研究的力度,是一條可行的新路。唐代尤其是盛唐文人多有“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經歷,遍交權貴,砥礪性情,亦帶動了文學在地域空間流動和社會階層間的對流。他們中許多人會在交通驛站、名勝古跡、仕宦之處以詩言志、用賦體物、以文載道,仰觀宇宙,俯察品類,因此這些以地域為載體,保存于鄉土的作品,成為今天豐富古典文學知識的良途。陜西師范大學校內之歷史遺存,如杏園、啟夏苑賓館、“明德門”小區、天壇操場都為我們在不出校園的情況下,對唐人詩歌與精神的理解形成無形的助益。例如,漢唐以來,關中就有“長安韋杜,去天尺五”的民諺,說明韋杜兩族在長安地位顯赫。其族居地韋曲,培育出諸多優秀詩人,如韋應物、韋莊、杜佑、杜牧等,他們在自己的詩篇中對故里也都提及。“徘徊洛陽陌,惆悵杜陵曲”(《春中憶元二》)、“做官不了卻來歸,還是杜陵一男子”(《溫泉行》)、“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寒食寄京師諸弟》),都表達了唐人的鄉關之思,韋曲之杜陵無疑成為走進詩中的最佳孔道。[5]
(3)資源植入,加強實踐植入,是將課本之外的元素、資源在課堂以潛移默化的方式予以運用,以輔助學生對教學重點與難點的理解。就作品理解及教學而言,將地域文化元素植入其中,可以豐富對作品接受的維度,并讀出其中蘊含的多重意義。教學資源植入,一般主要有如下形式。
1.植入前的準備考尋古典文學中與鄉土文化元素相關的部分。如可由學生思考,“長安文化與唐代詩歌、傳奇的關聯”“華清遺跡與詩歌中的`華清題材”“長安城格局與唐代政治詩歌中的長安城”,然后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要求學生實地或利用互聯網主動進行文獻檢索,使其由被動轉向主動。
2.植入環節將準備好的材料在課堂活動中帶領學生植入到作品分析和文學史的梳理中,使文學史與日常生活相關聯,以現代的涵義賦予古典新的意義。以筆者所在關中而言,歷史悠久、積淀深厚,將關中文化有機滲透到學校的古代文學課教學中,定能使區域文化特色在實施過程中得以弘揚。如《樂游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樂游原地處長安城東,晚唐李商隱此詩以狀寫樂游原之景而聞名千古,但其意涵卻頗有末世衰颯之感,堪為晚唐時代精神之寫照。又如《杏園》:“江頭數頃杏花開,車馬爭先盡此來。欲待無人連夜看,黃昏樹樹滿塵埃。”由末句,我們不難想見唐代科舉考試新科舉子游宴之盛況。
3.綜合實踐以綜合性文化采風活動,帶動學生在知識結構與文化思路上打通古今,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提高其文學批評、鑒賞水準和文學審美修養。所以,讓學生走出課堂,觀察體驗感受周邊的厚重文化,對加深理解古代作品大有助益。唐人杜牧《過勤政樓》“千秋佳節名空在,承露絲囊世已無。唯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詩中勤政樓、中秋節、高樓、月色、紫苔,巧妙營構出了懷古傷今的典型環境,綿綿不絕的細雨更是觸發了讀者心中的歷史蒼茫感。這里描寫的興慶宮、勤政樓是盛世氣象的標志,離學校空間距離并不算遠。讓學生到這里實踐,會使他們對這首古詩以及連帶的此類題材有更為深入與真切的感受。在關中地區還散布著很多歷史遺跡,如戰國遺址函谷關、自然壯美之景華山黃河、氣勢雄渾的漢唐帝陵、梵音氤氳的寺廟、氣象萬251千的終南山等一系列景象,這些都是學生開展實踐學習,提高文學素養的人文景點。
三、余論
在以唐代文學為代表的古代文學課堂上,我們應該將地域鄉土因素視為一種有益的教學方法或學習視角,努力把田野調查和文獻分析、歷時性研究與結構性分析、文學發展趨勢與基層文學解析研究有機結合,在情感、心智上都盡量回到歷史現場。“努力從中國歷史的實際和中國人的意識出發去理解、審視古代文學現象和事件,從文化的地域流動與階層對流中研究文學發展的趨勢,又從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國家制度和國家觀念中出發理解具體地域中‘地方性文學知識’與‘區域文化’被創造與傳播的機制”
[6],或許才是我們講授古代文學的重點之一。
參考文獻
[1]陳平原.文學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301.
[2]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2.
[3]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238.
[4]班固.趙充國辛慶忌傳[A].漢書(卷六九)[M].北京:中華書局,1962.2979.
[5]王偉.唐代關中京兆韋氏家族與文學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196.
[6]陳春聲.走向歷史現場[J].讀書,2006,(9):19-28.
【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模式分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