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詩經》中豐富的婦女形象論文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解讀《詩經》中豐富的婦女形象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善良軟弱的婦女形象
《邶風·谷風》的敘述語氣以女主人公自述的方式向我們展示了她的勤勞和善良, 但是又是十分的軟弱, 使我們一讀完就能感受到女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從內容可以看出, 女主人公在夫家最困難的時候,用勤勞善良的本性和丈夫一起同心同德, 共同產業,勤儉持家(“昔育恐育鞠,及爾顛覆”);同鄰居之間也保持著良好的鄰里關系,熱心幫助周圍的鄰居(“凡民有喪,匍匐救之”);對丈夫一往情深,應該是一個典型的勤勞、善良的婦女形象。但是丈夫卻對她冷臉相待,毫無感情可言, 她無怨無悔地承擔著丈夫的冷酷無情,即使是丈夫要遺棄她的時候, 她還是對丈夫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表明自己對丈夫的深厚感情,勸說丈夫不要看表面的姿色,要注重內心的心靈之美,不要忘記曾經的誓言,望其能夠回心轉意。(“黽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無以下體。 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當知道丈夫已經徹底死心時,卻沒有對丈夫進行當面的指責,只是用責備的口吻說出“不念昔者,伊余來塈”,責備中帶有一定的幻想性。這體現了在男權社會中婦女地位的低下,一旦男人把她們遺棄了,她們也只是希望有一天丈夫能夠把自己接回去,“不念昔者,伊余來塈”就是真實的寫照。 《邶風·谷風》向我們展示了在封建社會中婦女地位的低下和軟弱,她們只能是丈夫生活的附屬品,沒有自己的追求和自我生存的獨立空間。 即使被丈夫遺棄了,也只是希望丈夫能夠原諒她們,重新接受她們,這種思想在當時的社會中是具有幻想性的。因此在《邶風·谷風》中,她最終還是被丈夫、被社會拋棄了。即使在今天,《詩經》仍然有巨大的作用。
二、睿智勤勞的婦女形象
與《邶風·谷風》中的女主人公不同的是,《衛風·氓》中的女主人公是剛強而果斷的,她能比較冷靜地陳述事理,并嚴厲譴責了男子的負心。 詩中的女主人公以純潔誠摯的心追求愛情和幸福,如《邶風·谷風》中的女主人公一樣善良溫柔美麗、勤勞持家。 她沒有嫌棄夫家貧寒,承擔下所有的家務勞動,起早貪黑、沒日沒夜、盡心竭力地操持勞作。 《氓》中的女主人公能睿智地看清男子的本質, 對愛情不再抱有任何幻想。
“女也不爽”是她對自我的肯定,她認為自己沒做錯什么,丈夫遺棄她沒有道理。 她對于丈夫的絕情悲傷之極,“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則是她直面斥責丈夫的不義行徑。 在她那“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的熱情呼喊中,包含著自己血淚的教訓。而“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結尾, 更表現了她在訣別時的怨憤情緒和堅決態度。 因此,《衛·氓》中的女主人公雖與《邶·谷風》中的女主人公一樣哀婉悲戚,深受我們的同情,但她認清現實,敢于反抗的精神更加可敬可愛。
三、牽腸掛肚的婦女形象
古代的`男子服役遠征,這對家中的妻子來說是苦難的開始。這意味著婦女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以及開始無邊無際的思念。《詩經》中有不少的思婦詩,反映了兵役、 徭役帶給人民的痛苦。 《召南·殷其雷》、《衛風·伯兮》、《王風·君子于役》等生動地再現了思婦的形象。
《召南·殷其雷》,丈夫冒雨外出行役,妻子在家中憂傷惦念。 “殷其雷,在南山之陽。 何斯違斯? 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側。 何斯違斯? 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違斯?莫敢遑處。振振君子,歸哉歸哉!”
轟隆隆震天響的雷在南山的向陽坡、 南山的旁邊、南山的山腳下,為什么此時還要離去?辛勤的丈夫啊,歸來吧。我們似乎可以從妻子的反復吟誦“振振君子,歸哉歸哉”中感受妻子期盼丈夫早歸的焦急心情。
《王風·君子于役 》第一章開頭以“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開門見山地點出女主人公的丈夫行役在外,杳無音訊。 女主人公對丈夫的愁思焦念, 自然涌上心頭。 “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 曷其有佸? 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 ”太陽落山,雞進窩,養牛歸圈,雞羊牛都有個歸宿,他這會兒漂泊在哪里呢? 他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啊?能免得了饑渴么?“如之何勿思?”———怎能不令人思念牽掛而柔腸寸斷呢? 這種相思之情,不只是源于個人的寂寞, 而更是基于生活的苦難;主要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要求,更多還是擔心對方的命運。 所以,這種情感是更深厚更樸實的。
四、情意綿長的思婦形象
《唐·葛生》是一首婦女悼念亡夫的詩。 詩中首先以“葛”之依附于“楚”,暗喻男女愛人之間的親密關系,極為貼切巧妙。 而“葛生蒙楚”、“蘞蔓于野”,又構成了一種悲涼的意境和凄慘的氣氛。 “誰與? 獨處! ”
“誰與? 獨息! ”“誰與? 獨旦! ”這些簡潔的問答,把愛人去世后女主人公的孤獨與傷痛表現得淋漓盡致。
女主人公用“角枕”、“錦衾”的絢麗生輝、光彩奪目與枕上衾下的一具尸骨作鮮明對照,來表達思婦無限的心酸與哀痛!跋闹、冬之夜”、“冬之夜夏之日”的反復吟唱,表達了女主人公對死者的思念是何等情重綿長。 最后,以“百歲之後,歸於其居”、“百歲之後,歸於其室”表達思婦愿百歲之后與丈夫同穴的決心,透出妻子那份對丈夫至死不渝的堅貞。
總之,《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審美特征和社會歷史發展情況。在《詩經》的總數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寫關于婦女生活和情感的,可以自豪地說《詩經》是我國女性文學史的第一頁,是我國文學作品中最早關注女性命運和情感的作品,對女性命運的描寫,表現出了那個時代獨特的審美特征和文化意蘊,對《詩經》中女性形象和命運的關注,不僅能夠讓我們了解那個時代的社會狀況,而且對今天女性解放、追求自我、追求獨立也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褚斌杰.中國文學史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2] 褚斌杰.《詩經》與楚辭[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3] 沈澤宜.詩經新解[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
[4] 褚斌杰.詩經全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5] 余冠英.詩經與楚辭精品[M].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10.
[6] 余冠英.詩經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7] 游國恩.中國古代文學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解讀《詩經》中豐富的婦女形象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詩經》中的沒落貴族形象06-17
關于《儒林外史》中的和尚形象解讀08-10
形象設計專業解讀09-28
形象思維在英語學習中的運用論文09-10
公關禮儀中的外在形象和內在因素論文02-23
解讀康德德性義務中的道德哲學論文12-11
淺析《詩經》中的鳥意象10-04
藝術創作中藝術形象簡化研究論文10-03
《莊子》中“安之若命”的解讀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