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4 14:59:36 管理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訓練我們運用理論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的能力。那么一般論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現代企業管理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1

          一、管理會計報告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未設置獨立管理會計部門

          當前,大部分企業在會計工作監管方面,將主要精力集中于財務會計報告的審查,忽視了管理會計的重要性。企業內部分領導者與財務管理人員缺乏對管理會計的全面認知,在管理會計這一領域,未設置相應的管理會計部門,導致被分攤相關管理會計任務的部門或個人,既要負責自身崗位主職工作,又要兼顧管理會計的各項事務,往往對兼顧任務產生懈怠心理,最終造成管理會計的各項制度與措施難以落到實處,管理會計工作效果不佳。

          (二)管理會計工作分散

          企業內現行的管理會計報告中,普遍存在系統性缺失的問題。在企業的實際管理會計工作中,未能建立健全的報告運行體系,管理會計工作的重要作用得不到體現。一些管理會計工作還處于無組織的分散狀態,管理會計工作的各個環節缺乏緊密聯系,管理會計工作流程沒有統一標準。

          (三)系統實用性較弱

          部分企業內所實施的管理會計報告體系還存在實用性差的問題。一些管理會計報告沒有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與發展特點進行分析,在報告中過于強調理論性內容,忽視了其報告的可行性,未考慮到企業生存發展的外部環境,并且在報告中,重點突出企業資金與物資的使用狀況,缺乏對人力資源相關信息的搜集與分析歸納,導致最終形成的管理會計報告無法被應用于現代化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活動中去。

          (四)管理會計報告作用難以發揮

          在國內,管理會計是一門新型學科,對其內容的研究,還處于摸索階段,因而還未形成系統性的理論知識與操作體系。管理會計學科的不成熟,直接導致管理會計報告體系的不健全,其報告體系的作用無法充分體現出來,難以讓社會公眾全面地認識到其重要性。

          二、管理會計報告體系的改進對策

          (一)加強企業相關管理人員對管理會計重要性認知

          在現代企業中,企業管理者的管理理念與方式,直接影響到管理會計工作的效率。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并不具備法律強制性,其應用程度從一定意義上講直接取決于相關管理者的認知。因此,必須加強企業管理者與相關管理會計人員對管理會計的認知,組織管理會計技能培訓,提高管理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為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實施,提供專業的人才隊伍。

          (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管理會計報告體系的運行狀況,在很大程度受企業制度的影響。企業制度的科學與否,直接關系到企業會計體系。因此,為了確保企業內部管理會計報告體系的健全與有效運行,必須結合企業的實際管理需求與發展特點,建立科學的企業制度,創造良好的企業內部環境,讓管理會計報告在企業競爭中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三)設置獨立的管理會計部門

          為保障管理會計體系在企業的正常運行,需要在企業中設置專門的管理會計部門,并配置專業的管理會計人員。在管理會計報告的相關制度方面,結合企業實際管理會計需求,制定科學、可行的制度與指導標準,協調企業內部的管理會計工作。同時,相關管理部門可設置相關管理會計師考核部門,評定管理會計師等級,并頒布一些有利于管理報告體系推行的指導意見,幫助企業更規范地運行管理會計報告體系。

          (四)健全管理會計監督考核機制

          在管理監督考核機制方面,企業應納入管理會計內容,并將其作為監督考核的重點,要規范管理會計人員的工作行為,督促其嚴格遵循相關標準,填寫相關內容,并認真合適報表數據的準確性,確保報告的真實、有效。同時,還要對報表進行詳細分析,整理、歸納其中存在的影響因素,以供企業的經營決策參考使用。制定相關激勵機制,調動管理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確保管理會計報告體系的有效運行。

          三、結語

          當前,管理會計理論在國內還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其在企業中的應用存在較多問題。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確保管理會計報告體系在現代企業中的有效應用,需要加強企業管理者對管理會計的重要性認知,提高管理會計人員專業水平,規范管理會計工作方法,并制定科學的企業制度,為管理會計報告體系的運行創造良好的企業環境。同時,國家相關管理部門,也應結合新形勢的發展要求,推進企業的現代化制度建設,引導企業建立相關管理會計部門,通過不斷改進與完善企業內部管理會計報告體系,推動企業的現代化發展。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2

          一、企業管理模式管理現代化的辨析

         。ㄒ唬┢髽I管理模式

          從概念上來講,企業管理模式是企業的運營管理中樞神經,對于企業經營工作起著全局性掌控作用。不同類型企業往往有著不同管理模式,通過優化企業管理,不僅可以提升企業綜合效應,同時能夠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在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下,很多企業因循守舊,企業管理帶有很濃重的行政化色彩,帶有傳統計劃經濟時代的烙印。基于此,探索有效的企業管理模式,提升企業管理現代化水平,是提高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式。構建科學的企業管理模式,要不斷優化企業管理組織建設,推動信息化、科技化、系統化建設,這是提升企業總體管理水平的必要條件。通過優化管理模式,可以實現企業職能的明確分配,同時界定好責任范圍,通過對不同部門和不同人員的有效架構,形成科學化、立體化的管理模式。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與大數據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模式不斷優化,企業管理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推動企業不斷向前發展,企業活動得到了有效的釋放。

          (二)企業管理現代化

          作為企業管理的一個層級,企業管理現代化是一種較高的企業管理水平。企業的現代化管理不是一個單一性質的工作,而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強化提升企業管理的現代化水平,運用現代技術與現代理念開展企業管理工作,是現代企業向前發展的重要動力。在企業管理過程中,要做到優化組織模式,轉變管理思維,構建現代綜合管理體系。對于企業外部工作而言,開展現代化建設,可以便于企業與外界進行溝通聯系,更好進行商貿往來。在企業內容,推動企業管理現代水平,可以提高企業管理效能,提升管理水平,構建企業內部現代化管理體系,提高企業綜合發展實力,進而適應現代企業在經濟“新常態”下的發展需求。在企業現代化管理過程中,通過靈活的組織與資源配置,可以打通上下游全產業鏈條,不管是企業自主經營活動,還是與子公司、母公司及關聯企業進行商事貿易行為,都能提升溝通聯系的順暢程度。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下,由于企業管理手段落后,往往存在著管理不善,或者是內耗過高的情況。構建現代高效的企業管理體系,是整合企業內部資源是,適應現代社會競爭的必然需求。通過提高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可以激發企業人才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

          二、企業現代化管理模式與原則

          創新企業管理模式,提升企業管理現代化水平,需要遵循一定的企業管理規律與原則。企業要想實現提檔升級發展,必須堅持以發展為中心,不管是創新管理模式還是完善管理手段,都必須服務于企業主營業務。通過強化企業管理基礎性水平與能力,提升工作水平與工作活力。在創新企業管理模式過程中,要堅持“互聯網+”思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升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優化企業內容人力、財力、物力的配置方式,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將企業效能提升到最大,權衡多方利益發展目標,不斷優化企業管理流程,提升企業發展活力,進而實現現代化管理水平的優化配置。在企業管理過程中,要注重責任與權利的分配,構建權責一體化的現代管理體系,為企業現代化管理與管理模式創新提供基礎制度保障。

          三、企業現代化管理的優化策略

          (一)圍繞企業發展中心,創新現代管理模式

          優化企業現代化管理工作,必須堅持圍繞企業的發展中心。不同企業由于經營性質不同,需要不同的管理模式,“千篇一律”的管理方式,無法滿足現代企業經營管理需求,在開展經營管理活動過程中,要遵循經營的一般規律,根據企業經營性質,圍繞企業經營工作,充分借鑒和利用現代管理思維,提高企業發展的科學化、現代化水平,適應現代經濟發展需求。作為實體經濟的中流砥柱,企業發展事關社會發展全局。創新企業發展模式,提升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也要圍繞發展中心,根據企業的主營業務核心,不斷拓展上下游產業鏈條,提升企業管理綜合水平,建立具有操作性、科學性、現代性的管理體系,適應現代發展需求,推動企業做大做強。

         。ǘ├每萍假Y源,提升現代化管理標準

          在現代企業管理過程中,信息技術是必不可少的元素。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現代科技開始與企業管理深度融合,通過應用多種技術元素,可以推動企業升級跨越發展。利用科技資源,提升現代化管理標準,是企業管理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也是企業管理模式創新的側重點與著力點,通過明確現代企業管理標準,將各項工作指標進行量化處理,提高企業管理的規范化和精細化水平,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現代管理水平。在構建企業內部規則體系的過程中,要根據企業不同性質,有針對性進行設計,提高企業發展潛力。

          四、結語

          基于此,在現代經濟體系下,要想實現企業的高速發展,必須堅持創新企業管理模式,提高企業管理現代化水平,通過整合企業內部資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管理企業,最終提升現代化發展水平。

          作者:丁勝華 單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供銷(集團)總公司

          參考文獻:

          [1]王競石.解讀市場環境下企業現代化管理措施[J].勞動保障世界,20xx(2):131-131.

          [2]劉會軍.試論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現代化[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xx(10):645-645.

          [3]馬赫帥.淺談企業管理中企業管理標準化的作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xx(10):473.

          [4]邵寧.大力提升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J].現代企業,20xx(4):6-9.

          [5]劉軍.從加強企業管理基礎工作做起加快企業管理現代化步伐[J].商場現代化,20xx(13):92-93.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3

          【摘 要】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裁員、并購及流程再造等各種變革,使得企業與員工所面臨的不確定性日益增加,由此而帶來的員工忠誠度,員工工作行為、態度等方面的問題引起了各方關注,進而心理契約管理逐步成為組織變革時代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戰略手段。本文圍繞人力資源管理的新視野——心理契約概念,在介紹其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突出作用與影響的基礎上,以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的各環節為線索表明了如何發揮心理契約的積極作用,及共建心理契約型人力資源文化的實現和意義。

          【關鍵詞】

          心理契約,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管理。

          心理契約(psychological contract)這個概念最早是在20世紀60年代由Argyria等人首先提出的,它指的是構成員工和組織之間交換關系和相互責任的一種心理期望。20世紀80年代后,美國管理心理學專家Schein進一步明確了心理契約的內涵,即“個人將有所奉獻與組織欲望有所獲取之間,以及最早將針對個人期望收獲而有所提供的一種配合”。本文中,心理契約是指存在于員工與組織之間的相互期望和承諾。

          心理契約理論認為:員工與企業之間除了存在正式勞務合約之外,還存在一種心理契約。心理契約是聯系員工和企業的心理紐帶,也是影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因素。員工對企業的滿意度、對企業的情感投人度,進而員工的工作績效和員工的流動率都和心理契約息息相關。

          一、心理契約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中作用突出的原因

          (一)管理方式的變化:人事管理從剛性化到柔性化

          現代管理理論和實踐經歷了科學管理、行為科學、管理科學、企業文化等階段,從本質上講,管理理論和實踐可歸納為兩類:一類是以工作為中心,強調規章制度的剛性管理,另一類是以人為中心,注重人的情感需要的柔性管理。這兩類管理都是非常必要的,但在不同的時期各自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剛性管理來自于人類的理性存在,正是在理性推動下,人類在近百年來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微電子技術、光導纖維、通訊技術、激光技術、海洋技術、宇航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技術完全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社會風貌以及人的世界觀。但是也正因為理性的局限性,在快速發展中,也帶來許多社會問題。因此,非理性存在應運而生,它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的反應。

          人類的理性追求和非理性追求在管理實踐和理論中表現為“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

          前者以生產為中心,本質是理性的,后者是以人為中心,本質上是情感的。以理性為主導的剛性管理是管理活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是獲得效益和效率的直接手段。但是,在組織管理活動中,剛性管理缺乏人情味,將人置于與機器設備同樣的地位,貶低人性。柔性管理正是為了彌補剛性管理的不足而出現的。從根本上講,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是一致的,即通過柔性管理手段同樣達到剛性管理或甚至剛性管理達不到的目標。在工業經濟時代,資方占有資本與勞動工具,因此可以支配雇員。到了知識經濟時代,情況不同了,原來的強制與命令越來越難以奏效,權威的維系越來越難以憑借權力,勞資雙方的“契約關系”越來越變得像“盟約關系”。因此心理契約的特征更被看重:內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正是為適應這種管理方式的改變,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心理契約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中所起到的就是柔性管理的作用,是一種凝聚的作用,是一種“無形勝有形”的作用。

          (二)所處環境的變化:員工流動從靜態到動態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人才流動的機制基本形成,打破了對工作單位轉換的限制,改變了過去一個人在一個單位工作不論感覺如何也要堅持到退休的情況。在一個單位感覺合適就留,感覺不合適就走,員工和企業有了一種雙向選擇的權利。這實際上就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硬性的管理制度和有形合同以外,還要有更多無形的東西需要表現出來,如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性格、態度等,體現在管理的各個細節之中。

          如果管理不規范,對員工工作和成長環境缺少考慮,或雖有制度但執行過程中不到位、不人性,僅靠待遇,僅靠正式合同,還不能做到長久留住有用人才,被吸引來的人才工作一段時間后往往找不到感覺,體現不出個人價值,或看不到希望,或得不到尊重,也會“另謀高就”。

          心理契約在管理中的具體表現,是企業能力的較量,是企業管理水平、管理制度、人才機制的較量,是企業能否為員工提供實現個人價值的實力的較量。這里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而是彼此的主觀感受和認知。因此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要想留住優秀人才,并發揮出人才的最大價值,實現企業的利益,就必須既要注重有形合同的管理,更要注重無形合同——心理契約的管理,全方位地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二、心理契約的兌現具有積極影響

          組織中的心理契約是聯系員工與組織之間的紐帶,是影響員工行為和態度的重要因素。Schein指出,盡管心理契約是內隱的,但它卻是組織行為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

          Shore等人認為,心理契約在企業組織中的作用有三個方面:

          一是可以減少雇傭雙方的不安全感。正式的經濟契約不可能涉及雇傭關系的方方面面,而心理契約可以填補經濟契約留下的空白。因此,心理契約的暗含條款能夠彌補雇傭關系中正式文本規定的一些不足,降低雇員與組織雙方的不確定性,從而增加個人與組織的安全感和相互信任感。

          二是可以規范員工的行為。員工以組織對自己所負的責任來衡量自己對待組織的每一行為,以其作為調節自己行為的標準。員工會將他與組織之間的相互責任進行權衡,并根據權衡的結果調整自己的行為。

          三是可使員工對發生在組織中的事件產生情感性的反應。Baker指出,心理契約在員工愿望(如角色、社會、經濟等)與其績效表現之間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如果員工的心理情感需求得到了滿足,心理契約得到了兌現,那么就會提高員工對組織的忠誠度和滿足感,從而員工愿意為組織做出更大的貢獻——超出組織期望的投入。同時,員工的流動率的降低、勞資糾紛的減少以及員工生產力的提高,都能有效的提高企業的績效,使企業獲得高于所花費成本的回報。

          三、發揮心理契約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心理契約作為聯系員工和組織的心理紐帶,對于企業獲取競爭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為了更加有效地實現企業目標,減少人力資源風險,企業應當通過人力資源管理活動構建和維護心理契約。

          組織是員工的活動藍圖,但是如果沒有合適的員工來提供特定的活動,這種藍圖起不了任何作用。因此,組織的第一個、也許是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人的問題,就是如何去招聘員工,怎么按照組織需求去培訓員工,怎么對員工加以激勵來誘導組織期望的行為績效等一系列活動。

          (一)在招聘過程中傳遞真實信息以構建牢固的心理契約

          招聘過程是員工與企業的初次接觸,也是構建心理契約的重要過程。企業如果不實事求是地向應聘者介紹本企業的相關情況,就會使應聘者對企業和職位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當應聘者成為正式員工對企業情況有所了解后,就會感知到心理契約與現實的不一致,產生心理落差,嚴重時就會導致破壞契約。那么,真實地向應聘者提供有關信息就成為構建牢固心理契約的基礎。招聘人員應向應聘者客觀介紹組織發展現狀、勞務合同的主要內容、員工的職位和職責等,讓員工對企業和所要從事的工作形成一個比較準確的估價,降低期望與現實的沖擊,從而提高工作忠誠度,降低主動離職意愿。

          另一方面,個人也不能為了獲得職位歪曲、編造個人信息,否則,會造成動機和態度與組織要求相隔甚遠、個人價值觀與組織價值觀的碰撞。結果是員工匆忙到崗后,理想與現實產生了落差,個體本性與組織精神不符合,影響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僅給組織造成了一定的損失,而且對應聘者職業生涯帶來挫折,自然就無法達成組織與個體之間的默契與和諧,更談不上心理契約的建立。

         。ǘ┰诠ぷ髡{整階段修正和維護

          心理契約預防危機的產生。當員工處于進入企業和達到正常工作狀態之間的調整過程中,開始進入企業時的興奮、幻想、熱情都會慢慢淡化,此時員工會對與企業之間的心理契約進行一個新的認識和評估。面對這樣一個慣常的適應過程和心理契約的危機,企業是應該有所準備的。企業可以讓一個與新員工職位有關的中間層員工參加面試小組,由他和新員工通過談判、協商形成更為具體的心理契約。有這樣一位對新員工負責的中間層員工的加入,可以及時修正和維護心理契約,使形成的心理契約更加明確合理,從而縮短員工的適應階段,使其盡快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

         。ㄈ┰谡9ぷ麟A段加強雙方溝通促進心理契約明晰化

          員工與企業對心理契約的認定都是建立在各自的主觀感知上,那么就會發生當企業認為已經兌現了所有的承諾,但員工卻覺得企業在某些方面食言了的情況。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雙方對契約的理解不一致。所以企業應該向員工提供更多的與企業的溝通機會。

          通過雙向溝通,一方面管理者可以隨時了解和關注員工的期望和企業存在的問題,聽取員工的改善意見;另一方面,員工也可以全面了解企業的期望和當前存在的問題。企業根據雙方的期望與存在的問題,及時有效地提供承諾方案,可使員工在受到尊重、增加自信心的同時,使組織的問題得以解決,有利于雙方的相互理解,形成融洽的關系。

          (四)建立培訓與開發體系來發展心理企業內容

          由于現代企業面臨著一個環境變革的時代,經濟全球化、網絡信息技術帶來的企業組織結構扁平化、虛擬企業、戰略兼并重組等組織變革,使得員工與企業傳統締結的長期固定的忠誠和努力工作可換取回報的模式正逐漸被以職業適應力為核心的新型工作模式所取代。那么,在工作調整階段以及正式工作階段,企業都應加強員工技能培訓,開發人力資源,這是發展企業和員工雙贏的心理契約的關鍵。

          建立企業培訓體系,首先要依據企業戰略目標為基準,以形成全員學習型文化、提高員工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為終極目的。實施中應針對不同類別不同管理層次人員,采用適合的培訓方法,注重培訓需求分析、培訓體系設計、培訓課程實施、培訓效果評估等環節的控制,形成符合員工和企業雙方需要的提高工作滿意度、成就感和忠誠度的心理契約新內容。

         。ㄎ澹┙⒂行У募顧C制作為實現心理契約的保障

          激勵主要就是通過人們尋求工作滿意感這種需要來實現的。最基本的需要如生存需要等可以通過工資、福利等方式加以滿足。員工通過簽訂雇傭合同,可以獲得金錢,用以換取生活必需品。然而,在雇傭合同這類正式契約中,很少涉及與較高層次的滿足有關的內容。而只有這些高層次的需要得到滿足,人才會感到最大的滿足,并最大可能地調動工作積極性。這種滿足是心理契約中極為重要的部分。

          企業建立激勵機制時,如果對員工的需要、目標、興趣、職業生涯期望、工作價值觀等無動于衷,眼光僅僅停留于員工個人激勵方面,或者說僅僅注視企業的條件和習慣做法,自然無法取得恰當的激勵效果。在激勵機制的構成上,企業應多設計滿足心理較高層次需求的方法,如:提倡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營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提倡參與式管理,滿足員工心理上被認可信任的需要;設計員工持股或股票期權的激勵方式,把員工自身利益與企業長遠利益結合起來,提高忠誠度,降低離職意愿;考慮實行自助餐福利計劃,滿足不同員工不同工作階段不同層次的需要等。

         。┕步ㄆ髽I心理契約型的人力資源文化

          “心理契約”的無形約定能使企業內員工之間在動態的條件下能不斷的保持與企業的良好關系,充分把自己視為個人價值的主體,將個體的發展充分整合到企業的發展之中,從而創造出永遠充滿活力的公司文化。也就是說,共建“心理契約”的意義在于它是實現了企業自主的學習與成長,避免企業與員工個人之間由于擁有的所謂的“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工作效率的缺失。因此,有意識共建企業的“心理契約”,是公司減少管理費用,提高管理效率,實現企業不斷創新的重要保證。在企業內部,企業與員工雖有相互矛盾的一面,但更重要又存在著一種利益“共生”的關系。

          從現代意義上講,企業是經營管理、員工生活的場所,更為重要的是它是員工實現自我、成就自我的場所,企業的目標是企業成長和員工發展雙重目標的統一。如果一個企業只單純考慮企業經濟利益,而不管員工的成長,那只會是短命的企業,其存在是不可能長久的,優秀的員工遲早會“毀約”,憤然而去。共建企業的“心理契約”是一個充分發揮企業員工積極性、創造性與智慧的過程,是保證員工產出高水平的“內激力”和承諾(表現為高能量、延長作業時間、愿意多干和對工作滿腔熱情等)的過程。

          共建企業的“心理契約”的實現,在于建設以人的能力為本的企業人力資源文化。文化作為一個環境中人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健康向上的企業人力資源文化能在企業中創設出一種奮發、進取、和諧、平等的企業氛圍和企業精神,為全體員工塑造強大的精神支柱,形成堅不可摧的生命共同體。

          以人的能力為本的現代企業人力資源文化,指的是現代企業的文化價值觀應建立在注重人的能力充分發揮這一基石之上,企業的一切經營管理活動都圍繞如何正確發揮人的能力旋轉。這里的能力,特指有益于企業人的合理生存發展、社會職業活動和社會發展的能力,其精神實質在于倡導企業員工通過充分正確發揮其能力,為企業多做貢獻,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

          現代企業理論認為,企業員工把自己的工作自由與權利交給企業安排,是因為他們相信企業的代理,企業家能實現他們的預望,能提供與之工作績效對稱的發展。

          否則這種平衡是不能維持的。建設以人的能力為本的企業人力資源文化,實現人盡其能,人盡其用,高效開發員工的能力與潛力,無疑給達成與維持“心理契約”創設良好的氛圍、空間,增強員工努力工作的熱情與信念,激發企業與員工共同信守“契約”所默示的各自對應的“承諾”。

          因此,這種企業人力資源文化的建設要求企業及其管理者應為職工的能力發揮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有效機制、正確的政策和寬松的企業氛圍,換言之,它要求建立一個以能力發展為價值導向的企業經濟體制及其運行機制;還要求每個企業員工把能力最大限度地正確發揮作為自己價值追求的主導目標,并積極為此而努力。在這種文化之下,企業領導與員工上下同欲,使經營理念得以落實、共識得以建立、公司使命得以實踐,實現人與事的理想結合。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4

          摘要:現代企業管理所需要的是高素質教育的復合型人才,應具有創新精神、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企業管理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掌握基本企業管理知識的基礎上,靈活運用企業管理原理分析和解決企業管理所面臨的具體問題,不斷提升指導豐富實踐活動的能力。據此,現代企業管理課程教學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完善可持續性教學體系改革,構建啟發式、參與式教學法和社會實踐結合的教學體系,完成大學生的學習角色轉換,從根本上造就大批日臻完善的學習型創新人才。

          關鍵詞:現代企業管理;管理教學改革;管理教學體系

          在經濟日益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現代企業日益朝著國際化方向發展,現代企業管理迫在眉睫。目前,我國對現代企業管理具有專業技術知識基礎,又懂得管理的復合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長。許多高校為順應這一趨勢,在非管理類專業中開設了企業管理課程,旨在培養既懂專業又懂得企業管理的多元化綜合型人才以滿足社會需求。熟練了解和掌握現代企業管理專業技術知識,對當代大學生而言必不可少?茖W合理地設置現代企業管理課程教學體系,不僅可以拓展大學生多維知識面,而且能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為提高他們今后就業提高競爭力打下堅實基礎。所以,改革現代企業管理課程教學體系的重要性日益突顯。地處中國南海之濱的廣東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和水產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除管理類專業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專業開設了企業管理必修課。但由于非管理類專業的大學生的專業基本背景各不相同,學習思維方式存在差距,學習態度和專業心態與管理類專業大學生之間存在很大的區別。一般說來,非管理類專業的大學生比較浮躁,平時不認真聽課,考試前集中突擊現象較嚴重,使得實際教學效果與預期存在著較大落差。因此,轉化傳統教學觀念,為大學生今后走上現代企業管理工作打下良好專業基礎,已成為現代企業管理課程改革的重任。

          1現代企業管理教學現狀與問題

         。保爆F代企業管理教學大綱陳舊,教學質量不高,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現代企業管理課程在現行的教學模式中,強調對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系統的理論知識體系的構建和掌握,忽略了對學生的思維潛力的培養和激發,受到教學目標設定的引導,現代企業管理教學中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課過程中也局限在所用教材的相關理論知識,缺乏現代企業管理事務的分析和講解。由于有些教師沒有在企業工作過,缺乏與企業管理相關的實踐經驗,授課過程中無法有效的理論聯系實踐,使得學生認為枯燥的課本理論知識,提不起學習的興趣,造成某些學生不聽不學習,為了應對考試不得不死記硬背一些課程相關的概念、原理和方法,這樣很難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踐工作當中,無法形成企業管理思維意識,缺乏分析解決問題及不能有效提出決策的能力,從而影響了企業管理課程的學習目的與效果。

         。保财髽I管理課程設計有待改革,必須有開放的視野

          現代企業管理課程設定只有32個學時,所用教材設計的內容幾乎包含了企業管理理論的各個方面。在這么短的時間課時內,要想實現系統的把理論知識體系和實踐結合是比較困難的,因此教師只能在授課過程中選擇作為基礎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無法創新。學生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普遍反響課程的理論性過強,課程缺乏企業動態實踐活動的分析,使課程顯得枯燥乏味,無法引起學生們的求知欲望和渴望學習更多企業管理實務知識的熱情。大部分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按照教學課表的安排,根據教學大綱通過課程講授完成理論知識教學任務,教學授課基本是教師講,學生聽記的模式。在企業管理教學中,運用案例分析和學生分不同小組討論式的教學方式,但案例的介紹、分析等工作都是教師來完成,教師習慣從頭講到尾,并沒有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興趣對授課內容做相應的調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被動接受,也沒有思考的時間與空間,使教與學分離,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受到影響。

         。保称髽I管理課程設計必須重視實踐環節,必須讓學生為活動主體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開設的企業管理課程沒有對大學生實踐環節給予足夠重視,忽視大學生作為企業管理參與活動的主體地位。比如說,目前我校企業管理課程考核方式是同一考試形式進行。卷面成績和平時成績各占50%。其中卷面考試題型是單選、多選、判斷、簡答、計算和案例分析。考核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原理方法的應用,以及對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平時成績是根據學生的上課的出勤率還有課堂表現來計算的,考核相對簡單。由于課堂教學教師抓緊時間講授,還要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沒有時間和學生進行更多的交流和互動,學生也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效果。

          2現代企業管理教學改革的方向

         。玻边x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目前企業管理的教材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大同小異。教材中的案例、圖表等都一樣,甚至換個方式表達,本質差異區別不大,無論從學生學習的角度看,還是不同受眾學習群體參考學習角度來看,都不利于企業管理課程的教學發展。教學始終以學生為中心,無論是在學習還是企業,課堂還是實踐課程,都需要學生通過學習后成為具有現代企業管理知識的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如何安排和加強發展教學體系,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面對的問題。教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如何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并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是需要認真對待和研究的課題。運用到教學當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多種方式的學習積極性,還要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企業管理課程是一門綜合管理學和領導藝術的科學綜合體現,不但要求作為企業管理人員熟悉掌握運用管理知識,還要對企業的活動可以進行有效的組織和協調,學會如何控制與指揮并做出有效的決策,為企業實現既定目標。因此,現代企業管理的教學需要老師用引導的方法來培養和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課堂中會結合案例教學法,還有教師分享在企業工作過的工作方法和親身經歷的工作經驗給學生們,以吸引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這樣通過理論結合實踐教學教法可以取得不錯的課堂效果。

         。玻捕鄻踊虒W形式

          案例教學是《現代企業管理》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調動課題氣氛,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如何選擇案例?怎樣引導大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解答學生提出的觀點及看法?是對教師的專業知識和綜合能力的考驗。現如今教學過程中與互聯網時代的發展緊密結合,大學生接觸的信息面很廣泛,書本上的案例選材較陳舊,增大了教學中案例的選擇。如何選擇合適的案例教師可以給大學生正確的指導和引導,還要引起大學生的興趣,無疑對教師各方面的綜合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的提高增加了無形的壓力。平時在網上或微信關注企業管理章節內容相關知識的案例,盡可能貼近大學生生活,耳熟能詳的,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大學生的興趣,也可以增加對案例的細節討論。通過分析過程使大學生對理論應用和實踐相結合有更深刻的認知。但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存在綜合素質偏低,知識面窄,影響教學效果。團隊合作,分組,每組4-5人,角色扮演,經常進行溝通、協商,大學生思維敏捷,觀念超前,接受能力強、知識更新快。在授課過程中,不僅注重理論知識、技術和基本方法的教授,培養大學生的交流溝通和協調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表達能力;并能學會團隊合作。通過大學生實踐自己課外知識的收集和整理學習,讓大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和經營理念模擬中充分體現和體驗,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才智的展現。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效果要比“填鴨式”教學效果好。為了使學生對所學的企業管理課程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可以根據所學課程的相應內容,邀請企業負責人或管理人員到校園給大學生做相關的報告或各種互動的講座,增進學生對課程的濃厚興趣,解答疑惑;也可以和企業做一個協定,定期組織學生到企業的生產現場一線進行參訪和講解,就企業實際運作中所面臨和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學會如何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加了課堂的實踐性和趣味性,使理論結合實際的過程生動有效。

         。玻硟灮瘞熧Y結構建設

          完善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培養中青年教師,充分發揮青年教師的積極性,多學習不同的教學經驗。為了提升中青年教師知識結構水平和素質,可以邀請國內外專家來講學,多進行學術交流?梢园才庞卸嗄杲虒W和科研經驗的老教師針對性的培養青年教師,從教學方面給予更多的指導和經驗傳授?蒲泄ぷ鞣矫婵梢匝埱嗄昀蠋焻⑴c,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和作用。教師應突破傳統教學觀念,創造適當輕松愉悅的情境教學氛圍,營造一種師生之間互相尊重的前提和認真對待知識的接納態度,盡力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思考能力,積極配合教師的課堂設計及互動環節,讓大學生自覺自主的從不同角度思考和發現知識點相互之間的差異和關聯性,結合新思想新方法,創新的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認知。

          2.4改善教學條件

          管理和建設實驗室,運用有關的企業管理、組織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軟件,對大學生加強模擬訓練,加深大學生對所學課程的理論和模擬實操的理解,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分析、協調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網絡資源學習共享平臺的建立,有關課程的相關閱讀材料、課件、習題輔導等電子文檔可以公開發布,并及時更新。

         。玻党煽兛己嗽u定方式

          傳統企業管理課程以理論知識考核為主要方式需要改變,需要建立全面準確的考核大學生的學習效果,將檢驗考核學生學習態度和知識掌握程度、學生分析所學的分析問題靈活運用的能力結合起來,將學生解決問題的應變能力作為考核學生學習成效的主要指標。應對適當的調整平時成績所占比重,出勤成績為20%,課程論文20%,增設課程論文部分使學生通過課程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研究型學習,并以課程論文的形式提交學習成果。增大卷面考試成績所占比例,由原來占總成績的50%增加到60%,減少理論知識為主的考試內容,適當加重計算和案例分析比重題型,改變注重學生對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考前集中突擊死記硬背的應試教育模式。

          3結束語

          經濟全球化、信息化的時代發展需求,對企業管理人才的素質要求,培養化人才成為發展市場經濟,在激烈的競爭中成為關鍵因素,對企業管理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新要求。企業管理專業是開設比較廣的一門課程,企業管理課程教學的改革和教學成果已經成為我們重點關注的焦點。對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能力系統思想及多維思考的培養,成為當今教育管理改革的方向。

          參考文獻

         。郏保堇顏喿樱F代企業管理學教學改革探究[J].職業教育,2014,(3).

          [2]朱莉.案例教學法在現代企業管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改革與實踐,2009,(03)

          作者:周珊珊 單位:廣東海洋大學管理學院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5

          一、前言

          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本,國學凝聚了歷久彌新、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精髓,隱含著豐厚的文化內涵,其中的用人觀、決策觀、思維觀等對現代企業管理有著深刻的啟發意義?梢哉f,靈活運用國學思想,有助于構建強大的企業管理模式,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誠然,當今經濟全球化、世界一體化的進程不斷推進,現代企業應該從國學中汲取營養,傳承、弘揚有價值性的思想,從中得到啟發,提高市場競爭力、改善管理模式、推進管理創新。在國學思想中,最耀眼奪目的非儒家、道家、法家和兵家思想莫屬。其中的管理思想深刻廣遠,有著超凡的實用價值。如今,隨著市場經濟競爭的日益加劇,我國確實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運用國學尋求創新管理之路。事實證明,國學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可以發揮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本文以此為主題展開探討,希望能為促進現代企業發展,促進我國社會經濟進步獻出綿薄之力。

          二、國學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運用

          (一)儒家智慧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儒家思想是國學的代表,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儒學中的諸多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能夠發揮不容小覷的作用。第一,儒家學者明確提出人本和民本思想。他們指出天地萬物中,人最為貴。個體的生存權和發展權必須得到應有的重視。這種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為現代企業管理員工指出了方向。進入新世紀之后,人類社會已然從工業化社會跨入了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令人嘆服,知識信息的增長使人目不暇接。這就指出現代企業要重視人的作用。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人力資源在促進企業組織的發展方面能做出巨大貢獻。這就要求現代企業要制定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規劃,使員工籠罩在良好、和諧的工作氛圍中,感受到企業組織對自己的關心和尊重,從而降低人才流失給企業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第二,儒家的太和理論有助于現代企業構筑和諧生態環境。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為了獲取高額利潤,開始大肆追求效率,但是過于追求效率,會導致企業內部充斥著緊張、多疑的氣氛,使員工的身心承受巨大壓力,從而不利于他們發揮工作潛能。同時,由于過于追求經濟發展,很多企業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獲取高額利潤,這就導致我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差。由此可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已經受到社會環境和內部環境的制約。而儒家提倡和諧的價值倫理觀,要求天人合一,提倡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睦相處,這就為企業構建和諧生態提供了有力的借鑒。第三,儒家互利的處世觀有助于幫助企業重新構建新的倫理。儒家一直強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企業中的每個成員都是企業的有機組成部分,要幫助企業獲得有序發展,企業組織成員首先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與企業共生存、同進步。

          (二)道家智慧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在漢武帝時期,儒家成為官方思想,道家從此成了非主流思想。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影響下,道家思想依舊對中國歷史文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地位絕不亞于儒家思想。從整體角度而言,道家思想強調“以弱制剛”的處事方針,在治國思想方面提倡“無為而治”,強調自覺性的培養。直至今日,道家智慧仍散發著璀璨的人性光輝,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積極應用道家智慧大有裨益。第一,道家學派倡導一種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管理理念。在道家學派看來,當時的社會充斥著一種浮躁之氣,人的本性被扭曲,人的關系被異化。所以,只有回歸自然,才能還人之本性。這就告誡優秀的企業領導者要秉承一種自然的管理理念,與其把持使之保持盛態,還不如放任自然,“持而盈之,不若其以”(《道德經九章》),從而達到一種領導者“無為”而民“自化”的理想狀態,促使企業沿著健康的軌道發展。第二,與“無為而治”的自然管理理念相呼應,道家要求領導者致虛極,守靜篤,即要求領導者對事業要有一種超然態度,并要求要求領導者沒有私心,重視民心民意。在現代企業中,企業領導者要經常深入一線,與基層員工進行交流與互動,了解他們的想法,有針對性地制定企業發展戰略。第三,道家提倡“不知有之”的隱性控制模式。從目前來看,企業中的部分員工不在表面上違反工作制度,但是偏偏愛鉆制度的空隙,愛“打擦邊球”。針對這種現象,最好的方式就是企業設下不明文規定。即用一種無形的力量制約員工,使他們遵紀守法。具體要從領導自身做起,以身作則,為廣大員工樹立表率作用,如此,方能達到執行的效果。

          (三)法家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從本質上而言,法家思想是一種控制思想,強調以法治國,以法為行為標準。韓非子的控制思想,注重控制體系的設計,強調體制因素的發揮。在法家代表眼中,人都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就利避害、好利惡害是人的本性。誠如管子說過的那樣,商人日夜趕程,再遠也不覺得累,就是受到利益的驅使。法家提倡管理需要依靠高壓政策,謹守“信賞必罰”的原則,用可觀的利益和強大的制度來約束人的行為。如今,法家思想在社會中仍有影響,現代管理在應用法家思想時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第一,加強企業制度建設。確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設是企業發展所必需的。要想員工忠誠于企業,也需要制度的約束。企業要與員工簽訂工作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企業要尊重員工的權利,但也應該要求員工履行應有的義務,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為企業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第二,強調制度執行。在現代企業中,如果企業最高管理層沒有把握規章制度、紀律、方針、條例的制定權,政令就無法暢通,可能會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不良局面。法家一貫重視執法者要掌握控制權,將權力集中于自己手中。當然,為了發揮人才主體性,企業領導應該選擇可以放心交付任務的人才,對他們適當授權,為他們留有發揮才能的空間。第三,嚴厲管理風格。法家提倡用賞罰來引導人的行為。在現代企業中,管理者要做到賞罰分明,有法必依,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四)兵家智慧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在先秦諸多思想派系中,兵家的思想極具代表性。如今,從古代傳承下來的先秦兵書中,稱得上有真正價值的,不過區區數家。但無論如何,兵家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有著巨大的啟示,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孫子兵法謀攻篇》),這就告誡現代企業要重視信息對稱,制定多重管理策略,并從中選出最具價值的一種,以此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人類社會中,處處涉及到決策,古言曰“運籌于廟堂之上,而決勝于千里之外矣”,這句話說的就是決策的重要性。對企業管理者而言,決策極具挑戰性,在制定決策時,管理者會面臨各種棘手問題,需要審時度勢,方能弄清內外部因素,擯棄雜念,作出最有利于企業發展的決策。當然,制定出正確的決策并非不可能。孫武在《謀攻篇》中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边@就指出要做出行之有效的決策,首先要掌握大量的信息情報,再去偽存真,以最小代價獲得最大利益。第二,“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斗眾如斗寡,形名是也”(《孫子兵法勢篇》),這就說明科學設置崗位和組織管理體系的重要性。為了提高管理效率,企業必須調整組織結構,以職務分析為中心整頓企業。首先,調整企業結構要遵循精簡原則。所謂精簡,就是要力求維持最少的部門。其次要遵循彈性原則。組織結構應具有彈性,毫無疑問,在一定時期內劃分的部門并不是永久性的,其增設和撤銷應隨業務工作而定。再次要遵循任務平衡原則。企業各個部門的任務要盡量達到均衡狀態,避免員工產生心理不平衡。實踐證明,只有合理調整企業結構,才能將有限的人力資源配置到最合適的崗位上去。第三,“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兵法始計篇》),這指出現代企業要發展,必須重視戰略管理。首先,企業要重視戰略分析,從外部環境、內部環境兩個方面對影響企業現在和未來生存發展的關鍵要素進行分析、評價,并預測這些環境未來發展的趨勢。其次,企業要加強戰略選擇與評價。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多個行之有效的戰略計劃,并從中選擇一個最優化的方案促進企業的發展。再次,企業還要強化戰略實施與控制,根據戰略計劃的要求,進行企業資源的配置和調整,以此確保戰略方案的順利實施。

          三、結論

          國學思想集中華傳統文化之大成。事實證明,在我國現代企業管理中積極應用國學思想,可以使我國企業探索出獨特的發展之路,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不敗之地,進而為國民經濟的有序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6

          1.企業管理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

          道德是一種常見的意識形態,主要存在于人的大腦之中,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需要依靠傳統習慣、社會輿論、思想信念以及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約束組成。企業管理道德以基本的人文道德為出發點,是以企業為主體,重視企業道德觀念的養成,處理企業、個人以及其他組織形式之間道德關系的總和。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重視企業道德建設。企儒家仁道思想與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道德建設楊建華(云南經濟管理學院,云南安寧650304)業管理道德建設在企業發展中的意義主要有:第一,企業管理道德建設可以提高企業的綜合實力、降低企業成本投入、保證企業交易秩序的正常;第二,道德建設是樹立企業形象的重要手段,從而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2.我國企業管理中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

          2.1企業管理者倫理道德缺失

          在實際發展建設過程中,卻存在著企業管理者道德缺失的問題。例如,在企業員工招聘的過程中,有的管理者憑借自身的權利,優先考慮自己的親人或者朋友,沒有綜合考慮企業員工綜合素質對企業發展建設的影響。另外,有的管理者憑借自身的權利,越權處理其他不在自己管轄范圍之內的事情,造成企業不必要的損失;還有的管理者憑借自身的權利公報私仇,自身責任意識偏低,導致企業管理中道德建設難以開展。

          2.2企業社會責任感欠缺

          現代市場經濟以競爭經濟為主要表現形式,很多企業面臨激烈的競爭,導致社會責任感欠缺。例如,有的企業在發展建設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不顧競爭對手的發展,采取各種非法手段打擊競爭對手,企業“誠信”面臨著發展的瓶頸。

          2.3企業管理者對企業道德決策的忽視

          企業價值觀涉及的內容非常多,對企業的經營發展有直接影響。部分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忽視了道德決策的重要性,導致企業經營發展速度緩慢。例如,部分法管理者認為企業經營活動中涉及的道德問題非常復雜,為了減輕工作負擔,管理者對此置之不理,導致員工對道德決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2.4企業員工對道德規范認識不足

          很多員工認為企業管理中道德建設與自身沒有關系,即使擔任企業道德建設任務也是抱著敷衍了事的態度。企業員工對道德規范認識不足還受培訓工作的影響,培訓教材內容單一以及培訓模式枯燥等都會降低職工對道德建設的積極性。

          3.儒家仁道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中道德建設的作用

          3.1提高企業管理者倫理道德修養

          企業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起到榜樣的作用,管理者只有自身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才能要求職工開展各項服務工作。無論職位的高低,只要進入管理層,就對自己的下屬擁有管理權,為了推動企業的發展,企業管理者必須具備高尚的倫理道德修養。儒家仁道思想在這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仁道思想中強調“修己”,也就是說,管理者必須從自我做起;仁道思想中還強調“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這三方面都要求管理者必須樹立現代的科學管理理念,熟悉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內部環境和外部影響因素,對于管理專業知識必須掌握牢靠。管理者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尋求新的進步,才能為企業的發展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3.2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融入儒家仁道思想,建設具有企業特色的道德規范,還可以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感。首先,有效處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在現代企業中融入儒家仁道思想,在強化企業道德建設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增強企業管理者和職工的社會責任感,為企業的發展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正確處理企業與顧客之間的倫理關系;最后,正確處理企業與社會之間的倫理關系。儒家仁道思想強調“仁者愛人”、“仁民愛物”以及“仁道有本,近譬諸身,推己及人”這些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變管理者的想法,增強企業道德建設,從而提高企業的社會責任感。

          3.3強化企業員工道德行為

          儒家仁道思想中強調“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企業職工的自覺性;儒家仁道思想還注重“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意思是說,想要有收獲,必須經受一定的苦難,做到了這些,就可以成為仁者。企業職工是企業發展建設的基礎,其道德行為是企業道德建設的重要保障,綜合利用儒家仁道思想在企業管理中開展道德建設,對培養企業員工的道德行為也有積極的意義。

          3.4培養優秀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利用儒家仁道思想在企業管理中開展道德建設可以培養優秀的企業文化,為企業的發展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儒家仁道思想強調“以人為本”、“仁者愛人”以及“為仁由己”的思想,這些思想在現代社會具有重大的意義,是增強培養企業優秀文化的重要手段。

          3.5有助于管理者作出正確的道德決策

          儒家仁道思想強調“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這要求企業管理者不僅要求仁愛之心、尊敬之心,還應該具有引導企業全體職工共同進步的心理,例如,引導職工樹立社會公德、遵紀守法以及樹立全新的發展理念等,是提高企業管理者道德決策能力的不二之選。

          4.結束語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經營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最終目標是協助企業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職工對企業管理的認識發生的扭曲,部分企業認為道德建設與經濟效益無關,導致人們對道德建設的重視程度欠缺。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將儒家思想融入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企業建設者應該在明確儒家仁道思想內涵的前提下,明確我國企業管理中道德建設的意義和存在的問題,熟悉儒家仁道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中道德建設的作用,促進我國企業道德建設的發展。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7

          一、管理會計的職能

         。ㄒ唬┍WC所提供信息的可靠性與實用性

          在企業管理者進行管理決策時,需要面對大量的企業數據信息,在這些信息當中,有很多內容的可靠性并不高,實用性也不強,這會對決策者決策的準確性產生影響。管理會計所提供的信息是企業財務信息與市場經營信息的綜合產物,其每一條信息都是經過管理會計充分分析而得出的,所以可靠性是非常高的。當這樣的信息提供給決策者,不僅可以讓決策者全面掌握企業的實際情況,還能讓決策者更好地洞悉市場的發展動向,從而幫助決策者更好地進行企業及市場健康狀態分析,進一步保證所提供信息的可靠性與實用性。

         。ǘ┨岣咂髽I生產經營效率

          管理會計的基本職能除了為決策者提供全面、可靠的決策信息外,還可以依靠自身所提供的控制信息,來幫助企業提高生產經營效率,糾正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偏差,為企業的良好發展提供保障。管理會計雖與財務會計存在不同,但在其基本工作內容中,仍有財務會計的預算等內容,所以管理會計可以在結合所收集財務及市場經營信息的基礎上,通過預算控制,找出企業實際發展情況與預計目標之間的差異,同時經過對財務信息與經營信息的綜合分析,找出差距出現的具體因素,提出解決方法,以實現對企業生產經營偏差的糾正,提高生產效率。

          二、管理會計的功能性作用分析

         。ㄒ唬┨峁┕芾硇畔

          在企業經營過程中,要想實現發展目標,就必須在各生產環節中做好全面控制,保證經濟行為的正確性。然而,企業管理者并無法實現全天候監督施工行為,因此無法全面掌握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管理者想要實現對經營行為的控制,就必須具有全面、正確的管理信息數據,管理會計正是為企業管理者提供管理信息數據的關鍵。在工作特性上管理會計不受會計法規及其固定程式等方面的約束,這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管理會計收集信息的渠道,加上管理會計各種技術方法的運用使其能夠保證信息數據的真實可靠,使企業管理者在進行各方工作時隨時隨地都能夠使用信息數據,且不用為數據信息的可靠性擔心,這對于提升企業管理者工作效率來說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除此之外,管理會計還可以依靠自身的功能性來實現對信息的加工和處理,使信息數據能夠適應企業內部運營的管理要求,進一步滿足企業管理者在預測、計劃、控制等方面的工作需求。

         。ǘ﹨⑴c經營決策

          在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背景下,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管理者只有做出正確的決策才能保證企業在未來發展道路上順利的運轉和經營,所以說管理者的決策水平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前景。在管理者進行決策時,不僅需要充足可信資料的支持,還必須要有能夠幫助其做出正確決策的輔助環節。管理會計作為管理者提供決策信息的主要部門,能夠為管理者在決策方面提供更為直接的幫助,制定正確的決策方案,為企業科學、持久的發展提供支持。

         。ㄈ⿲嵤I績考核

          企業完成發展、經營目標需要一個時間段,在這一時間段中,很多因素都會對經營過程產生影響,為避免不利因素影響最后的運行目標,企業管理者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在這種需求背景下,管理會計的考核內容就能夠發揮出自身的作用,依靠自身對運營過程的全面監控,能夠實現對每一經營階段的業績考核。通過對運營現狀與預期目標、預算進行階段性對比和考核,幫助管理者分析企業運營計劃的實際狀態,并實現對未來發展方向的分析。目前以管理會計為基礎的業績考核管理控制系統已趨于成熟,在管理控制系統當中企業管理者可依靠業績考核制度來保證各階段運行狀態的正確性,對各部門的工作成果進行客觀、正確的評估,并根據企業運營的實際進程,隨時隨地做出發展決策調整,為企業發展計劃的調整提供了真實、全面的客觀依據。

          三、管理會計體系應用環節的問題分析

         。ㄒ唬├碚擉w系不健全

          任何學科的實際運用都需要以深入的理論研究為基礎,只有深入地研究理論才能夠使實踐更加的完善和成熟。我國的管理會計方法和理論是從西方國家引進而來的,目前國內管理會計并沒有形成符合我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系統管理會計體系。查閱與管理會計基本理論相關的內容,只有少部分內容零散地分布在部分文獻資料中,缺乏系統性研究。目前的管理會計方法、技術操作性很低,缺乏創新性,針對我國目前已有的管理會計應用經驗也沒有從實踐和理論結合上進行案例的總結。所以,在我國由于管理會計理論的缺乏,制約了管理會計在實踐中的運用。

         。ǘ┱J識程度不足

          企業管理者對管理會計重視程度的高低,將會對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運用產生直接的影響。這完全取決于企業管理者的才干、學識以及決策時價值取向等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管理者不僅要懂得經營和管理方法,還要掌握財務和會計管理方法。目前,各企業的管理者與這一要求還是存在一定差距,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此外,還存在一部分企業決策者的決策和做法只考慮眼前利益,而忽視了企業發展的長遠利益,這樣所做出的決定與管理會計的長遠利益發生沖突和矛盾,未能充分發揮出管理會計在企業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三)決策獨立性缺失

          管理會計由兩大部分組成即決策會計和執行會計,其中以決策會計為主。目前,我國正處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換的過渡階段,社會主義市場體系尚不健全。轉軌經濟特征主要表現在政府部門對企業經營管理干預相對較多。在這種特定的情況下,非營利機構和企業的投資決策,嚴重缺乏獨立性,這樣在給企業經營管理者提供決策信息上沒有任何意義,進而使得管理會計無法在企業中普遍應用。我國目前的管理會計主要是以引進和介紹國外理論為主,價格體制和金融體制還有待完善和提高,因此即便是先進的管理會計理念,在我國還是有些不適用。

         。ㄋ模⿲I人才缺乏

          管理型會計人才與傳統核算型會計人才相比較,無論是在知識積累量還是思維方式上,都處在更高的層面。但是由于我國管理會計在企業的應用推廣較晚,加上管理會計本身還存在一些不足,使得我國會計人員在學習管理會計相關知識的渠道很窄,尤其是有很大一批會計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無法滿足管理會計對其的需求,使得管理會計雖然在企業中應用,但是也僅僅是流于表面和形式,并未起到相應的作用。

          (五)應用水平偏低

          在我國企業會計工作中過于重視財務會計,工作重點主要集中在企業會計日常工作的循環上,忽視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運用。絕大部分企業決策者和財務管理人員在思想觀念上十分陳舊,將會計工作簡單的理解為簡單地事前算賬和報賬,對管理會計的相關內容了解甚少,更談不上在企業中普遍應用了。在大部分企業中很少有設立專門的管理會計機構人員,即便是個別企業已經應用管理會計,但在實際應用中也只是將任務劃分為幾個小任務安排在財務會計等職能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并沒有進行詳細劃分,而是混為一體,將管理會計分解了,在企業中降低了管理會計應用的效果。

          四、加強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水平的對策

         。ㄒ唬┳龊霉芾頃嬂碚擉w系研究

          在現代企業發展道路上,市場環境已經逐步實現公開化、自由化,優勝劣汰的競爭模式為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突破,企業必須實現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管理會計作為企業管理工作中最為關鍵的信息節點,實現了對企業各層級之間的有效聯系,控制各層級之間的信息傳達,提升各層級之間的溝通效果,最大限度保證了信息傳達的時效性和實效性,這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從管理會計目前的發展水平來看,我國管理會計存在嚴重的理論與實際不符的情況,這對管理會計功能性的發揮是極為不利的。要想真正的將管理會計作用性發揮出來,就必須結合我國企業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做好對管理會計理論體系的研究,建立一套適應我國國情并能指導企業實際工作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使管理會計能夠獲得科學、有效的應用。

          (二)建立健全管理會計組織結構

          在管理會計發展方面我國起步較為緩慢,尚未真正構成體系,也并未建立起管理會計組織結構。但在管理會計發展健全的西方國家,管理會計協會早已建成,管理會計協會的有效建設,標志著管理會計時代的到來。通過對西方管理會計協會建立的成功經驗分析,可以發現一個健全、規范的`管理會計組織結構,不僅可以將管理會計的功能性更好的發揮出來,還能促進管理會計更為有效的發展,這無論對管理會計本身來說,還是對本國經濟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意義。在建立我國管理會計組織結構時,相關人員必須保證其符合我國國情,做到將先進經驗融入到我國管理會計體制當中,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體系。在專業技術方面需建立起管理會計師資格考試,并創辦管理會計師的相關刊物,使管理會計真正的融入到社會當中,成為現代企業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ㄈ┛茖W制定管理會計相關制度

          管理會計作為現代企業發展當中最為重要的管理手段,就必須依靠管理會計制度的配合才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功能性,為企業帶來更好的效益發展。目前,我國管理會計尚未得到全面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企業都缺乏對管理會計的正確認識,在沒有管理會計制度的指導和約束下,企業根本無法實現對管理會計的有效應用,就更不用提實現對企業管理方面的幫助了。由此可見,科學、健全的管理會計相關制度不僅是管理會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管理會計發展環節中最為重要的先決條件。在制定管理會計制度工作中,一方面要保證管理制度符合我國國情,符合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態;另一方面要保證其能夠在實際工作中做到對全方位工作的統籌管理,充分發揮自身在基于會計學角度發展上的管理優勢,使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能夠得到質的飛躍,實現對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實現對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有效保護。

         。ㄋ模┘訌姽芾頃媽T技能培養

          由于我國管理會計起步較晚,所以在管理會計專員培訓方面也存在諸多的不足。管理會計是依靠專員專業水平才能夠實現作用性的工作內容,因此管理會計專員的實際技能水平對管理會計的功能性發揮有著關鍵性影響。為了實現管理會計的有效發展,為我國經濟市場發展帶來更多保障,加強管理會計專員的技能培養是必經之路。在管理會計專員技能培養上,我們要注意當下管理會計發展環境所帶來的實際影響,以財務會計專員和企業管理專員為基礎的工作轉型,通過全面、有效的管理會計技能培訓,讓他們成為符合當下企業對管理會計需求的管理會計專員。在培訓途徑方面,以管理會計組織結構為基礎的社會管理會計專員培訓是重要的途徑,同時,各高校也需要開展管理會計專業課程的教學,為管理會計專員的培養提供全面的保障。另外,企業內部也需要加強對管理會計專員的培養,通過實際調查來發現企業當中具有管理會計潛力的人才,積極組織他們進行管理會計的專業技能學習和進修,讓他們盡快成為具有專業管理會計水平的人才,為企業管理會計的有效實施提供保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提供支持。

         。ㄎ澹┙ⅹ毩⒌墓芾頃嫻芾頇C構

          從我國管理會計目前的發展水平來看,很多企業都對其缺乏正確的認識,認為其與財務會計同屬一門,這種錯誤的認識使得管理會計在很多時候都被錯誤的放置在財務會計工作類別當中,不可否認管理會計是以企業現在和未來的資金運動為對象,為企業管理者提供管理決策科學依據的經濟管理活動。但就功能性角度分析,其主要功能是側重在“管理”方面,所以說管理會計與財務管理存在本質的區別。在實際工作中,管理會計不僅要接觸一定的財務數據,還要接觸更多的非財務數據,例如企業特定資產和負債計量的不確定性等內容,因此,必須要將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開來,為管理會計的發展創造條件。在這種發展需求下,獨立的管理會計管理機構必須建立起來,因為只有獨立的管理會計管理機構才能真正保證管理會計在實際工作中的獨立性,充分確定管理會計在企業經營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財務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將管理會計的作用性發揮出來,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綜上所述,在現代市場經濟發展背景下,企業要想實現有效發展就必須依靠管理會計的幫助。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管理會計的有效應用,無論是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還是經濟效益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加快管理會計發展,進一步落實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雖然我國管理會計尚未全面發展,但其在我國的發展前景是極好的,只要企業能夠充分認識到管理會計對于自身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堅持以管理會計落實為發展方向,那么管理會計必然能夠實現全面發展,成為企業經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為企業健康、長足的發展提供最為堅實的動力支持。

          作者:季光偉 單位:麗水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8

          【摘要】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中形成了特定的思想流派。且隨著多年的實踐發展,各大思想流派的理念與觀點深深對后人的為人處世造成了直接影響。其中,以儒家為主的思想學說涉及到的影響層面較多,取得了一定成果。針對于此,文章主要結合儒家學派的思想觀念,闡述儒家傳統管理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產生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優化儒家傳統管理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運用,以達到有效提升企業管理與傳統思想完美融合的效果。

          【關鍵詞】儒家學派;傳統管理思想;現代企業;人力資源

          前言

          人類的管理活動從遠古的氏族管理過渡到封建的專制管理,進而再過渡到現代化的科學管理,所經歷的年頭較為久遠,屬于比較漫長的社會發展進程。在儒墨道法等學家流派的管理思想中,儒家的管理思想尤為突出,得到了人們的廣泛推崇與運用。最重要的是,儒家思想側重推行明德、信義以及崇禮等方面的思想,與現代化的管理思想不謀而合。但是在多年的實踐中,儒家傳統管理思想存在的問題較為突顯,主要表現在無法與現代化的管理理念相融合,在部分管理理念上顯得比較守舊,缺乏創新意識,對企業的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1、關于儒家學派核心思想觀念的相關分析

          儒家學派的核心思想觀念為仁義,主張推行中庸之道理論。本人結合自身所掌握的知識內容,結合本文的實質內涵將儒家學派的核心思想觀念做出了如下歸納,僅供參考。忠”是儒家學派的核心理念,同時也是我國古代的道德標準規范。原意主要是指心態中正、立正糾錯。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忠”所蘊含的文化精神變得更加具體與豐富。以往我國將“忠”歸類到道德的相關概念當中,主要表現為:為人正直、盡職盡職、始終堅持真理。后來發展為忠于他人、忠于領導人員!傲x”是思想和行為相統一的體現,屬于道德規范范疇的核心內容。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義”是我國倫理理論可以集中體現聯結性的內涵,如孝義、情義、忠義等!靶拧敝饕侵敢哉嬲\之心、行信義之事。“誠”是儒家學派立身處世的核心思想,要求個人行為必須以誠信為本,深諳為人之道!靶拧币笪覀冊谘哉Z行為上必須做到誠信可靠、表里如一以及遵守諾言,才可以符合“信”的道德規范標準。

          2、儒家傳統管理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管理并不是一項單純的經濟活動或者政治舉措,而是屬于特定文化之下的特定產物。受到我國小農經濟的發展影響,再加上儒家管理思想多年的宗法專制管理,使得現代化企業管理深受其影響與作用,存在的弊端問題較為突顯,主要體現于以下幾個方面:

          2.1人情為大,忽略制度

          儒家管理思想主要集中表現于企業的管理制度,常常會出現以非理性倫理道德作為管理制度核心內容的情況,使得企業在日常的管理活動中過度重視人情,而對于企業管理制度的相關內容顯得比較忽略,或者實際實行的力度尚未達到預想的效果,最終導致企業在管理中存在較多無章可循的問題。舉個例子來說,一旦這樣的思想占據主流管理的思想位置,勢必會受到部分人情因素的影響,導致企業的內部管理缺乏合理性,并長期處于混亂管理的狀態中。

          2.2忽視效益,注重私利

          受到傳統儒家管理思想的影響,企業各領導人員為了鞏固自身的主體地位,基本上都會把個人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而比較忽略員工的個人思想,使得企業內部管理缺乏公平性與合理性。最重要的是,一旦內部管理缺乏民主化,勢必會導致企業內部管理秩序混亂,不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發展。

          2.3缺乏創新,傳統守舊

          從實際的角度上來說,儒家傳統管理思想的確為企業管理作出了巨大貢獻,并付諸于實踐,取得的積極效益還是比較突出的。但是,儒家傳統思想并不是絕對的,在長期的發展中,需要結合現代社會的發展作出適當調整,即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然而從現階段的管理現狀來看,多數企業仍在沿用儒家傳統管理思想中的弊端理念予以管理,缺乏創新性,不利于企業的長久發展。

          3、儒家傳統管理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優化措施

          3.1提倡與發展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貫徹與落實管理內容

          堅持以人為本是每個企業都應該遵守和執行的管理原則,該原則能夠充分地發揮和落實領導人員的職能及責任意識。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以人為本”需要以企業中的員工為根本和落腳點,管理者需要踐行相應的管理內容,如約束員工個人的行為等,積極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企業中的人力資源。且管理人員應該堅持“順應人性、尊重人格”的管理理念,盡可能地激發干部人員主動管理的精神和相應的創造精神,在尊重員工的前提下,積極地利用員工的個人價值,最大限度地推動企業的建設與發展。對于一個優秀的企業家而言,個人身上必須具備領導才能和果斷的精神,讓員工意識到自身的價值,這在人力資源管理上也需要充分地進行體現。舉個例子來說,領導者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了解到員工的真正需求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地倡導“以人為本”的精神,發揮自身的領導作用,與員工進行有效地溝通,體現儒家學派“寬己愛人”的思想觀念,及時地了解到當前發展中存在的阻力,在此過程中領導者可以適當地給予員工精神上的鼓勵,讓其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解決工作中的難題。

          3.2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案,培養創造性人才

          針對現階段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不足的情況,本人認為企業的管理人員可以結合儒家學派的理念思想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案,培養創造性人才,以解決企業管理老舊的問題。策劃與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人力資源方案主要是基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上進行開展的。一般來說,在結合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前提下,管理人員適當地對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體系進行重新評估與規劃,極大程度上可以達成臨時性人力需求的目標,即在評估現有人力資源的基礎上,對人力資源的儲備規劃進行合理地改善與制定。在當前企業的發展形勢中,部分中小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長經常會出現一些無法預料的情況,既充滿變數又充滿機遇。這就要求管理人員要制定具有彈性和前瞻性的人力資源策劃方案,最好結合本企業實際的發展情況進行規劃,避免因企業出現戰略轉移而導致人力資源管理出現相應的漏洞問題或者失調?偠灾,在策劃與制定人力資源方案的時候,一定要嚴格地遵循人力資源管理的前瞻性、預見性的功能要求,以便更好地完善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水平。

          3.3完善現代化的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內容

          在多數企業環境中,人治管理問題還是比較普遍的管理現象;诖朔N情況下,勇于說真話、給針對性建議的工作人員并不多,如此一來,無疑是對企業的長久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為了確保企業地發展可以走向正軌中,企業必須摒棄儒家傳統人情治理的管理模式,推行切實合理的管理制度對員工進行約束與管理。針對目前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的現狀,企業可以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合理地制定符合企業管理特點的獎懲機制。對于部分為公司做出突出貢獻的員工應予以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對于一些行為缺乏規范與工作態度不高的員工,應該予以適當的懲罰,并確保獎懲處理結果的公開性,實現民主化管理。本人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驗認為合理的獎懲措施可以有效地激發員工個人的工作熱情與端正自身的工作態度,利于管理人員實行有效管理,并促進企業的長久發展。結論:總而言之,儒家傳統管理思想所具備的理念意識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與作用,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指導理論。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儒家傳統管理思想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仍舊存在著較多的管理問題,但是本人相信通過我國各企業管理人員的不斷努力,如汲取儒家傳統管理思想的精華部分,摒棄管理思想的守舊部分,并在原有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特點,制定適合本企業發展的管理措施,從根本上達到推動企業長久發展的戰略目的。

          【參考文獻】

         。1]肖時鈞.先秦儒家經權思想及其企業管理應用研究[D].武漢大學,20xx

         。2]姜廉毅.儒家“仁、和、義、信”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D].南京理工大學,20xx

          [3]劉嬋嬋.儒家思想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運用研究[D].山東大學,20xx

         。4]張達君.儒家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影響[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01)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9

          摘要: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國傳統文化至今對現代企業管理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通過研究傳統文化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影響,學會運用傳統文化指導現代企業管理的實踐,促進我國企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傳統文化 現代企業管理 創新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根基,幾千年來,經過中華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共同創造了我們的中華文明。在幾千年后的今天,在這個中西文化不斷融合的年代,我們更應該發揚我們本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從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吸取營養應用到現代企業管理中,促進現代企業的發展。從計劃經濟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我們必須建立中國特色企業管理模式,這樣才能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因此把中國優秀傳統思想文化與現代企業管理有機結合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

          1 儒家思想與現代企業管理

          在中國古代管理活動中,儒家思想一直發揮著巨大的指導作用,儒家思想中強調的以人為本等思想,對現代企業管理仍然有著重要的影響和巨大的現實意義。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的直接目的是得民心而興國,求穩定而國家安寧,即本固邦寧。在《論語》中,孔子在回答弟子子張的提問時曾說,“惠則足以使人”。這就是在說,給民眾以恩惠,就能夠很好地役使民眾。現代企業管理中也越來越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因為市場經濟要求必須充分發揮個人的積極性。在現代企業管理中,要把企業的成長與員工的成長聯系起來,充分發揮員工的作用,以員工的利益為重,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把員工個人的充分發展作為企業追求卓越目標的一項重要內容。只有關心員工的意見,了解員工的心聲,才能把員工的個人發展同企業的目標相結合,使員工最大潛能地發揮聰明才智和創造力,從而促使企業獲得利潤最大化。

          2 墨子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

          當今企業間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哪個企業中擁有的人才多就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幾千年前,墨子就深刻認識到賢能人才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他認為賢能之士乃“國家之珍,社稷之佐也”,必須“富之,貴之,敬之,譽之”,由此可見,墨子非常注重人才,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也要充分重視人才。企業發展的第一位就是一定要會用人,市場的競爭,首先是人才的競爭,一個好的企業領導者一定要有“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企業的價值說到底就是人才的價值,企業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所以,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一定要尊重人才,知人善用,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人才觀,廣招賢士,舉而用之,充分調動人才為企業奉獻的熱情,為企業的發展和壯大貢獻聰明才智。

          3 老子和諧思想與現代企業管理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里所說的道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作為一個企業的領導者,要遵循企業發展的自身規律,從客觀規律出發,實事求是,實現企業的自然和諧與個人自由協調發展。一個企業的發展不僅要與自然環境相適應,更要與所處的社會環境相適應。每個企業經營的目的都是追求利潤最大化,但企業自身發展的過程中絕對不能損害國家的利益,這樣才能使企業在一個穩定的社會大環境中生存和發展。

          4 法家思想與現代企業制度

          法家思想主張法治,“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主張要嚴刑厲法,這種法治的思想對今天的企業管理仍有深遠影響。一個企業必須有嚴格的制度,這樣才能有章可循,對員工行為進行約束,同時便于上級對下級的有效領導。一個企業要想生存,一定要有嚴明的紀律,明確的制度規范,形成良好的企業氛圍。

          5 孟子反對暴政與反對現代企業管理者獨裁

          孟子反對統治者暴政,“暴其民甚,則身弒國滅;不甚,則身危國削!痹谝粋企業中,如果領導者恃強凌弱,不能注意維護員工的利益,不能為員工考慮,那么員工的注意力就會從努力工作上轉移到如何對付領導上,這對于企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們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也一定要反對暴政,反對領導者一人獨裁,這樣才能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6 現代企業文化創新

          創新發展是興黨興國的第一要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也要求企業必須進行創新。我國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缺乏核心技術、低附加值的制造業加工業大國,由于技術的落后,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消耗,生態平衡遭到破壞,一系列社會問題不斷發生。所以,我們必須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提高企業競爭力。傳統文化雖然對現代企業管理有積極指導作用,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守舊思想阻礙企業發展,例如,如老子講無為,孔子講中庸等。因此,企業在吸取傳統文化精髓促進企業發展的同時一定要進行文化創新。創新永遠是企業發展的主要課題,創新精神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企業要追求利潤最大化,必須進行文化創新。文化創新并不是要摒棄全部傳統文化,而是要在傳統文化之上進行創新,企業文化要適應經濟全球化的需要必須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能夠走向世界的企業文化也都是建立在特定的民族文化基礎之上,并與本民族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發展相適應的企業文化。

          從傳統文化中吸取養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進行創新,對現代企業管理是大有裨益的。學習并借鑒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管理謀略,對于現代企業在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必將起到積極作用。當今社會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也是一個創新型的社會,企業也必須進行文化創新,創新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原動力。然而,發展是相對繼承而言的,沒有繼承就沒有發展,就更無所謂創新,我們要汲取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并學習西方科學管理制度,把二者融入到現代先進的管理理念之中,促進現代企業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萬君寶.民族文化與企業文化.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xx.

          [2]李庚其.贏在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經營管理.上海:文淮出版社,20xx.

          [3]陳剛.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創新.理論月刊,20xx,(11).

          [4]韓雪.儒家文化與現代企業管理思想.商場現代化,20xx,(28).

          [5]李國英.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管理.當代經濟,20xx,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10

          1我國企業管理模式和管理現代化現狀

          1.1當前我國企業管理模式的分類及特點

          1.1.1制度化管理模式制度化企業管理模式起源于美國,起始于第二次工作革命后期。這種管理模式的主要做法是通過企業制度制定和管理規范建設來約束員工思想、意識和行為,其管理重點是使企業管理有章可循,以避免企業管理混亂的現象。這種建立在企業“經紀人”觀念之上的管理模式,對于企業管理制度建設和企業管理秩序規范來說,有一定作用。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管理模式過于硬化,人性化管理不足;許多制度帶有一定的不平等性,只要求員工服從規章制度,對企業管理者卻沒有做出約束、提出要求。長此以往,必將使企業管理工作走上硬性、呆板的道路,管理階層與員工之間的矛盾也會逐漸加大。

          1.1.2情感化管理模式情感化管理模式又稱友情化管理模式,這是一種與制度化管理模式相對的、建立在情感信任基礎之上的管理模式,其管理重點是運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其對企業員工進行管理,F在組織學知識告訴我們,人除了工作和發展需求外,還有一定的情感需求。企業管理者可以將情感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結合起來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創建早期,這種比較親密的管理方式,可以使企業管理思維和管理模式更具深度和廣度。但是,過分強調情感也會對對企業發展帶來不良影響,如一旦思想溝通不暢,情感出現問題,必將使內部利益關系破裂,引發企業管理波動。

          1.1.3家族式管理模式家族史管理模式又稱血緣關系管理模式,這種帶有封建主義管理色彩的管理模式的重點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委任家族成員以管理要職,進行集權化管理。在這種管理模式下,由于成員之間有著密切的血緣關系,所以在決策擬定時,意見較好統一,決策執行也具有較強的向心力。這種管理模式最大的弊端是:專制管理模式下制定的決策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決策風險較大;隨著企業發展,非血緣關系的管理者與家族管理成員之間的矛盾也會不斷加大,不利于企業開放式發展。

          1.2我國企業管理現代化現狀

          1.2.1管理現代化整體水平較低雖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但是,整體來看,我國企業管理現代化水平較低,如許多企業在管理理念上仍舊受傳統的計劃經濟思想影響,沒有形成系統的管理方法,企業創新能力也較低。一些企業在管理上仍舊是走的照搬照抄其他企業管理經驗的老路,自身管理經驗不足。

          1.2.2管理現代化發展不平衡就目前來說,我國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企業管理現代化水平明顯不同。如在勞動力素質較高、技術優勢突出的東南沿海一帶,許多企業早已走上以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為主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企業管理現代化水平較高。在中東部地區,許多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企業走的仍舊是資源浪費、環境破壞的老路,企業管理現代化水平也較低。

          1.2.3管理創新能力不足許多企業在管理現代化認識上存在誤差,認為管理現代化的重點就是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提高企業生產效率、如何提高利潤,在企業管理中也將過多的精力放在技術改革和設備購置上,不知道結合自身實際和行業背景去創新企業管理方法,直接照搬其他企業成熟的管理經驗,致使企業管理商業化、跟風現象明顯,企業創新能力不足。

          2企業管理現代化發展方向

          2.1由傳統管理模式向可持續發展轉變

          如今國家在制度層面上加大了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這也促使許多企業不得不改變過去那種一味追求經濟利潤的發展模式,將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內容納入管理范疇中去,同時創新企業生產經營、組織管理和風險控制模式,以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2.2以人為本,關注員工發展

          以人為本是現代企業管理思想的精髓,也是科學發展觀的根本需求。企業也要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一方面建立健全企業績效管理、考評機制,以提高員工責任感和上進心,一方面開展多種形式的員工學習和培訓活動,以提高員工素質和技能。此外,企業在管理中還要突出對員工的關懷,關注員工長遠發展和民主管理訴求,為員工提供參與企業管理、決策的機會。

          2.3企業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

          隨著企業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許多企業也加快了信息化建設步伐,積極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改進設備操作方式、挖掘可利用資源,從而提高了企業的智能化水平。

          3現代化要求下的企業管理模式選擇

          在現代化管理要求下,企業也對管理模式進行了選擇,以下幾種管理模式成為企業新的選擇方向:

          3.1社會責任管理模式

          社會責任管理模式是以科學的企業社會責任觀為主導、以社會價值創造結果來衡量企業行為一種管理模式。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模式的重點是通過責任制約和作用,使企業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最終實現企業運營價值鏈的整體優化。傳統企業管理模式相比,這種模式要求企業立足于發展全局,站在社會責任的角度,去尋求企業最佳資源配置方式,最大限度挖掘企業人力資源潛力,以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2企業文化管理模式

          企業文化管理是社會文化管理在企業經營領域的更高層次的反映,這一管理模式的主體是人,其管理重點是將人視為生產要素中最為活躍的因素,通過提高勞動力素質和技能來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這種管理模式要求企業管理者在企業管理中必須關注人的發展訴求和人的健康發展,同時采取各種有力措施滿足員工物質和精神需求。如通過技能教育、生產比賽和組織活動等形式,增強員工責任感,使員工認識到自己的價值。

          3.3知識型管理模式

          知識型管理即運用先進知識方式和技術手段來指導企業生產實踐的管理模式,知識型管理模式的發展途徑是:加強員工國際化、知識化等現代思想教育與管理,完善企業知識型人才培養和開發模式,改善企業人才結構;加快企業技術革新力度,加大知識管理力度,建設智能化信息組織,利用信息技術實現企業數據分析、人才管理的智能化,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綜上所述,企業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在現代化發展進程中,企業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將創新型理念融入到企業管理中去,選擇符合企業發展的現代管理模式,創新企業現代管理方式,以提高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11

          一、企業信息化概述

          企業信息化是指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深化開發和廣泛利用,不斷提高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決策的效率和水平,進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率和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過程。這一概念包含了以下四層含義:

          1.企業信息化建設是以信息技術與先進管理思想的結合應用為基礎;

          2.企業信息化是依賴信息技術對企業內、外部信息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和集成的信息系統;

          3.企業信息化是一個長期持續改進的動態過程;

          4.企業信息化的最終目的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二、以信息化推動企業管理變革的作用

          (一)在管理組織結構上,由傳統的、嚴格層級的金字塔型結構向授權的、扁平型結構轉變

          電子信息技術在管理領域的應用,使得信息公開化和管理信息傳遞、處理的電子化成為可能,它打破了高層管理者對信息的壟斷,使信息處理、傳遞的中層結構成為多余,客觀上促使企業管理的組織結構由金字塔型結構向扁平型結構轉變。在金字塔式的組織管理中,由于管理方法和手段的限制,有效管理幅度很小,人們只能夠借助于組織層次來簡化主管工作。這種結構實行自上而下的、垂直的、等級式的管理,中間環節較多,其直接的結果就是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管理效率不斷降低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扁平型組織的主要特征表現,

          一是圍繞工作流程而非部門職能來管理;

          二是垂直型組織扁平化,只在傳統的職能部門保留少數職位,如財務與人力資源部門;

          三是管理層位降低,使得更多員工參與管理;

          四是形成新的服務平臺,即員工可與供應商一樣與客戶聯系,改善服務,增強公司競爭力。當然并不意味著所有的企業都應該實施扁平化,對于許多正在成長中的中小企業來說,集權式的層級組織結構也許是更好的選擇。無論那種形式都應該是程序適應型的和不斷演進型的,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二)在管理流程上,由制度型、監督型管理向模塊化、程序化管理轉變

          為了使這些先進的管理思想在企業市場競爭中真正發揮作用,

          首先,企業必須做到組織的扁平化、彈性化、原子化,必須改變過去龐大的層級制的管理體系為網絡型組織結構,減少組織的中間層,消除指揮信號在傳遞過程中的衰減,縮短縱向決策的過程,提高決策的速度和效果,使管理成為過程的一種導向。

          其次,必須對業務流程進行改善,凡是符合企業自身發展戰略的,能夠支持企業業務模式的、可操作的流程就是企業可以采納的。

          第三,企業信息管理的核心是流程型管理和數據挖掘,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從基礎管理做起。實施現代化的系統管理需要扎實的企業管理基礎。傳統企業信息化的前提是企業基礎管理信息化,夯實和提高基礎管理水平是邁向電子化過程中不可回避的第一道門檻;A數據的管理是企業基礎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反映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狀態的第一手資料,它包括物料基本信息定義、產品結構及工藝路線定義、物料清單數據、客戶信息、供應商信息、員工信息、會計科目信息及成本明細等等,這些是企業業務決策時的重要依據。而在傳統管理下,企業的這些信息分散、孤立、滯后,難于滿足企業對數據的要求。所以,基礎數據的準確與否決定了企業的戰略目標能否實現,直接影響企業的決策速度和決策質量。也決定了企業持續發展是否有堅實的內核。因此企業必須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好的應用習慣、管理制度規范,提高人員素質,只有這樣才能使這些管理軟件真正發揮作用。

          (三)在管理方式上,由傳統剛性的、被動的管理向柔性化的、彈性的管理轉變

          由于互聯網時代的經濟行為快速和多變,每一個員工都必須面對市場和客戶(包括內部和外部客戶),要在多變的需求下做出快速的響應,這就要求企業內外部之間、員工之間信息交流和溝通模式實現高度共享和快速獲取;決策審批流程和響應必須簡明而快速;員工需要比以前有更大的決策權限;市場要求員工進行更多的跨部門的協作,所有這些都要求企業在做事的方式上進行變革,即由執行型的被動的管理向自主決策的柔性化管理轉變,而網絡化的管理環境為此提供了很好的管理工具和平臺,因為網絡化的管理環境強調知識及信息的共享和交流、鼓勵團隊的合作,倡導員工的自主管理,追求高效率和創新活動。因此企業的決策方式、決策程序、組織運營模式、管理模式、信息溝通模式和人員管理理念及人性假設都要進行變革,以使整個組織具有快速的反應能力和靈活性。所有這些都要建立在一個具有靈敏反應的柔性化、扁平化組織的架構上。

          (四)在管理決策上,由信息封閉的壟斷型決策向公開透明的民主型決策轉變

          電子信息技術使管理信息公開、透明化的結果,向以壟斷信息為前提的集權式管理和決策提出了挑戰,基于互聯網信息平臺的應用,幾乎囊括了產品的設計、制造、管理、營銷服務等全過程,有效地解決了“信息孤島”融合的問題。因為在信息化企業中任何部門的員工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通過互聯網登錄企業信息平臺查看最新的內部資料和個人定制的信息,在權限允許的范圍內輕松地調取自己所要的資料,接續進行先前的工作,在線與各部門的同事,甚至是上下游的客戶進行實時的視頻級交流,在消除時間與空間的信息平臺上,企業的運營將會是何等的高效。企業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起來的信息儲存、管理、交流的平臺,即知識管理的平臺不但可以降低企業內部的溝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營造了知識管理的氛圍,讓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都認識到知識的重要性,都樂意和別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思想。在扁平化的組織里面,管理者的角色必須重新定位:即從控制者、監督者向指導型的教練到幫助型的顧問直至合作中的伙伴關系轉變。原有處于企業金字塔的最高層管理者應該下放到最基層,去為企業員工和各項活動提供支持和幫助,而直接面對客戶的服務和支持部門則提升到了金字塔的最高層,其后豐富的企業資源供其享用。角色的互換使得組織里面沒有了職位的高低,權利的大小,有的只是信息及時的溝通、市場快速的響應、生產柔性化的制造、員工創造力的展現。每個管理人員盡其所能地為員工服務、每個員工在授權的范圍內最大限度地運用知識和共享的資源,員工之間、管理人員之間以及管理人員與員工之間有更多的交流平臺和對話渠道。每個人既是信息的發布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每個人既是新想的的創造者,又是新創意的享用者,還是決策者,這種民主型的管理,提高了組織活動的效率,加快了決策的速度,滿足了市場的需要,每個人的貢獻大小惟一衡量標準就是是否為公司、為客戶、為股東、為社會創造了價值。

          三、實例透析信息化對企業管理變革的作用

          信息系統實施獲得成功的企業大部分是外資企業和國有大型企業,而現在市場經濟的主體、市場活力和創新主要源泉的中小型企業卻成功較少。

          案例1:金星電視機總廠是上海廣電集團廣電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個下屬子公司,是生產電子產品的骨干企業。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金星電視機總廠走過了一條坎坷的路,其中既有輝煌的業績,也有種種磨難。既經歷過年產彩電百萬臺、躋身電子工業部百強企業的輝煌,也曾飽嘗過改組的陣痛,陷入經營的困境。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金星就從美國引入了一套計算機設備與軟件,在隨后的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金星又從美國引入了一套小型機及相應軟件。金星將它們用于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在當時來說,這是很大一筆投資,但卻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案例2:煙臺汽車制造廠與浪潮集團山東通用軟件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煙臺汽車制造廠的現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試運行以來,基本上實現了信息集成、過程集成、功能集成;實現了一張原始憑證(銷貨發票、購貨發票、入庫單、領料單等)一次錄入,業務核算、統計核算、會計核算全部自動完成;標準成本控制與責任成本考核相結合,實現了由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質的飛躍;攻克了信息集成的關鍵技術---原始憑證自動編制會計憑證。由于該系統設計的創新和獨特的管理功能,已在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方便、實用的特性得到了前來參觀的上海、武漢、沈陽、大連、山東等各界同行的贊譽。該系統以財務管理為中心,以成本控制為重點,在原有財務軟件的基礎上,開發了產品基礎數據子系統、材料采購子系統、庫存管理子系統、生產計劃子系統、車間管理子系統和銷售子系統,各子系統用財務系統將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遵循產、銷、存一體化的新思路,實行信息的高度集成。使企業各方面的人力資源,物力資源實現最有效地利用,使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得到合理配置,增強了企業的整體實力。案例透析:綜合分析信息系統實施成功與失敗的案例,可以得到很多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一)教訓

          1.首先是信息系統供應商的參差不齊導致的系列問題

          通常情況下,失敗是因為國內供應商實施經驗不足,缺乏將管理理論應用到計算機技術中的實踐經驗;國內ERP廠商的機構不齊全,缺乏ERP設計實施的管理咨詢機構;由于缺乏軟件開發所需要的制度和開發體系,從而導致軟件的穩定性不好。但是國內軟件在語言和價格上具有很強的優勢,對中國眾多的中小型企業來說,是能夠承受的。

          2.在信息系統實施的過程中,企業領導對項目實施不夠重視,無法做到逐漸接受先進的管理思想

          事實上,信息化是一個管理系統,信息系統的實施牽涉到企業管理的全方位變革,企業管理班子要取得共識,不單純只是上一套設備,買一套軟件,還要涉及企業管理的方方面面。企業的決策者在“第一把手工程”的實施過程中具有特殊作用,沒有第一把手的參與和授權,很難調動全局。同時,很多企業沒有認清信息系統首先涉及的是管理理論和方法,其次才是一項計算機應用軟件。普遍的錯誤認識是,只要投入一定的資金,購置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就可以解決企業老大難問題。事實上,計算機硬件、軟件作為高技術產品,雖然可以帶來高效率,但必須要有高昂的投入。而且信息化投入是一個系統工程,并不能立竿見影,它所體現的主要是一種管理思想,需要長時間的運轉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3.信息系統實施的過程中,企業管理機制和市場環境的不完善

          在計劃經濟的傳統的管理方式的影響下,企業員工市場意識不強,市場法規不健全,行政干預時常發生、合同不按期履行等因素都會影響企業按市場規律和規則運作。實際上,大型的網絡環境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

          4.在信息系統的實施過程中,缺乏復合型人才的困境也日益凸現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需要有一個過程和一定的時間,他們既要懂計算機技術,又要懂管理。針對許多企業普遍存在技術設備落后、計算機基礎薄弱、技術人員短缺的情況,企業必須下決心培養自己的軟件、硬件的技術骨干,以保證信息系統正常運行。因此,在企業信息系統實施的過程中,要認清信息化對企業變革的作用,分析其弊端,而從煙臺汽車制造廠與浪潮集團山東通用軟件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煙臺汽車制造廠的現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也不難看出,信息化對企業發展帶來的種種好處:

          (二)經驗

          1.知識成為企業的戰略資源

          信息和知識成為企業的重要戰略資源,使之企業不斷提高實物資源的生產效率。如煙臺汽車制造廠與浪潮集團山東通用軟件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煙臺汽車制造廠的現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通過知識和信息的結合實現了由成本核算向成本控制質的飛躍;攻克了信息集成的關鍵技術---原始憑證自動編制會計憑證。

          2.信息化促使全方位的企業變革

          信息系統是企業的神經樞紐,收集、存儲、傳遞企業的信息,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平臺,為企業構造了不再受空間、時間限制的生產經營環境。它的全方位的滲透,使企業信息化的實施涉及到企業的戰略發展、組織機構,協調控制、管理制度、企業文化等等從而引導全方位的企業變革。如煙臺汽車制造廠的現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開發了產品基礎數據子系統、材料采購子系統、庫存管理子系統、生產計劃子系統、車間管理子系統和銷售子系統,各子系統用財務系統將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實行全方位滲透,贏得了上海、武漢、沈陽、大連、山東等各界同行的贊譽。

          3.新技術促使新管理方式問世

          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現需要有新的技術手段給于支撐,而新的技術手段的問世,必然促進新的管理模式的出現。企業信息化應致力從深層次觸動企業進行管理變革,利用信息技術以及先進的管理思想、方法重塑企業,使企業成為未來經濟時代的佼佼者。如煙臺汽車制造廠的現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問世,出現該企業以財務管理為中心,以成本控制為重點的管理模式。

          四、結論

          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越來越深刻的影響經濟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從宏觀上看,它影響傳統的經濟運行模式和經濟規則;從微觀上看,它將導致企業在組織結構、業務流程、行為方式和經營理念等方面發生巨大變革。在貫徹國家“十五”規劃“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方針的指導下,信息化將作為工業化的手段,通過對企業微觀層面上的一系列作用。實現企業自身管理的變革。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12

          [摘要] 企業文化是文化和經濟相結合的產物,也是社會化大生產和現代管理的客觀要求,是適應現代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科學管理思想,是管理科學思想的一次革命。企業文化對于一個企業的成長來說,是最持久的因素,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企業文化現代企業管理價值理念企業經營業績

          一、企業文化的興起是現代企業管理發展的新里程

          20世紀上中期,美國企業先后經歷了“泰勒式”管理模式和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的指導,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勞動生產率提高,技術創新涌現,企業規模增大,成為世界名副其實的頭號經濟強國。但在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企業的競爭力大大削弱,而東方島國日本的經濟卻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日本企業飛速崛起隨之與美國企業展開了一系列競爭,在汽車、鋼鐵、電子等行業美國受到很大挫折。在1980年,日本生產總值占了世界生產總值的8。6%,躍居世界經濟強國之列。美國人紛紛驚呼:“桃太郎”生吞了“山姆大叔”!

          日本經濟的崛起,引起了美國人對文化的反思:是什么力量促日本經濟崛起。美國為了研究日本成功的奧秘,在20世紀80年代初,派出了由幾十位社會學、心理學、文化學、管理學方面的專家組成的考察團,前往日本進行考察研究。 研究揭示,美國經濟增長速度低于日本的原因是美國的企業管理沒有日本好,美國傾向于戰略計劃、組織機構、規章制度等方面的硬件管理,缺乏對人的重視,因而管理僵化,阻礙了企業活力的發揮,而日本則強調其企業文化、企業精神。

          美國終于認識到要重振經濟雄風,必須對其傳統的經濟文化和傳統管理方式進行深刻認真的調整,建立起真正具有美國精神的企業文化。于是,美國企業紛紛以日本企業文化為基礎,結合自身文化背景、經濟體制等因素來致力于調整本國的企業文化。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羅杰·史密斯在加利福尼亞州花15億美元,與日本豐田公司合資興辦丁“新聯合汽車制造公司”。在合作中,史密斯認識到:日本企業文化由于歷史和民族的原因,使員工們志同道合;而美國員工們富于創新、勇于競爭、傾向個性自由和民族文化的多元化,使得企業內部由于意見不易趨于一致而導致了浪費,員工和管理層之間隔閡很深,合作不力。美國企業在實踐中意識到了要應對全球性的激烈競爭,最關鍵的是要將日本人的合作精神與美國人富于想象、富于創新的能力結合起來,形成最佳的公司文化,在學習和掌握日本企業生產方式、管理方式的同時,學習“注重人性和需要”,形成自己的新型管理方式。

          美國學者和企業家對日本企業文化研究、總結,并進行理論上的概括,使之成為可以指導美國企業管理改革的管理理論。其后,日本學者又從美國學者的研究出發,致力于企業文化研究,試圖從本國的企業文化實踐中提取理論。以后歐洲各國也紛紛致力于企業文化研究,使現代企業管理在全球開始了一個新的里程。

          二、企業文化是現代管理科學思想的重要內容

          企業文化理論從20世紀80年代被介紹到我國,但許多人對企業文化的認識較模糊,把企業文化狹隘地理解為企業的精神文化,認為企業文化不過是企業內部的文化娛樂活動。事實上,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思想,又稱公司文化、組織行為、組織文化和管理文化。對企業文化,國內外學者有各種不同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幾種主要觀點:

          一是“五因素”說。美國的迪爾和肯尼迪在(公司文化)一書中指出,企業文化是由五個因素組成的系統,其中,價值觀、英雄人物、習俗儀式和文化網絡是其四個必要的因素,企業環境則是形成企業文化的另一最大的影響因素。二是兩種文化總和說。企業文化是企業中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三是群體意識說。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員工群體在長期的實踐中所形成的群體意識及行為方式。四是精神現象說。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運轉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包含企業最高目標、共同價值觀、作風和傳統習慣、行為規范、思維方式等在內的有機整體,是以物質為載體的各種精神現象,是企業的“意識形態”。五是“同心說”!巴恼f”將企業文化的構成分為三個層面:精神文化層、制度文化層、物質文化層。企業精神層為企業的物質層和制度層提供思想基礎,制度層約束和規范精神層和物質層的建設,企業物質層為制度層和精神層提供物質基礎,是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和載體。

          但企業文化的真正內涵到底是什么呢?我國學者魏杰總結指出:所謂企業文化就是企業信奉并付諸于實踐的價值理念,即企業信奉和倡導并在實踐中真正實行的價值理念。

          企業文化從形式上看是屬于思想范疇的概念。企業文化屬于人的思想范疇,是人的價值理念。管理企業首先依靠企業制度,制度失效了要靠文化約束。

          企業文化從內容上看是反映企業行為的價值理念,是對企業的現實運行過程的反映。具體講,就是企業的制度安排,以及企業的戰略選擇在人的價值理念上的反映。

          企業文化從性質上看是屬于付諸于實踐的價值理念。企業文化既屬于企業信奉和倡導的價值理念,又屬于必須付諸實踐的價值理念。

          企業文化從屬性上看是屬于企業性質的價值理念。文化可以說是與物質相對應的范疇,因而文化的內容是極其豐富的。企業文化則是屬于企業的價值理念,是企業的靈魂。

          企業文化從作用上看是屬于規范企業行為的價值理念。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價值理念,是對企業真正發揮作用的價值理念;企業文化對企業的行為以及員工行為起到非常好的規范作用。

          概而言之,企業文化是在現代化大生產和市場經濟發展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種管理思想和理論,它是在經驗主義管理、科學管理和行為科學管理的基礎上逐步產生的、最新的管理理論。在現代企業中,企業文化具體可以表現為占主導地位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包括了企業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的內容,強調對員工普遍認同的價值觀的塑造,在企業內部塑造一種和諧、向上的文化氛圍,注重集體凝聚力的培育和增強,發揮整體的文化優勢。

          三、企業文化的強大力量

          企業文化對于一個企業的成長來說,是最持久的因素,是企業精神和靈魂,成功的企業歸功于優秀的企業文化,失敗的企業首先表現為企業文化的失敗。因此,企業文化對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日本本田美國分公司靠優秀的企業文化而取勝的就是一個十分明顯的案例。在該公司只有高層管理者來自日本,其余職工都是美國人,但公司的生產率和產品質量,卻都超過了美國的同行。它成功的秘訣在哪里呢?美國《華爾街雜志》于1983年對該公司的經驗進行了報道:“本田公司美國分公司突出的做法是縮小工人和管理人員在地位上的差別,把工人當作群體的一分子。每個人,不論是工人還是管理人員,同樣都在公田的餐廳就餐,公司也沒有為高級職員專設的停車場。職工被稱作‘合伙人’。這就是說,本田公司美國分公司的成功,應歸功于高層管理者“重視人、尊重人、團結和依靠廣大職工群眾”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實踐。日本本田汽車美國分公司是靠優秀的企業文化而致勝。索尼公司創始人盛田昭夫說:“日本公司的成功之道并無任何秘訣和不可與外人言傳的公式。不是理論,不是計劃,也不是政府政策,而是人,只有人才能使企業獲得成功。日本經理的最重要任務是發展與員工之間的健全關系,在公司內建立一種人員親如一家的感情,一種員工與經理共命運的感情。在日本,最有成就的公司是那些設法在全體員工(美國人稱之為工人、經理和股東)之間建立命運與共意識的公司!

          企業文化對企業長期經營業績有著重大的作用。研究發現,具有重視所有關鍵管理要素(消費者要素、股東要素、企業員工要素),重視各級管理人員的領導藝術的公司,其經營業績遠遠勝于那些沒有這些企業文化特征的公司。在較長的考察期中,前者總收入平均增長682%,后者則僅達166%;企業員工增長前者為282%,后者為36%;公司股票價格增長901%,而后者為74%;公司凈收入增長為756%,而后者僅為1%。

          企業文化在下一個10年內很可能成為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由于種種原因,經營業績不佳企業的企業文化對企業財經管理存在著負面作用。最為重要的原因在于這些企業文化會對企業采用必要的新型經營策略或經營戰術的行為產生抵觸。對企業豐潤的長期經濟業績存在負面作用的企業文化容易滋生蔓延,即便在那些匯集了許多通情達理、知識程度高的人才的公司中也是如此。那些鼓勵不良經營行為,阻礙企業進行合理經營策略轉變的企業文化容易在相當長的歲月里緩慢地、不知不覺地產生,常常是當企業正處于獲得較好經營業績的時候。這種企業文化一旦存在,就極難改變,但并不易為人所覺察,同時還因為它們表現在對現存企業內權力結構的維護。

          由此可見,企業文化關乎企業的興亡。一方面,它能激發人們自覺地創造性地從事經營活動,豐富企業物質財富。這是世界級績優公司首肯和一致的認識。他們可以以一種個性的組織文化去影響社會公眾,從而穩固和發展其顧客陣營;另外一方面,如果沒有優秀的組織文化便不會有卓越的企業,沒有文化滋潤的企業組織水遠長不成參天大樹,沒有文化基礎的企業大廈結構難以楔合穩固,終會經不住震動而一夜崩塌。

          在文化的開發、培養、創造和利用上,中國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淵源和千年一脈的文化繼承。具有時代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們應該正視企業文化的意義和作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吸收和借鑒人類先進文化,才能建立起自己優秀的企業文化,巧妙運用企業文化保障自己的組織個性鮮明,不斷創新,成為長壽企業。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13

          一、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現代企業管理思想的建立

          1.財務觀念滲透在企業管理當中

          最后是物資管理統籌到位,談到物資,大部分企業認為就是庫存,講究儲備充足,不考慮采購成本和資金流動產生的費用,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由于市場需求和物流成本以及儲存成本和資金占用等因素,要求在庫存和物流以及采購成本上下功夫,按照需求貨比三家。認清楚現代市場已經成為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時刻,在物資管理上一定要樹立低價少儲、零庫存觀念,這個對企業的采購部門和市場管理部門來說要求就高了,不但要求對市場比較了解,還要有效把控。

          2.生產技術管理要樹立財務管理觀念

          生產技術管理部門很容易出現“重技術、輕效益”的現象,必須樹立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觀念。特別在產品開發上要樹立按需開發,有效占領市場,不斷增加收入為基本思想,要求企業要廣泛進行市場調查,不能閉門造車。不但在產品的功能和質量設計上要樹立效益最大化觀念,還要早制造成本上深入考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質量才是立足市場的唯一要素,根據市場需求樹立效益觀念,生產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在各工序的配合上要做到均衡協調,不能只講各工序開足馬力生產,不講半成品資金占用。要認識到提高質量的目的是增加收入,而不是為質量而質量。還要樹立合作意識,不能搞孤立,在設備的購置和更新改造中,一定要進行財務分析,堅持效益原則。

          二、企業經營過程中財務管理

          首當其中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產品的再生產過程不僅是使用價值的生產和交換過程,也是價值的形成和實現過程。企業在不斷進步和擴大生產的同時,在資金籌集,資金投資,融資等方面充分考慮企業生產能力,以財務管理為中心,不斷提升企業市場占有率和提高企業競爭能力,不斷提高客戶滿意度。企業最大的問題是籌集資金,因為資金是企業生存和發展基石,無論是在那個企業,都需要一定的資金數量作為保障,但是籌集資金和資金使用以及生產有著密切的聯系,由于資金的缺少,使得生產、銷售之間的矛盾不斷突出,企業不得廣泛開展籌資活動,努力降低資金成本,合理安排資金結構,并且加強籌資活動管理,合理利用資金需要量,正確運用財務杠桿效應,使得企業資金應用良性運轉。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當營收比較富裕的情況下,在得到財務報告的基礎上,可以對企業存量資金進行投資,選擇好的投資方式,掌握一定的投資方向,通過投資,企業應將取得的一定收入在利益之間進行合理的分配。在企業投資的過程變化中,我們更要加強財務管理,進一步提高企業投資的決策。還有一點,就是企業融資部分,隨著企業市場銷售業績的不斷提升,企業效益不斷提升,企業為降低資本收益成本,增強企業的財務提升能力。根據市場發展需要,按照保持與公司資產收益相平衡原則,來進行融資活動,但是融資必須維持合理的企業資本管理和財務會計融資決策的基本準則,需要制定合理的資本政策結構,并使資本結構處于最佳狀態,使融資成本達到最低,超過企業當前的收益規模方可實施,融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一個主體組成部分。

          三、企業管理中的效率管理

          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企業財務管理會出現不同的中心地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嚴格意義上來講,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企業管理存在于市場經濟體制的全過程中,是一個時期性的選擇,伴隨著這個選擇,我們分解出一部分關鍵環節就是,一個是財務管理以資金管理為中心,而且是階段性的,是為解決目標矛盾焦點所提出的。另一個是企業的財務管理則要以成本管理為中心,是當市場經濟發育成熟,運行有序時方可體現出來的。目前從整個市場經濟角度看,市場競爭實質上企業成本競爭,并且成正比?梢姡髽I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需要,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首先是必須提高企業的資本運行意識,有效地發揮資金使用效率,讓企業員工必須面對成本關和效益觀。員工的工作時間和閑置時間要合理分散和有效利用,財務會計中心通過協助企業成員的資金調度,協調企業管理人員針對這個時間安排來協調企業生產運營情況,促使各企業成員提高對資金的利用現狀,增強員工對成本的認識,加強財務管理中心與企業的聯系,發揮了有效整體優勢,共同維護企業財務管理效率。其次是努力降低財務費用,企業財務會計中心可以通過內部企業成員之間的資金利用情況,可以融通存置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合理制定資金使用有償支付額度,促使企業成員之間的資金有效利用,同時減少對銀行的借貸資金壓力,降低信貸風險控制,增強企業的活力,團結力,責任感,整體上市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從而打造了一個強有力的企業團隊。

          四、企業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新舉措

          財務管理是企業日常管理的重要核心組成部分,很少有企業把財務管理作為一種管理活動,沒有意識到財務管理可以把企業的相關管理工作有機地協調起來,忽視了財務管理的有效控制功能,如何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中心功能,可以從以下幾點抓起。

          1.權威性

          有些企業只是把財務當成一個報賬支付的部門,沒有樹立財務部門的權威性,而且從領導角度沒有讓財務部門成為一個有權威的部門,按照命令執行即可,已經是財務管理的弊病。財務部門應該是權威的,更應該是領導和財務人員共同參與的,必須給財務部門一個比較高的位置,方可樹立威信,支持財務部門工作,真正把財務工作放在首位。

          2.決策性

          既然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企業的經營管理應當按照財務預算、財務狀況、財務風險等因素共同來制定,讓財務管理具有一定的決策權,賦予它相應的權力,保證它順利履行職責。讓財務部門講清財務制度,把全部成本按項目縱橫分解落實到每一個人頭上,明確每一個人所應擔當的經濟責任,闡明企業領導的決策是有依據的,保證企業管理的各項管理工作有序進行。

          3.深入參與

          參與有一個前提就是其他不部門的配合和財務工作的切入問題,需要深入研究,讓財務部門了解其他部門的工作范疇和工作權限,讓其他管理者了解財務工作的涉入深度和可控范圍,做到合理把控,相互滲透,雙向把控,共同提高企業效率。利用財務指標和工作流程,進行量化考核,按照指標綜合考量原則提高企業綜合競爭能力。

          4.提高責任公信力

          財會部門有責任將他們自然、有序地貫穿起來,圍繞中心高效運轉。所以財會部門要自覺地協調,主動參與,互相支持,最大限度地發揮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

          作者:劉長寶 單位:江蘇海達管件集團有限公司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14

          摘要:現代企業管理課程的“現代企業”與人們通常稱的“現代企業”存在較大的代差錯位。前者的管理內容多數在先修課程中基本完成。采用由學生到老師、由實踐到理論、由問題到結論的新逆向教學模式,使得教學過程和內容具有現代性、實踐性和研究性。把炒冷飯的課程變得新穎生動、充滿探索,綜合提高學習熱情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現代企業管理;逆向教學;實踐研究

          逆向教學國內外研究多年,在工科、醫學、體育領域的教學實踐運用較多。本課題的新逆向教學是適應信息時代教學環境和多維度融合的新模式,比傳統的逆向教學更深化更豐富。按照拉斯卡的教學方法分類,本新逆向教學法可以歸屬發現方法類。按照李秉德教授主編學論中的教學方法分類可以歸屬于第五類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科學知識是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當引導學生去發現它們!庇闹逃宜官e塞也指出:“在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學生去發現,引導學生進行探討,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現的應該盡量多些。”中國教育家孔子也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這些都是本選題的理論基礎。傳統的逆向教學多囿于順序或者內容的逆向,美國西北大學教授萊斯利克里(LesleyS.Kagan)在法律文章寫作教學中,將傳統的教學方法反逆過來,先讓學生實踐寫作,然后從學生作品中挑錯并做好記錄,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寫作理論和方法的傳授。英國諾丁漢大學工學院DragosAxinte也在專業課程《產品設計與制造》中開發一種逆向教學法(“Ainversemethod”),由教師指定研究樣品(“AFo-calRepresentativeProduct”),讓學生對樣品進行分解(“De-composition”),從產品回溯到工藝、材料、設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林正靜的《逆向教學法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的是從案例到理論的內容逆向,基本上屬于案例導入方式,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湖南大學黃宏格《逆向教學法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逆”的是教學內容的“因果”順序,由“果”回朔到“因”;浙江經濟技術學院諸葛燕的《淺析項目逆向教學法在多媒體技術與應用課程中的應用》,是先實踐,再總結,后理論強化的過程逆向。本新逆向教學新在三個融合:1.多維度融合,包括對象逆向———由學生到老師,形式逆向———由實踐到理論,內容逆向———由問題到結論;2.多模式融合,正向教學與逆向教學融合,傳授與探究融合,理論與實踐融合;3.跨學科知識融合,經濟學、管理學、市場學、行為學、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多學科知識綜合運用。

          一、面臨問題

          現代企業管理課程在教學中面臨兩大問題;一是現代企業管理課程的“現代企業”指的是科學管理理論誕生以來內部職能機構健全且管理規范的企業。當今人們通常稱的“現代企業”則是指具有信息時代特征的企業。存在較大的代差錯位;二是課程內容與已修和將修課程存在大量重復。由于課程嚴重滯后與現實,出現課程與現實兩張皮現象,加上內容重復,教學中面臨學生味同嚼蠟、老師費力不討好的尷尬的局面。管理學界對現代企業定義:現代企業又稱為“大機器工業”,是在自然經濟條件下的“個體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斷代分為:家庭生產時期,手工業生產時期,工廠生產時期和現代企業時期。世界上的第一家工廠是英國1771年建立的。現代企業管理的“現代”,接近于中國史的斷代。即上世紀初科學管理以來的歷史時段。實際上企業的演進與變化與人類歷史完全不是一個計量單位,歷史上一個代,社會元素已經疊替摘要:現代企業管理課程的“現代企業”與人們通常稱的“現代企業”存在較大的代差錯位。前者的管理內容多數在先修課程中基變革了N代。程度上,企業性質變化遠比社會變革迅速、劇烈而深刻。100年以來,由工業時代、后工業時代進入到信息時代,企業的結構、性質、運營、管理均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當今的IT企業、互聯網企業、信息企業的組織形式、商業模式、評價標準、運營邏輯完全不同于工業時代大機器企業的模式。比如,工業時代的邊際效益是遞減規律,而信息時代的流量經濟卻是邊際效益遞增規律。工業時代競爭多出現在同行業,信息時代更多的是跨行業競爭跨行業替代,柯達膠卷被數碼相機替代了,數碼相機被手機玩殘了,手機被做電腦的蘋果給顛覆了……,工業時代的產品或者服務的理念是為消費者解決某個問題,信息時代是為消費者構建一種生態。即使現在的傳統工業企業,也大量地融進了信息時代內容。工業時代企業的強大建立在規模化生產,信息時代強調的是柔性生產,因為用戶的個性需求暴增,信息又讓個性生產變得可行。這些迅速變化的社會現實都還沒有沉淀為學界共識的管理科學理論。由于管理科學必然滯后與社會現實的客觀存在以及社會變化的迭代加速為該課程教學帶來極大的挑戰和教學改革空間,F代企業管理課程內容與先修或者將修的管理學、經濟學、市場學、營銷學等課程存在大量重復,教學資源和學習資源均存在浪費。比如現代管理的多個學派和戰略管理理論,在幾乎所有管理課程中出現。學生學習興趣疲乏。如何提高教、學效率,深化課程內容,教學與實踐機密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探索激情,有必要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探索全新的教學方法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障礙與需求

          包括理念障礙和制度障礙。東西方文化淵源決定了東西方教育理念的差異,發源于古希臘的思辨模式一直貫穿西方的主流教育體系,這種思辨模式在處理“人與物”的客觀關系中體現了卓越的優勢,催生了整個現代科學體系。與蘇格拉底、柏拉圖同時代的孔子、老子等的教育則基于對圣人崇拜的傳授模式,教育的重心是研究“人與人”關系。這種以教育者為中心的傳授模式已經融化在東方民族的血液之中。東方著眼于對人的全面教育雖然在西方科學傳入之初被廣泛質疑甚至批判,顯然根植于強大文化土壤上的以教育者為中心的教育基因并沒有影響西方科學技術在中華大地上蓬勃生長,相反西方的科學教育卻在不斷加強人文培養;氐叫问降耐鈿ぃ恢焙粲醯募钍、啟發式、開放式教學仍然沒有擺脫以“教”為中心的隱性羈絆!敖膛c學”關系模式,早已在民眾、老師和學生的思維中形成清晰的圖式模型。在本課程采用新逆向教學模式,由學生向老師,由現實到理論,由問題到結論,并不符合既有的思維圖式,不可避免的會引起認知失調。部分學生開始并不適應,直觀感覺不像是在上課。在提倡可以質疑老師,可以質疑教材,可以質疑權威時,多數同學帶有驚嘆和茫然。直到8周以后,才有學生嘗試質疑教材,直到整個課程結束,仍然沒有當面質疑老師問題和權威的理論。經與學生課下交流,多數學生將質疑老師的觀點與尊重老師對立起來,特別是當眾質疑老師,認為有違傳統美德。至于不敢質疑權威,學生認為這些都是世界頂級的大學者,其理論觀點全世界都認可,我有那個水平發現問題嗎?在第二個教學周期我們進行了引導:對權威理論的質疑不是否定權威,而是一種學習過程,當你質疑某一點時,你一定會針對這一點去查閱更廣泛的資料,作深入的思考,哪怕你的質疑最后被自己否定,你對這個方面的學習是相當扎實的。何況,權威經典理論雖然具有廣泛的適應性,但是不排除個別或者局部的差異性。權威經典理論的形成需要時間的沉淀,而社會發展覺總是步履匆匆,社會學經管類理論一般都會滯后于社會現實,從鮮活的社會實踐中發現經典理論的時代局限也是一代代學習者社會負責的體現。即使在共時性視域下,經管領域的理論多數是研究人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價值觀,針對同一事件的觀點和行為會完全不同。第二學期開始有同學討論伊拉克現象與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不協調性。說明理念障礙雖然強大但是仍然可以碰觸。新逆向教學改革的制度障礙。我們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均有一整套教育教學規范,也有完整的評價體系和嚴謹的評價標準。新逆向教學實踐可能在某些環節并不符合評價標準。任何組織都不會因為局部個別的改革探索而改變廣域普適的評價考核體系。關鍵在于教改實施的小環境。本教學改革探索得到了學校教務管理部門和教學監督機構的支持和包容。實屬難得。也是本探索實踐能持續兩年的保證。需求包括學生需求和時代需求。求新求變是當下大學生的主流追求。但是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從小到大一直以來的習慣認知的局限。表現在具體實踐上,學生對新的知識、新的觀點、新的方式、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大多愿意積極參與嘗試。對照本宣科式的課堂教學表現出極大的疲乏和厭倦。當需要他們參與全新模式中,并以他們為主的情況下,又缺乏足夠的勇敢大膽。其本質在于他們希望的是給予他們更新的東西,還沒有習慣一起參與突破與創新,對于由他們發起的創新還需要增強足夠的自信。在現代企業管理課程的正常教學中,他們是能發現問題的,雖然有的問題不是很清晰,但是至少感覺不對勁。比如把現代企業定義為實施了科學管理的工廠企業,描述的是上世紀工廠企業的模式,與他們思維中的“現代”不是一回事。但是卻不敢對此提出質疑。通常采用消極的方式來表現對課程的不感興趣,包括玩手機和上課走神。大學課堂玩手機似乎令所有大學老師頭疼且日漸嚴重,這個現象背后是信息時代的大學生對傳統教學模式改革的潛在需求。在逆向教學的課堂里,手機成為實時查閱資料的工具。學生由接受知識到鉆研知識,與老師平等且被尊重。所以逆向教學不但滿足學生的顯性需求,還發掘了學生潛在需求。時代的需求:我們正處在后工業時代向信息時代轉換時期,網絡和信息工具普及,知識和信息資訊變得非常容易獲得,知識不再是稀缺資源。有的老師積累一生學習的知識,學生用手機一下可以全部搜索到,特別是社會科學領域里不需要逐級遞進的知識。老師的知識已經不再是獲得學生尊重核心價值,僅僅以傳授知識和學習知識的大學教育正面臨嚴酷的挑戰,特別是經管類專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需要在形式和內容變革上都要與時俱進。引導學生高效運用手機之類的信息工具,一起探索全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培養與時代步伐相融學習模式、思考模式、研究模式無疑是信息時代需要共同探索的課題。

          三、實踐及效果

          傳統的逆向教學一般是從結果反推過程,本課程采用的新逆向教學比傳統的逆向教學更豐富的內涵,實行多維度融合,多模式融合,多學科融合。第一周,要求學生讀完包括選用教材在內的三種以上現代企業管理教材,小組間錯位監督。第二周,根據被監督小組成員閱讀清單,監督小組制定對被監督小組成員抽查考核方式和題目。這個過程監督成員至少也要概覽被監督成員閱讀過的教材。學生轉換成老師角色,用什么方式,是查核閱讀過程?還是查核閱讀效果?由學生自己決定。小組內可以交流。第三周,完成小組間的監督核查,老師對核查方式和核查結果評分,老師不考核被核查學生,只考核核查學生,計入課程平時成績。確定小組目標。每個小組分別負責教材中某一章或者某一節或者某個知識點作為本小組深入研究的目標,從第五周開始,每周一組在課堂展示研究成果,展示10分鐘,互動研討10分鐘。教材的正向內容無需重復,只展示深化研究內容和質疑理據或者新的觀點。學生參與性大大提高。當學生由簡單的學習轉變為要教授某一個知識點時,學生必然會查閱文獻或者關注、思考社會現實。如果營造的是積極進取的學習氛圍,極少年輕人會在你追我趕的環境中自動認慫?梢砸龑И毩⑺伎贾卮髥栴}。在研討馬斯洛五個需求層次時,把伊拉克被美國顛覆前后作為研究樣本,薩達姆時期,國民自由發表言論的程度不高,大多數人的生活、安全是有保障的,而且物質生活水平還比較高。多數同學認為伊拉克人民至少處馬斯洛分層理論的第三層。美國為了給伊拉克人民更好的生活顛覆了薩達姆政權,伊拉克人的確可以自由發表各種言論了,面臨的卻是頻繁發生的爆炸,派別沖突,人身安全無法保證,人們擔心的早上出門后晚上能否平安回家。表面上好像到了第四層,但是第二層安全需求都沒有保障。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只有低層需求滿足后才會有高層需求,這種群體呈現的跨層級需求且是高層及需求滿足后卻有更強烈的低層級需求現象,是否切合馬斯洛理論呢,學生可以繼續研究思考。橫向延展到國際政治領域。當課堂測試:自由但沒有安全保障的生活或者安全生活有保障但言論不自由的生活。幾乎全班同學都選擇了后者。學生開始認識到,美國武力干涉其他國家強行推廣價值觀和政治體制,實際效果和他的口號完全是兩回事。引導學生研究利比亞、突尼斯、埃及等現象。雖然觀點比較稚嫩,認識比較淺表。他們學會用實證來得出結論,不是簡單的聽則信之。學生的感受:多數學生覺得本課程學習方式與習慣和通常的方式不一樣,有新奇感。有超過半數的同學總結說被逼著多看了幾本相關的書。有的同學說了解了怎么研究社會現象。只有比較少的同學敢于質疑教材、老師和權威。也有學生提出;學生介入課堂后,整個課程的邏輯性、系統性被打亂,有點散亂。由于學生對企業的接觸深度不夠,涉及到企業的內容多是外向類內容,比如企業文化、營銷模式,無法涉及企業戰略決策之類否認的內核型內容。相對來說,管理通識性的內容學生研究興趣大一些,可能與查閱資料方便和不同課程、不同老師的知識觀點融合有關。

          參考文獻:

          [1]林正靜.逆向教學法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的應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18):203-204.

          [2]葉海龍.逆向教學設計簡論[J].當代教育科學,20xx(4):23-26.

          [3]朱兆民.逆向教學法在比較利益論之現代分析教學中的應用[J].文化教育市場,20xx(8):81-83.

          作者:羅天平 葉海燕 單位: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15

          企業作為社會經濟中的一個基本組成單位,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力量。目前,我國經濟的發展正朝著一個現代化的方向轉變,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已經實現了國內向國際的轉變,面對這樣一個挑戰和機遇并存的環境,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的發展,還需要跟隨社會的進步,加強對企業管理模式的有效應用,并需要根據社會發展環境采取現代化的企業管理模式,這是符合企業管理的時代發展趨勢的需要,也是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必要條件。

          一、企業管理模式的表現和發展趨勢

          1企業管理模式的表現形式。企業管理模式的表現形式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責任管理模式,它主要是為了明確企業在發展中所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要求企業在實現自身利益和發展的基礎上,還需兼顧社會責任,并在各種發展制度的規劃中都要受到社會責任的制約,實現對社會責任的終極目標,促進企業和社會最終的協調發展;

          (2)文化管理模式,這是企業在構建自身文化基礎上所建立的一種管理方式,體現的是企業的發展歷史和核心價值觀念,存在的價值是為了讓員工在認同企業文化的同時,將以人為本的理念作為管理的核心,從思想上和員工統一起來,為企業的共同發展目標而努力;

         。3)知識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對信息技術手段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比較重視,它以知識作為企業的寶貴財富,看重的是具有國際化視野和超前意識的人才,強調的是對資金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并在企業信息透明化的實現中,逐步促進員工對企業的了解,在員工和員工之間,員工和領導取得相互信任的基礎上,促進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2企業管理模式的未來發展趨勢。從企業所面臨的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分析,在未來的發展中,企業管理模式將會朝著四個方向發展:

         。1)網絡化,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中,企業管理模式已經朝著網絡化的方向發展,并表現在如今眾多企業網絡化管理的應用上;

          (2)扁平化,這種管理模式能夠有效的壓縮企業之間的溝通渠道,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最大程度的降低企業的管理費用,在提升企業員工管理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上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3)聯盟化,面對復雜的社會環境,企業之間的聯系會逐漸加強,并在共同利益的趨勢下會形成緊密的戰略聯盟與合作關系,實現企業間的優勢互補,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加強;

          (4)組織結構柔韌化,這種管理模式主要是為了有效解決組織結構之間的集團化和分權化糾紛,在企業經營范圍的不斷擴大和發展,以及上市公司之母公司之間的管理分權問題,能有效的規避。

          二、企業管理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和創新形式

          1.企業管理現代化的發展方向。

          1.1加強責任意識。隨著信息時代和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國家也加大了企業生態和社會責任的擔當力度,此時,企業的責任意識需要加強。在“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中,目前很多企業都將社會責任納入到了企業管理的內容之中,在發展企業效益的同時也履行著自己的社會責任,這是企業對管理目標的調整,也是對傳統盈利觀念的補充。

          1.2加強對員工的關懷。企業管理面對的對象不是機器而是人,但是作為有思想的人,依靠制度來駕馭是不科學的,企業的發展需要員工,也是依靠員工的智慧來實現的,因此,企業需要注重員工價值和企業價值的統一,需要在實現企業價值的基礎上尊重員工的個人價值,充分肯定員工在企業發展中所作出的貢獻,為員工提供給參與崗位競爭和實現人生價值的平臺。同時,還需要通過激勵、培養、績效等多種方式來滿足員工需求,充分挖掘員工潛能。

          1.3增強網絡信息操作能力。如今,互聯網已經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力量,網絡技術也逐步覆蓋了企業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在技術的不斷完成中,為人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計算機操作方式。面對這種發展背景,企業可以將存在于各個部門的大量數據統一錄入到計算機中,實現大數據的資源共享,在多個操作人員的信息處理中,不僅提供了處理數據的效率,還便于信息的及時整理,能夠根據不同的關系實現數據的分類,提煉有用的信息,促進企業管理的完善。

          2.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創新形式。

          2.1制度與關懷并存。企業管理工作的執行中,無規矩不成方圓,無關懷不同情理,面對制度和關懷的相互沖突,只有將兩者并存形成一種新的管理模式,這才符合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實現。其實,制度和關懷之間的關系和法治與德治的關系是相同的,兩者之間并無矛盾與沖突,而存在著一種相互補充和促進的關系。企業管理中,制度的存在為企業正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規范,而關懷的充分發揮協調了內部之間的矛盾,兩者都有效促進了工作的開展。在企業制度化管理的過程中,人文性的關懷還需加強,保證員工在工作中的熱情和創新能力,從員工的工作能力和情況出發,為員工制定相符合的職業目標,關注運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從員工的特點來滿足他們的需求,這對企業員工歸屬感和企業風險精神的增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彌補了企業管理中制度模式和關懷模式單純執行性的不足,有利于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

          2.2企業效益與社會責任相結合。通常,企業在發展的初期都比較重視企業效益,畢竟企業效益是企業生存的基礎和動力,但在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和企業效益不斷提高的情況下,面對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產生的社會成本,也需重視,并且積極的相應國家的政策,將企業的效益和社會責任相結合。針對社會效益,很多企業都存在發展上的偏差,其實,企業效益和社會責任結合的管理模式,是站在社會的高度下,從企業長遠發展目標的需求中,所產生的一種現代化管理模式,它將企業在社會中所需要承擔的責任納入到企業的經營戰略和企業文化中,有效平衡了企業發展和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推動著企業和社會的共同發展。同時,這種管理模式提升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能夠在綜合考慮企業發展目標的基礎上,對生態影響和社會影響充分考慮,進而制定短期和長期相互適應和銜接的發展目標,促進成本最小化的實現。

          2.3網絡信息型的實現。網絡信息型的管理模式,其實就是在計算機網絡上展開的,它將網絡信息技術作為企業資產,展開企業管理,實現企業發展目標。在網絡信息型的管理模式中,它包含企業重要數據的存儲、員工信息技術的儲備、企業網絡信息下所建立的客戶群等,因此,在這種管理模式下,企業需要對信息資源的重要性給予高度重視,并積極的加強信息保密人才的培養,學習并建立網絡化的信息組織,這樣才能在網絡的基礎上做好數據的計算、風險的控制等多項工作,才能對企業的信息資源展開有效的整合,促進企業資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將網絡信息在企業中的價值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

          三、結語

          綜上所述,面對不斷發展的社會經濟環境,企業要想贏得長期的生存必須加強管理,并且需要根據企業的管理需求合理選擇管理模式。如今,社會已經朝著一個現代化的方向發展,那么,企業管理模式的選擇也需要從現代化的方向著手,不能單純的只選擇一種管理模式,而應該在吸收和整合不同管理模式的優點中給予創新,將新的管理模式融入到企業管理中,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需要,才能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新。對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現代化的研究分析[J].科學與財富,20xx,13(10):170-171.

          [2]劉進召。論企業管理模式和企業管理現代化[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xx,02(32):44-45.

          [3]李麗雯。企業管理模式與企業管理現代化的探索[J].東方企業文化,20xx,05(15):58-59.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現代企業管理技術論文10-05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08-27

        現代企業管理畢業論文08-28

        現代企業管理團隊建設思考論文06-17

        談談科技創新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影響論文04-14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開題報告02-28

        現代化企業管理論文09-26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摘要08-27

        現代企業管理論文3000字06-1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